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内蒙古电视台 > 鄂尔多斯新闻综合(蒙语)在线直播

衡臣(张廷玉为何叫衡臣)

发布时间:2022-06-03 19:13:46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衡臣(张廷玉为何叫衡臣)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历史名人,但伴君如伴虎,各有各的命运,有人忠心为君,犯颜直谏,却最终落得惨淡下场,有人看透官场尔虞我诈,退隐田园,但很少有人像张廷玉一样,三朝元老,而且一直在皇帝身边尽忠效力,最终配享太庙,虽然晚年坎坷,但能够在皇帝身边这么久,算是少之又少了。那张廷玉和陈廷敬谁厉害?张廷玉为什么叫衡臣?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张廷玉
 
张廷玉和陈廷敬谁厉害?
 
张廷玉和陈廷敬都是清朝的一品官,如果论官职的话,两个人的职位是一样的。两个人都是文人,没有掌握兵权。张廷玉是三朝元老,死后配享太庙,他是汉人中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人。但是史上评论张廷玉是文人贱骨,主要是因为他修订《明史》的时候歪曲历史,可能是由于附和当时皇帝的意思,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陈廷敬
  
而陈廷敬曾经是帝师,历经28次升迁,名扬青史,陈廷敬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为官清廉,敢于针砭时弊,获得皇帝的赞扬和百姓的拥戴。在后世的评论上,陈廷敬的名声比张廷玉要好很多。
 
张廷玉为什么叫衡臣
 
张廷玉字是衡臣,所以皇帝或者其他人都叫他衡臣。古代人一般有姓、名、字。一般姓名是很少被叫的,这是不礼貌的,如果是亲近的人或平辈,一般都是称呼字。



张廷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清楚张廷玉是谁。张廷玉,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第二子,字衡臣,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入南书房。后因丁忧(也就是回家奔丧)期满后回朝述职被升迁为内阁学士太子洗马。康熙晚年二废太子,九王夺嫡期间,张廷玉一直陪侍康熙左右,不仅替康熙代书了很多朝政朝令的诏旨,还是为数不多的知晓康熙选定胤禛为继位人的亲信之一。

在康熙选定继承人后,张廷玉作为为数不多的知情者是非常忠心地捍卫了康熙的决定的,所以他也是雍正继位强有力的支持者。雍正继位后重用张廷玉,不仅封他为内阁大学士还任命他为太子太傅,在对西北用兵专门成立军机处时,雍正第一个任命张廷玉为军机处顾命大臣。

张廷玉侍君忠心耿耿,对待朝政勤慎严谨,被雍正几番称赞他:学问优长,应对明晰。在继位之初,雍正急需一批支持他的,有才干又忠诚而且家世清白的朝臣来为他做事。张廷玉出生名门,他们家是出名的进士专业户,他父亲张英还曾是雍正的老师。加上张廷玉本身就是学霸,知识渊博,又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因此雍正相中了他,并重用了他。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扮演张廷玉的是国家级老演员杜雨露,他把张廷玉演得入木三分。而剧中雍正叫张廷玉为衡臣,一是为了表现出皇帝对张廷玉的信任和亲切,二是在古代人的称呼中,直接称呼对方"字"的表示俩人关系亲近,非同一般。就像我们现在会称呼自己喜欢信任的朋友小名一样。因此雍正称张廷玉为衡臣就是在向大家表示:我信任张廷玉,喜欢张廷玉,我和他的关系不仅是君臣还是朋友,而且是关系很铁的朋友。至于张廷玉敢不敢把雍正当朋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喜欢我回答的朋友,点赞点关注,拜谢!!!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姓张,名廷玉,字衡臣。所以在皇帝面前,张廷玉都是自称为“臣张廷玉”;而康熙和雍正为了表示对于张廷玉的尊重,称张廷玉为“衡臣”;同为宰辅的佟国维和马齐,因为是平辈同级,也可以称其为“衡臣”;当然,对于其他朝臣而言,因为级别低于张廷玉,所以成张廷玉的字反而是太过于不礼貌了,所以都称呼其官职“张大人”或者“张中堂”。

同理,雍正称呼年羹尧为“亮工”,是因为年羹尧本来就是字亮工,田文镜称呼李绂为“巨来”一样,都是对于其的尊重,而称呼他们的字。

《雍正王朝》中,雍正之所以叫张廷玉为衡臣,原因很简单,因为张廷玉的字就是叫衡臣,正如雍正一直称年羹尧为亮工一样,另外,李卫字又阶,田文镜字抑光,李绂字巨来,雍正称呼大臣的字,是一种比较亲切的叫法。

张廷玉在《雍正王朝》里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康熙王朝》里面的明珠,索额图还有李光地,而张廷玉在《康熙王朝》中后期也出现了,《雍正王朝》的张廷玉这个角色,想必很多人都喜欢,十分忠心又有智慧。

那历史上的张廷玉又是怎么样的呢?张廷玉在大清王朝是一个份量很重的人,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而清朝配享太庙的人除了胤祥、代善、豪格这些亲王之外。

还有扬古利、费英东、额亦都、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兆惠、傅恒、阿桂、福尔康、和琳(因为和珅的原因被嘉庆帝撤出),张廷玉做为唯一能配享太庙的汉臣,可见张廷玉的地位有多高。

张廷玉,生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安徽桐城人,张廷玉之父是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也就是张英是宰相,张廷玉这一点和刘墉很像,刘墉之父叫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考中进士,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入值南书房。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担任科举中会试的同考官。

康熙五十五年,张廷玉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从二品。康熙五十九年,张廷玉担任刑部左侍郎。康熙六十年,担任吏部左侍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继位。

雍正帝的老师正是张廷玉之父张英,所以雍正帝十分的器重张廷玉,雍正朝的诏书基本都由张廷玉所写。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张廷玉担任户部尚书,从一品。雍正六年,担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正一品。

雍正七年,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主要有张廷玉、怡亲王胤祥、蒋廷锡,军机处的主要制度是由张廷玉所筹划的。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病危,任命庄亲王允禄、张廷玉、鄂尔泰为顾命大臣,并遗诏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张廷玉去世,终年八十四岁,配享太庙。

谢邀,这个问题比很简单,但也不简单。简单的是因为张廷玉的字叫“衡臣”,古人叫对方通常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这好比曹操喊关羽云长是一个道理。但不简单之处在于,雍正是皇帝,皇帝通常喊臣下,会喊什么呢?

当然如果哪天皇帝直呼一个重要官员的名字,那他应该小心了。清朝的皇帝素养算是比较高的,所以通常标准叫法是姓+职位(或爵位)。满人通常也用汉名转化来的姓。比如和珅,他姓钮祜禄。但可以叫他和中堂。

其实清朝不乏张廷玉这样的聪明人,但是像张廷玉这么低调,没有太多私欲的人,实在太少。后来的和珅、纪晓岚都是这种聪明人,但一个贪财、一个好色。

那么对于这样不可多得的人才,雍正“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所以說也是很对得起张廷玉的。但正是因为雍正许诺的“配享太庙”这块冷猪肉,彻底害了张廷玉。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上位后,一口一个张阁老,张廷玉心里就想着两件事,一是退休,二是死后把牌子供进满清的太庙。结果昏招叠出,被乾隆整得生不如死连家都抄了,但最后乾隆还是把那块冷猪肉还给死去的他了。

以显示皇帝对大臣的尊敬,这是一种特殊的礼遇。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康熙最早是直呼张廷玉大名的。说明在当时,张廷玉还不是康熙的心腹。经过复立太子一事,张廷玉取得康熙信任,到了后期康熙便不再直呼他的大名,改叫“衡臣”。说明康熙已经完全信任了张廷玉,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古代读书人取名是有取名又表字的,名字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注意!是读书人或者有身份的人才会表字。文盲取名是不表字的。

但是从开始,由于新文化运动,反古文、反儒教、反传统,古人表字的传统被看作是被看作封建落后的代表。所以,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生的小孩基本都没有字。而在这之前出生的人,都是有表字的。比如:

鲁迅,姓周名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巴金,姓李名尧棠,字芾甘;

老舍,姓舒名庆春,字舍予;

曹禺,姓万名家宝,字小石;

说到这里,提一个冷门的。毛岸英同志,岸英二字就是他的字,他的本名叫毛远仁。

正是因为现在的人大多已经不表字了,所以绝大多数的书面表格,已经没有“名字”这个选项了,取而代之的是“姓名”这个词。

关于名字的避讳,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所谓大名小字,名为尊,父母长辈呼之,字则同辈称之。

但是古人称字,也不是完全都对。马超称曹操为孟德就不对。

《三国志·马超传》记载:“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

论辈分,曹操和马腾同辈,马超是晚辈,要叫曹操一声“曹公”。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

周瑜也是晚辈,他就不称“孟德”,而是“曹公”。

论官职,曹操是汉故丞相,马超是偏将军,都亭侯。马超是下级,要叫“曹丞相”。

而孙权则称呼曹操为“老贼”

虽然马超说这句话的时候,蜀汉和曹魏已然是两个国家。但马超以晚辈和下级的身份,称曹操为“孟德”,只能说他把自己和曹操摆在平级的位置,无视了曹操的高辈分和高官职。

这么称呼,符合马超“世代公卿”的身份,是他有教养的一种体现,但并不能说马超称呼的是正确的。拿这个当做例子,不合适。

再过去,做官的与有知识和有地位的人都有“名、字、号”,不但体现了尊卑长幼有序,更是体现了相互的欣赏与尊敬。

何谓名:张廷玉,这就是名。衡臣这是张廷玉的“字”合起来叫名字。个别人还有“号”,所以有叫“名号”的。

名与字的称呼内在奥妙

待成人或为父之时亲朋好友可称呼其“字”,以表示亲近、亲切!

比如蒋委员长称“杜聿明”为光亭兄,左宗棠,字为“季高”,孔子被称之为孔丘字“仲尼”,又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的孙权,是名,字仲谋。曹操是名,字“孟德”等等。

称呼之中体现出亲近疏远

康熙、雍正二帝都称张廷玉为“衡臣”这就说明对张廷玉的尊敬、敬重与亲近,在这里有君臣拉拢之嫌。

反之直呼其名,即使是现在也可以理解为上级领导在叫你,或者是一般的同事的称呼。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帝在当面叫“田文静”的时候一定称呼“抑光”,因为田文静是他的名,而“抑光”才是田文静的“字”,所以雍正帝称田文静为“抑光”,可见雍正帝对田文静也是喜欢的。

所以称张廷玉为“衡臣”那是亲近。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互动、评论、留言!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张廷玉字就是衡臣,不仅雍正帝这样称呼他,康熙帝也这样称呼他,以表示君臣关系好!

这个问题也揭开了一个大秘密,那就是张廷玉跟雍正帝的感情其实非常好,要解释他们俩好的原因,其实早在夺嫡之时,张廷玉就押宝老四胤禛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雍正王朝》中,要说谁最老谋深算,相信大家总能提出几个人选,康熙帝、佟国维、邬思道、张廷玉等等,每个人的权谋之术都各有千秋。

而老四胤禛之所以能顺利即位,一方面离不开邬思道的长久谋划,及四爷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康熙帝的最终青睐,以及佟国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隆科多的“临阵倒戈”,当然还有竞争对手八爷党和十四爷党的战略失误。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另一人,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四爷党成员,且早在举荐新太子一事上就已暴露了身份……

康熙帝弥留之际,叫来了顾命大臣张廷玉,并交给他两份圣旨,一份圣旨是宣布隆科多勾结老八胤禩意图谋反,着立即赐死。另一份圣旨则是任命隆科多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

在张廷玉的见证下,康熙帝将第一份圣旨交由他保管,用以制衡隆科多。将传位诏书交由隆科多保管,并还给他曾经当掉的宝刀,形容他是宝刀,关键时刻才能出鞘。寓意让隆科多到那一天,拿出传位诏书,如实宣读。

等到了康熙帝驾崩的那一晚,同样是张廷玉偷偷把老四胤禛拉到了侧室,随后张五哥便拿着金牌令箭去搬救兵去了。并在老十三胤祥、隆科多等人回来宣读传位诏书后,也是张廷玉大喝一声:

“大位已定,朝拜新君!”

就这样,张廷玉一举树立了地位,并成为雍正帝的肱股之臣,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最终配享太庙。

但有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那就是传位这种事,历朝历代都属大事,康熙帝驾崩的当晚,权力最大者也是张廷玉。康熙帝一向谨慎,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满族大臣不用,偏偏选中了汉臣张廷玉,让他成为这个顾命大臣呢?

难道康熙帝不怕张廷玉不是四爷党吗?

正因为康熙帝明知张廷玉是四爷党,所以,他才放心任命他为顾命大臣,以便顺利传位给老四胤禛。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思考,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康熙帝就开始青睐老四胤禛了,并把张廷玉选为顾命大臣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上书房大臣中以佟国维为首辅,马齐次之,张廷玉满打满算排到第三位。这种排名方式,直到举荐新太子时,佟国维被罢免回家养老,马齐被连降两级后而告终。

也就是说,张廷玉成为上书房首辅后,他的顾命大臣身份就确定了。可是按照我们前面的推断,张廷玉因为是四爷党,才被康熙帝任命为顾命大臣的。但举荐新太子一事上,张廷玉明明举荐的是废太子,何以看出来是四爷党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该剧一开始谈起:

一开始的朝局还是比较明朗的,太子胤礽监国,其余皇子们各有差事,但随着黄河大堤的决口,这种格局被打破了,因为康熙帝发现,大清朝出问题了:

“……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都不知道!胤礽,你怎么说?”

因为有变动,才给了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等阿哥们机会,于是便有了老四胤禛的南下赈灾和追缴户部欠款。才有了康熙帝面对太子胤礽卖官鬻爵,以及拆老四胤禛的台后,感慨一声:

“这就是我大清国将来的皇帝吗?”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康熙帝的心中长了草,首先考验的便是他身边的这几位上书房大臣。

所以,在刑部冤案出来之后,作为八爷党成员的佟国维异常兴奋,如果说之前他还不敢表露自己是八爷党成员,但这一次不同了。正所谓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佟家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一方面是不一条路走到黑,另一方面则是赌,两头!

所以,佟国维才会激怒康熙帝,说什么“投鼠忌器”,目的就是让康熙帝下令彻查此案,同时他告知老八胤禩:

“八爷应该知道皇上那儿,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但佟国维败就败在了确实老眼昏花,身子骨不行了,平时加班加得少,所以常在上书房加班的张廷玉捡了个大漏。

这个大漏就是老八胤禩举报太子胤礽的奏折,通过康熙帝到了自己手上,张廷玉看后,马上一把火给烧了:

“臣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奏折。”

这个奏折是没了,张廷玉嘴上也说没有这个奏折,但在他心里,这份奏折是再也跑不掉了。

因为张廷玉此举很得圣意,于是康熙帝点名带着他去了热河,就是在热河,他一举奠定了上书房首辅位置!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指出了太子胤礽调兵手谕有假,正因为如此,他通过康熙帝的表现,成功猜出了康熙帝的中意皇子。

在康熙帝不知道调兵手谕有假之前,他下达了多份圣旨,其中一份便是当场任命了四位亲王。而在他得知调兵手谕有假之后,他仍然下达了另一份圣旨,那就是废掉太子胤礽,并让众位大臣举荐新太子。

这就传达给了张廷玉一个信号:

在康熙帝确认太子胤礽要造反的前提下,他当场任命了四位亲王,也就证明,新的太子将大概率出自这四位亲王。而在他明知太子胤礽是冤枉的前提下,仍然废掉他,也就证明太子胤礽已经让他很不满。

这四个亲王就是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

结果,还没等废掉太子呢,皇长子胤禔和皇三子胤祉就掐起来了,一个是魇镇太子的蠢猪,一个是书读进狗肚子里的夯货。

所以,新太子人选就剩下了两个,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八胤禩!

而火烧老八胤禩奏折以及识破调兵手谕有假,这两件事,只有康熙帝和张廷玉在场,这个秘密也只有他们俩知道,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众臣为什么一致举荐老八胤禩了。

因为,剩下的两个人选中,老四胤禛号称“冷面王”,追缴户部欠款一事早已得罪了大部分大臣。剩下的老八胤禩,自然是“众望所归”,成为夺嫡热门的,甚至于佟国维还喝着奶跟马齐一起讽刺张廷玉:

“马大人,今天茶房沏的不错,赶快趁热喝了吧,一会儿凉了,再喝那味可就两样了。”

那么张廷玉为什么不举荐老四胤禛呢?

在举荐新太子一事上,佟国维积极为老八胤禩摇旗呐喊,康熙帝让张五哥去放老十三胤祥后,自己去了上书房视察情况。

询问马齐,谁的得票最高后,得知老八胤禩得票最高,康熙帝说了一句话:

“你们弄吧,你们弄吧!”

言外之意就是,随你们怎么折腾,反正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别人听不懂,但张廷玉马上就听懂了啊,他不仅听懂了,还明白康熙帝此时前来的目的,所以,他汇报了第一件事:

“江苏请求朝廷旌奖一位孝子!”

之所以要汇报此事,就是为了给佟国维安一个定心丸,让他确信释放老十三胤祥,并非因为支持他夺嫡,而是因为张五哥孝,老十三孝,而康熙帝:

“朕疼自己的儿子!”

不仅如此,康熙帝还问张廷玉,有没有河南、江苏、四川的奏折,这么多省他不问,为什么偏偏问这三个省呢?

道理很简单,河南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曾赈灾过,修过黄河大堤的省份;江苏则是刚好举荐了一位孝子,请求嘉奖;四川则是老四胤禛的人,年羹尧所在的省份,他正在那里剿匪,成绩斐然。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都懂,这三个省递上来的奏折绝对不仅这三个,张廷玉偏偏选择了跟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有关的奏折拿来说事,是不是很蹊跷啊?

君臣二人暗语说完之后,眼看气氛僵在这里,眼看其他大臣们要看出破绽,张廷玉马上连喊两声“皇上”。说有幅承德避暑山庄画画好了,叫他快去看,康熙帝说了一句:

“好,妙,现在就去!”

画还没看到呢,康熙帝就说好,说妙,显然这不是针对画的,而是针对人的,这个人就是张廷玉!

等到了举荐新太子最后一天,康熙帝上朝后,李德全递过来一份奏折,他看都没看,就把他放在了案头一大堆奏折之上。这堆奏折都是举荐老八胤禩的,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八”字,康熙帝用奏折压住了这个“八”,也就表明老八胤禩根本没戏!

同时,这个举动也表明,康熙帝是怒的,当初在上书房都这么暗示大家。举老四胤禛的功劳就是想让大家改变主意,举荐老四的,结果大家还是举荐了老八。

由此,康熙帝判断出,这时候老四胤禛资历还不够,还不能推到储君位置上。康熙帝判断出了形势,张廷玉也判断出来了,所以,他举荐了废太子胤礽复立。

当时的奏折张廷玉是从左袖口掏出来的,大家猜猜看,他的右袖口是不是也装着一份奏折呢?

当他提到单独有奏折时,马齐是震惊的:

“什么?你单独有一个密折,我怎么不知道?”

由此可见,张廷玉应该是给马齐打过一个烟雾弹,也表明,张廷玉很有可能怀里揣着不止一份奏折,他也是看情况而定掏哪个。

但大概率,他的那份奏折是举荐老四胤禛的,也正是因为他早早押宝了老四胤禛,才让他成为了历经三朝而不倒,并配享太庙之人。

我叫杨角风,更多解读《雍正王朝》的文章,请关注!

首先,张廷玉是汉臣出身,其名廷玉,字衡臣,字是古人行冠礼之际,即20岁时,又父亲索取,作为正式名字。古人一般使用对方的字称呼,除父母外,直呼其名一般是为轻蔑、侮辱。雍正称呼张廷玉为衡臣也就不难理解了。此外,张廷玉死后得以配享太庙,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人,足见其深受最高统治集团的青睐,雍正更是视其为肱股之臣,称其衡臣也表示亲近,可拉拢人心。剧中,雍正和怡亲王曾称年羹尧为亮工,亦是出于此意。

姓氏名字原本是四样东西,经过三千年的继承发扬和十几年的国学热以后,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

姓表明你的祖宗是谁,你是谁家的后代;

氏说明你住在哪里,你长辈的封地所在;

举例来说,冯氏原姓毕(万),因被封在冯城而其后人随姓冯。则毕是其姓,冯为其氏。

名是家里有文化的长辈给起的,在正式场合用,并专供长辈、老师、领导称呼用。平辈和晚辈断不能用,否则将被视为无礼,没家教,伤及无礼者的家庭荣耀和祖宗门庭;

字通常由老师给取,供平辈、同侪(chái)、同学、晚辈、学生称用。平辈绝不可直呼其名,包括连名带姓,或将姓加称:如冯国强、冯老师、冯先生、冯兄、国强兄…这将被视为无礼、没教养。而应该称非墨老师、非墨先生、非墨兄。

称兄道弟,今天已然演变成了充满浓郁江湖气息的一个词儿了,其实它恰恰是非常文明和教养的表示,平辈间称对方为兄,道自己为弟。

由此可见,贵为天子的皇帝以字称呼手下的大臣,张廷玉(字衡臣,这字取的也是令人叫绝,你大臣恒久,他皇帝老儿的社稷不就更长久吗?!),他真可称是位极人臣了。

古人有名,有字,有号,各有用途。古人一生下来就起名,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还有别号,死后在取谥号。

古人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其字或别号。

公元1785年(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偶然看到一本旧奏折,这本奏折的书写时间发生在47年前,其作者是一代明臣张廷玉。乾隆看完奏折后,不禁点头,感叹说:“张廷玉还真有远见!”然后,乾隆命人在国子监立碑一块,把“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刻在碑文的最后,以警戒自己。


张廷玉是清朝最著名的汉臣之一,他在乾隆朝为臣20年,做过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乾隆初年的汉臣之首。张廷玉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都做过巨大贡献。

然而,等乾隆站稳脚跟之后,屡次打压张廷玉 ,张廷玉在去世前差点晚节不保。没想到的是,张廷玉去世30年后,乾隆看了一本旧奏折,竟然将张廷玉夸奖一番。

张廷玉,字衡臣,他出自安徽的名门望族——桐城张氏,他的父亲是大学士张英。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四年后入南书房,成为康熙身边的近臣。雍正登基后,因张廷玉才华出众,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又曾是雍正的老师,因此提拔张廷玉为南书房行走,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在雍正初年西北用兵、雍正改革等大事上,张廷玉都直接参与,并且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雍正七年,雍正成立军机处,张廷玉和胤祥、蒋廷锡为首批军机大臣,从此,雍正朝的军政大事,张廷玉无不参与。张廷玉勤勤恳恳,位高权重而不骄奢。雍正对张廷玉评价很高,雍正驾崩前,曾留下遗诏:

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

清朝自建国以来 ,虽然有范文程、陈廷敬、李光地等著名汉臣,但却无一人配享太庙,雍正让张廷玉配享太庙,极其罕见。同时,也能看出雍正对张廷玉的极度认可。

雍正器重张廷玉,不代表乾隆也器重。雍正驾崩后,张廷玉和鄂尔泰继续辅佐乾隆,乾隆刚登基之初,需要倚重张、鄂二人的经验。几年后,乾隆见政局稳定,开始着手清理“张党”和“鄂党”,培养了讷亲、傅恒等军机大臣。乾隆十年,鄂尔泰病逝,按理说张廷玉应该居内阁首位,但乾隆让年轻的讷亲居张廷玉之前,很明显在打压张廷玉。

张廷玉也能感觉到乾隆对他的疏远,乾隆十三年,76岁的张廷玉申请致仕。乾隆却不准,理由是:

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乾隆的意思是说,你这样的两朝老臣,被先皇许以配享太庙,哪能告老还乡,要为朝廷鞠躬尽瘁才行。

张廷玉无奈,只能继续留在京城。第二年,张廷玉旧事重提,以自己有病为理由,申请退休。乾隆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答应了张廷玉,允许他告老还乡。没想到,张廷玉年老昏聩,说了一句错误的话。《清史稿》云:

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

张廷玉的意思是:先帝(雍正)曾许我配享太庙,我这样回乡了,不知道这话还算不算数,希望皇上(乾隆)给我一个许诺。

张廷玉爱惜自己的名声,希望自己能配享太庙,但如此质问乾隆,的确让乾隆心里很不快。

第二天,张廷玉遣儿子替自己入宫谢恩,乾隆借故发火,说张廷玉狂妄自大,竟然不亲自来谢恩,削去张廷玉的爵位。次年,张廷玉回乡,又因为亲家朱筌的原因获罪,张廷玉被收缴全部御赐之物。乾隆二十年,张廷玉郁郁而终。好在,乾隆替雍正履行了诺言,给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

张廷玉晚年失宠,一方面是乾隆要打压旧臣,培养新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张廷玉年老昏聩,的确做了一些令乾隆很不高兴的事情。因此,直到张廷玉去世,乾隆还是不怎么待见张廷玉。但是乾隆五十年,乾隆却因为一本旧奏折,对张廷玉突然认可。《清史稿·张廷玉传》记载:

五十年,复见廷玉议,以所论与上同,命勒碑其次,并题其后,谓“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而已。

原来,早在乾隆三年,乾隆曾打算效仿古代的“三老五更”之礼。所谓的“三老五更”,是指朝廷选取德高望重的外臣,以高规格荣养在宫里,彰显帝王的孝悌之心。当时张廷玉曾写过一篇奏折,驳斥乾隆的观点,认为这只是古代流传的一种古礼,并没有人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所以不建议施行。只是乾隆当时并没有看到这个奏折。

几十年后,乾隆突然想明白了,写下一篇《三老五更说》,同样驳斥了这种古礼的荒谬,并且,还在国子监将自己的说法立了一个石碑。只是,到了乾隆五十年,乾隆偶然发现了张廷玉之前的奏折,奏折上,张廷玉的观点不仅和乾隆高度一致,而且比乾隆提前了几十年。

乾隆不由得心生佩服,赞赏张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不仅如此,乾隆还将自己评价张廷玉的这段话,刻在了国子监的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做皇帝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高明,有一些老臣比自己更有智慧。

​之前有人还担心乾隆会把张廷玉的名字从太庙中撤掉,乾隆最终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打心里还是佩服张廷玉的才能和远见的。有清一朝,汉臣配享太庙,也仅仅只有张衡臣一人而已。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