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上海电视台 > 上海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上海名校为何无缘企业“订单”?

发布时间:2014-11-15 16:40:32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从全球看,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等学校。诸如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源于高校;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高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反观我国的高校,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皆束之高阁。在国内高校985、211计划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论文,于是,论文成堆,真正有所用的却少之又少。

2014工博会刚刚落幕,高校展区传来好消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而耕领衔的“纳微米超硬物理气相沉积涂层系统”项目,获得了1.6亿元的“订单”。去年的工博会,也是应用技术学院这个二本院校拿下了高校展区的最大“订单”,该校科研人员研制的一款核污染检测仪,受到某贸易公司的青睐,收获1.5亿元的交易额。

高校科研成果来到工博会展区,为的是卖得出去、能卖个好价钱,对于今年的交易额,多年负责工博会高校展区的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波颇为满意。不过,他坦言,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每年展会现场最受企业青睐的项目,大多来自上海的二本院校。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现场交易共有5个项目过千万,还包括:应用技术学院的“纳米生物磁化泡沫粉尘一体机”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水陆两栖河道清理设备的研究及开发”项目和“地铁钢轨弯道和研磨设备系列研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的“智慧健康舒适家居环境系统”项目。相比之下,上海的诸多985、211高校,却无缘企业“订单”。

二本高校更接“地气”

对此,叶波认为,二本高校的科研成果更接近企业实际需求,通俗讲,就是更接“地气”,企业拿来就用,即可获利。这一现象折射出国内诸多名牌大学尴尬:科研项目“高、精、尖”,投入巨大,却无人问津,最终只是发一篇论文了事。国家投入的巨资只成了白纸上的文章,没有成为生产力,更没有成为财富。

记者了解到,每年到工博会参展的纳米技术很多,为何此次应用技术学院的“纳米涂层”能拿下超大“订单”?研发者张而耕介绍说:“我们找到了市场需求”。这种涂层运用于刀具、各类模具以及机械零部件表面,寿命提高达到3-10倍以上,具有超高硬度、更强结合力,且环保、零排放。只要有制造业的地方,就有涂层的用武之地。这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可为我国机械、冶金、石油、塑料、橡胶、医疗等各个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生产工具,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名校仍以论文为要

说到研发“纳米涂层”的由来,张而耕告诉记者,早年在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当时在名校搞科研的理解就是多发CSI论文;后来,来到瑞士一家企业就职后发现,科研必须贴近市场,不能“纸上谈兵”。他说,“这次获得大订单的时候,对方企业就是要求当场试验,原本无法切割的模具,有了这个涂层,马上迎刃而解,企业随即成交。”张而耕很有感触:其实企业对一项成果的兴趣,就是市场,就是实用,根本不在乎CSI论文。而眼下,许多名校的科研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扶持的项目,还是以论文为第一目的。

说到文,有个数据倒是可令高校科研工作者为之一悦的:自然出版集团日前发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中国2013年的高质量科研论文量蝉联世界亚军,仅次于美国;在科研机构排行榜上,中国科学院的高质量论文发表总量位居全球第一。除中国科学院以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也跻身“产出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科研机构”排行榜前100强。

很显然,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论文大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科研专利大国。可是,其中又有多少为企业所有、走入了市场呢?上海交大前任校长谢绳武曾透露,“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0%”,而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高校科研转化率普遍不超过10%。

科研缺乏连续积累

复旦大学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郑正教授近年来研发了一系列治理流域污染的技术,然而,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在他看来,一方面,这里面有大学本身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多重利益因素影响项目招标的过程,也造成了科研成果投产不那么顺利。除此之外,中国科研本身的不连续性和缺乏积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办法开辟出一条路,手续简便一点,能够使这些技术以工程的方式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去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否则研究成果光停留在头脑和实验室里,有点可惜。”郑正说。

“大学还是习惯于把实验室作为舞台,不习惯把广阔的天地作为舞台,在运行的机制上还没有准备好。”在郑正看来,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之一在于校内。按照目前的大学体系,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还不是很畅通,研究机构与施工机构之间的鸿沟,使得技术的推广有着相当大的难度。而实际情况是,越是大牌高校,壁垒问题更是突出,说了几十年,解决了几十年,始终难以破题。

“中国的科研不是连续的,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常常是多年的积累,中国的科研很少有几代人积累。”郑正觉得,中国科研机构的研究多是项目化、点化的,鲜有长期的、连续性的深入研究和积累,就像农民工找工作一样,没有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哪里有工作岗位,有钱赚,就往哪里去。这严重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放在架子上的科研成果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改变以发表论文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考核体系,这是多年来有识之士的呼声。透过工博会的成交大单,或许,名校该有更清醒的认识—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该路在何方?当然,这也许并非名校一家能说了算的,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深度思索。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上海   企业   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