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运营 > 乱象丛生的分类信息网站:犯警分子滋生地

乱象丛生的分类信息网站:犯警分子滋生地

时间:2012-03-12 19:38:24   作者:   来源:   点击:

网络招聘欺诈消费者

工作招聘不靠谱,甚至呈现欺诈消费者的现象,是分类信息网站当前面临的又一年夜问题。

河南省郑州市的张女士在去年12月6日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走到家门口正准备拿钥匙开门,突然从身后蹿出三名戴口罩手持尖刀的年夜汉,强行挟持张女士进入室内,将张女士绑缚,当场抢走奥迪A6轿车一辆,诺基亚手机一部,以及记念币、连号人民币、金银首饰、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等物品总计价值100多万元。警方颠末查询拜访锁定了犯法嫌疑人,原来该案的主谋李勇通过在论坛发帖的体例,网络招募了几名犯法同伙,一起实施抢劫,最终落入法网。

网络招募黑社会,看似只是笑谈,现实却真的产生了。李勇也许没有在正规的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可是这也奉告我们,网络招聘如果缺乏监管,作假会很容易,危害也很严重。

法令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是以小我的目的采办或使用商品和接管办事的社会成员。在网络招聘行业,目前消费者定义比较模糊。

很多招聘网站向用户提供免费办事,用户可以在招聘网站上免费取得招聘信息,制作并提交简历。双方并没有直接的金钱买卖,因此不克不及称用户为消费者。可是由于某些招聘网站审查不严格,致使很多骗子企业违法招聘,很多求职者呈现财务损失。从这个角度讲,用户实际上已经转变成消费者。并且整个买卖过程消费者其实不知情,是十足的受害者。

智联招聘曾经发布职场诚信查询拜访述说,显示逾越七成职场人遭遇过招聘陷阱,逾越八成职场人见过身边的应聘欺诈。用人单位操纵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态,设置招聘陷阱。例如试用期陷阱,用人单位用各类来由奉告求职者,其表示不合格,解聘是无奈之举。甚至有些用工企业不法延长试用期,变相剥削求职者的劳动酬报。又例如押金陷阱,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先交押金,再正式工作。最后押金不返还。

作为网络招聘范畴的后来者,赶集网和58同城问题重重。2011年3月,一位名为“在赶集网受骗过”的网友发帖:在郑州赶集网上当了,上当了,现在的网络还有几个是真实的?网络确实有真实的东西吗?这两天和我一样上当的都好几个了,都是去应聘的,应聘过让交钱。出来打工带那么一点钱,上当走了。我说的都是真实的,谁能制止这样的事情再产生?

在58同城和赶集网上找工作上当的网贴也比比皆是。据《新闻晚报》报导,2011年8月9日,有读者王先生反应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欺诈。王先生与二十多人别离通过58同城网和赶集网上的招聘信息,在8月1日去“慧科投资办理公司”应聘。公司地址位于徐汇区斜土路2601号嘉汇广场T3栋19D。颠末当天的面试,公司与王先生他们签订了合同,同时向他们每人收取1000元的押金,并暗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将押金退还”。王先生工作的第一天即发现工作不对,但那时押金已经交过,于是要求公司退还押金,该公司一起头暗示8月10日就把钱退给我们,可是后来又拖到15日,不竭拖延时间。王先生意识到上当,才向媒体寻求帮忙。

在这个过程中,赶集网和58同城却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赶集网和58同城在其发布的免责条款中声明不包管招聘信息和用户联系体例的准确性、以及其所提供内容的质量、平安性或正当性。这实际上是一种不作为,虽然提供的是免费办事,具有媒体属性的招聘平台自己也客不雅上承担了信息真实性的责任。仅仅依靠免责声明或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其实不克不及解决底子问题。

并且用户可以在招聘网站上制作简历,招聘网站也可以取得这些小我信息。如果招聘网站能够遵守隐私原则,庇护用户的隐私自然无碍。可是有些招聘网站却未经用户许可以出卖用户信息牟利,这实际上也损害了用户(此时也是消费者)的好处。招聘网站与用户之间已经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关系,只是用户其实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将小我信息交给招聘网站,并且是完全免费的。

曾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上班时到一陌生号码,自称是广发证券的,在58同城网站上看到了她的简历,问他有没有兴趣去面试。该网友工作稳定,几年来一直没有在招聘网站投过简历,回到家,网友到58网站上一搜,公然发现了自己的简历,是2011年2月10日上传的,简历的更新日期是2007年,网友回想起来,那一年确实投过很多简历找工作,然而都是在51job上面,没有在58同城网站投过。那么58同城如何找到他的简历?背后的运作显然很是可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网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