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台州公共财富在线直播

11.27是什么节日(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

发布时间:2022-05-19 19:16:11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11.27是什么节日(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

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在生活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节日,每个节日所在的日期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对于各种节日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下面一起来看看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及相关内容。

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1

11月27日是美国黑色星期五。美国圣诞节大采购一般是从感恩节之后开始的。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因此它的第二天,也是美国人大采购的第一天。在这一天,美国的商场都会推出大量的打折和优惠活动,以在年底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促销。

因为美国的商场一般以红笔记录赤字,以黑笔记录盈利,而感恩节后的这个星期五人们疯狂的抢购使得商场利润大增,因此被商家们称作黑色星期五。商家期望通过以这一天开始的圣诞大采购为这一年获得最多的盈利。

扩展资料:

关于“黑色星期五”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指黑压压的一片人在感恩节后的星期五去商场排长队购物。较普遍的一种认为看法是,由于这一天是感恩节 (11月第四个星期四)后开业的第一天,之后就是美国传统而盛大的圣诞节。

人们通常由此开始圣诞节大采购,很多商店都会顾客盈门从而有大额进帐。而传统上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所以把这个星期五叫做黑色星期五,用以表示这一天期待会有盈利。

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2

黑色星期五,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大采购的日子,很多的商场都会出现打折,大家都会在这一天纷纷的下血本,储备一年的重要的物品,或者说是一些奢侈品打折他们也会疯狂的追求,就像是中国的双十一一样。

1、11月27日是什么星座

11月27日的星座是射手座。射手座不要让自己表现得太过于自我,有些时候也需要考虑一下朋友的意见,因为他们的存在对你们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家人的安排你们会表现得不太满意,因为你们向来都是喜欢一种无拘无束并且自由散漫的日子,如果说太过于约束反而会有相反的效果,也会让你的内心得不到安宁。

2、11月27日出生的人性格命运

11月27日出生的人很可怕么?并非如此。在小的时候你们可能会被家里面的人说成是最不听话的一个代表,但是只有你们自己才明白其实你们内心是一个小孩子的世界,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如果说生活中出现有人误解你们的情况,你们也不会让它及时的消化下去,反而会去找对方算账,让自己的尊严得到挽回。

3、11月27日生日花

生日花是百慕达奶油花,花语是强韧。你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并且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轻易地向别人表现出来,很多时候都是显得看起来比较坚强实际上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一波人。

12月27日是射手座。射手座的性格是比较奔放的,因为这样外向的性格会让你们的人缘变得非常好,尤其是在工作当中,你们不会去担心自己的任务完成不了,因为周围会有一波的朋友主动地替你去分担,这样子,会让你们在事业当中变得逐渐的有优势,也不会去过多的担心事业上的问题,朋友的存在就是为你们解决困难的。

11月27日是什么节日3

2022年11月27日老黄历查询

公历:公元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农历:二零二二年 十一月(小)初四

干支:壬寅年 辛亥月 甲申日

生肖:属虎

星座:射手座

星宿:危宿(危月燕) 本命星宿

胎神占方:占门炉外西北

彭祖百忌:甲不开仓财物耗散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今日黄历宜忌解析

宜:搬家 结婚 入宅 领证 安门 安床 订婚 安葬 祈福 祭祀 解除 安香 订盟 启钻 捕捉 裁衣 出火 嫁娶 纳采 移徙 伐木 冠笄 酬神 入殓 移柩 合帐 取渔

忌:开业 开工 动土 开张 作灶 开市 栽种

历史上今天出生的人物

1127年——宋孝宗赵昚,南宋皇帝,宋太祖七世孙。(1194年去世)

1701年——安德斯·摄尔修斯,瑞典天文学家,制定了摄氏温度标准。(1744年去世)

1893年——续范亭诞生,抗日爱国将领。

1899年——董其武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1921年——杜布切克,捷克政治家。(1992年去世)

1940年——伟大的武术技击家,世界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李小龙出生。

1942年——吉米·罕醉克斯,美国摇滚吉他手。(1970年去世)

1967年——那英,中国女歌手。

1970年——香港艺人郭可盈出生。

1978年——捷克网球选手斯泰潘内克出生。

1979年——韩国神话组合中的申彗星(本名郑弼教)出生。

1993年——韩国sb组合中的于成伟出生。

1998年——叶紫

日历六一是儿童节,农历六月初一,是夏天了,一年一半了的开始,最炎热的夏天了,今天是6月初一了,农村人都是传说观看今天这24小时的天气必有一晴之日,前辈有一句话,六月六一下雨,滑滑流流一程于秋,最好今天不下雨,晴天日多起爽了,看今天的天气不理想,并且到了农历六月了,必须炎热,地里种植庄稼栈粮食才能成熟阶段,才能有保质保满的高产,另外六月龙船水乡调的庆祝活动,龙船下水比赛大节日的活动期间,另有农村人的历史习惯性,六月初六,都是把家里的衣物料物都在阳光下晒一晒的象征意义,同时常规常年里,学生放暑假日,都是称学生放假之期,出去风光风光,我们仍然等待六月中旬后的美好天气到来,全国人民兴高举世瞩目,举手之劳,共同奋斗。

今天就是阴历六月初一了,公历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阴历六月初一就不听说是什么节日,起码我地没有这个习俗,六月初一是节日的,什么神诞之类也没有。

六月初三是韦驮诞,六月初六是天贶节,翻经节,六月十一是田都元帅诞,六月十四是文殊菩萨诞,十五是王灵诞,十六是雷神诞,南极大帝圣诞,鲁班节,十九是观音会,即观言菩萨成道日,有人当成观音诞。

六月六天贶节一一回娘家节,消仇解怨,是有传说,有故事的,记得之前,我在问答题里曾经写过这日,这里不再多言了。六月六,请姑姑,所以出嫁女,六月六别忘了回嫁家走一走。别了晒书晒衣被,防霉防虫蚁求平安。

农历六月初一还真的不是什么节日,因为我们和潮汕地区最重视传统节日。唯一可以说有点特殊的地方就是:陆丰人把这一天说成了半年初一,意思就是农历年已经过了一半时间。

我一直很纳闷,农历六月初一为什么是半年,按照时间计算应该是七月初一才对吧?反正历来都是这么说的,也无法考证这说法的来历。

众所周知每到农历初一和十五,潮汕人就会早早起来拜神,要说这个六月初一也没有什么特别,碰上今年这个特殊情况,唯有希望下半年平平安安才是真的。

广东沿海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份是防台风的关键时候,特别是我们海陆丰,老年人常说:六月初三、十三、十九是三个厄,这三个厄运走开就平安一大半,今年的夏天特别热,很可能会有几个强台风的光临,本地俗话说:“六月风台时”,台风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事情。

农历六月初一,不是什么节日,只是泗洲佛诞。今年六月初一,日值月破。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立春 2月3—5日

细风先动柳,残雪不藏梅。《江南立春》【宋·吕夷简】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节。作为春天的第一个节日,立春的大部分活动都围绕着“劝春”展开。在周代以至汉代,天子要亲自前往京城东郊迎春,所谓迎春,就是迎接春天和春神句芒。到了后代,改由官员迎接。在民间,也有演春、拜春神、戴春花、打春牛、咬春、吃春盘等活动。及至今日,立春依然是人们较为关注的节气之一。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迎春习俗也逐渐简化为“吃”。对于北京人而言,立春的时候要吃炒合菜配春饼,又或者由面蚕演化而来的炸春卷。

雨水 2月18—20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即将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正月中,天一生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其实是古人对降雨的一种朴素认识。当然,雨水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雨,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雨水前后降雪反而更多。在雨水之时,最为有趣的习俗是卜谷或者“占稻色”,用稻米来占卜该年早稻的丰歉。在雨水前后,人们将稻米放入锅中爆炒,爆出白色米花的数量越多,则意味着丰收。

惊蛰 3月5—7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惊蛰,最早叫“启蛰”,后因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称。这一节气,顾名思义,与百虫有关。伴随着阵阵春雷,春意渐浓,沉睡的蛇虫鼠蚁也都苏醒过来。在一些地区,有惊蛰全家吃梨的习俗。不过,惊蛰的习俗其实大多与驱虫、杀虫有关。俗语有言:“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人们会在家中沿着墙壁等边缘撒些石灰粉阻挡虫蚁进入,并用艾草熏赶家中的害虫。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惊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春播的开始。

春分 3月20—22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日》【唐·徐铉】

春分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正所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这一天,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竖蛋的习俗,这是一种祈求吉祥的仪式。在中国,春分立蛋的传统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传说中,春分是一年之中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的一天。当然,天文学家认为,一年之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将鸡蛋竖立起来。除了竖蛋以外,春分这一天的习俗还有很多,比如春祭,吃春菜,酿酒,祭祀耕牛和百鸟,放风筝等。

清明 4月4—6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破阵子·春景》【宋·晏殊】


春雨过后,气温升高,天气宜人,草木青翠,给人一种清爽、明净的感觉,这便是清明的由来。今天提到清明,人们往往会想到扫墓、踏青等,这是因为清明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与之时间相近的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禁火,祭奠祖先;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日子。在宋元时期,这两个节日的习俗逐渐融汇于清明节气,并由此演变成为合三者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延续至今。

谷雨 4月19—21日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唐·元稹】

对于农桑而言,谷雨是个大好时节。作为春耕的重要时段,谷雨时要种花生、插红薯、插秧、种玉米等;同时,谷雨也是采茶、制茶的好时期。谷雨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个与仓颉有关,另一个则与牡丹仙子有关。谷雨祭祀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的习俗,以纪念玉帝以“天降谷子雨”作为仓颉造字酬劳。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时节,因此牡丹花又被称为“谷雨花”,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会在谷雨时节举办牡丹花会。渔业地区会选择祭祀海神,祈求来去平安,收获丰足。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立夏 5月5—7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夏日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立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里的“夏”指的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春天播种下去的作物现在已经长大了,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在过去,立夏也被称为“立夏节”,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日子。在民间,人们会用新收获的果实供神祭祖,比如苏州就有“立夏见三新”之说。此外,立夏有吃蛋的习俗,对于孩子们而言,会在吃蛋之前,用这颗蛋进行“斗蛋”,蛋头胜者为“蛋大王”,蛋尾胜者为“蛋小王”。

小满 5月20—22日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插秧歌》【唐·契此】

小满一到,意味着夏天已然到来。在节气之中,小满时节充满了温暖与生机。此时,北方地区正值小麦由青转黄;江南地区,水车、丝车、油车一派繁忙。农耕时代,“男耕女织”是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小满前后,南方许多农村有祈蚕节,要祭祀蚕神,桑葚既是这一天的供物,也是这一天人们享用的果物。与此同时,郊外的菜籽成熟,农民还要忙着将其送到油坊榨油。在个别地方,小满这天还有祭祀车神的习俗——这里的车神,指的是水车之神,形似一条白色的巨龙。

芒种 6月5—7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宋·赵师秀】

芒种是小满之后的节气,对于这一名字,曾有人提出质疑,二十四节气之中,为何只有小满与芒种不同其他,没有“大满”。有人认为,这一命名,可能和儒道观念有关。芒种又称为“忙种”“忙着种”,这一时节,是农民最为繁忙的时节,与其他节气相比,芒种的习俗并不算多。农耕时代靠天吃饭,祈雨、祈晴活动自不可少。这一时期百花即将凋零,一些地方也会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表达对其感激之情。

夏至 6月21—22日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二分二至”的说法。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在宋代,夏至属于“法定假日”,官员可以放假三天。夏至的习俗多以吃为主,比如江苏等处吃豌豆糕,北京则吃生菜、凉面,以降火开胃,谓之“冬至饺子夏至面”。浙江杭州喜欢吃乌饭,广西吃酸粉、各种凉糕等,山东吃生葱、黄瓜、煮鸡蛋。夏至之后,便准备进入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了,故而从夏至开始,人们还要进行各种防暑、避暑。

小暑 7月6—8日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

暑代表炎热,但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小暑。相传,小暑前夕,也就是六月初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此,小暑前后,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晒伏”,将存放在衣柜箱笼之中的衣物被褥等拿出来晾晒。小暑节气的习俗同样大多和吃有关,比如要食新——吃新米,尝新酒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喝羊汤,吃藕,吃芒果,吃伏面等。虽然夏季的暑热让人烦闷,但这些应季美食想来可以开胃解馋。

大暑 7月22—24日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

要说天气炎热,还要数“三伏”。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可谓热力加倍,单是想一想,都会令人恍若已提前进入“上蒸下煮”的“蒸锅”模式,也难怪被称为是“苦夏”。消暑是大暑的绝对生活主题。正所谓“荷花荡中夏日长,围井乘凉话家常”,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里,凉茶豆糕大蒲扇,井水竹榻冰西瓜,都成为了驱赶炎热,消暑降温的好帮手。在一些靠水而居的地方,俗称“荷花生日”的观莲节,是大暑期间难得的户外活动之一。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立秋 8月7—9日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立秋日》【南宋·刘翰】


俗语说“一叶落而知秋”,这里的叶指的是梧桐叶,在古代,“梧桐报秋”曾是一种宫廷仪式,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在古人看来,立秋是夏秋之交的一个重要时刻。“立了秋,凉飕飕。”虽然依旧是盛夏,但此时的风不同于暑天,已浸染了冷意。度过“苦夏”之后,人们难免清减,到了立秋之时,就需要“贴秋膘”,特别是以肉贴膘。汪曾祺专门写过一篇《贴秋膘》,言明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文中还提到内蒙古也有“贴秋膘”的风俗,特指吃手把羊肉。

处暑 8月22—24日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处暑后风雨》【元·仇远】

处暑是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处暑之后,早晚的温度下降已经很明显了,一旦下雨,更让人平添几分萧瑟之意。在迎来了处暑之后,南方和东南沿海等地方还要经历一段炎热的时光,也就是俗称的“秋老虎”。但在北方,处暑之后,迎来的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随着暑气的消散,天上的云朵也格外好看,此时与好友或家人到野外迎秋赏景,出行游乐都是不错的选择。有谚语说“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说的是处暑要喝药茶的习俗。

白露 9月7—9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孟秋结束,仲秋开始,白露便到了。《诗经》中爱情诗《蒹葭》的起兴,就开始于“蒹葭”“白露”。所谓白露,指的是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附着在树木花草的叶子、花瓣之上的水滴,清晨时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得名“白露”。白露时节,苏南和浙江过去有喝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老苏州人要吃鳗鱼,老南京人喜欢喝白露茶,福州则要吃龙眼,认为能够大补身体。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打渔杀家》是活动期间的必演戏目,表现的是当地人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秋分 9月22—24日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点绛唇》【宋·谢逸】

秋分同样是昼夜平分的日子。早在周朝,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也就是说,在秋分时节,要祭祀月神。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月的场所。北京祭月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男不拜月”,这一思想或与过去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关。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的,但不能保证每年的秋分都有圆月,于是将祭月节调整到了中秋。

寒露 10月8—9日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送十五舅》【唐·王昌龄】

露已寒凉,意味着时节已是深秋。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寒露之时,便要开始为冬藏做准备了。对于国家而言,积累了一年的案子,也需要在这个时候做个了结。待到寒露之时,大雁已经往南飞走了。因为气温波动剧烈,这个时间段的人们是最不好穿衣服的,可能今天刚把厚衣服穿上身,明天又在暖暖的阳光之下晒出了一身“白毛儿汗”。不过,时至深秋,倒是赏菊、赏红叶的好时候。金秋时分,菊花盛开,端的是一派灿烂悠然。如果想要赏红叶,便去香山。

霜降 10月23—24日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赋得九月尽》【唐·元稹】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此时树叶已经枯黄,每有风吹过,便是片片飘落。霜降时候登高远眺,是不少地方的习俗。又因霜降时节临近寒衣节,扫墓也是这一节气的惯例。柿子是霜降时的美食,过去的老北京人喜欢在四合院里种植柿子树,现在在老舍故居、梅兰芳故居等处都可以看到。老北京人把霜降后的柿子叫“蜜罐儿”,如果存到冬天,还可以吃冻柿子。同样好吃的还有板栗,这个时节走在街头,买一袋糖炒栗子,热乎乎地抱着随走随吃,也是别样的享受。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立冬 11月7—8日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即事二首》【宋·仇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旧时,人们会在立冬这一天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在感谢祖先苍天之余,用酒食来犒劳自己一年的辛劳。立冬也算是古代版的“教师节”,在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拜师活动,学生们会在这一天去看望老师,一些老师也会设宴招待前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时至今日,北方很多地区还流行着立冬吃饺子的习俗,认为立冬不吃饺子,要冻掉耳朵,南方则会选择一些膏滋、药膳等进补。

小雪 11月22—23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其一》【唐·高适】

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寒冷冬季的真正开启,当然,此时即便有降雪,地面上也不会留有积雪。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降水跌入低谷,南方降雨相对较多,天气阴冷潮湿。在小雪节气前后,土家族人会开始一年一度的杀年猪活动,以吃刨汤迎接新年。所谓刨汤,就是由猪杂、肥肉、脑髓等食材,剁细加上糯米饭、猪血及花椒等香料,灌入小肠煮制而成。一些南方地区会将糍粑作为传统节日祭品,或者开始加工腊肉等,台湾地区则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

大雪 12月6—8日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唐·白居易】


大雪一定会下雪吗?实际上,大雪节气前后,真正降雪的区域并不多。大雪这个节气,意味着自此以后降雪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倒不是说一定会下大雪。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小雪节气之时,雪随下随化,而进入到大雪以后,地面便会出现积雪了。在过去,大雪节气的来临意味着气候已经不再适合人们出行,居家的日子也格外难熬。但在如今,冬季变得好过很多,平日里无论是上班、上学,还是呼朋引伴去雪地里玩耍,都不会令人“望而却步”。

冬至 12月21—23日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元·朱德润】

周代历法中以十一月冬至为岁首,秦代沿用其制,汉代后冬至才和岁首分开,但民间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祭天是最为古老的习俗之一。它的源头想必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唐代对冬至极为重视,冬至节仪被称为“国之大典”,皇帝需要到长安城南郊的圜丘祭天,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还会大赦天下等。在冬至这一天,普通百姓会求亲访友,阖家团圆,相聚饮宴。冬至时节,冰雪中的游戏也颇受欢迎,比如打雪仗,堆雪狮子、雪人等。

小寒 1月5—7日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冬至》【宋·朱淑真】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小寒和在此之后的大寒,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日子。画图数九是黄河流域农家小寒前后颇有意趣的避寒方式,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书“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繁体字,每个字均为九画。当然,九九消寒图实际上是从冬至当天开始填充的,每日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笔,直到春天来临。也有一些九九消寒图为画梅花等。一些地方会在小寒时节用膏方进补,旧时天津则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这种黄芽菜是用白菜芽做成的。

大寒 1月20—21日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元沙院》【宋·曾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不过,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小寒可能才是一年里气温最低的日子。大寒这一节气临近春节,因此有一个特殊的年俗,就是尾牙祭,过去在东南沿海以及福建一带特别盛行。及至今日,很多公司会在年终的时候举办年会,其实就是尾牙祭这种习俗在当下的一种扩展和演变。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 宫照华 李阳

校对 | 薛京宁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