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第一剧场在线直播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是谁(中国古代第一武将是谁)

发布时间:2022-07-01 20:36:01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是谁(中国古代第一武将是谁)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是谁:

白起。

白起是有着战神的称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最著名的战役是率领秦军赢得了长平之战。当时赵国的大将军是赵括,纸上谈兵的就是他。

秦国的王翦、王贲父子是很尊重白起的。在战争中,白起本人不是只谈军事,人是考虑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因素,一直都是稳扎稳打的,可以说是没有打过败仗的。

长平之战,白起将赵国的降兵坑杀了三十万,这也是很无赖的,就当是的经济实力来说,这些投降的人,不能放回赵国,那会对秦国造成威胁。但是,也不能将他们带回秦国,就秦国的国力来说,安置不了这三十万人。

当是的秦昭王对白起的请示是不闻不问,丞相范雎也不参与决策,最后白起就很无赖只能将这些投降的人都坑杀了,最终就承担了几十年的骂名了。

古代将军单挑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当然也不是每个将军都会这么做,只有自信的将军才会单挑。一般来说是将军在前面冲杀,将军是在后面调度指挥的。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是有很宏大的战场场面了,虽然说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基本上是比较写实的。

很多影视作品中,战争是比较场面和浮夸的,但在真实的战争场面中,是有过之而不及。

中国古代第一名应是孙膑。

主席从中点过,毛主席对《孙子兵法》爱不释手。

###

托塔天王——李靖。(托塔天王是后世为了纪念李靖,进行的相互组合)

李靖为将可征战一方,从无败绩;

李靖本来为隋朝的臣子,后来在去江都向杨广举报李渊谋反的途中被李渊捉住,后来被李世民刀下救人,保住了性命。初次帮李唐的时候,李靖是李孝恭手下的大将,在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失利的情况下,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

李靖为帅可统帅千军万马,杀敌灭国;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靖担任军事主帅,北灭厥,西破吐谷浑。在唐朝与匈奴的决战中,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最后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一举打破颉利可汗的主力,后来又连续征战,擒拿颉利可汗,厥从此宣告灭亡。

李靖是军事上的集大成者,四派皆通;

兵家四派指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而你李靖是一位军事是上的集大成者,他对四派都有研究,并且能在战争用娴熟的应用。古人云“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李靖就是这样的一位军事集大成者。

李靖是文人将军,出将入相;

李靖是正军代表,兵法传世。

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 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李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李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有《六军镜》3卷,《阴符机》1卷,《玉帐经》1卷,《霸国箴》1卷,《韬钤秘书》1卷,《韬钤总要》3卷,《卫国公手记》1卷,《兵钤新书》1卷和《弓诀》等,至今多已佚失。还有今传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总体而言,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是一位非常全面的将军,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的第一名将。

###

要说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将,还真不好下结论!宋朝和明朝重文轻武,武将的能力受抑制,清朝在对外的战争中可以说是乏善可陈,要说中国古代第一将,只能在宋以前的朝代寻找。

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将领涌现,但是那时的战争规模相对较小,这些人的成就自然也就小,因此没有人能被评为古代第一将。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很大。规模最大的两场战争,分别是由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兵力在40万左右。以及王翦指挥的灭楚之战,兵力60万。此二人有资格参加评选。秦末有资格的人选也就是韩信了。汉朝也包括三国,最有资格评选的是曹操,在他的有生之年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天下的格局,他不但实际指挥战争,并且编有兵法《兵法接要》。唐朝的李靖战功卓著,灭突厥,也有资格参加评选。其他的古代名将,肯定也都有不俗的战绩。但是从影响力来说都不及以上这几位。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我也只能说中国古代第一将就在以上的那几位之内。一定要说谁比谁强,实在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翻开一篇篇中国历史的竹帛华章,无数名将刀锋所向、金戈铁马,立下赫赫战功。虽然,都曾星光璀璨,闪耀一时,但一个个却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岁月长河中,化为竹帛传扬的华夏文明。

如果要对中国历史无数名将进行排名,无论是武庙十哲六十二将,或是“将不过李”的李存孝,或是抗金英雄岳飞,或是明朝猛将徐达、常遇春,还是清朝名将年羹尧等,可能都极难给予定论,或许唯有天生残疾的战国名将赵国李牧无可争议。

一、赵国后期危如累卵,李牧天时尽失

据最早的人口史料《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是中国人口增长的第一高峰期。而我国1978年全国人口普查为9.42亿,新增人口2445万(实施计策生育政策的第一年),新增人口占总人口的3%。如果以古代人口出生成活率较低和人口死亡率极高的实际,再按照现代新增人口3%的基础上再缩小10倍,应该就是3‰来算。则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当年新增人口为17.9万人。

同时,从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到秦灭六国的公元221年(历经41年),再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一统六国(历经15年),再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到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汉争霸(历经2年),最后再到西汉元始二年(历经200年)的户籍登记。期间,则共历经260年。

由此可知,公元前262年战国时期的总人数约为1311万人,最多应该不会超过2000万人。若以当时赵国所处七雄中的中间实力来看,赵国总人口约为285万左右。而长平一战就损失了45万男子,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77%,也至少占全国男子总人数的55%以上。

所以,此战已明显动摇国之根本,打击国民信心。

然而,时隔5年(公元前257年),赵国、魏国、楚国联合(帮助赵国,对抗秦国,以免唇忘齿寒)一起,大败秦军于邯郸。虽然,此战胜利,历史也没有记载谢礼一类,但人家能白帮吗?最基本粮草一类要提供吧,战利品什么的怕也被魏楚瓜分了吧,死亡将士要慰问吧,成年男子也在迅速减少吧等,都将造成赵国国力的严重衰退。

同时,在公元前244年,大将廉颇不忿乐乘取代自己之位,一怒之下,率军击退乐乘,并趁机率领麾下将士投靠魏国。而在此之前,赵奢、蔺相如皆亡。至此,赵国仅余硕果李牧可用。

此时,对于担负护国重任的李牧来说,可谓天时尽失。

二、赵国地势四面皆敌,李牧地利不在

战国七雄中,楚国地处南方山水之险,拥兵百万,对外可攻,敌攻可守,地势最优;齐国占据东南米粮、食盐产出富庶之地,钱粮地理最优;在“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丢失河西之地前,魏国实力最为强大,曾多次攻占赵国都城邯郸,国土面积为最;秦国同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赵国,地处各国之要冲,四面皆敌,北有楼烦、胡林、匈奴屡犯,东有富齐虎视,南有强悍魏国匪寇,西有秦国豺狼。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公元前231年、公元前230年,分别发生代地大地震、百姓大饥荒两大天灾,造成国力严重倒退。为此,百姓谣言:“赵人号哭,秦人欢笑,如果不信,看看田里只长草。”

此种地势和国力,对于临危受命的李牧来说,地利已亡。

三、赵国君王昏庸无能、谗佞专权,李牧人和远离

这一情形,好似大多亡国之君的通病。

因此,对于想要挽救赵国命运的李牧来说,人和也已离他远去。

四、天时、地利、人和皆去,以天下七分之弱赵,李牧依旧却秦破匈,战功赫赫

公元前244年,李牧驻守赵国北疆的代郡和雁门期间,审时度势,扬长避短,采用“坚壁清野之计”、“痹敌之计”,诱导匈奴主力进入预设战场,再施以三万陷阵步骑突袭、一千三百辆重装战车包围、两万弓弩兵精射、三万步兵围攻、五千精骑追剿的“多兵种组合战”,一战几乎全歼匈奴十万主力,匈奴单于在数十死士护卫下才得以生还。

这一战,打的匈奴人元气大伤,数十年不敢越赵国边境半步。而赵国方面,百姓无意外伤亡,兵马损失甚微,人、财、物方面更是损耗极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兵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步骑弓车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创始战例,也为后来的大汉征战匈奴提供了借鉴经验。

此战,以极低损耗、极弱之旅(主力对秦,偏旅守边)、以羸暮之国,实现了极大战果。

公元前243年,李牧奉命攻陷燕国的重镇武遂、方城两城;公元前233年,大败秦国大将桓齮;公元前229年,于井陉关外阻击秦国大将王翦一年有余,使之难有寸功。

同时,李牧守边期间,连败东胡、林胡,最终使其降服。

而其孙子李左车同样继承了其军略才能,韩信曾向其求计,其提出:“百战奇胜”的良谋,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且后世留传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就是李左车《广武君略》兵书中的一部。

为此,史学界给予了李牧极高的历史评价: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连却秦军,军事家廉颇、赵奢皆不及也。

如此战绩,历史诸多名将何人堪比?

五、名将之殇

遗憾的是,李牧这根赵国的最后擎天白玉柱,却因秦国重金贿赂赵王迁宠臣郭开,遭其诬陷有谋反野心,而昏庸无能的赵王迁竟然也信了,就连李牧的右臂假肢也被赵王迁身边的佞臣认定为谋反的凶器。

其实,据《战国策》记载:李牧右臂天生残疾,为了叩见赵王迁时方便行礼,才装了一个假肢。奈何,却成为谋反凶器。

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后,李牧在赵王迁的诏令下,右手欲拔剑自刎,却够不着脖子,遂口衔宝剑撞柱而亡。

此后,赵国数十万百姓自发哭祭; 秦国大将王翦、杨端欣喜万分。立即指挥大军攻打赵国,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杀赵葱,败颜聚,用时三月攻克邯郸城,擒拿赵王迁。至此,共历十王,历经一百八十二年的赵国随灭。

因此,百姓愤然感叹:前秦之不能并赵者,以牧在耳;今李牧亡,赵迁随亡”。

以此看来,李牧可堪荣登历史名将榜首。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

###

中国古代名将应数历朝名家名将,如:扬家将,薛家将,岳家将,胡家将,罗家将等等。

###

说到中国古代第一名将,当然要属于大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了。

为什么是霍去病?因为中国古代名将的最高荣誉就是霍去病创造的,这个最高荣誉就是:“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

这个最高荣誉的直接翻译就是:霍去病在狼居胥山进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峰一度到达瀚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狼居胥山和姑衍山都是当时匈奴人的祭祀圣地,而且离汉朝控制区是相当的遥远,这两座山都在今天蒙古国的北边,而瀚海则更远,在今天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境内,离中国边境有一千多公里。

之所以将霍去病的这一战功视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军事荣誉,就是因为这是汉民族北伐所到过最远的距离,后世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超过霍去病这个功绩。

虽然后来明朝的蓝玉曾经打到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不仅蓝玉打的距离没有霍去病远,而且蓝玉的功绩是在蒙古人衰败的情况下建立的,而霍去病却是在匈奴人正强盛的时候建立的,并且霍去病还早了1506年。

如果比较难以理解霍去病的功绩,可以打一个比方,在距离今天2138年的西汉,年仅22岁的霍去病率领5万骑兵,长途跋涉近一千多公里在,从中国境内向北出击攻打匈奴,杀进匈奴的核心腹地,一直向北打到匈奴人祭祀的圣地,兵锋一度到达贝加尔湖,然后再安全的返回汉朝。

此战,霍去病斩敌70400人,俘虏匈奴王侯将相86人,5万人斩杀匈奴7万多人,还俘虏了敌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并且是远离中原,毫无补给,没有支援,完全陌生的战场上取得,并且这一战时霍去病的年龄22岁。

你说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位将军在如此年轻的年龄取得如此巨大的战绩?你就算把韩信和白起放在这个位置上,恐怕也做不到这个成绩吧?韩信、白起名满天下的时候都超过了30岁,即使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在巨鹿一战成名的时候,已经26岁了。

霍去病创造的这一战绩,刷新了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战绩和荣誉,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度,相当于比赛场上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武术界的东方不败,儒学界的孔子一般,成为神化一般的战神。

取得一次大胜仗也许还有机会运气的成份,但是次次都取得大胜利则无疑是一个天才,而霍去病就是这样的天才,霍去病17岁第一次参军,率领800人,就斩杀人数3倍于已方的匈奴人,达到2028人,并且还俘虏了匈奴最高领导人,相当于汉朝皇帝的匈奴单于的叔父和斩杀匈奴单于的祖父,这可是霍去病17岁时第一次出战所取得的战绩。

17岁,你在干嘛?即使是古代,也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可人家霍去病就已经开始征战沙场及建功立业了,17岁,放在现在就是一普通的高中生,可人家霍去病已经是西汉帝国的骠姚校尉(相当于现在的旅长或团队)以及冠军侯了。

这还没完,霍去病在19岁时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在当时可是仅次于大将军之下的武将级别了,相于今天的陆军副司令员,好吧,一个未成年的少年就已经是西汉帝国的军队最高领导人之一了。

并且在这一年霍去病两次参与河西之战,歼灭匈奴人4万多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侯将相120多人,同时接收匈奴浑邪王率领4万人投降,并果断平定了部分降军的哗变,光是看斩敌数及收降数就已经让历朝历代的将军们汗颜了。

霍去病最后一战也就是前文说到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则更加辉煌,这份功绩曾经在当时超过了大将军卫青,秒杀后世历朝历代的将军们,而这一切是在霍去病如此年轻的年龄下创造的。

霍去病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在中华民族战争史上影响颇远,头一次将汉民族的国威远扬到一千多公里的瀚海地区,整个蒙古高原、漠北无一不伏到在霍去病及他代表的大汉民族脚下,汉民族的声威绝大部分是霍去病创造的,这个高度,至今无人能及。

霍去病一生四战全胜,无一败绩,斩敌、俘敌数冷兵器时代无人能敌,最远征战的地方同样也是无人可及,至今没有人达到霍去病的高度,所以霍去病才是中国古代第一名将。

###

中国古代第一名将完全没有异议兵仙李靖当之无愧第一。第一,李靖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以武将的身份灭掉强大外族敌国的人,而且他还是灭了两个厥和吐谷浑。其中厥有多强知道吗,李渊和李世民为了稳住厥,不让他们参与中原会战,李渊和李世民还向厥称臣,进贡。第二,李靖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在各个地形,包括沼泽,江河,平原,丘陵,山地取得全胜名将。第三,李靖也是写过兵书的人,他的兵书也是入选了武经七经。而且他的实战经验比孙子和吴起还要多得多。第四,李渊和李世民都说过李靖比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都要强,大唐名将侯君集也心甘情愿拜他为师学习兵法。第四,李靖死后也是被封神的人物,看过西游记的人知道,这本书中国古代人物就只有两个人封神了,一个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还有一个就是托塔天王李靖。可以知道李靖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这上面四点每一点都让人叹服,惊讶,能做到四点的人,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名将,相信没有人不服。

###

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长途奔袭的彭城之战,以三万人大败五十六万汉军。皆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评选第一名将,首先要考虑战绩,其次要考虑名声,再次还要考虑下结局。

战绩最牛的应该是白起、韩信、李靖三人,一生没有败绩,如果5分满分,3人都是满分。

名声,白起坑降,所以名声稍微差些。算3分。韩信、李靖中,韩信是5分,李靖,名气在民间稍小,4分

结局,白起4分,韩信2分,李靖5分!

综合起来李靖应该第一

###

名将应该韩信第一。

小于1万兵力:刘秀,陈庆之,项羽,霍去病,王阳明

1到10万兵力:韩信,左宗棠,卫青,郭子仪

大于10万兵力:李世民,朱元璋,白起,李靖

小于1万兵力应该是项羽第一。

刘秀的昆阳之战有很多魔法因素,这些魔法因素包括民心仍然向着刘氏宗亲,偷袭经常成功,即使不成功也有飞沙走石掩护撤退等等运气因素,要不然,1万打42万,想不都不敢想。

陈庆之都是带几百几千兵,战胜几万十几万的兵力,“千军万马避白袍”,和刘秀一样是BUG一样的存在,只不过这样的BUG居然不能平定北方都有点假,要知道曹操这样的都平定北方了,所以陈庆之的领兵水平应该掺水了。

项羽彭城之战,3万打56万,打得诸侯四方溃散;垓下之围,八百骑对抗刘邦60万,杀敌几千人;排除那两个BUG,也就项羽最猛了。

霍去病,有很多运气因素,第一次八百骑出征,就抓获了匈奴的相国,当户等等大臣,后面带一万,三万骑兵,陆续斩杀匈奴十几万,还特别顺利,再看看隔壁的悲催李广,简直天差地别,他简直“千古第一福将”。

王阳明,和霍去病不同,王阳明用纯纯的兵法,蹂躏盗贼和宁王,主修瞒天过海和声东击西,后面田州叛乱,朝廷一派王阳明出征,兵不血刃,叛兵直接投降,牛逼中的战斗机。

1到10万兵力应该韩信第一。

韩信的“多多益善”其实也是吹牛逼的,彭城之战56万大军,韩信其实带不来的,不然项羽3万就打爆56万不可想象;不过,刘邦的大部分江山都是韩信打的,关中,韩,赵,魏,燕,齐都是,就这面积,左宗棠,卫青,郭子仪根本比不上。

大于10万兵力应该李世民第一。

李世民,打下了2/3的唐朝江山,加上厥,薛延陀,高昌,龟兹,吐谷浑,高句丽,百济,就这实力,无愧“天可汗”。

朱元璋,打完陈友谅之后,再打内战疲惫中的元朝,成就并没有名望想象中那么高,明显虚高。

白起喜欢围剿之战,坑了赵国40万,可谓敌战专家,至于成就,并没有李世民那么高。

李靖,作为三军统帅,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成就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也就少了高句丽和百济,如果排除君王,统帅能力,必然李靖第一。

所以最理想的配置是,李世民为皇帝,李靖为帅,韩信为将,项羽为伏兵,霍去病为先锋。

而其中,名将之最,莫过于韩信。

《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历史上排名第一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比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要早2300多年。


也有人说,《战争论》是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军事著作。但排名第一和第二并不仅仅是名次上的差异,它们在战略战术思想,以及对战争本身的理解上都非常不同。简单来说,《战争论》是军事著作,但《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本军事著作。它背后蕴含的思想和理念,对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甚至在哲学上都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这才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学习《孙子兵法》的原因。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非善之善者也”,为什么百战百胜不好呢?如果战争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方,那我们的视野就会局限在如何赢得战争上,而忘记了战争的本质是为了避免更多、更大规模的战争。战争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本身。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孙武出生在大约公元前554年的齐国,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甚至还比孔子大了三岁。后来,孙武搬迁到了吴国,被吴国的将领伍子胥发现,并推举给了当时的吴王阖[hé]闾,然后成为了吴国的将领。孙武在随后的“柏举之战”中,率领吴队大败楚军,占领了楚国都城,几乎让楚国灭亡,孙武也因此一战成名。

但《孙子兵法》在春秋时期并不出名,孙武本身也是春秋末期的人,《孙子兵法》是在之后的战国才开始流传开来的,并逐渐成为了历代帝王将相必读经典,很多名人都对它有极高的评价,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影响至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上非常多人曾经给它注释。第一位给它注释的人是曹操,曹操说:我看了那么多兵书战策,孙子是最深刻的,但世人并不掌握他的思想本质,所以我写了注解。在曹操以后,历代共有200多家对《孙子兵法》作了注释,其中以宋本的《十一家注孙子》最为著名。这些注释对于我们后人研究、理解和推广《孙子兵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孙子兵法》不仅仅影响了我们,还有西方,第一位把《孙子兵法》传入西方的人,是法国的传教士约瑟夫·J·阿米欧。《孙子兵法》被翻译成法文后,又被翻译为英文、荷兰文、西班牙文等不同版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发扬光大。据说是后来成为了美官人手一本地必读书,也是各国领导人的枕边书。


但很多人对《孙子兵法》有误解,以为是一本蕴含了很多奇谋诡计的秘笈,读了它就可以出奇制胜、无往不利。但其实《孙子兵法》中讲得很多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可能正是因为看起来太简单了,以至于总觉得其中,还有什么秘密没有被发现,但正所谓大道至简,简单的道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接下来我会用一个系列的文章来其中的精髓,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