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小而美:创作发现奇迹的创业型小公司

小而美:创作发现奇迹的创业型小公司

时间:2012-08-19 12:10:10   作者:   来源:   点击:

3.公司里的亲戚

公司做到一定范围时,外地一个尊长打来德律风,说她儿子(也就是我表弟),在本地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小公司当业务员,收入不是很高,希望来北京成长。

表弟人很机警,并且在部分里业务完成得很好。转眼一年曩昔,表弟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如鱼得水。这时,表弟找到我,说他在老家有几个同学,智慧又靠得住,希望带过来一起成长。我想这是功德啊,来吧,照单全收。麻烦起头了。

表弟和他的几个朋友吃住都在一起,相互之间只说故乡话,公司里除我谁也听不懂。他们虽在不合部分,但被部分主管发觉他们相互勾搭挣黑钱。我和表弟谈了一回,他拍胸脯暗示毫不再犯近似毛病。可没过一个月,又有部分主管向我反应此事,他们甚至鼓动勉励其他人一起干。我真的很为难,但长痛不如短痛,一咬牙,将表弟和他的小团伙陆续礼送出境,公司业务为此震荡了半年。亲戚朋友能不消仍是尽可能不消吧,不然可能最后连亲戚朋友也没得做了。

4.当老板和开车

去年回老家,坐一个亲戚开的车。亲戚刚拿驾照没多久,属于实习司机。马路又宽又直,司机的手却在不断地动,左一下右一下,我坐在副驾座上,心里很严重。回想十年前自己刚拿驾照时,信心很足,底子不睬解坐车的人怎么会有这种感触感染,现在方才明白。

总结自己开公司,也常常犯近似的错。政策朝令夕改,看见别的公司有什么新章程,常常一拍脑门拿来就用,过段时间发现效果欠好又推倒重来,弄得公司员工无所适从。原有的提成嘉奖体例有的已经很好,颠末实践查验较为公道,员工也认可,偏偏听完什么专家讲座或看完某本办理书后,不颠末深思熟虑并连络公司实际情况就照搬照抄,成果管帐埋怨欠好操作,员工埋怨政策不公道,一通折腾后又改回原样。

办公司和开车很像,没必要时刻调剂标的目的盘,不然司机累,乘客累,车还易出危险。只要公司运营在可控范围内不犯年夜错,政策就应稳定执行,保持连贯性,让员工心里有底。不然公司总在调剂,员工缺乏稳定感,不跑光才怪呢。

逆向生长

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全美“100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中,在曩昔三年里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8.7%,利润增长61%。而列入标准普尔工业综合指数的500家年夜公司,其销售额和利润却别离是10.3%和-23.8%。小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平均达到了15.4%,而后者却只有6.9%。

如此骄人的业绩,让年夜公司们很没面子。事实上,当小公司们希望自己变年夜时,年夜公司们却想要变得加倍具有活力。

年夜公司病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曾这样表达自己的焦炙:“能不克不及保持像小公司一样地矫捷,而不是公司越年夜越权要,内部的决定计划很慢,对用户新的需求反应很慢,这是我每天担忧的。”许多年夜公司不是担忧自己不敷年夜,而是担忧自己变得太年夜。远年夜空调首创人张跃则认为,简单追求范围和效率是愚蠢的。

而另外一位地产年夜佬潘石屹,一起头也想将企业做年夜。1992年刚起头做房地产的时候,他很欣赏美国模式。看到麦当劳卖汉堡包、可口可乐卖饮料都能做进世界500强,潘石屹也希望依照美国的这种成长模式做一家年夜公司。但1995年的巴林银行倒闭让他意识到,公司年夜有年夜的益处,但年夜也有年夜的风险。一家有几百年汗青的银行,顷刻之间就被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弄垮了。

而后,潘石屹起头反思这种年夜公司模式。十余年来,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建筑界的好年夜喜功,宽马路、年夜广场、亚洲最高楼……对快速扩大的企业,他说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小公司”。我们的年营业额是40亿元,但我时时处处把SOHO中国看作是一个小公司,最关头是要有小公司意识。如果天天想着你是一个年夜公司,内部低效率就把公司创作发现力削弱了。

很多年夜企业如今都呈现了严重的“年夜公司病”:中高层整天沉湎于会议之中;每个部分都筑起自己的部分墙,内耗严重;办理的层级太多高层不体会一线的情况,却又缺乏授权,只能是打乱仗。

年夜企业的“小公司化”重生

对年夜公司病,马云苦心冥想出的破解之道是分拆。“淘宝成长得太快了,并且会越来越快。这对我们来讲是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没运营过这么年夜的公司。我们把淘宝拆分成四个部分,酿成更小一些的公司,可以给其他竞争者以机缘。如果十年后,我们仍是很是年夜,我还会再拆成三个部分。我要确保我们把年夜公司运作得像小公司一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