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广东电视台 > 珠海2台在线直播

珠海:法制建设推动发展 在法制政府评估排名位列第十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7:5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法治政府评估,珠海名列前十。12月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研发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4》正式发布,在全国100个被评估的市级政府中,珠海市以705.39分位列第十。前九名分别是广州市、北京市、佛山市、厦门市、成都市、上海市、长沙市、南宁市、苏州市。

近年来,在全国各类榜单中,珠海格外受到青睐,频频登榜并跻身“第一梯队”。比如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3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全国第一、2013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全国第二、2013中国最美城市排名全国第四、2012年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排行榜全国第三……有网友感慨地说,不管评啥,珠海都是前十,珠海就是这么“任性”。

生态建设珠海最著名的名片

久居珠海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外出旅游或出差公干回到珠海,立刻就会感到天蓝气清,豁然开朗,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无论走到哪里,还是珠海最好!

可以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宜居环境,是珠海最著名也最持久的一张名片。一系列相关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从最早的“改善人居环境国际最佳范例奖”、“全国环保城市”到如今的“中国最宜居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等等,一个个的荣誉就像皇冠上的明珠,熠熠生辉,也让生活在这座美丽城市的人们心底涌现无限的自豪感。

行走在主城区的街道上,行人无不被怡人的海风、错落有致的建筑、随处可见的绿地所吸引。而珠海的好空气更是为市民们津津乐道。

珠海网友@hzyq发帖称,“很喜欢珠海的天空,在学校路上走着,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很蓝的天,很白的云,环抱着学校很绿的山了。”网友@珍心雪莲同样为家乡的“美丽”感到自豪,她发出疑问:“生活在美丽珠海的人们,还愿意随波逐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挤吗?”

珠海的美丽,不仅让国人心神驰往,就连见多识广、走过世界许多国家和地方的国际组织外国代表,也为珠海的美丽所倾倒。2014年12月4日,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参加世界家庭峰会的代表参观了珠海市的市容市貌,啧啧称赞之余,纷纷拍照留念,世界家庭组织主席黛西·库萨卓由衷地赞赏:生活在珠海的家庭真幸福。

11月底,环保部发布了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珠海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珠海好空气”的品牌越擦越亮。

近两年来,珠海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为抓手,从生态环境、宜居城乡、绿化美化、集约发展等领域着手,推动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提升。2014年5月份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宜居城市”第一名。

在全国最宜居城市的基础上,珠海又提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把珠海建设成国际城市、生态城市、美丽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幸福城市,到2020年基本接近国际宜居城市的要求,再用5-10年建成国际宜居城市。

有关专家表示,珠海在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自始至终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安排城市布局,采取富有弹性、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合理安排国土与人居承载、建设密度和景观层次,美化建筑外观和街景,追求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维护着原有的自然美、沉静美、文脉美,营造着崭新的城市美、开放美、动感美,让海内外游客久久记着珠海的“绿岛银滩红树香湾”。

政务建设水平和效率显著提升

记者梳理诸多榜单发现,无论是城市竞争力排名、宜居城市排行榜,还是科学发展指数排名,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近年来,珠海大力推进法治珠海建设,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使珠海声名远扬。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珠海通过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企业、市民办事更加便利。在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珠海精简审批幅度近50%,压缩审批时限达到55.5%。

作为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珠海网上办事大厅已实现省、市、区、镇四级联通。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区政务服务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公共服务站构成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同样成效显著,珠海市22个镇街、312个村居已经全部开通网上镇街办事站、村居办事点,通过自助终端,市民和企业在村内可办理缴费、、企业注册等1592项事务。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4年1至11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受理新设立企业313个,事项1188项,注册资金383130万元,投资额427130万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吸引投资达数十亿美元。

2013年,在珠海党政机关开展了一项深远影响珠海市政府行政效能的行动——“转作风提效能”活动。一年中,珠海市查找问题1674个,制定整改措施2461项,出台创新举措887项,建立长效机制965项。珠海市性会议减少32.6%,发文减少44.2%,“三公”经费减少14%。同时,深入实施密切联系群众九项制度,干部队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务实作风加快形成。

2014年以来,珠海市各级各单位深入开展“每月征集问题”和“三月一清障”活动,针对企业、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在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障碍清单,限期进行整改;每月召开一次意见征集会,分析梳理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一般性问题三个月之内完成整改,重大问题六个月之内完成整改。

珠海市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之后,社会公众对政府2013年度工作的满意率达到78.27%,比2012年大幅增长了8个百分点。这是近五年满意率的最大增幅。其中,居民代表和企业代表对政府的满意率分别从2012年度的61.22%和67.90%大幅上涨到2013年度的68.62%和78.03%,成为政府总体满意率大涨的动力源。

城市建设后发优势明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珠海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没有走一条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也没有走一条传统城市化的路子。近年来,珠海通过大力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通过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市,力争建成美丽中国的样板;通过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建设幸福村居、推进城乡统筹,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正是由于没有走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的路子,所以珠海现在是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还是低端产业聚集最少的城市之一,也是资源开发程度最低的城市之一,当然也是最和谐的城市之一。珠海老百姓的幸福感也很高,一方面环境宜居,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覆盖面全省排第一,几年前就实现了12年免费义务教育。

孜孜以求地追求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已成为珠海的核心竞争力,更为珠海新一轮发展集聚动能。

2014年前三季度,珠海的经济发展交出可喜成绩单:GDP增速名列珠三角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1%、28.3%、25.4%,增速均居珠三角首位。

经济发展是生活幸福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活幸福也就无从谈起。近两年来,珠海以横琴、高栏、高新区为“三大引擎”,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数量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如今,横琴新区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3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43家金融类企业纷至沓来,珠海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也升至57%,有力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更为珠海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在部省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合作协议签署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珠海签约项目36个、总金额434.5亿元。中海油天然气陆上终端、瓦锡兰玉柴船用中速机、有轨电车等项目已经或即将投产,世界500强企业ABB集团机器人项目等“三高一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户,推动珠海加快建设珠三角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社会建设市民幸福感提升

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国际论坛”上,“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单发布,珠海等十座城市荣获“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本次评选特别制定了“中国城市幸福感、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涵盖城市文化魅力、城市文化活力、城市形象、城市幸福感等六大体系70个指标。

率先实施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扩大到所有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大病医保年最高报销额达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珠海的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居全省前列,为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月中旬,家住斗门灯笼村78岁的李志城老人发现自己的养老金多了130元,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按照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截至10月下旬,珠海市共发放1729.5万元,4.55万人领到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456元,待遇水平居全国前列。据市财政部门匡算,预计每年财政投入将达2.1亿元,将惠及珠海市25.5万城乡居民。

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2012年9月珠海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创建幸福村居工作。这项工作既是珠海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惠民工程,更是建设“幸福珠海”在基层的具体体现。

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珠海科学发展,201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十件民生实事。目前,十件民生实事总体进展顺利,部分已提前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5000人、新增4500个幼儿学位、推出公共租赁住房2300套、新建60个社区文体公园和100个农村村居文化中心、新投放500台纯电动公交车等,给群众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的大方向下,珠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消费支出同步增长,生活质量指标居珠三角城市前列。数据更有说服力,珠海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仅2013年珠海人均GDP约1.6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75元。

法制建设以立法引领改革推动发展

2014年,珠海横琴新区法院率先在全国试行立案登记制,部分家事案件能做到“当即立案、当天结案”。此外,从9月1日起,珠海市辖区内由各基层法院管辖的涉外涉港澳台民事案件均由横琴新区人民法院集中管辖。这在全国也是首开先河。

11月28日,全国首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实现无缝衔接的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该《条例》的出台对推进“两法衔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珠海以立法引领、推进法治建设再次迈出一大步。

珠海自1996年有立法权以来,充分发挥以立法引领改革、以立法推动发展、以立法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近两年来,珠海更是将立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立法先行、制度先行,制定了一批符合当前实际的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市工作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

“不管评啥,珠海都是前十”,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集聚着的是珠海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展示出的是珠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绩单,更是珠海坚持“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定位,探索一条展示生态文明、展示科学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发展路径的必然结果。在这条道路上,珠海正阔步向前,收获更丰盈的未来。

生态建设

11月底,环保部发布了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珠海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珠海好空气”的品牌越擦越亮。

2014年5月份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宜居城市”第一名。

政务建设

近年来,珠海大力推进法治珠海建设,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使珠海声名远扬。

城市建设

近两年来,珠海以横琴、高栏、高新区为“三大引擎”,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数量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社会建设

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的大方向下,珠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消费支出同步增长,生活质量指标居珠三角城市前列。

法制建设

近两年来,珠海更是将立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立法先行、制度先行,制定了一批符合当前实际的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市工作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政府   推动   建设   法制   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