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5在线直播

“海上散货码头”把方便高效给企业 (惠及企业节省“真金白银”)

发布时间:2024-05-30 09:19:51   作者:价值人生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如何保障能源、资源类的原材料在进口环节高效便捷?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广东省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针对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大宗散货进境物流时效低、货物装卸损耗大等难题,黄埔海关试行“锚地直提”的方式,允许货物在港区锚地验放后直接提离至目的地企业,相当于为企业打造了“海上散货码头”,缩减船舶靠港时间和货物装卸次数,节省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

  近日,在广州港大屿山锚地,黄埔海关关员对一艘装载7万吨煤炭的入境货轮实施登轮监管。待海关放行后,这批煤炭将被装上驳船,沿内河水系运往广东省韶关市的一家钢铁公司投入生产。

  这家企业较高的物流成本来自于从码头到工厂的“最后一段路”。过去,由于广州港部分码头水深不足,入境的大型散货船舶需要先停靠在较远的海上锚地,将部分货物分批装卸到驳船上,再由减载后的母船和驳船运到码头指定的堆场卸载。在码头堆场完成海关监管手续后,再把货物重新装运到驳船提离码头运往企业目的地,需要经过锚地减载、码头卸载、码头装运等三个环节。

  锚地是船舶在水上抛锚进行停泊、避风、引航、货物过驳的水域。“锚地直提”模式下,海关关员由原先在码头实施查验,转变为在海上锚地登上货船实施查验。进口大宗散货在锚地完成验放后,就可以通过驳船提离运往工厂进行生产,省去了码头卸、装两个环节,大幅缩减了船舶入港等候时间及货物过驳次数,等于在海上打造了一个“散货码头”。

  以一条7万吨的巴拿马型船舶为例,船舶费用从每天14万元降低至每天9万元,降幅超35%,平均缩短作业时间约5天。

黄埔海关“锚地直提”监管总量破两百万吨

  不仅要通得快,更要管得住。广东黄埔海关的“锚地直提”模式,把方便高效给了企业,也加大了船舶货舱监管的难度。为此,海关在锚地设置“高中低”立体摄像头,强化远程监管。同时,对船舶轨迹进行跟踪,确保监管到位。海关放行之前,如果有船舶驶出电子围网,将会触发报警提示。

  据统计,自2023年6月“锚地直提”业务改革实施以来,黄埔海关已完成66批、206万吨进口煤炭和铁矿的监管作业,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5500万元。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