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5在线直播

深水油田开发“大国重器”!(“海葵一号”就位)

发布时间:2024-05-30 09:18:55   作者:南巷清风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5月29日,经过长达17天、超过1300海里的远航,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抵达流花油田海域,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近3.7万吨,高度相当于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组海上安装负责人李龙祥介绍,“海葵一号”本身没有动力,不能在海上自航,为缩短航行时间,减少海水冲击损伤、台风影响等运输风险,“海葵一号”创新采用“大船背小船”和“小船拖大船”相结合的运输方式,首先将它像货物一样装到大型半潜运输船上,运输至广东锚地后进行分离卸船,最后通过大马力拖轮将“海葵一号”牵引至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

  “海葵一号”于5月12日搭乘亚洲最大半潜运输船“新光华”号从山东青岛启运,拖航过程中先后穿越黄海、东海等海域,累计航程超1300海里。由于“海葵一号”重量大、体积大,吃水深度接近关键航道极限,加上圆筒型结构重心高、稳定性差、极容易发生旋转,对装船、卸船及长距离拖航提出极高要求。

  海油工程“海葵一号”安装项目经理王继强介绍,项目团队攻克超大型结构物运输设计、方案编制、复杂计算等技术难题,针对近20种极端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建立海陆联动的应急保障体系,提前3天运抵作业海域。

  “海葵一号”是世界上首个集成了海洋一体化监测、数据集成平台、机械设备健康管理等多系统的“数智化”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运抵流花油田群海域后,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与提前布设于深海的锚腿进行连接,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海葵一号”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油田在国内首创“超300米深水导管架+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开发新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