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谢文:从三个角度谈未来三五年的互联网业

谢文:从三个角度谈未来三五年的互联网业

时间:2011-12-19 18:5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有朋友希望我写篇文章,预测下未来十年互联网业的成长,我没敢承诺。网络业是个高速成长,急剧变动的新兴高科技财产,以我的能力,说说三五年后财产的年夜趋势是可以的,以往的记实证明预测三五年的情况年夜致比较准确,再长的时间就是胡猜了。所谓互联网业,可以谈全世界范围的事情,也可以谈中国一家的事情。前者比较好谈,因为相对纯真,只要抓住几个主要公司和几条主要脉络便可以说清楚。中国的事情就比较难谈了,因为网络业自身一片浑沌,财产成长在很年夜水平上与国度的成长绑缚在一起,财产以外的不成测因素和不成抗力太多。这里试着从三个角度谈谈未来三五年的互联网业,到时候看是不是靠谱。

说主流谁是主流

很多人,很多公司,很多机构都喜欢宣传自己代表社会主流,即便没有相关数据支持或歪曲数据含义也照样年夜言不惭。在互联网业,“主流”一般用在三个问题的讨论中:1)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使用者群体是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人群,网络民意是否代表社会主流民意;2)互联网新闻资讯和社交互动等办事是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媒体,网民对新闻资讯的需求特点是否代表社会主流需求;3)在互联网业内,事实是国有官媒仍是民营公司是主流办事渠道,事实是前者仍是后者是互联网业的主力军。

2010年底进行的中国人口普查和CNNIC每年两次的网络业查询拜访为讨论网民群体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人群,网络民意是否代表社会主流民意提供了全面和权威的数据。

表1。劳悦耳口中网民占一半

数据来历:国度统计局和CNNIC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占总人口的36.2%。这个互联网普及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离发财国度60-70%的普及率还相差甚多。可是,如果依照国度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把全国人口分为低龄,劳动力年龄和高龄三组,就会发现中国网民的绝年夜大都(96%)集中在劳动力人口中(表1)。在15岁到59岁人群中,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49.5%。

表2.高中以上人口已普及网络

数据来历:国度统计局和CINNC,奇怪的是有1.3亿人没有纳入此统计。

在中国人口中,年夜专以上学历的人已经普及了互联网,高中教育水平的人也根基普及(表2)。

表3.城市人口根基普及网络

数据来历:国度统计局和CNNIC

按城乡布局划分,城市人口中一半以上已经使用了互联网(表3)。如果排除年过60岁的人群和15岁以下的人群,说城市人口已经根基普及互联网应不为过。

表4.互联网媒体应用及普及率

数据来历:CNNIC2011年述说

从表4可以看到,在5亿网民中,如果从最风行的10个网络媒体性应用看,五分之四以上的网民通过网络寻找新闻资讯,与朋友即时互动,获得音乐办事;四分之三的网民从网络上获得新闻;近三分之二的网民在网络上自我表达和获得网络视频办事;近一半的网民通过网络社交,获得网络文学办事;即便是近两年才风行起来的微博办事也有五分之二的网民起头使用(2011年11月国新办宣布的最新数据是3亿网民使用微博,相当于五分之三的网民群体)。相对办事形式比较单一,比较昂贵,比较缺少实时性和互动性的传统媒体,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形式性的拐点上,即作为媒体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获得新闻资讯的首选渠道。

表5. 民营与国有网络媒体市场份额比较

数据来历:谷歌 (2011年1月数据)

一些国企官媒习惯性地自诩为主流,把民营网络媒体上涌现的民意贬为少数人的意见。这当然有传统思维体例的影子,以为级别高,身世好就是主流,同一些民间传统媒体人士以为文章长,专业水平高才是主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谋而合地无视,漠视和鄙夷社会新闻资讯传播格式的素质性转变,刚强地甚至病态地对峙认为自己仍然是社会新闻资讯的主流渠道。从表5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中国用户数量排前10名的网站中,7家是网络媒体性很强的公司(按一个公司只算一个网站统计),其网民覆盖率从近四分之一直至高达八成以上。而受到政策,资金,人才各方面强力支持的垄断型国有媒体,在网络世界影响甚微。在排名前100的网站中,5家网站的网民覆盖率高不过7%,低不到3%。以这样的影响力还对峙自己的主流认定,实在是太勉强,脱离社会现实太远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