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5在线直播

以密固沙、以粮改沙 (组合拳实现“吨粮田”)

发布时间:2024-05-30 09:22:44   作者:时间的尘埃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玉米播种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不过这两天,在阜新市彰武县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示范地块,玉米播种才刚刚开始,为什么当地推迟了玉米播种?

  在彰武县阿尔乡镇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示范种植区,往来穿梭的农机正在向大地播撒下玉米的种子。这个地块与其他地块最大的差别就是,这里全部都是沙化土地。就是在这样沙化土地的环境当中,2023年这里通过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实施,首次让沙土地实现了玉米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纪录。

  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农田也被称为“吨粮田”,而能在沙化土地上实现这样的产量并不容易。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县耕地面积约270万亩,近70%都用来种植玉米,其中一多半玉米都要种在沙土地里。为了在沙地上提升产量,当地在播种时机上动起了脑子。

  彰武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闫凤辉介绍,由于彰武县春季的风沙天气特别多,有时风力还特别大,给沙化地区播种的时候造成吹跑种子、吹断小苗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他们根据作物的生长期,适当将作物晚播。

  虽然播种晚,但当地采取了全流程智能机械化作业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还结合选择合适品种,提高了种植密度。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张书萍介绍,种植密度由原来每亩3000多株,提升到了每亩5000多株。耐密的品种选择之后,要结合先进的机械化种植方式,让种植带非常笔直,后期植株长起来,通风透光也非常好。到最后的机械化收割环节的时候,机械化损失率也会减少到5%左右,起到了很大的增产效果。

精细化管理 增产固沙两不误

  为了在沙土地上实现高产,当地在智能机械的帮助下增加了种植密度,但植株过密就意味着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会彼此争抢养分。因此,想要保住产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

  顺利播种下玉米种子只是实现增产的第一步。在玉米的全生长周期,从始至终精细化管理、精准补给营养才是增产的关键。

  除了精准的水肥调控,墒情监测也很重要。在当地打造的玉米智慧化操作室里,智能监测设备可对玉米大田中的各项墒情数据实时记录。农户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地块水肥用量、田间温度湿度情况以及收到病虫害警报提示等。多种田管措施共同发力,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有效实现了以密固沙、以粮改沙的目标。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