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交网络的前世今生

社交网络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1-09-05 15:05:27   作者:   来源:互联网周刊   点击:

但Myspace的最终衰落与Facebook的终于崛起,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谁更能符合用户的需求。谁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就投向谁的怀抱。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忠贞的问题。

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人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朋友关系,而Facebook正满足了这一需求。

真实身份的交有关系让人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压力的释放,同时,Myspace那样通过虚拟关系认识的朋友往往也会受到轻易放弃。一边是稳定的用户粘度,一边随时可能被忘记的关系,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也就可以理解了。

SNS的进行曲

在通过实名社交占领市场以后,Facebook仍旧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自己的功能。这首先一点在于其开放的平台。

无论多么优秀的团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有限的。而开放的平台带来的是全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无穷无尽的群众的力量支持下,Facebook中的新应用是层出不穷的,这也带来了更高的用户粘度。

由于技术的发展,Facebook的系统架构也会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做出调整。在去年底著名牛排商家澳拜客在Facebook推出优惠券之后,却把因 网络推销产生的租赁服务器的利润拱手送给了微软的Azure。而随后的Animoto制作视频的案例中,这笔钱则给了亚马逊的Amazon EC2。这让Facebook认识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随之出来的消息就是Facebook大举进入云计算,扎克伯格表示将开放他们的定制服务器和数据中 心技术的规范及文档,以促进生态系统成长,推进技术进步,甚至产品设计的CAD图纸也被公布出来。

从Facebook发迹以来一直被赶得喘不过气,又被一些喜好幸灾乐祸者冷嘲热讽的Google也在今年六月底推出了Google+,并被频频用来 与Facebook比较。而Google+从一出现就锁定了“圈子(Circle)”的概念。用户不再像Facebook里那样一下向所有用户拉下面具露 出本来的完整面目而是以不同的圈子为单位进行分享。这样就更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交际方式,只不过采用了网络这一更为便利的工具而已。

社交网络的主题乐

社交网络生存的基础首先在于注册其上的用户,用户的满意才能带来社交网络良好的声誉和滚滚的财源。这要求社交网络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想办法满足用户 的需求。有人说Google是满足需求,Facebook是创造需求。话虽激昂,却很荒谬。毕竟你满不满足,需求就在那里,创造一种需求的根本也在于满足 了另一种需求。

SNS很标志性的一点在于用户的实名制,人们为了获得他人的真实信息而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如果一方的信息不实,就会造成对另一方的不公平。作为网 站企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保障真实。这点上,婚恋网站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比如百合网与公安部数据的合作,以及专人的审核。而另一些网站比如优士网则推行了 邀请准入制。

对于客户需求的重视也是Facebook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由于侵犯隐私问题被频频曝光的社交网络第一大户Facebook最近推出了照片标签预 核准(pre-approve)功能,使用户拥有决定是否同意朋友在照片发布前将自己名字贴在照片中的权利,以改善目前Facebook用户可以将他人名 字贴上照片,以避免照片上的尴尬广为流传。而在有了这一功能后,照片发布之前就可以被要求预核准。这一功能只决定用户的Facebook主页上是否出现该 照片,而照片不出现在个人资料里自然也就可以避免尴尬。

Facebook此举自然是为了回应用户要求,以便用户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资料。同时,Facebook也准备改善隐私控制功能,一边用户更好好控制其共享信息。

对用户隐私的重视,是社交网络是否负责的一大辨点。当然,国家的法律政策对于隐私的保护也很重要,比如Facebook和美国在线视频网站 Netflix的整合就因为对于美国隐私监管的担忧而绕道推出于加拿大和南美洲。这是因为美国的《视频隐私保护法案》(Video Privacy Protection Act)禁止在缺乏用户书面授权的情况下公开其视频观看行为。

人们在社交网络里像在现实社会中一样的进行交流与展示,也会想在现实社会一样进行欺诈与诱导。而互联网不见人的特点更增加了交流的隐秘性与不可靠, 而作为以此营生的社交网络企业,就必须由此担负其对用户、对社会的责任,趋善辟恶,这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作为实名制的网站,就要保障用户资料的真实 性和隐私度。而非实名的网站,当然这里最典型的是微博,则至少要保障事件的真实性,而避免成为流言谣传的发源地。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