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四川电视台 > 遂宁公共在线直播

遂宁市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不断提升城市活力

发布时间:2015-01-01 08:49:4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近年来,遂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承办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契机,强化省运城市功能,全面提高群众体育覆盖面,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活力。

一、推动全民健身宣传,实现观念前瞻化

按照“大宣传”推动“大体育”的思路,充分利用省十二运会的优势,实行报刊台网联动宣传,形成全民创造、全民共享的公共“大体育”格局。一是全面加强媒体宣传。制定和落实《遂宁市群众体育宣传工作方案》,在遂宁日报社、遂宁电视台、遂宁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对遂宁群众体育发展进行全视角跟踪报道。全市刊播群众体育相关视频、新闻、简讯、时评等各类报道1300余条次,充分调动了群众健身积极性。二是扎实推进社会宣传。在城市交通枢纽、重要节点、户外广告牌(柱)、LED电子显示屏、公交车身、公交站台、电杆灯箱、阅报栏、建筑围墙(围挡)等载体加大体育类宣传广告投放。在各社区、机关单位张贴宣传画1.2万幅、招贴画3600幅,策划和编印了《体育会刊》和《体育邮册》,极大地提升了群众体育影响力。三是全面推进活动宣传。持续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文艺展演、群体展示、摄影大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360余项次,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全民健身的热情。四是着力推进典型宣传。深入挖掘百姓身边全民健身运动的生动故事和先进典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科学健身、文明时尚的生活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二、推进空间科学布局,实现布局合理化

结合遂宁实际,规划和建设“中心集聚、四副同进、六带并行、网络优化”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构架。结合城市拓展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全市公共体育设施。一是发挥中心集聚作用。坚持突出遂宁市区(船山区、河东新区、遂宁开发区)的集聚效应,依托遂宁市体育中心和市体育公园建设,着力把市体育中心打造成为集高端赛事、专业训练、全民健身、体育培训、文体汇演为一体的时尚体育公园和体育文化产业经济圈。二是发挥副中心功能。完善安居、蓬溪、射洪、大英四个县级中心的场馆功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保障专项赛事、专业培训和健身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群众不同程度的体育健身需求。三是推进健身带建设。全面突出市城区河东滨江路湿地公园带、联盟河观音文化公园带、城西滨江路休闲健身带、渠河路休闲健身带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西山、东山带“六带”的体育健身功能规划建设,在沿河沿湖绿道周边和开放公园建设与周围景观融于一体的体育设施,增添体育标识,打造集休闲、旅游、健身于一体,全市人民共享共用的健身带,着力形成以环山(东山、西山登山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场地)、环湖(观音湖自行车健身道、休闲步道、活动场地)、沿河(联盟河、渠河健身步道和篮球、网球、足球场地)健身走廓为补充的中心区公共体育设施均衡网络式布局结构,服务居民日常体育健身。四是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居)纵向网络布局和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的高端体育赛事,带动社会各界和全市群众参与和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展示,建成层次分明、主体多样、网络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

三、拓展全民健身场地,实现场地普遍化

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拓展公共健身场地上下工夫,通过添措施、保基本、促公平,让老百姓充分分享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是推进场馆建设。依托省十二运会场馆建设,新建改建市体育中心、大英射击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篮球馆、射洪沙滩排球场、遂宁高级实验学校曲棍球场等14个高标准体育场馆。二是拓展健身场地。按照体育和文化、旅游、卫生相融发展的思路,在旅游景区和群众休闲公园增添体育设施、标识标语、健身雕塑等,将休闲场所提升为健身场地。全市建成健身绿道近270公里、健身广场200余个,全民健身点覆盖全市90%的小区和60%的行政村。三是完善健身设施。出台《遂宁市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的实施意见》(遂府办函[21014]97号),明确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公共健身设施的责任。对全市健身路径进行拉网式排查,保证了常用常新。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挂牌公示制度,明确了建设、管理和维护人员及联系方式。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00多条、农民健身工程近500个、建成网球场28个、门球场8片,国家雪碳工程4个。67%的社区建有便捷体育设施,全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1.8平方米。四是推进场馆开放。建立责、权、利明晰的体育场馆开放制度,重点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率总体达到98%。

四、健全全民健身组织,实现组织网络化

加快推进全民健身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居(村)委会四级体育设施网络,逐步形成市、区县(园区)、乡镇(街道)纵向大互动的新格局。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建设,市和100%的县(区)建有体育总会。全市单项体育协会达到19个。90%以上的城市社区、10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80%以上的农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100%的乡镇(街道)有专职体育工作者,形成市、县(区)和乡镇(街道)、村三级组织网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人数约达全市总人口的46%。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制度,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全市公益类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5106人,每千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分布结构,培训了一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建成了一批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三是推进普惠体育发展。按照全面公平、普惠均等的原则,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提供适度倾斜的公共体育服务。充分发挥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和培养,推动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大力支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引导和扶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为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和“保姆式”服务。以承办四川省第八届残运会和四川省第三届特奥会为契机,全面完善公共体育场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组织建设,推动了残疾人健身服务体系的全面完善。

五、打造群众品牌活动,实现活动体系化

加快从管办包干向引导、策划、培育为主转变。全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群体参与体育活动。一是加强体育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横向发展。与市委宣传部、市机关工委、新闻学会、四川在线遂宁频道等部门举办“遂宁市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万人健身跑”、“全市体育摄影大赛”、“康乐健步操展示”等系列品牌活动32次,参与人次达到28万人次,实现“周周有活动、场场有特色、不断有高潮”。二是推进群众体育的纵向引导。坚持群众体育活动“管办分离、对口承办”,指导各区(县)体育局和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今年以来,各体育协会共举办全市门球比赛、全市春季足球邀请赛、市中老年人羽毛球比赛、全市钓鱼大赛等品牌活动33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51万人次。三是充分发挥系统作用。着力办好会、职工运动会、老年人健身展示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促进各行业系统和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3万人参加的开幕式上,由群众体育爱好者展示的太极拳、太极扇、康乐健步操等全民健身成果,获得了省市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力加强“假日体育”、“广场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生态体育”建设,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文化品味和吸引力。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大力弘扬社区、乡村运动会等“草根”体育,全民健身活动次数逐渐递增12%。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城市   体育   大力   活力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