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河南电视台 > 河南法制在线直播

房玄龄传(唐代房玄龄简介)

发布时间:2022-06-15 12:57:06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房玄龄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经常跟随父亲前往京师。当时天下安宁,玄龄对父亲说;隋帝本无功德,今天下虽然清平,但它的灭亡可以翘足而见。房彦谦感到非常惊异。

十八岁时,玄龄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吏部侍郎高孝基素来有识人之名,见到玄龄后对裴矩说;我看的人很多,没有见过玄龄这样的青年,日后必成伟器。

父亲生病了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父亲去世后,玄龄几日都没有喝水吃饭。后来补阳城尉。

秦王李世民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执鞭到军门求见。秦王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便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势力。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秦王竭尽全力。

玄龄在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负责管理文牍,每逢书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充足。唐高祖李渊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秦王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杜如晦一起被驱斥。

隐太子李建成,见太宗功高日盛,于是宴请太宗到府中饮宴,太宗中毒而回。府中之人都很震惊,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

武德九年,玄龄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秦王谋得帝王之位。

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将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析)本文内容为各大高校往届大学生真实的现身说法内容,但因为是往届,每年该专业的大学情况可能会发生略微变化,所以部分内容较今年,明年甚至以后几年,实际情况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对于本专业的相关信息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欢迎详细阅读并提出对本专业的疑问或宝贵提议,读者

贞观四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即任总百司,玄龄尽心竭诚,早起晚睡。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加之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人们都称他为良相。

贞观九年,房玄龄护唐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十一年,太宗下诏让房玄龄与司空长孙无忌十四人代袭刺史,玄龄为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后因长孙无忌等反对,分封之事因此作罢。

贞观十三年,加太子少师。

房玄龄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显贵至极,因而频频上表辞去官位,太宗不许。

贞观十七年,玄龄与司徒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画像入凌烟阁。

贞观十八年,太宗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至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稍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地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

玄龄因而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陛下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讨高丽。太宗看见奏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尚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

后来玄龄病情加重,太宗多次派宦官问候。太宗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太宗立即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玄龄在生时能看见二个儿子显贵。

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去世,终年七十岁。太宗废朝三日,追赠太尉,并州都督。谥号“文昭。

不过,这一切都是房玄龄入幕秦王府之后得到的,可以说,他的一生因为李世民的知遇而改变。

在给李世民打工之前,房玄龄毫无地位,《新唐书·烈女传·房玄龄妻卢》用“微”字形容他的身份。虽然《新唐书·房杜》说他在隋末当过羽骑尉之类的官,以世家子身份投靠了李世民,但这样写是为了给他面子,毕竟这是他的正史,不能写得太惨。

房玄龄命大,后来病好了,投奔了秦王,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所以说,人的地位呀并非一整不变,跟能力、心态、机遇和贵人有关,如果房玄龄没有被李世民接纳,他恐怕要一直“微”了;如果说他后来居功自傲,成了朝廷运行的绊脚石,也得不到高贵的地位。

谢谢邀请:

房玄龄(579一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市临淄区)人。唐初名相、政治家(谋士)。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二年(648)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房玄龄很早便追随李世民,在李世民还在做秦王时便辅佐他。可以说,他是李世民的心腹、智库、军师。也是″玄武门之变"的″总设计师",和″制作者之一"。若没有房玄龄,李世民也不可能做皇帝。也可能当李建成做″皇帝"时,李世民会成为″登基"前的″祭品"。

当时李建成为太子,与三弟李元吉很好。将在外四处征战的、功劳越来越大的李世民看做眼中钉,时时加以排挤。

房玄龄洞察了这一切,于是便策划了″玄武门"事件。事后(有房谋杜断之说)叫李世民逼李渊退位,拥李世民坐了皇帝。李世民当然″感恩戴德",封房玄龄为宰相。李世民对房玄龄是言听计从,房玄龄也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是名符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可话也别这么说,其实更有让房玄龄害怕的人(连李世民都怕)。那就是自己的老婆:卢氏。

房玄龄是当有名的怕老婆,有一次李世民要赐给房玄龄两个美女做妾,卢氏不从。李世民便叫太监拿来一坛子″毒酒"赐给卢氏,卢氏二话没说,端起来就喝了。原来是一坛子酸醋,弄得李世民也没法子,这就是后来″吃醋"的由来。

卢氏虽″吃醋",但对房玄龄也是忠心耿耿。当年房玄龄病重,告诉卢氏:你还年青,我死后可再嫁人。而卢氏当时便挖掉自己的一只眼睛,对房明誓,绝不二嫁。房玄龄大为感动,病好后与卢氏相敬如嫔,共渡了一生。这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1、房玄龄为报答唐太宗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筹谋军政事务以及财政20年(管理财政的人都是领导非常信任的)。

2、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参与其中,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杜如晦无人中并列功劳第一!

3、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的时候,让房玄龄留守京城!李世民:“你得给我看好家啊,亲”房玄龄掌握财政军事,足见李世民多么信任房玄龄!

4、房玄龄去世时候,李世民废朝三日,赠太尉,陪葬昭陵,且房玄龄的画像与初唐23位开国功臣供奉于“凌烟阁”!

如上所述,房玄龄在当时的地位,可谓尊显至极了。

在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过程中,房玄龄在秦王府中掌管军谋大事,并积极为李世民搜罗举荐人才。经他举荐而被重用的人才有:富有智谋的张亮,才思敏捷的薛收,大节正直的李大亮,:聪明识达,有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干军国事,人才最重要。房玄龄举荐的这些人才,对李世民打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都位至卿相。

建国以后,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房玄龄競競业业地工作,贡献极大。

房玄龄重视吏治,大力精简,并省官员。栽去冗官滥职,提高各部门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修定典章律令,以宽厚平和为宗旨,简化律令,除去了前朝苛酷刑法。房,杜所制定的律,令,格,式,以后整个唐代很少变动。

房玄龄任相十五年,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唯贤,不分卑贱。时人称之为良相。他的女儿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他深自卑抑,不事炫人傲物。故得善始善终。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

后人评论唐朝贤相,公推房玄龄为首。

欢迎点评。

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邢国公、魏国公、梁国公、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房玄龄

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龄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

和李世民一起打江山的人,和长孙无忌,还有后来的魏征同样重要

房玄龄(579—648)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 东北人)谋划玄武门之变,事后,与侯君集,杜如晦等五人位居首功。

唐太宗继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国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由于善谋,而杜如晦善断。他二人被并称“房谋杜断”堪为名相典范。后又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 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二十二年 病危。太宗为他废朝三日,配享太庙。

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唐太宗时期丞相, 凌烟阁二十四贤之一 ,房玄龄最出名不是这些职位,最出名的还是还是他惧内,他妇人卢氏就像独孤皇后控制杨坚那样把房玄龄吃得死死的,有一天李世民早朝散后所有文武大臣都走了就剩下房玄龄悄悄摸摸的找李世民要一道圣旨,说陛下昨天晚上我酒喝多了没有给夫人交公粮今天回家怕要挨揍你就给我道圣旨归家梆梆身吧!李世民一听只差没有把肚子笑破,就说房玄龄啊房玄龄!满朝文武你去问问谁像你一样怕老婆怕到找我要圣旨护身,你这个老婆是得教训一下了,今天圣旨给你但是我得给你加一条件送你两个美女给你帮你老婆分担下你的公粮,房玄龄一听魂都快吓掉了,忙说陛下你干脆把金吾卫来给我个痛快点的,免得我带着回来被夫人打死,李世民一听这还得了,翻天了这刁妇今天必须得治治了,这样把老房哥们今天替你出头就这样李世民带着两美女浩浩荡荡的去了房玄龄家,卢氏正在家生气勒一看李世民到了乖乖的端茶泡水伺候着,李世民开门见山的和卢氏讲为了房玄龄的身心健康更好为国出力送来两美女给卢氏分担点分担点压力。卢氏一听这还了得在外你是君他该听你的,在家得听我的,你虽然是君但是还管不到我家的家事更管不到我夫妻间的事,行不通你自己带回去。李世民一听这话气炸了我今天还治不了你了。让你端上一杯毒酒和两个美女跟卢氏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收下要么死你选吧!卢氏说了一句昏君端着那杯酒一点都不犹豫的喝了下去。把李世民看得目瞪口呆!回头一看房玄龄在边上直接吓尿了,李世民说哥们哥帮不了你了,哥们今天栽了你保重吧!你夫人喝的不是毒酒是醋,唉!哥们英明一世今天载到一妇人手里,哥们回去了你保重吧!李世民回到宫里直接跑到后宫找到长孙皇后说观音婢哥们今天载在一个妇人手里你得给哥们出这口气啊!李世民把房玄龄的事情说了,长孙皇后一时也没有办法!毕竟别人的家事还好点可是夫妻间的事不好办了。长孙皇后想到编一本书出来劝劝“女训”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出来的!李世民在给高阳选女婿的时候第一个选择就是房玄龄的幼子房遗爱因为房遗爱的性格太像房玄龄了而且又是在卢氏从小溺爱下熏陶出来的耙耳朵!高阳下嫁绝对,高阳下嫁后确实和李世民安排的一样房遗爱被控制得死死的那怕高阳跟和尚房遗爱屁都不敢放一个,然后流传后世的“绿毛大乌龟”就诞生了这个有贬义的词!高阳和和尚房遗爱戴绿帽子和尚又是个光头而男性的象征又特么和和尚的头那么形象相式,所以后世乌龟被是个男人都不喜欢的动物被冤得没有平反之日。除了和尚养龟以在还真没有谁养龟!

房玄龄(公元579年—648年),字乔,齐州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有惊人的洞察力。在隋初,一般人根据当时的太平景象,认为隋朝将会长期稳定;而他从隋帝“无功德”、诳骗百姓且皇族内部互相倾轧等情况得出结论:隋朝灭亡“可翘足而待”。他十八岁时被推举为进士,授羽骑尉;后任隰城尉。唐兵进关中,他归顺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协助李世民统一中国,取得帝位。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任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并受诏重撰《晋书》,受封梁国公。他是唐初着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与杜如晦、魏征等同是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隋炀帝继位后滥用民力,挥霍无度,驱使千百万农民建东都,修西苑,开运河,掘长堑,筑长城,通驰道。又数游江都和巡边,沿途各地常有几十万人迎送,极其奢华。还多次进攻高丽,人力物力耗损巨大,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水旱灾害不断。短短几年,隋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一些隋朝官吏也拥兵自重,伺机取隋而代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辅佐下起兵反隋,挥师南下,沿汾水进军关中。

在李世民所部进抵渭水以北时,房玄龄从隰城(今山西汾阳西)赶来投靠李世民,当上了记室参军。随后,在唐军入据关中、建立唐朝及李世民挥军取河陇、北救晋阳、东定中原、攻取河北等统一战争中,房玄龄均“罄竭心力,知无不为”,给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作战中,唐军每歼灭一部敌军,别人争着寻求珍宝之物,房玄龄则总是先收揽各种人才,安置在幕府之中。发现有谋臣猛将,他便想方设法与之结交。因此,那些谋臣猛将均愿为李世民“尽其死力”。在用人问题上,他还常给李世民出主意。例如,杜如晦原是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长史。房玄龄说:“杜如晦,王佐人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李世民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杜如晦又调回秦王府。后来,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跟从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谋帷幄。“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统一中国立下巨大功勋。

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称帝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建成忌妒李世民的才华和功绩,在李元吉的怂恿策动下,欲谋害李世民。李世民早已看出了他们的阴谋,因此派他的亲信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和车骑将军张亮出镇东部洛阳,以备一旦有变即东出洛阳。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中一天,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将其灌醉。李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李渊得知后敕李建成说:“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并对李世民说:“道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迁汝还行台,居阳,自陕以东皆主之。”李建成得知此消息后与李元吉合谋认为,让李世民去洛阳等于放虎归山,“不可复制”,不如将其留在长安,“取之易矣”。因此,他们说服李渊放弃了原来的意见,仍留李世民在长安。后来,李建成、李元吉在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李渊竟然相信了,想给李世民治罪,但由于大臣反对而未得逞。李元吉密请杀李世民,李渊没有同意。

对李世民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情况,秦王府上下都知晓,但一时无计可施。秦王府考功郎中房玄龄对比部郎中长孙无忌私下说:“现在太子、齐王与秦王之间的嫌隙已很深,一旦发生祸机,不仅是秦王肝脑涂地,实际上也是社稷之忧。不如劝秦王像周公诛管叔、蔡叔那样杀掉太子和齐王,以安定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长孙无忌赞同此议,因而进言李世民。李世民还有些疑惑,即召房玄龄谋划。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现在你们兄弟之间的忧危关系,正是你除掉太子和齐王的天赐良机,愿大王勿疑。”此后,房玄龄又与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起多次劝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又征询了其他僚属的意见,才下定决心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长安皇宫北门)之变”,射杀李建成、李元吉。当年八月九日,李世民接替李渊当上了皇帝,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封房玄龄为梁国公。

房玄龄于贞观三年(公元628年)当上了左仆射(宰相)。他处理政事尽心尽力,“惟恐一物失所”。他“用法宽平”,深受李世民信任。因此,李世民诏令他主持制订唐朝律令。他研究前朝的律令后认为:“旧法规定:兄弟分家各居时,有人受封,另外的兄弟不相及;而有人谋反,则另外的兄弟皆连坐死。孙子可以因袭祖父的官爵;而祖父犯罪,孙子则被流放。这些都不符合情理”。他主持制定的唐律共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其中笞刑五等,自十至于五十;杖刑五等,自六十至一百;徒刑五等,自一年至三年;流(放)刑三等,自千里至于三千里;死刑二等,绞刑和斩首。这部唐律比隋律减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七十一条,那些削烦去害、变重为轻的条目,多不胜记。他还主持制定唐令一千五百九十条;又统一规定了枷(械颈刑具)、瘿(械手刑具)、钳(金属夹具)、瘾(锁具)、杖、笞等刑具的长短宽窄;还删节唐朝建立以来的皇帝诏令,定留七百条,颁布执行。房玄龄的法制思想与李世民是相同的,所以他主持制定的律令,得到李世民的首肯。

房玄龄崇尚儒学,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李渊当皇帝时,国学之中的庙堂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飨。房玄龄等建议停祭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李世民诏令执行。

在房玄龄等倡导下,唐朝大收天下儒士,根据他们的学识,分别予以录用;还扩大各类学校招生。李世民多次亲自到国学听祭酒、博士讲授儒学。四方儒士纷纷负书而至长安。

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少数民族酋长也派子弟进长安入学。国学之内学生“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唐初形成这种教育兴旺的局面,是与房玄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和百济联兵进攻亲唐朝的新罗。贞观十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不听劝谏,下诏进攻高丽,分水陆两军进兵,水军由张亮率领,共四万千人、战舰五百余艘,陆路由李癪率领,近十万人。唐军进攻高丽受到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不得不于当年十月撤兵。后来,李世民又改用轮番攻扰的办法,试图先疲惫高丽后大举进攻,结果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激起邻国的不满,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房玄龄对李世民不恤民力征讨高丽早就有不同意见,但由于李世民独断专行丢掉了善于纳谏的好作风,且猜忌大臣,动辄杀人,所以他也不敢进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房玄龄病情已十分严重,对他的儿子他们说:“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于是,他抱病上表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次一重犯,必令三复五奏,进素膳,止音乐,(那是因为)重人命也。令驱无罪之士卒(东征高丽),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悯乎!向使(如果)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利,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予弟之仇。’)。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李世民见此表奏很受感动,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因此,他亲往房玄龄府上,“握手与决,悲不自胜”。房玄龄去世后,李世民赐他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名文昭。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