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山东电视台 > 中华美食在线直播

畅游潍坊之潍坊美食攻略

发布时间:2014-11-02 19:36:02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潍坊在古代属齐国之地,当时,齐菜和鲁菜在口味上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流传至今,潍坊在饮食方面颇有齐菜之风,具有口味咸鲜、注重刀法、烹饪方法多样等特点。

潍坊菜在鲁菜三大支柱的影响下,虽然并不出名,但当地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历来被人们称道。如朝天锅、景芝小炒肉、密州烤鸭、诸城辣丝子、杠子头火烧等都是潍坊的著名菜品和小吃。

潍坊在古代属齐国之地,当时,齐菜和鲁菜在口味上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流传至今,潍坊在饮食方面颇有齐菜之风,具有口味咸鲜、注重刀法、烹饪方法多样等特点。

潍坊菜在鲁菜三大支柱的影响下,虽然并不出名,但当地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历来被人们称道。如朝天锅、景芝小炒肉、密州烤鸭、诸城辣丝子、杠子头火烧等都是潍坊的著名菜品和小吃。

诸城辣丝子

工艺:将鲜嫩辣疙瘩洗净去皮,切成宽厚皆极薄的细丝,并按25:1的比例拌上精盐。用萝卜片 覆盖洗净消毒的瓷坛容器底部及四壁,再把辣丝子装腔作势入压实、倒入1:1的醋,兑凉开水至淹没,并放入适量香油,按口味放入花椒、茴香水。封好坛口。冬 季1-2周即可开坛取食。特点:具有酸、辣、甜、香,清淡爽口,提神通气,增进食欲,是下酒佐餐。

临朐煎饼

临朐煎饼创制年代无考,明代已成家常便饭。以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粗粮为原料,经过粉碎泡糁、磨细成糊、摊于鏊子上边刮边烙,烙熟即成。质地细薄,水 分少,耐久储,香酥可口。临朐煎饼分5种:用未发酵磨糊子制作的为甜煎饼;用发酵糊子制作的为酸煎饼;冷却的煎饼再烙酥为酥煎饼;煎饼加葱油或豆腐、白菜 等馅烙制的为油煎饼;小米面加白糖烙制的为糖酥煎饼。随着人民的生活好起来,现以小米、面粉、玉米为原料。其特色煎饼为以山楂、小米为原料的山楂煎饼;以 柿子、小米、玉米为原料的柿子煎饼。

杠子头火烧

潍县杠子头火烧,已有好几百年的 历史了。因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形圆、个头大,每个约250克,边厚里薄,中间隆起。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 来脆口,越嚼越香。因面硬用火烤而成,含水分很少,既可现吃,又便于携带,适合旅途食用。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 热吃,用菜、肉去烩,柔韧不散,非常有味。将杠子头火烧切片或掰碎,葱姜爆锅,添水,加入肉丝鸡蛋木耳青菜等,烧开,下入火烧或将火烧片放入碗中,浇上热 汤食用,口感柔软筋道,老少皆宜。

朝天锅

朝天锅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 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 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 状,送到顾客手中。因其经济实惠,肉汤随喝随舀,深受群众欢迎。潍坊朝天锅经不断改进于1997年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中华名小 吃”、“山东名小吃”。随着商业的发展,朝天锅已遍及全市,如今已发展成为“朝天宴”。此宴用鸡肉、驴肉煨汤、以煮全猪为主,有猪头、肝、肺、心、肚、 肠,再配以甜面酱、醋、酱油、疙瘩咸菜条、胡椒粉、葱、姜、八角、桂皮、盐、香菜、香油、青萝卜条等十几种调料和冷菜。食客们坐在一张特制的餐桌周围,桌 中央有一口直径5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锅,锅口与桌面齐平,锅底有特制燃料。圆桌有一缺口,服务员在缺口处,根据客人的要求将锅内的肉舀出、切好,供客 人慢慢品尝。“朝天锅”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汤清淡而不浑浊,加以薄饼配用,其味无穷。

鸡鸭和乐

和乐是潍坊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 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经民间食品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至今,成为人匀喜闻乐见的面食。它以制作考究,佐料齐全、味美汤鲜而闻名齐鲁大地,又以味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1997 年鸡鸭和乐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评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其制作方法为:把面粉和淀粉和成的面用和乐床子压入老田鸡、鸭共煮的汤 内,熟后捞出,再配入原汤、鸡鸭肉、旱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等即可。特点是:和乐条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红扒肘子

红扒肘子为潍坊地区历史名菜,因其软、烂、肥而不腻,且营养丰富备受人们青睐。1997年被山东省贸易厅评为“山东名小吃”。主料:带皮、带骨、猪肘一个。 制作方法1.将肘子刮洗干净,放净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2.将肘子、葱、姜、桂皮’、料酒、酱、食盐一并放入老汤中,用文火煮之,滋味入 里,肉烂熟为止。特点是烂而不散,肥而不腻。

安丘绿豆糕

绿豆糕产于安丘市景芝 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工艺独到, 风味奇特,呈淡黄色,结构松软,富有弹性,味道甜美,入口即化,还能消暑解毒,清肺利痰。分单料、全料两种。 单料用绿豆和白糖制成。将绿豆煮熟晾干,去皮、磨细,加白糖调匀,用细筛筛在特制的方形蒸笼内,用铜铲压匀, 割为适宜的长方形,蒸熟即成,全料绿豆糕,另加青红丝、玫瑰酱、核桃仁、桔饼等佐料,多味并重,倍感新鲜爽口。

寿光王高虎头鸡

虎头鸡是寿光的一道传统特色菜,源于清朝,在寿光以有几百年的历史。寿光人民有一个风俗,来了贵宾及喜庆宴席时,上菜都是按照“一鸡、二鱼、三凉菜”的顺 序。这鸡就是虎头鸡!虎头鸡制作方式考究,以散养小公鸡为佳,先将整鸡跺块,外挂鸡蛋糊,用豆油炸至金黄色(因其状如虎头,故名虎头鸡)备用,老汤煮沸后 加入,然后慢火炖至酥烂,最后根据口味洒上葱花香菜即可。其特点是:炖熟后鸡酥肉烂、醇香可口,鸡汤更是鲜美,为招待贵宾、喜庆宴席之必备美味。

潍坊狗肉

潍坊狗肉与潍坊朝天锅并为世界风筝都两大传统名吃。潍坊狗肉烹饪十分讲究,狗被后放血去脏去头去蹄,立即将狗切成三大块放入大锅煮制,同时把大料,砂 仁,百芷,生姜,花椒等调料用纱布包好,投入大锅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焖锅,焖至8小时左右右出锅,食用时将香菜,精盐,味精,胡椒粉等调料放入锅内。此种 狗肉肉烂可口,益消化吸收,被誉为潍坊名吃一绝。

芝畔烧肉

芝畔烧肉相传始于明 代,安丘市芝畔村制作的烧肉肥而不腻,油而清爽,食时有一股淡淡的、独特的燎烟香味。其主料是猪头和猪肠、肚等内脏及蹄等。制作时先用细盐轻搓几遍,然后 放入原汤锅中煮两小时左右,煮时放入用纱袋装好的豆蓉、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煮熟的肉捞出,放在锅内,不加水,用急火将锅绕红,再将红糖、谷糠 撒在锅底,用锅内升腾的青烟将肉熏成橙黄色即成。

临朐全羊宴

临朐全羊宴是根据全 羊躯干各部肌肉组织的分布不同,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各式各样的菜肴而成的宴席。如背部、臀部有较多的肌肉组织,便做成溜羊茸、网油羊肉、木须羊肉、锅烧 羊肉、宫爆羊肉、清汁原汤等;腹部、头部、四肢肌肉较少,可做成糖醋羊排、酱羊排、烧羊头、扒羊蹄、焖羊腿等;脏腑品可做成烩天花、卤羊肝、爆腰花、拌羊 肚等。全羊宴的特点是素有膻,食之可口,风味独特,炸、溜、爆、烧制做的,口味脆嫩爽鲜;焖、煨、炒制作的,火色考究,醇香不腻。

红扒羊头

临 朐全羊宴为地方名吃,从创立至今,经过几代烹饪工作者的精心钻研,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个菜种,风格各异,口味独特,又极有食疗作用。其中红扒羊头--又名 麒麟顶,是全羊宴中的第一道菜。红扒羊头采用青山羊头,经过煮、去骨、过油、上色、调味、蒸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鲜、口润、软糯、造型美 观,为全羊宴中大件菜。

黄焖甲鱼

"黄焖甲鱼"是山东潍坊地区享誉海内外的传统名 菜。相传,乾隆十年至十三年,"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坊(古称潍县)任知县。当时该县有一位姓陈的乡绅,为了滋补身体,延年益寿,曾取用 甲鱼与鸡炖煮成菜,其味异常鲜美。有一次,他邀请郑板桥到他家去作客,设宴时,席上山珍海味,水陆杂陈。郑板桥食后,唯独对"甲鱼炖鸡"最为满意,称赞此 菜味属上品,并询问了此菜的制法。后来,他将"甲鱼炖鸡"一菜的制法与美味告诉了一位开饭馆的朋友。这位朋友根据郑板桥的指点,在烹制此菜时,增加了海 参,鱼肚,口蘑之类原料,先煨,后焖,使该菜的味道更为鲜美."黄焖甲鱼"就此得名。近几年来,许多国外来宾因得知此菜与郑板桥相关,纷纷慕名前往品尝, 并称赞它是一个"高寿菜"。

诸城熏鸡背

凡是到过潍坊的名人,都必吃“诸城熏鸡 背”,经卤制蒸熟的土鸡,用茶叶、小米、白糖等原料熏制,鸡鲜、茶香,口味特别,令人神清气爽。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道菜不仅好吃,且与项羽因“四面楚 歌”而“霸王别姬”的故事有所关联:传说当年刘邦大胜项羽后,其一士卒(为今潍坊诸城人)进入楚地被一只已经烧焦的鸡香味所吸引,便忍不住尝了一口,竟然 味道颇美。回归故里后,仍时常怀念,于是便架起大锅,用香料熏制煮熟的鸡架,果真香味四溢,便流传至今。

潍县五香肉

五香肉的做法很多,惟“潍县五香肉”味最特别。只选用七分瘦、三分肥的“猪梅肉”做原料,用十余种调味料腌制2小时,与蛋黄、面粉调匀后入油炸制,炸制后再改刀,确保了肉本身的鲜味、软嫩,吃时佐一盘黄瓜条和葱段,提味去腻。

金丝面

金丝面源于安丘景芝镇,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色黄丝细,犹如金丝得名。金丝面以精面粉、鸡蛋和食盐为原料,先把鸡蛋打入盆内调匀,再加入精面粉和食盐, 和为硬面,擀成透明薄饼,切为细丝,出锅后放入鸡汤内,加适量食醋、芝麻油、虾米、胡椒面、香椿末、香菜梗或嫩韭菜等佐料。金丝面颜色淡黄,细如金丝,软 硬适度,清香可口。

马宋饼

昌乐名吃,出自昌乐县马宋镇马宋村。距今已有200多 年的历史,经数世不衰,久食不腻。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和面、醒面、擀烙是制作马宋饼的3 道主要工序。用比例适中的温食盐水,将优等面粉搅拌成团,反复揉搓,待质地光亮后以包袱覆之。面团似流非流时,移于面案,撕为小块。将小面团压平后,再三 层合一,中间面团两面涂花生油,随即擀压,使之薄如铜钱,形似圆盘,摊至火候适中的铁鏊上,颜色白中带黄时,取下凉透即成。马宋饼的特点是烙花细碎,熟而 不糊,色泽艳丽,柔软芳香,油丰而不腻,微咸而透清香,开人胃口,百食不厌。

景芝三页饼

景芝镇位于安丘市东南部,安丘、诸城、高密三市交界处。据《安丘县志》、《青州府志》等有关史料所考,景芝三页饼起源于清乾隆年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景芝三页饼为一种特殊面饼,以面粉、食油、食盐为原料,先将面用温热水和成油条面状,再折团擀饼,每张三个小面团,擀至碗口大时三页摞在一起,三层之间涂 以食油,擀薄后置鏊子上温火烙,边烙边翻,随时清除鏊上糊渣,烙至两面微黄,不带糊花,晾透叠起,数日不爆,柔软如初。近年来,景芝三页饼走出景芝,足迹 遍齐鲁大地。1987年,景芝三页饼获省优产品称号;其后,获第11届国际风筝会博览会金奖、第12届国际风筝会参展荣誉奖,现已被列入《山东名吃大全》 和《山东风物志》。2006年11月该项目被推荐申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畅游   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