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吉林电视台 > 延边网络在线直播

绝绝子的梗咋出来的(绝绝子是什么意思梗)

发布时间:2022-06-03 12:32:32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绝绝子的梗咋出来的(绝绝子是什么意思梗)

在网络语言中,“绝绝子”是代表着太绝了,棒极了,太好了的意思。

 比如形容某个男星的照片撩到极致,就可以说绝绝子!

 再比如某件某人的穿搭特别好看,某道菜特别好吃,都可以形容为绝绝子!

 "绝绝子”的用词方式最早源于日本人取名,日本的很多名字都是以子结尾,比如松岛菜菜子等,后来国内一些网友会在一些词后面加一个子,比如晚安子,你好字,冷冷子等等,只是一种比较潮流的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绝绝子的真正大流行,还是在《创造营》 《青春有你》这些选秀节目中,有些选手过于优秀,一些粉丝就会在下面喊绝绝子,自此,绝绝子流传开来。

身边除了05后,很多人虽然知道YYDS,绝绝子的意思,但在日常聊天中没见有人会说这些词,估计说出来会被人觉得有点傻感觉,甚至连网络聊天也几乎见不到。

家里80多岁的爷爷会好奇地问这些是啥意思,在知道后,最多只是哈哈一笑,说现在的小孩真是太会玩了,无一人联想到什么文字失语者。

但家里这里侄儿侄女使用这些专有名词时也仅限于和同学、朋友的网络交流,在考试、写作业时,在所有需要写成书面文字的场合,没有谁会在自己的作文、答题中写YYDS,绝绝子之类的东西,依然是中规中矩写着。也巴不得能写出朱自清的《背影》这样的好文章,获得老师的表扬,在班上出出风头。

记得曾经80后打WOW时,当时就有什么224,124等数字语言,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数学的含义?到了90后,火星文满天飞,被评为非主流文字,当时以能写、能读这些文字为傲。

现在90后已成家立业,火星文早已销声匿迹,谁不也正正规规开始好好打字,好好讲话了,有见过谁敢给领导拽个火星文的?遇到脾气火爆的领导,一看这不得马上让你卷铺盖滚蛋。

所谓的YYDS,绝绝子大多不过是现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名词,网络比以前发达,互联网上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流行起来并不奇怪。

网上很多东西火得快,消失得也快,生命力没那么强,尤其是网络用语。从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神话、重要的事说三遍、真香、666、886到YYDS、绝绝子,才短短几年,这些词都更替了几轮。

语言是发展的,既然能受大家喜欢,自然有其理由,也增加了点趣味,我觉得这没啥。

过几年再来看,可能早没人再用YYDS这些词语了,因为过时了,又会出现新的词语。

就像看到一些官媒也会用yyds这样的词来作为标题,我看到只会觉得官媒有点俏皮可爱的感觉,更愿意去阅读,压根不会想到什么文字失语。

更不会因为一个“子”字就联想到别的国家,不至于,这可是咱中国文字,关别的国家啥事。

难道庞大的教育体系还对抗不了几个不知道能流行多久的网络用语?这明显不可能嘛。

现在网络上看小说很多***或者口口口,想放松看本小说,还得猜着读真是太累了。

再看一些网上视频配的字幕都要用各种拼音字母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YYDS和其它拼音代的网络词语也不奇怪了。

百花齐放的花园总是令人看着赏心悦目的。

媒体有毒吧。问一句:哪个成语不是古代的“梗”?“买椟还珠”还是“鹤立鸡群”。

网络用语的出现,恰恰是这个时代背景产物,语言这个东西,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

如果媒体强调规范,请先严格尊重初高中所学的那样,事实求是的规范新闻标题,少来些夸大事实的标题。

至于说,语言匮乏,影响交流啥的,无稽之谈。两代人因为网络用语交流障碍那叫代沟。赞美人,夸奖人缺乏词汇,那叫语文没学好。

“奥利给”“绝绝子”这类的网络用语的广泛传播恰恰是这些词汇被赋予了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意义。使得情感表达不在那么干巴巴。媒体的这次批评不仅没意义,还有失格局,就好像长辈在训斥小辈:来,背之乎者也。代沟罢了

不用管他,时间长了,自然就不用了,因为这些网络用语,听着没有美感,也不能很好表达要说的意思。

就像过去的网络语东东,吓死宝宝了,等等,现在没人说了。这些话就如一阵风,刮一阵就没了。

不必大惊失色,小孩子玩过家家。

很多梗只是年轻人为了好玩或者省事,所谓离开梗就不会说话,说明现在年轻人缺乏内涵和底蕴,除了用所谓的“梗”,大脑中没有匹配的词语或者诗句可以运用。还是沉下心增加一点文化底蕴吧!

现在的零零后经常使用这些简写的字母表达自己或者聊天,父母根本就看不懂他们说些什么。这样会淡化语言文字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感觉学校社会还是得干预一下孩子的用语。

我认为是的。去年我到姐姐家玩,上一年级的小外甥张口闭口“奥利给”,我听得有点懵,就是“给力”的意思吗?哪有那么多“奥利给”的事情?都是生搬硬套,不会表达了才来那么一句像口头禅的东西吧!他自己还洋洋得意,觉得赶了流行,我听着很别扭。明明可以用别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情,干嘛飞得说网络用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的、白话的,标准普通话、各种方言,高大上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农村俗语都可以表达啊,非要赶潮流,潮流永远都甩你一条街!如果说语言要随时代发展,那我觉得像“yyds”这样的网络用语永远也写不进中华字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能够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为大众所认知的,就像当年的“不明觉厉”“人间不拆”,现在很少有人说了,这些网络用语就像一个快销品,一时新鲜,毫无美感,时间长了,人们自然忘了。

我个人也不太喜欢这种网络用语,好像如今这社会说话用这些网络用语会显得高级一点还是怎么样,是不是显得自己走在网络第一线[捂脸]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太多好用的好听符合当下情景心境的词语了。网络用语可以用,但是建议少用,用多了还显得特别low..不过这也是个人意见,每个人的习惯也不一样,有些时候说多就好像是口头禅会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不过不管怎么用,最后都是无伤大雅即可。。

虽然我挺不喜欢这些梗,但我倒真的不觉得这是所谓「离开了梗就无法说话」,而是……本来很多人就表达能力匮乏,反而是这些梗节省了很多对话成本。若是真的取缔了这些梗,大家表达能力就会好转的话,也不至于「一句卧槽走天下」了。这些梗的产生,乃至之后可能的消亡,比起十几年前的「886」「GG还是MM」真的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实质上对于大部分上网冲浪的人来说,大多数场合并不需要强大的表达能力,也难以在网上自然习得。强大表达能力本身就是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我觉得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我们的长辈对后辈的教育往往都是「听话」,而很少去教育他们如何去「表达」,话多的人容易遭人嫌。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又不自觉地会受群体情绪和娱乐化的影响,参与到其中去释放现实中的一些压抑感。

「梗」,本来是小圈子、社区氛围的产物,带有新奇、戏谑的意味,它的意义就在于大家都能懂也能说,能给人群体归属感。像我中小学那会班上都有一些自己班同学才懂的玩笑,也相当于「梗」。而近些年网民数量的剧增和信息泛滥,跟风显得更普遍了,很多本来是一个圈子/社区的梗可以经过更大范围的传播,人人都能说几句时下流行的新梗。梗一玩起来,让懂梗也对梗有兴趣的人能对你会心一笑,短期地排遣一下压抑、孤独(所以才能一直玩梗一直爽啊)。

对于「yyds」「绝绝子」这种无伤大雅的梗(不像「化粪池警告」这种起源比较恶毒的),作为官媒(?)与其居高临下地以如此脱节于大众的姿态批判梗本身(明明自己还用得很欢,笑),倒不如将其作为反应网民心理的流行文化现象去研究解读一番,还显得更有意义。语言是服务于需求的,在互联网上我们需要消解严肃、娱乐一下,或是需要传递某些隐晦的情感、弦外之音时,梗就派上用场了。

非要拔高高度说的话……大家的生活都忙得要死、压抑得要死,面对泛滥的信息还有几个人有兴趣去逐个筛选,选择跟风娱乐真的显得很「安全」。真要改善网民的表达能力,改善一下大环境吧,再有就是建设一下语文教育吧(呵)。

说了这么多,虽然我还是不喜欢「yyds」「绝绝子」,毕竟对于这几个梗,我确实没有想要运用的场合。但这不意味着我排斥梗文化,偶尔也玩点我接受的——对于新华日报的这篇文章,我感到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呵呵。完全以偏概全。

什么年头了,还有这种“文字狱”的想法。

我既说得出“绝绝子”“YYDS”,也可以说“卓尔不群”“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举世无双”

人是有记忆的,只要学识达的到,不可以能因为说几句流行话,就忘了“文雅、有涵养、逼格高”的词吧。

语言的作用在于沟通,表达情感。

只要场合对,我在日常沟通中说几句,没问题吧。

举个例子:

一群朋友在口嗨:厉害了,牛逼!我来一句:吾兄真乃经天纬地之才

其他人肯定听了懵逼,内心:搁这拽文呢

假如李清照活在当下,会怎么说话?

“今天跟集美出去逛街啦,

对不起,我真香了

隔壁那家酒馆新推出的桂花酒绝绝子,我直接暴风吸入,没有人可以拒绝它。”

“绝绝子”这个词有段时间在手机上刷屏,有网友编了上面这个段子来调侃。刚看到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绝绝子是谁?谁的瓜?

知乎上说泻药,哔哩哔哩上说下次一定,虎扑上说高铁真晃,打英雄联盟的直播弹幕上全是777。懂的都懂,不懂的真不懂。因为网络语言带有排他性,有语言学研究将其与古代市语作比。市语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就是市井行业见的隐语行话,在唐代又叫查语,在宋代又叫锦语,到了清代叫切口。宋人说市语,苏轼也大呼“会不得”。

在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之外,中文网络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字表达。从现在看,流行表达的一个特色就是游戏性,重玩法而不是语法。有时候这些网络用语也形成了一种社交屏障,给人造成了一种紧迫感,似乎一旦对某些热词不理解了,就意味着站在圈外了,上了年纪了,大脑停止更新了。

一个词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当年冯小刚批评“屌丝”这个词引发不小争议,他批的不是词,是自称屌丝的心态。绝绝子的流行,不可忽略的是与其勾连的饭圈心态。不明所以,跟风说话,才该引以为戒。

B站弹幕“爷青回”

能把子当了用吗?

“绝绝子”是个名词吗?

现在歪说五子登科,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孩子。这五子的“子”,叫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又叫词头,比如阿姨的阿,老鼠的老。放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又叫词尾。

“子”当词尾,说来话长。汉语里有三大词尾,子、儿、头。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中说,词尾“子”字比“儿”字出现的早。就现代普通话来说,“子“字是不是词尾,一般看要不要读轻声。古代典籍不给注声的,只好凭词义区分,像《礼记·檀弓下》“使吾两婢子夹我”,婢子就是妾,这里的子当词尾才讲得通。魏晋之后,子做词尾普遍起来,车子、宅子还有面子的说法都有了。唐宋诗词里例子很多:“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好道秦朗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苏轼)。

说回“绝绝子“的子,不能读轻声,应该不算词尾。可是不作词尾,作为词就讲不通了。“绝绝子”确实不能当作一个词来谈。

“绝绝子”是个梗,出自百度贴吧里的乡村天后吧。这个贴吧是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聚集地,吧友喜欢把一句话或一个词后面加个子,子是当做了来用的,绝绝子就是太绝了,无语子就是无语了。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热,节目中的姐姐们,以宁静为例,被粉丝称为静静子。这个子的用法,倒是怎么解释都通:

一是使用叠字。对小孩子或是女性,经常会使用叠字来称呼。比如一个玩笑梗,“我想静静,静静是谁?”这样的称呼,让粉丝觉得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

二是“子”字作为词尾时,有小的意思。《释名·释形体》中说“瞳子,子,小称也。”所以静静子,可以解释为小静静。

三是当子不作为词尾时,会被用于尊称,像夫子、君子。静静子的说法打破了性别的限制,既可以用于女性,还可以用于男性。

把子当作了来用,真有典可据。明代冯梦龙编著《山歌》,收集吴语民歌,其中一首“天上星多月弗明,池里鱼多水弗清。朝里官多乱子法,阿姐郎多乱子心。”当时的吴侬软语,就是把子当了用的。

市语因地因时,虽有流变和差异,但语汇大致相同,在辨析语义方面是有规律可循的,网语不外如是。市语用典,就像网语玩梗。宋代《绮谈市语》里说,宋人用“渭阳”称呼舅舅,因为《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媒人称伐柯,因为《诗·豳风·伐柯》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这种造词法,思维够跳,脑洞够大。市语会借用外来语,元代无名氏《岳飞精忠》剧:“大家又去弄虚头,丢了撒娄休后悔。”撒娄是蒙古语,意思是脑袋。市语还有反切法,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梨园市语:“有以二字反切一字以成声音,如以秀为‘鲫溜’,以团为‘突栾’”……”现在网络上说“表酱紫”,大致相仿。

市语常见的拆字大法,现在少见。比如宋时说天为“一大”、二为“空工”、五为“缺丑”之类。清末菜蔬行有个词“非非子”,意思是韭菜。要按绝绝子的理解方法,该是“太不对了”的意思。

除了子、儿、头,市语里常用“老”字作词尾。顶老说的是小孩子,海老是酒,滑老是油,嗅老是鼻子,樵老是柴火,扶老是拐棍,是不是很有画面感?明代李开先《词谑》收录的《莲花落》曲词中连续有数个“老话”:嗑着齿老(牙),剪着稍老(烟熏子),睁着睩老(眼),侧着听老(耳),耸着训老(鼻),舒着爪老(手),执着磁老(碗碟),就着盏老(杯),饮着海老(酒),吃着气老(饭)……现在网语里,“货”“咖”“系”之类则成了常见词尾,比如吃货、大咖、森女系。

南宋《宋杂剧眼药酸》图页

扯淡是扯淡 调皮不调皮

市语,顾名思义,就是市井语言。唐宋市语的兴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关。

市这个词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到了唐宋之际,像长安这样的百万人口城市出现,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开始形成,市语由此也见诸于史籍。“长安人市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鏁子语、纽语、三摺语,通名市语。”(唐代《秦京杂记》)

唐玄宗好宴乐,有个叫唐崇的人要当教坊判官,求伶人许小客帮着向皇上要官。许小客后来回复唐崇:“今日崖公甚蚬斗,欲为弟奏请,沉吟未敢。”崖公蚬斗就是当时教坊里的市语,崖公指皇上,蚬斗是高兴的意思。后来梨园称豪客为老斗,或是从这里来的。

宋代出现了不少专门记录市语的专著,如《绮谈市语》《园社锦语》。此后在历代戏曲、小说、笔记、杂著中,多有市语收录,元杂剧中就多有市语。明代大量市语进入白话小说中,以《金瓶梅》最为典型。到了清代,《新刻江湖切要》收词1600多条,丰富详尽且类别广泛,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些市语到了今天仍有广泛应用,有些保持本义,有些已经被曲解。试举几例:

扯淡。明代《金陵六院市语》载:“扯淡则胡说之辞”。《梨园市语》:“言胡说曰扯淡。”

扫兴。《梨园市语》:“有谋未成曰扫兴。”《金陵六院市语》:“有望不成,则云扫兴。”

撒颩。《行院声嗽·天文》说,“风,颩子。”撒颩就是抽风的意思,一语双关。元代曲作家曾瑞有首小令《梧叶儿》,“你撒颩,怨温柔,自落得出乖露丑。”看来现在说人彪,或该作颩。

煞风景。一做杀风景,《梨园市语》载“言涉败兴,曰杀风景。”这个词最早见于李商隐《义山杂纂》,李商隐一口气列举了数宗杀风景的事情:松下喝道,苔上铺席,石笋系马、月下把火,果园种菜,背山起高楼,花架下养鸡鸭。

图书。在宋代,图书有个意思指的是私人印章,唐始有常见鉴藏印上有“图书”二字,加盖在书画典籍之上,或许后人误称印名为“图书”,于是“图书”成了印章的别称。有学者认为,这个书字是后缀,应该读轻声,就像秘书的书,都会读轻声一样。《绮谈市语·器用门》说“印,图书。”宋代有专门的“剔图书”一行,指以雕刻印章为业者。《水浒传》里的金大坚,就是这行的能手,书中有吴用的话介绍金大坚:“这人也是中原一绝,见在济州城里居住。本身姓金,双名大坚,开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图书玉石印记,亦会棒打。”明清小说里提到图书,多指印章,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当时盐商买字画:“见了东西,也不问真假,先要有名人图书没有;也不问这名人图书的真假,只要有了两方图书,便连字画也是真的了。”南宋时印章还有个说法叫合同。

调皮。《金瓶梅》二十四回里说“这三行人不见钱眼不开,嫌贫取富,不说谎调诐也不行的”,调诐同调皮,此处是夸口说谎的意思。现在说调皮则指的是顽皮了。调皮常与说谎连用,如元曲《三战吕布》中有:“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街谈市语 皆可入诗

市语有排他性,大家一张嘴,就分出谁是同行。网语也一样,一发帖子,就知道是论坛老炮。比如进了足球论坛,要说西班牙的拉莫斯,不说名字,只说“水爷”,也算是入乡随俗、同行谈天了。

苏轼仿李商隐,编《杂纂二续》,专记市谈巷议,俚语习俗。在“会不得”的条目下把“诸行市语”和“番人说话”并提。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曾感慨:“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神通广大,也要对唐僧坦陈:“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

市语行话再进一步,就到了黑话的范畴。清代《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一书,就说“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这就像饭圈里的“毒唯”“泥塑”,这些词绕了不少弯弯绕,如果不在其中,自然难解其意。

知乎上有篇《互联网黑话指南》,调侃现在IT业都是工程狮、程序猿、运营猫、市场牛,都不会说人话,还举了个现今互联网从业者的说话模本:“谭总,待会咱们对一下需求,找用户痛点,给产品赋能,找到正确的赛道,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项目试错落地就有望了。”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常听什么闭环、护城河、垂直、下沉,感觉还挺生动的。早些年读《杜拉拉升职记》,那时的职场到处蹦英文单词,嘴里像炒豆子似的,现在应该算是进步了吧?“踩点”“上手”这些原本的黑话,时过境迁,不是也成了熟语?

苏轼谈市语,就持包容态度,说“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镕化耳”。宋代《邵氏见闻录》说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要做九日诗,打算用糕字,“思六经中无此字,遂止”。相较而知,用词说话是要胆子的。

苏门子弟黄庭坚推崇唐代僧人王梵志的诗,诗写得有土味:“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诗中的些子是方言,意思是些许、一点儿。宋太祖让宰相卢多逊赋诗新月,限用“些子儿”,卢多逊诗云:“太液池边玩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李清照也有“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之句,不避俗词。

网语也是俗语,好不好关键在于怎么用。苏轼说镕化,就是说没必要对俗言市语一棍子打死,活学活用,照样可以有诗意。刘禹锡不敢写糕,苏轼敢写牛粪:

半醉半醒问诸黎,

竹刺藤稍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

家在牛栏西复西。

到了清代,纪晓岚说“牛矢(屎)”太俗了,编注苏诗的王文诰反驳说,《左传》写过“马矢”,《史记》写廉颇“一饭三遗矢”,都是据事直书,未尝以“矢”字为秽。曾国藩在《求阙斋日记》里评价最到位:“毫无渣滓,何其大也!”

古往今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活下来的。而把话说明白,都是不容易做到的。(责编:沈沣)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