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微软移动互联之殇:起大早反赶了晚集

微软移动互联之殇:起大早反赶了晚集

时间:2012-10-26 17:45:49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明显落后于苹果和谷歌,虽然在奋力追赶,但已失去往日的雄风。微软2012财年第四财季财发布了微软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净亏损4.92亿美元。微软的市值也被谷歌追上,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11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微软排名由第3位下降至第10名,目前市值约为2133亿美元。

此外,微软今年频繁的被媒体报道裁员似乎也说明了些什么。国外媒体报道,今年7月,微软公司裁剪了200名员工,涉及广告部门和市场部门。10月18日,微软宣布在Lionhead工作室完成最新游戏Fable:The Joumey之后进行裁员,在2012年底之前,Lionhead工作室将裁员将近10%。

仅仅从设计和产品的角度来看,微软也许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在衰败的昔日巨头:IE 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不断被侵蚀,Windows 所依仗的 PC 市场不断萎缩、以 iPad 为首的平板电脑市场迅速扩展,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平表现,甚至连 CEO 鲍尔默都常常被嘲笑和指责,这一切似乎显示微软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

微软似乎意识到后PC时代的到来,也在努力进入移动互联的浪潮中。但是,微软似乎没有踏准移动互联网的节奏,微软和诺基亚合作的手机性能不出众,关键应用软件不足,而Surface在进入市场前iPad已经侵占平板电脑近七成市场。

尽管微软做了很多的变革,但收效甚微。微软虽然及时开发即将推出的Surface,和诺基亚合作推出Windows Phone 系统,高调发布Windows 8系统,但按照目前的创新能力,注定会前途坎坷。

商业模式转型,微软“变”硬

近日,微软在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在写给股东的信件中称,微软现在是一家“设备和服务”公司,明确表明了微软公司在向硬件转型,微软希望它的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统统意识到,它不再仅仅是一家大软件公司。

微软如今在走苹果公司的道路,软件和硬件都在做,“以苹果的模式挑战苹果”。不久前(今年7月)的微软全球合作者大会上,鲍尔默称:“微软的目标很明确——不给苹果留下任何余地。”

微软近期的一系列举动,也印证了鲍尔默的话。微软在2010年下半年和三星、HTC等合作推出智能手机,并于2011年和诺基亚正式联盟,推出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2012年6月发布Surface进入平板市场,10月26日发布Windows 8系统,甚至还有传言称微软在研发自己的Windows Phone系统手机。

“微软向硬件发展能证明对win8的重视”,易观分析师孙培麟表示。Windows 8昨日刚发布,微软希望操作系统能够融合手机、PC、Surface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机(XBOX)等各种终端,从而重返互联网“大佬”的位置,现在这个梦想即将通过Win8实现。看来,微软似乎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赌用户会需要PC、平板和手机的同样界面。微软也想借此通过自己在PC产业的优势带动平板和手机领域系统的普及已进入移动互联产业。

但是,微软似乎并未踏准移动互联网节奏,相反,反而被其他公司借移动互联网蚕食自己的传统地盘。

微软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替代,他的任何桌面软件都在收到谷歌的web产品挑战,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在创新方面更加快速,而且他们的市场推动能力是微软所无法比拟的。谷歌在让桌面越来越轻,微软已经在被牵着鼻子走,微软已经不再是科技界的趋势引领者了。就连Hotmail也在gmail的竞争下逐步失去市场。

当我们看到通过IM成功的腾讯时候,不难发现微软的MSN却越发笨重,就像找来一台坦克来往城里运一筐桃子,尤其是亚太地区,网民们似乎找不到继续使用MSN的理由。

再看微软比较不错的的互联网产品bing,bing在全球给予谷歌的挑战很少。搜索领域的重要市场如中国、俄罗斯、日本等都有本土企业有较高的占有率,bing的机会也并不大,移动搜索bing的优势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强。

“微软短暂的停滞不前是因为之前的战略尝试失败,”互联网评论员、专栏作家张书乐表示。基于微软战线长,各条战线被边缘化,以及微软的官僚和低效,微软的疲态尽显。微软转型硬件,究竟是后知后觉不得不做出转型,还是亡羊补牢,试图挽回自己当年的气魄。

互联网分析师米晓彬也表示,“微软是亡羊补牢,实际上微软的移动战略起步很早,他们从三年前就开始布局,但由于之前的项目流产,影响了进军移动的步伐。”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