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台州城市生活在线直播

品牌特卖(拼多多的品牌特卖是正品吗)

发布时间:2022-05-06 07:55:04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品牌特卖(拼多多的品牌特卖是正品吗)

有品牌两字的并不就是说是拼多多品牌店入驻的,很有可能是拼多多企业店铺认证,拼多多的品牌店并非全是真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多去比较再决定是否下单购买。如果涉及的金额比较大或者是大件商品,消费者就要多多的去留意了,拼多多的价格和市场价格相差很大的话,那么假货无疑。

品牌特卖能买吗?

其实品牌特卖聚集的是全网知名热销品牌,通过折扣的方式,刺激消费者购买,并结合多种促销打造品牌好货,为店铺引流曝光。品牌特卖都是经过认证授权的,这个肯定假不了,所以,肯定是正品,当然可以买。拼多多首页的中间就是品牌特卖,里面的东西很便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

下面也可以通过商家想要报名需要满足的条件来判断。1)店铺类型需为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

2)必须有对接运营才能报名活动。

3)所属品牌已入驻品牌库。

4)店铺描述评分高于行业30%。

5)资质符合活动要求。

其实,大家从报名的店铺可以看出,整体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个人的店铺是无法参与到品牌活动中来的,基本上是有规模的店铺,而且店铺的评分也需要排在前面30%,也就就说明都是行业的top商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品牌也是大众知名的。

假货风波爆发,主打“正品特卖”的唯品会走到了十字路口。

2021年4月7日,一则名为“唯品会和得物App开撕”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

据新闻报道,有消费者买了一条古驰Gucci腰带,经得物App平台鉴定为假货,但唯品会坚决否认,而得物App平台却再次肯定为假货,一时间,这条Gucci腰带到底是真是假,竟成了“罗生门事件”,并因此引发网友热议。

作为一家海外代购公司,主打“正品特卖”的唯品会若真的售卖假货,销量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唯品会售卖假货,但网上的舆论却一边倒向了得物App,许多网友留言自己曾经在唯品会上买到过假货,也有网友留言唯品会就是一家卖假货的公司。而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唯品会的投诉量高达13615条。

那么,唯品会到底有没有造假呢?在造假风波的影响下,唯品会又将何去何从?

假货风波爆发,唯品会市值三天蒸发135亿

“正品特卖,就是超值”,想必许多消费者都看到过唯品会的广告。

不过,就是这一样一家主打“正品特卖”的知名电商企业,最近却陷入到“假货风波”之中。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以254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条古驰Gucci腰带,在收货后发现尺寸不符,遂将其送往得物App进行鉴定以便转售,8天后,得物App给出鉴定证明,称该古驰腰带为假货。

在看到得物App的鉴定结果之后,4月7日,唯品会表示,该批Gucci腰带由唯品会在海外直采,采买链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规,确保正品。该批次货品也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进行抽检,已通过鉴定。

而在唯品会声明发出后不久,得物也在官博发声,表示已对Gucci腰带复核,结论不变,认定该腰带就是假货。

一时之间,这条Gucci腰带到底是真是假,竟成了“罗生门事件”,对于唯品会卖的是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网友议论纷纷。

虽然该事件还没有得出结论,但从唯品会过往的口碑来看,真理或许站在得物App平台这边。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唯品会的投诉量高达13615条,其中不少的投诉都与“唯品会售卖假货”有关。

也有不少的网友评论反映,自己曾在唯品会上买到过假货,更有评论称“唯品会本来就是一家卖假货的公司”。

而资本市场对于该事件也并不看好,在最近的三个交易日,唯品会股价累计下跌9.62%,市值蒸发135亿人民币。

营收增速下降,唯品会被困在“特卖”中

到底是“正品特卖”还是“假品特卖”,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除了纠结唯品会买的到底是正品还是假品之外,其“特卖”模式,在近期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争议。

一个多月之前,唯品会发布了其2020年的年度业绩报告。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唯品会营收为1019亿,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为59.07亿,同比增长47.06%。

虽然数据还算不错,但营收增速持续下滑,成了许多投资者诟病的对象。从最近6年的数据来看,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73.82%、40.76%、28.84%、15.93%、10.02%和9.53%,营收增速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

虽然营收首破千亿,但投资者也担忧其可能会出现“见顶”的情况。

至于为何营收增速会不断下滑,除了互联网红利见顶这个外部因素之外,“特卖”模式也是重要原因。

其实,所谓的“特卖”,就是“清理尾货”,虽然尾货的质量参差不齐,但胜在价格低,而唯品会其实就是将国外品牌的尾货拉回国内售卖。

这种方式,在2015年之前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由于消费能力有限但又想要追求品牌服饰,许多消费者都会上唯品会进行选购。

但到了现在,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大家虽然还是追逐品牌,但却更喜欢“定制化”、“限量款”,价格的敏感度不断下降,最近非常火的“炒球鞋”就是表现之一,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开始失效。

开始时被特卖模式“带飞”,但如今的唯品会已经被困在了特卖之中。

竞争日渐加剧,唯品会突围有点难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虽然营收破千亿,但事实上,最近几年唯品会在B2C市场的份额却在不断地下降。

目前,唯品会占B2C市场的份额仅为不到4%,而前三的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分别为63.8%、25.9%和5.4%,唯品会距离头部平台有着非常大的距离。

而且,随着拼多多、小红书、快手小店等电商平台的崛起,唯品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不久之前,唯品会为了保住市场地位还一度强迫商家进行“二选一”,但该行为因为反垄断受到处罚。

从目前来看,虽然唯品会已经成立超过十年时间,已经算是电商行业的元老,但其却没有太多的壁垒。在商品的种类上,唯品会比不过商家众多的天猫;在物流上,其拼不过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而最引以为傲的特卖模式,如今也成为了唯品会发展的绊脚石。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唯品会想要突破,恐怕有点难。

作为一家市值超千亿的电商企业,唯品会的“假货事件”确实引人关注。但在纠结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之外,特卖模式的见顶、竞争的日渐加剧同样值得注意。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