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四川电视台 > 绵阳旅游信息在线直播

2021年新生儿男女比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发布时间:2022-05-18 01:57:16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2021年新生儿男女比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2021年户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持续,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2021年户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持续。

2021年户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持续1

众所周知,这几年我国的出生率不太理想,新生儿从2017年的1723万下降到2020年的1200万,连续4年下降,人口警报拉响。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2021年5月宣布全面放开三孩,鼓励大家多生育孩子。

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比2020年少生138万,人口出生率为7.52‰,创下新低,完成五连降。最关键的是人口净增长只有48万,也就是说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已经非常接近,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

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发布数据,2021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为887.3万,2020年为1003.5万,2021年少了116.2万。

为什么出生人口数量比户籍登记新生儿数量多了174.8万?因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医院出生的人口数据,而公安部统计的是已经登记户籍的,也就是说给小孩上了户口的新生儿,还有一些刚出生的可能还没来得及登记,所以数据存在差异。

另外,在登记户籍的新生儿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男孩比女孩又多了48.9万,不得不说,性别比例失衡继续保持,男性娶老婆更难了。

随着男性比女性的数量规模逐渐加大,我国男性光棍越来越多,有人说有3000万,也有人说4000万,那到底有多少呢?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我国男性人口为72311万人,女性人口为68949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不过,以此数据来说中国有3000万的男光棍,有失准确。因为每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是不一样的,由于我国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所以在老年人群体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还有很多离异群体,我国离婚率连年上升,离异后保持单身的,也不能称之为光棍。

但在我国的农村,确实存在着“娶妻难”的问题,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个到几十个超过30岁未婚的单身男性。很多人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如今娶妻成本高,彩礼高,要有车有房等等,让很多男性难以负担。

这些确实是原因,但核心的原因还是农村女性太少。我国农村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地方至今还很严重,认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的生育乱象,比如通过做B超去检查,如果是女孩不就要,是男孩就要,这就导致农村男孩数量明显多于女孩。如今进入婚姻的群体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们也是计划生育实施最严格的年代。

农村女孩少,如果读了书,上了大学,就不愿意回到农村。而如果读书少,那就很早就嫁人。男性的选择非常少,如果自身条件比较差,那就只能单着。

与之相反,在城市里这种观念就弱一点,特别是城市里很多都是公职,不敢多生,所以生儿生女都一样,一般都只有一个,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但是,农村男性想娶城市的女性,一般都很难。

其实,我国男性一直比女性多,早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就达到107.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106.74,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下降到104.88。也就是男女比例失衡并没有加重,反而下降了。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00后,10后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05.95,111.38,115.57,112.34。看起来最严重的是00后,10后,所以娶妻难会是他们的难题,随着男性比女性增多,以后确实娶老婆更难了。

2021年户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持续2

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透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其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

与此相对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透露: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2017年为1723万人,2018年为1523万人,2019年为1465万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

根据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这意味着,在2021年出生但还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有174.7万人,占当年出生人口的16.45%。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出生率计算,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202万,而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2020年全国活产数为1203万。这意味着,在2020年出生但还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有199万人,占当年出生人口的16.56%。

可见,《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和《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公布的当年出生并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都是占当年全国出生人口的16.5%左右。

为何有16.5%左右的新生儿没有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呢?

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部分在11月或12月出生的新生儿,其父母可能要到下一年的1月或2月才给孩子上户籍。

尤其是,一些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如果在10月至12月生孩子,可能要到下一年的春节前回家乡才给孩子上户口。

从《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和《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也可以看出,这两年出生并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比例变化不大,男孩占52.7%左右,女孩占47.3%左右。

2021年户籍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持续3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1月24日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其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

此前,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38万人。

据南都记者了解,新生儿户籍登记数据与实际全年出生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家庭因为麻烦或因为逃避各类生育限制惩罚性措施可能选择在孩子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不及时去上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规章规定,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到公安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根据《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在当年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2021年的这一数据较2020年减少了116.2万人。

在2021年7月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官方明确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并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

随着社会抚养费取消,超生处罚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未来,新生儿的户籍登记率会进一步提高。实际上,此前,有人口研究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年度户籍登记及时率已经不断提高,目前已超过80%。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是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户籍登记数据,我国出生人口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当代年轻人婚育推迟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是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续也压抑了部分的生育需求。

未来,出生人口仍然可能会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健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2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显,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同时,年轻人生育意愿也走低。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披露了最新的数据: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此外,我国处于婚育年龄推迟的进程之中。人口专家认为,未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中国女性婚育年龄仍有进一步推迟的空间,这意味着,婚育年龄推迟对中国未来的生育率的抑制作用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事实上,自然孕育的新生儿出生男女性别比例(M/F)并非恰好1:1,M/F≈0.51。

这个比例是如何形成的呢?

怀孕性别比,出生性别比

坊间传言的出生性别比还高于0.51,一般说是106:100,即0.53 。

这个0.53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说,是因为最初受精卵的染色体性别比还要更高,达到120:100;由于怀孕期间男性胚胎和胎儿更容易丢失、流产,到出生时比例才降低到106:100.

但是,按照遗传学理论,胎儿性别是由父母性染色体的连锁分配形成的,自然状态下应该是1:1,

为什么会出现120:100的如此高比例呢?

后来的而研究发现,这个说法其实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在于,不论是教科书还是科学文献上这些说法一直是以讹传讹,根本没有可信的证据作为依据,尤其缺乏早期胚胎的性别比数据。

直到2015年,哈佛、牛津等多家机构联合对包括14万个3到6天的胚胎,绒毛膜绒毛取样和羊膜穿刺获得的90万个胎儿筛查数据,以及3000万流产和活产的海量数据分析,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可信的证据,显示怀孕早期胚胎染色体性别比其实恰好是0.5 。

出生性别比升高是由于怀孕期间总体上女性胎儿更容易丢失、流产所致。

但是,不同孕期,两性胚胎、胎儿丢失比例也不相同。

具体来说,

在受孕后第一周,由于男性胚胎染色体异常比例高而丢失率高,性别比例呈现一个相对较低的“起点”;

然后,直到至少第10到15周期间,女性丢失率高于男性;

到20周左右大致稳定下来;

但在28到35周期间,又出现缓慢下降(男性胎儿流行率稍高)。

可见,在怀孕最早期和晚期,男性胚胎胎儿丢失率高;中间一段时间女性胎儿丢失率明显更高。

总体上,怀孕期间女性总死亡率超过男性。

最终结果,虽然怀孕胚胎性别比恰好是0.5,出生性别比例又出现升高。

怀孕性别比为什么恰好是理论上的0.5?

上述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受孕时胚胎性别比例并没有偏倚,出生性别比的升高是由于怀孕期间女性胎儿总死亡率高导致。

怀孕性别比为什么没有偏倚,恰好是理论上的0.5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

因为,健康男性一次可排出2到3亿,而可供受孕的卵子却往往只有1个。

2~3亿竞争上岗,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随机性的随机事件之一。

这样,自然受孕胚胎性别比例恰好是理论上的0.5,自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新生儿男女性别概率为50%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男女性别是由两条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中分别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子中都是x染色体。

含有y染色体的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生的是男宝宝。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生的是女宝宝。(如下图)

也就是说,生男生女是由男性决定的,男性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一半含有y染色体。自然生育时,随机与卵子结合,生男生女的概率为50%。

能不能人为控制生男生女?

XYY染色体、XXY染色体的存在。

我是涵宝飞翔,欢迎关注,评论,点赞。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增加,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