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蓝汛王松:我是如何度过泡沫和危机的

蓝汛王松:我是如何度过泡沫和危机的

时间:2012-06-12 19:17:39   作者:   来源:   点击:

蓝汛是2010年第一家登岸华尔街的中国概念股,那时股价一度达到30美元左右,不到一年,已回落到11美元左右。

王松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着盆景上传来的潺潺流水声,看着电脑屏幕上起伏不定的股票代价走势图,淡定地喝了一口茶说:“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起伏。”

王松依然记得,昔时在方才创建蓝汛的时候,英特尔的一个投资人曾经来到他的公司考查。在不年夜的公司里走了一圈之后,他们坐在办公桌前面对面进行交换,那个投资人不屑地说:“你们干这个活儿不太靠谱,这个东西应该电信运营商做,你们做必定没戏。”三四年后,年夜概在2004年,仍是这个投资人,又一次代表英特尔回到了蓝汛,他一改之前的态度说:“这次来中国,没想到你们成了中国最年夜了。”

2000年前后,王松和蓝汛一起经历了一段艰巨的时光。那时,网络泡沫被无限吹年夜,年夜大都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网站虽然依赖于蓝汛的CDN手艺,但很难拿出钱来给蓝汛结账。王松清晰地记得,新浪是蓝汛CDN业务的第一个客户,由于商业模式不清晰,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在欠了很长时间的账之后,新浪决定把自己的告白位抵账给蓝汛。“那时候,还没有能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泡沫,对我们来讲是很年夜的挑战。”

经历了2000年的泡沫还不敷。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机。“很多网络视频网站融资跟不上,就差关门年夜吉了。”王松说,那时国内几近所有视频网站都是我的客户。很多视频网站都不克不及不把股分作抵押,从而来减缓自己的债务,“最多的时候,外面欠我们的账能达到五六千万。”

如今,虽然走过了十几年前的泡沫时代和几年前的金融危机时代,蓝汛依旧能生存并成长,在危机和泡沫中王松和蓝汛事实是怎么走过来的?危机和泡沫又带来了什么?面对未来的行业之路,又有怎样的愿景?听着汩汩水声,喝着清淡茗茶,王松接管了《创业邦》记者的采访。

《创业邦》: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行业呈现了很年夜的泡沫,网站都没有盈利,蓝汛是怎么过来的?

王松:其实泡沫这个东西,有的人说泡沫是个坏现象,有的也认为是个好现象,市场始终都是良莠不齐的。可能对一些企业来讲,的确就是泡沫了;而对有一些企业来讲,实际上就是他的自己所要追求的。

2000年前后的泡沫确实挺可骇的。那时,没有互联网公司赚钱,我们的客户都拿不出钱来结账,我记得新浪是我们第一家客户。那时新浪作为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底子就没赚到钱,所以就把告白位给我们抵押。不但对我们,戴尔也曾经取得了新浪作为抵账的告白位。就在那段时间,我们常常能接到告白公司的德律风说,你们爽性把新浪的告白位卖给我吧,我们来卖。我们那时甚至斟酌成立专门的告白公司来做这些。可是很快,当新浪起头赚钱的时候,这些告白位就被收归去了。

那时候当然也跟年夜家不竭地讲,当然你就找赚钱的客户了,互联网是不太赚钱,可是我感觉其实你会发现什么?有不赚钱的客户,你要决心地去找那些能够延续有钱给你的客户,互联网其实可以帮你冲量。也是在2001年、2002年给我们一个机缘,那时候我们找到一些企业政府的客户,还有一些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包含索尼、爱立信、可口可乐。当然这些都是被逼出来的,市场逼着我们去寻找新的客户群。到起头有短信的时候,我感觉那可能可以说是低谷完了以后第一次看到曙光。那时TOM第一次愿意给钱了,因为做短信、做彩信,做那些短信的图片,年夜量的信息需要快速被分发。所以他愿意花钱来买应用办事了。后来,像eBay、易趣、淘宝也对我们的业务有了需求。你会发现新一轮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泡沫,也带来了新的机缘。

我记得在2001年的时候,世纪互联拿到了一笔投资,并且已经按预算将业务铺开了。没想到“9·11”一来,所有的投资人全部撤资。世纪互联的陈升那时跟我说,感触感染像死过一次一样。经历了泡沫之后,做CDN的企业越来越少。我常说,因为那时没有人再做CDN了,就把我们一家剩下了,所以我们就对峙下来了。我们在CDN行业的成长不是刺刀拼来的,而是他人不做了而我们就做起来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