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四川电视台 > 大英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说你是野人是什么意思(别人说你是野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01 17:33:00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说你是野人是什么意思(别人说你是野人是什么意思)

说你是野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脱离群体的意思。如果是在饭圈里面说自己是野人,那这人很有可能就是吃瓜的路人,就是一个纯键盘侠。

脱离饭圈之后,这野人的意思就比较多了。一个人性格简单粗暴,或者是整天不修边幅,都是可以用野人来形容的。

不要轻易用野人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有贬义的意思,是不尊重被人的言辞。

口水歌是贬义词吗:

如果按照传唱度来说,那就是褒义词。如果是说歌的内涵,那就是贬义词。

口水歌就是在一段时间里面,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男女老少都会唱的那种流行歌曲。这类型的歌不一定要写得好,但是很上口,容易被人传唱。歌手翻唱的歌曲,也被称之为口水歌。

小秘书邀请,小秘书为什么还不给我开通收益,不开不开吧,我就是这么一说。

开始回答问题。

说子路是野人,是因为子路本来就是个“野人”,这个野有好几个意思,我们可以一一说一下。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这个野是相对于庙堂说的,就是民间乡野。子路名由,小孔子八岁,是卞人,小时候家里穷。所以这个野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说子路来自乡野,不是贵族,这个是身份,不含褒贬意思。

子路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来自乡间,在进入孔门之前没受过什么教育,性子比较野,表现就是喜欢好勇斗狠,喜欢打架,刚强直爽,整天佩着一把用公猪皮装饰的剑,戴着一个类似公鸡冠子那样形状的帽子,招摇过市。所以子路野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子路这个人粗野,没念过书,不像孔子说的君子那样“文质彬彬”。这个是性格,多少有点贬义。

子路的粗野主要是因为没读过书,性子直,这个在他和孔子学习之后依然没有完全该掉,有句俗语说:“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

不过子路虽然好勇,但是不无故欺负人,最难得的是子路这个人很孝顺,对他妈妈很好,这个大概是孔子最开始喜欢子路的地方,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子路欺负过孔子,但是孔子没急没恼,反而设礼诱导子路。子路羞愧,就拿着拜师礼通过孔子的徒弟引荐拜师孔子。

之后呢,子路就成了孔子的保镖,不离左右,孔子有次发感慨说:“自从有了子路来我身边,我就没听过别人骂我”所以子路的野也是有用处的,一瞪眼,别人都怕。

《论语》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子曰,孔子发布指示,其中互动的最多的徒弟第一是子路,其次是子贡,这俩个人孔子都不是最喜欢,孔子最喜欢颜渊,因为颜渊听话,终日不违。但是光听话没什么本事。

子路,子贡,孔子离不开,一个负责保卫,一个负责后勤,都是有本事的人。孔子自己都说我要是道不行,跑到海上去,最后能跟着我的也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就很高兴,觉得孔子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说子路野,还有个原因就是子路做不到颜渊那样终日不违,他经常和孔子抬杠,困于陈蔡,饭都没的吃,子路就抱怨,问孔子,君子也有混的吃不上饭的时候吗?气的孔子说君子吃不上饭不瞎叫唤,小人就瞎叫唤。

孔子每天聊道德,结果还是去见了风评不好的南子,别的学生心里嘀咕,可是都不敢说,子路就不管那套,直接问孔子,去见南子,不怕于德有失吗?急的孔子对天赌咒发誓,我要是做了有违德行的事,就让老天爷劈死我。

孔子经常说子路,打击他,我觉得除了是磨子路的性子以外,也是因为子路野,不好管,不经常敲打,会上天。但是孔子也夸子路,比如他说:谁能像子路那样穿着个破袍子站在一群衣着华丽”的人中间,能怡然自得,毫不感到羞愧呢?没有没人了,只有子路才能吧。

子路和孔子是很有感情的,孔子病了,子路会说夫子啊,求求老天吧,孔子就说,求老天有用吗?子路说还是求求的好,孔子说没用啊,我早求过了,没用啊。

子路的野,我觉得很好,好在不虚饰,没有读书人那些臭毛病,野的真诚,不虚伪。

说子路奇,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子路死的奇,所谓结缨而死,死的有尊严,而且本来不用死,但是为了忠义主动送死,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求仁而得仁,子路真正践行了自己所学到的。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子路正因为其野,所以才能慷慨赴难。不像孔子另外一个徒弟,保命要紧,反正也救不了,不如直接先跑。

子路列身孔门十哲,以政事著称,治理地方是一把好手,我觉得这也和他的“野”有关系。

孔子还是很了解子路的,一听说卫国,就说子路这回死定了,孔子真的是了解子路啊!

###

依稀记得《史记》里有关孔子记录中有子路这么个人,相对孔子一帮废柴弟子里面是个很有个性很另类的存在(野人大概也原于此吧)。当年还推理了一番,得出一个可怕的答案,子路一生如果不是被孔子代表的儒家利用就是史书为孔子的存在利用子路。

子路一个争勇好胜,打扮另类而做为一方豪强的家伙怎么都和嘴上仁义道德的孔子没关系,拜师学艺应该找兵家或是墨家贤者为师才说得通。《史记》中给了我们的答案确实是子路很烦孔子,对其学说也很不顺眼,打孔子老脸的次数也不少。孔子弟子主动拜师的很多,但象子路这样让孔子主动接近且自荐为师的确没有。论其原因不排除孔子利用子路不尊礼议,粗鲁野蛮且很有名声的这一点做为榜样的力量自抬身价。教育方式,《史记》中明确指明孔子都子路教育侧重于政务和舍生取义。但在《论语》中孔子好象不是太讲究的人,子路曾偷过人家的猪,老夫子饿急眼不但连毛吃了,还怼过子路事且从权的道理。在南子事件中同样孔子面对弟子的质疑无力争辩大翻白眼。联系到《论語》里孔子对子路的死一至耿耿于怀(奇人大摡于此),回味的地方可就多了。有无存在孔子为说教用仁义道德故意坑死子路?

子路这个本应存在于兵家或是墨家里的人物确出现在儒家本身就存在着诡异,子路之死无论怎样都证明孔子教育实践的失败。一个很有想法且才能不错的人困死于仁义道德也证明,不谋先手而用力于事后是儒家思想的愚残民智和自我催眠的属性。

###

《尸子》这一书中,把子路称为“野人”, 也就是没有礼貌,缺乏教养的粗野之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路的性格和形貌体态,做出了一些详尽的描述:

子路生性粗俗,勇猛而有气力,为人刚直,喜欢在帽子上插上雄鸡羽毛,以猪腿骨为饰品。

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公猪与雄鸡都是凶猛刚烈的好斗的动物,子路佩戴这两个物件,以此彰显自己的勇武彪悍。在周代,当时提倡君子威仪风度,大家都是佩戴玉器,很少有人用动物作为配饰,由此可见子路相当“另类”。

二是他的拜师之奇。

子路这样一个爱好勇力、任性使气的粗野之人,他与孔子的礼乐教化相差甚远,再加上子路仅仅比孔子小了9岁,因此一开始,子路对孔子的态度是极为不客气的,还曾经侮辱过孔子,《史记》里面记载为“陵暴孔子”。 如此一来,子路和其他的学生入学之道也是大不相同,其他的学生都是仰慕于孔子的德行才学,主动投谒门下,但是子路,却是在“陵暴”孔子之后,孔子主动慢慢地以礼乐诱导他,子路的架子端得很大。虽然说子路最终穿上了儒服,带着礼物拜师,以此终止了二人的较量,但是从一开始孔子就是低姿态出现的。孔子众多门人弟子,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享受过同子路一样的待遇。入门既已不俗,此人又怎能不奇?

三是他的身死之奇。

进入孔门以后,子路学会了处理政务的能力,以“政事”著称,历任鲁国季孙氏的宰,卫国大夫孔俚的宰。在子路为孔俚的宰时,他所效命的为国发生了内乱,内乱发生以后,子路认为,自己作为孔俚的宰,接受他的俸禄,就应该救患拨正,而不能去逃避或难,此为子路之义勇。

子路责问蒯聩为什么要胁迫孔俚,蒯聩所作所为不合礼制规定,即便是杀掉孔俚,也一定会有其他人奋起反对,先从舆论上面给对方一些心理压力,此为子路之智勇。

子路认为蒯聩为人胆小没有勇气,如果把蒯聩所站的台子烧掉,就能把孔俚救下来,此为子路对蒯聩的勇力挑战。

蒯聩听说之后,派人前去击杀子路,子路奋起迎敌,此为子路原始的勇力。

在激战之中,子路的帽带断了,见到已无回天之力,淡然说出心中所愿:“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系好帽缨,慷慨赴死,此为子路之君子风度。

为义赴死的人不仅仅只有子路一个,子路也不是死的最悲壮的那个,说他身死之奇,是从子路的人生历程来说的。一开始,子路就像是一块尚待能工雕琢的璞玉,他身上的勇猛之性尚需孔子来改造。孔子认为勇猛之气还需要义来统辖,只好勇而不尚义,君子会作乱,小人会。子路对孔子的话语经常会提出质疑,而他在生命的终端,却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孔子的教育,完满的交上了人生最后一次答卷。

之前佩戴雄鸡毛、猪腿骨的“新新人类”, 最后却能不免冠而死,临死之前仍不忘维持君子风度,这期间的转变怎能不令人唏嘘!

有一种人,他永远不会掩饰、伪装自己,敢说,敢做,勇于担当,因为直率,所以可爱,这么可爱的人是不会被人轻易忘怀的。

谢谢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