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四川电视台 > 成都经济资讯在线直播

会稽山在哪里(会稽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发布时间:2022-06-20 17:20:54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位于绍兴北部平原南部,跨越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市等地,距绍兴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以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大香林等景区为主要景观。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古代九大名山之一[1],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景区内有大禹陵,炉峰禅寺等名胜古迹,最高峰为香炉峰。1998年始,投资两亿多元人民币,相继建成了国内鸟类饲养品种和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及水中树景、九龙坛、祭禹广场等景点,景区达到了5平方公里,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守陵村、宛委山阳明洞天于2005年陆续推出。

会稽山简介

会稽山在绍兴城南6公里,是大禹娶妻、封禅之地,大禹陵所在。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会万国诸侯于绍兴,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顾恺之说会稽山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晋朝贵族王羲之、谢安等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


会稽山

会稽山主要景点

大禹陵

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 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经过九龙坛,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镌大禹陵三字,系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视察大禹陵后所写。

大禹陵,相传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大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内,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通道尽头,内立明人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辩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左侧有禹祠,为近年重建。陵右侧有禹庙。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2]通向禹陵的是一条长350多米的步行神道,尽头是祭禹广场。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1939年,周恩来曾来祭祀大禹陵,并在此碑前留影。

大禹陵碑南侧为禹祠,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碑文为考证大禹葬地的文章。祠内有前殿、后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筑,为大禹后裔宗族祭祀的场所。从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为我国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筑群。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出禹王殿东门向上,可探窆石亭。亭内置有一石,名为窆石,窆为下葬之意,相传此石是大禹下葬所用的工具。形若秤砣,顶有穿孔,是禹庙的镇庙之宝,已被妥善保护。

百鸟乐园

百鸟乐园:出禹陵向东行300米,为百鸟乐园,该园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占地近3万平方米,于1999年4月建成开放。饲(驯)养来自世界各地的走禽、涉禽、猛禽、飞禽、鸣禽、攀禽等七大类130余个品种,近万只鸟,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百鸟乐园由入口区和主园区两大部分组成:入口区占地3000平方米,建有飞鸽广场、鸟类艺术雕塑、人·鸟·自然博物馆、育鸟中心、猛禽区、停车场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主园区占地25800平方米,园内山坡平谷相间,林幽树密,建有茶楼亭阁等园林建筑;辟有天鹅湖、松鹤苑、驼鸟园,鸳鸯涧、相思谷、观景长廊、百树千巢、鸟语花香等十余个赏鸟与休闲区域;设有人鸟对话、雀鸟剧场、斗鸡观摩以及孔雀东南飞等娱乐参与项目。百鸟乐园是一个融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于一体,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的大型生态旅游景点。

香炉峰

海拔354米,位于大禹陵景区的西方,因峰顶岩石状如香炉而得名。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如香炉的青烟。沿着这一千七八百级石阶曲折盘行直上山脊,先后可看到巍峨的大雄宝殿、小巧的四面观音殿、思远塔等宗教性建筑。峰顶的炉峰禅寺为香炉峰景区主要景观。南朝宋时,寺内香火已盛。1990 年由华侨出资,利用峰顶的尺寸之地,重建炉峰禅寺。禅寺包括观音宝殿、三圣宝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

炉峰禅寺

炉峰禅寺:重建于l993年,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由香炉峰北侧石阶便进入宛委山景区。宛委山景区内重峦叠嶂,其主峰从谷底平地拔 起,直冲霄汉,恰似天柱壁立,十分壮观,因此称为天柱峰。景区内的古迹相当丰富。阳明洞天,又称会稽山洞,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建侯神馆于此,后被道教列为36小洞中的第10洞天。禹穴,也就是阳明洞。相传大禹在这里得黄帝金简玉字书,识山河体势,穷百川之理,终于治平洪水,治水完毕,大禹将书藏于洞中,仅有一线缝隙。自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以后,来此寻访禹穴,甚至隐居的名人不少。禹穴旁,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曾结庐读书,潜心研究心学,终成一代哲学大师,成为明、清以至时期的统治思想,并远播日本、朝鲜等国,推动了邻国革新。

越中道教圣地龙瑞宫曾是越中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道观。唐神龙元年置怀仙馆,开元二年改称龙瑞宫。现存有其遗址,其间的巨石是飞来石,石顶不规则,南侧内收如削,高4米,平宽9.8米。世传此石从安息飞来,上有索痕三条。后来因晋葛仙翁炼丹于此,又称葛仙炼丹岩,上有唐宋以来题记近30帧,其中龙瑞宫记一篇详细叙述了龙瑞宫的历史沿革和界止,全文字迹尚清晰可辨,系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手迹,相当珍贵。据史籍记载,飞来石下有葛仙翁丹片,传为葛玄求仙炼丹于此,原井人如盆盂,其深尺许,清泉湛然。若从此处朝东北侧望,有一天然大佛,占称弥勒岩,今称阳明大佛,大佛呈吉祥坐状,头顶高达275.6米,佛像连底座高达百米以上,双膝间约70米,坐西朝东。远远望去,头身比例十分协调,真可谓天成胜人工。

石帆山游乐区

石帆山游乐区。石帆山通体岩石,呈东西向,山形扁而狭长。山岩石壁高数十丈,状如一叶顺风的帆,浮游于苍莽云海间,山名由此而来。另有一种说法是石帆来海上。说禹治水功成,天赐神女圣姑,圣姑从东海乘石船,张石帆来到这里。石帆山留有七千年前卷转虫式的海侵遗迹,说明石帆山早先濒海,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现在请各位登石帆天街。天街与香炉峰遥相呼应,由石帆天梯可登山顶,这是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内第二处可以登高一览的佳地。这山顶地形天然平坦,一扇巨大的石雕船帆,是石帆天街的标志物。

山林滑道

该滑道从石帆山顶依山势蜿蜒而下,全长1280米,其下滑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以上,是浙江省第一条山林滑道。游人坐滑撬顺滑道而下,集新奇、惊险、舒适等感受于一体。坐过惊险的山林滑道,各位可以乘坐慢悠悠的索道吊篮来放松紧张的心情。观光索道全长1180米,有98个吊篮,从大禹陵起点,高点在石帆天街,过山起伏160米。从索道上石帆山顶远眺,若耶溪美景尽收眼底。

会稽山地理

浦阳江、曹娥江的分水岭。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跨绍兴、嵊县、诸暨等县。山体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南北长百余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主峰东白山海拔1195米。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毛竹、茶叶和水果;矿藏有铁、铜、铅、锌等,其中绍兴漓渚铁矿是浙江省最大铁矿,平水铜矿也具一定规模。

会稽山历史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这里成为唐诗之路的门户。明代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

1998年始,投资两亿多元人民币,相继建成了国内鸟类饲养品种和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及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入口、水中树景、九龙坛、无极水道、祭祀神道、祭禹广场等景点。景区总面积达到了5平方公里,以大禹陵、百鸟乐园、炉峰禅寺为三大核心景点。另有名山文化区南镇庙;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守陵村、宛委山阳明洞天、休闲服务中心等将于2005年陆续推出。

会稽山文化

在文化上,会稽山因时期不同可以剥离出四个文化层面,而且其历史愈早,文化愈古,其价值和意义也愈为重大。会稽山文化的底层或源头,是大禹文化。传说中大禹在此所行的会盟、祭祀、婚姻、丧葬以及诛防风这五件大事,均与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建立有关。4000 多年以来,大禹不仅以中华民族立国之祖的身份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供奉祭祀,而且尤其以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形象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敬仰和爱戴。会稽山文化的第二层,是越国文化。创建越国的于越部族的核心力量,就是从会稽山深处走出来的。越国早期的都邑,曾长期播迁于会稽山中。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会稽山始终是越事上的腹地堡垒、经济上的生产基地和政治文化的宗教圣地。

会稽山文化的第三层,是宗教文化。从此视角,会稽山核心区可以进而划分为三个亚区:其一是大禹陵、大禹庙,以祭禹为主要内容。祭禹历来是国家礼典,因此这一区可视为儒教文化区。其二是香炉峰,为市区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山上寺院毗连,宝塔高耸,可视为佛教文化区。其三是宛委山和若耶溪,历史上分别为道教的第十洞天和第十七福地,是道教文化区。

会稽山文化中处于最上层者,为山水审美文化,通常称作山水风光。此层形成于六朝,繁荣于唐宋。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所留下的众多佳丽诗文,使稽山耶溪声名远播,从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第一大山水风光景区内收如削,高4 米,平宽10 米。上有唐宋以来题记近30 帧.其中 龙瑞宫记 系唐代著名书法家贺知章的手迹,弥足珍贵。

从飞来石南下,有禹穴,道家尊之为阳明洞或阳明洞天。洞系一巨石,中裂为碑,阔不盈尺,深不知底。里人呼作和合石,尚不失本义。考其究竟,禹穴和全石实系同类事物,但{前者比后者起源更早。道教视此石为圣物,这是该教继承和吸妒扮国原始文化成果的一个典型实例。

去禹穴二十五步,又有禹井, 谓禹穿凿,故因名之· 此井后来也为道教文化所覆盖,称葛仙翁炼丹井, 大如盆盂,其今深尺许,清泉湛然。禹穴之侧,昔有阳明庐。清康熙 会稽县志载:王文成守仁为刑部主事,时已告归,结庐洞侧,默坐三捧年,了悟心性,今故址犹存。

会稽山上游天宫

兜率天宫位于绍兴市会稽山大香林风景区。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只见四周群山迭翠,绵延起伏,树林竹海,青郁葱茏。即将竣工的弥勒圣境兜率天宫,规模初具,气势恢弘,景象万千。远远看去,兜率天宫整个造型颇似西藏布达拉宫,巍峨壮观。走进去,层层叠叠,宫后有宫,寺后有寺,一层紧接一层,层层引人入胜。

工程总负责人带着我们一路参观,一路讲解,不时强调兜率天宫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弥勒佛的站姿像,传统的造型总是昂首挺胸,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兜率天宫里的弥勒佛站姿像,身体前倾,表情温和,给人以亲近感,为的是体现佛家宽厚待人的特点。又如,释伽牟尼涅(卧姿)像,原来的情景是,十八罗汉环绕其身边,做着各种怪异的动作,显得十分随意。兜率天宫里的造型则一改这种做法,十八罗汉换成了十六个,一边八个,坐立两旁,作虔诚拜佛状,看上去庄重肃穆,这是为了体现对释伽牟尼佛的尊重。

他们有志于将会稽山打造成为继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之后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此处圣境的建成,至少为汉传佛教创造出几个第一:一是第一次将弥勒佛的住处兜率天宫修建在了人间;二是打造了第一尊高耸入云的无相大佛(凡人仅能见到佛足下的直径68米的巨型金莲);三是第一次由四众弟子营造的完整的弥勒佛境;四是第一次在汉地诠释并再现了龙华树(汉传佛教指的是桂花树);五是打造了世界第一室内大佛——天冠说法弥勒(坐姿);六是创造了第一尊接引弥勒像——接引布袋和尚像;七是打造了最高的北方多闻天王石雕坐像;八是中轴线长达2500米、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十是开创了没有围墙寺院的先河,体现了现代佛教的开放包容。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