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上海电视台 > 上海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上海国资改革探索“走出去”:看着世界地图做国企

发布时间:2014-11-15 16:35:41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上海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紧抓世界金融危机后一些优质海外资产价格较低的难得“窗口期”,聚焦“走出去”大战略,瞄准资源、技术、市场领域重点投资,不仅为国资国企未来走向打开了新空间,也有效平衡单一市场的波动风险,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关注。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对上海国资国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参与国际合作、拓展更广阔市场表示肯定。他说,“走出去”发展关键靠人才,希望上海国有企业大力培养一批懂国际市场、懂国际法律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新一轮上海国企“走出去”,已经逐步摆脱了以往资金不足、经验不足、底气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目前,上海国资委旗下的13家集团公司,已在境外实施58项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1586亿元人民币。

国资“走出去”战略意义深远

今年以来,上海国资“走出去”动作频频:2月底,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斥资近6000万美元全资收购排名全球前三的酒店设计巨头威尔逊公司,其长期客户包括四季、万豪、洲际、希尔顿、喜达屋等全球酒店集团;5月底,上海城建集团再度中标新加坡18亿地铁大单,累计承建了该国地铁近4成项目,为中国建筑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铺路;6月初,上汽集团在泰国春武里府工厂的首辆新车下线,上汽集团以自主品牌进入泰国市场为基础,未来将进一步占领东盟右舵市场;7月,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斥资1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企业Tnuva公司,不仅获得了欧洲市场份额,更获取了这家85年历史企业的技术;8月,上汽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上汽加州技术产业风投基金,发掘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同时整合外界资源和技术,为上汽集团战略发展提供新的机会;10月,光明食品集团利用自贸区平台完成收购意大利Salov集团多数股权,这也是光明食品集团海外多个收购中首次通过自贸区平台完成的收购……

“鼓励国企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核心是提升中国企业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截至10月底,今年上海国企已确定境外投资20项,投资总额58.7亿美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徐逸波说,“未来一流的国企,要看着世界地图谋篇布局,而且从战略层面看,一些国企的海外布局,意义深远。”

例如,今年5月8日,上海电气集团出资4亿欧元收购了全球五大重型燃机供应商之一的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权,成为唯一的制造业重要股东。

“我们的真正目标是燃气轮机,这是工业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期落后,用资金和市场换核心技术的路已经走不通,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等行业寡头早就放言‘要购买GE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除非买下整个GE’。安萨尔多是全球五大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商之一,这次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才拿下来,可以说用较小代价换来了更宝贵的技术和时间,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也有望突破。”上海电气负责人说。

而在遥远的南美洲,上海水产集团6月初宣布投资2200万美元收购阿根廷阿特玛渔业公司100%股权。阿特玛年捕鱼最高达7000多吨,直接销往欧盟与日本等国际市场,实际上也是我国远洋渔业“深海”战略的重要棋子。

世界500强企业上海绿地,抓住海外优质资产价格走低机遇,已经在世界四大洲投资项目,包括纽约、伦敦、悉尼、多伦多等世界一线城市的一线地段,已完成布局。

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工程的上海建工,目前还在海外筹划涉农项目,如一些非洲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交易平台,从战略上而言,实际上有利于我国增加某些海外区域的经济话语权。

目前上海国资国企已投资设立了149户境外企业,主要为实业类、贸易类和平台服务类等海外业务,分布于五大洲的29个国家及地区。

沪国企新一轮“出海”呈现六大特点

作为先行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国企已经开始试水“走出去”,但由于实力不强、经验不足等原因,难免“小打小闹”,摆脱不了水土不服的困境,而且有个别项目折戟沉沙,教训惨痛。

新一轮上海国企“走出去”,已经逐步摆脱了以往资金不足、经验不足、底气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呈现出六大突出特点:

一是经营区域逐步拓展到欧美发达地区。上海国企跨国经营的地域已从亚洲逐步拓展到北美洲、欧洲、非洲等地区,涉及到韩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以色列、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厄立特里亚等多个国家。

二是投资方向更趋向获取国际资源、技术和市场。从类型来看,国资委出资企业跨国经营已从单纯设立联络点、接待站或贸易窗口的项目转移到对获取国际资源、技术和市场的项目。

三是投资方式转化为以国际并购为主。如现代设计集团通过在上海自贸区新设立的上海艺卡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美国威尔逊公司、锦江国际联手美国德尔集团收购美国州际酒店管理公司等。

四是投资金额逐渐扩大。上海国企海外投资额从最初的几十万、几百万美元逐步提升到目前的上亿美元甚至超过十亿美元。其中,光明食品收购英国维他麦公司60%股权项目,交易金额约为11.5亿美元;绿地在韩国开发的济州岛二期项目、在英国伦敦开发的金丝雀码头高层公寓项目总投资近10亿美元,在美国纽约开发的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项目两期总投资预计高达63亿美元。

五是境外企业经营情况总体良好,部分项目取得较好投资收益。如光明食品收购的新西兰新莱特公司成功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价超过收购价近100%,当日浮利超过4亿元;锦江国际收购的美国州际酒店管理公司也在筹备美国上市。

六是企业主动参与,承担了大量对外援建项目。上海建工承建了特多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加纳共和国体育场、越南APEC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以及柬埔寨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上海建工海外新签订单达50亿元人民币,由企业投资和建设的项目遍布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城建不仅拿到了新加坡地铁工程,而且还携上海制造的自主隧道盾构机,在招标中击败国际大牌,首次卖到发达国家市场进行装备施工。

上海国资“走出去”积累经验值得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上海于去年底率先推出了整体改革方案,出台了“国资改革二十条”,明确“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全球竞争力”,上海国企“走出去”动力被进一步激发。目前,上海国资委旗下的13家集团公司,已在境外实施58项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1586亿元人民币。

根据新一轮改革计划,未来上海将形成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

上海建工、上海绿地、上海城建等国企负责人表示,“走出去”符合国家利益,首先,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成为未来中国一流国企的必需;其次,国际化有利于企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避免单一市场风险;第三,不少对我有用的国际资产、技术处于价格洼地,正是收购“窗口期”;第四,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第五,国际化有利于全面提升国企管理水平。

上海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分析,上海国企“走出去”有四大经验:

第一,不“捡便宜”,而是精选,在海外收购的企业素质很好,有些没有在中国的业务,但在本国市场就赚钱,收购后收益可期。第二,倡导“国际规则”、“国际操作”,通过寻找优秀的咨询公司、中介机构,起到风险控制,国际化操作的目的,而且基本上不干涉原先优秀团队的生产经营,并给予股权激励,调动了积极性。第三,制定一系列有力配套政策,如上海推出了“三个视同于、一个单列”业绩考核方案,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费用,均视同于利润,并且在投资初期阶段,实施考核单列,鼓励企业勇于走出去。第四,政府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型平台支持,进行保驾护航。譬如专门请了美国咨询公司,详解法律、工会等在美并购重点事项,避免企业走弯路;同时与保险机构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排解后顾之忧。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改革   上海   世界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