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代购走到十字路口:杀鸡儆猴不一定奏效

海外代购走到十字路口:杀鸡儆猴不一定奏效

时间:2012-09-16 12:14:45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最近“空姐代购”涉嫌走私被判重刑的,惊醒了国内大量从事代购业务的商家。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代购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如今,这一业务不仅要面对经营中的各种不测,还面临着法律的风险。

  悬在海外代购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

  近日,前空姐被判刑11年一案,引发海外代购行业“地震”。让这个活跃在灰色地带一年逾400亿元的产业面临法律风险。

  在高压的法律风险面前,已有不少代购商家打算退出代购业务。面对依然庞大的市场需求,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纷纷呼吁国家出台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使海外代购从地下走向地上。

  空姐代购案揭开灰色产业链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离职空姐走私化妆品案。曾担任某航空公司空姐的李某,也是淘宝店主,因多次大量携带从韩国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入境而未申报,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高达113万余元。公检机关查明:2010年至2011年8月间,李某伙同他人多次在韩国免税店购买化妆品等货物后,以客带货方式从无申报通道携带进境,并通过李某等在淘宝网的网店销售牟利。

  9月3日,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李某有期徒刑11年,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李某遭重判惊醒了众多从事海外代购业务的卖家,这一群体的营业额在中国已经十分可观。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120亿元。而2011年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5亿元,较上一年涨幅120.83%。预计2012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将有望达到480亿元。

  代购产业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规模,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根据我国对国外箱包、化妆品等品类商品的进口税率,偷逃关税可以拥有比正规渠道低原价60%左右的价格优势。再加上部分商品在境内稀缺等原因,海外代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形成了由买方、代购方、物流、平台方和卖方等多方参与完成的跨境商品及服务交易模式。

  据了解,从事海外代购的商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李某为代表的个人散兵作战,这类群体大多数依附于淘宝平台;另一类则是以帮购网为代表的企业机构。

  多位在海外工作或学习的华人代购店主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主要通过私人包裹邮递形式通关。通常的操作流程是,在接到订单之后,去附近的专柜进货,然后通过EMS等快递邮寄回国。由于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课程,因此通常是兼职从事这项业务。

  一位在意大利米兰的店主李根(化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在淘宝的店铺主要销售奢侈品,客户以回头客居多。“实际上,代购的利润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高,代购基本上只有原价8%到10%的利润,商品价格通常不到国内专柜的一半,一个月的销量在1万多欧元到3万多欧元之间。”据了解,李根的营业额在淘宝代购业务的店主中,属于中等水平。

  实际上,代购业务的风险并不小。通关时,经常会遇到偷货、调货、乱收税的情况。邮寄也不可能都保价邮寄,包裹掉了就只有自己认亏。李根告诉记者,他们通常会把价格标低一些,否则很容易被海关人员盯上,甚至掉包或丢失。

  在淘宝平台上,不仅有李根这样的海外华人开店,更多是境内华人从事这一业务。这些在国内做代购的店主,他们通常会将在海外购买的商品交由空姐、导游或自己,个人携带通关,或是通过与海外伙伴联手,由他们采购统一邮寄到国内,再进行分发。

  由于海外代购存在信息不对称及高毛利,这一业务也吸引了一批企业机构。如帮购网、亦得网、美国宝贝网、ASOS、Eastbay、美国购物网、Shopbop、每日通贩、易趣、放心买、爱购全球等代购网站。这些企业有国内创办的,也有海外公司创办但服务于中国市场的。

  新政之下 何去何从?

  在“前空姐被判刑”事件之前,海外代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如想象中那样,可以简单快速致富的领域。

  事实上,国家针对可能存在的漏洞已经出台了针对性政策,加强监管。海关总署于2010年连续出台的《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和《关于进境旅客携带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的规定》,两份文件对海外代购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两份文件针对海外代购环节中的邮寄和私人携带,征税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免征税税额标准个人邮寄为50元,个人自用进境物品为5000元,同时在执行环节也加强了监管。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