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广东电视台 > 江门综合在线直播

秦国36位国君介绍(秦国历代国君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22-05-15 20:06:20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秦国36位国君介绍(秦国历代国君百度百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曾经用自己的才情,为秦朝写过一首诗《古风·秦王扫六合》。

将秦始皇嬴政的威势、一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写进了这首诗中。

然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扫六国统一天下,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的祖先“襄公立国”、“穆公东扩”、“孝公变法”、“昭王争霸”的功绩之上的。

在善养马的秦非子获得秦的封地以来,秦朝的历代国君中,我比较欣赏的是“秦穆公”、和“秦昭襄王”。

秦穆公

秦穆公“援劲敌天下称誉,树形象政治得分”。

在秦穆公的前期,他广收人才,得到了“五羖大夫”百里奚和“蹇叔哭师”的蹇叔,这两位人才成为秦穆公的重臣。

秦穆公毕生都是实现秦国的扩张,他“三救晋难”,最终拿到了晋国承诺的8座河西城池,实现秦国的扩张。

第一次晋难,是晋国因为王位之争,导致太子被杀,太子的两位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家陷入了内乱之中,秦穆公帮助夷吾(晋惠公),并且容忍了晋惠公欺骗河西城池的骗局。(晋惠公承诺,秦穆公送自己回晋国,当上国君后,给秦国8座河西城池,事后,晋惠公又反悔。)

第二次晋难,是天灾饥荒,秦穆公听取了百里奚的建议,帮助了晋国救灾放粮,使晋国免受灾荒之苦。

第三次晋难,是在三年后,秦国自己闹灾荒,结果晋国不但不念及当年的恩情,反而“趁饥讨伐”秦国,结果晋惠公自己反而被秦穆公抓到了,秦穆公原本要杀掉晋惠公,但在周天子的调停下,秦穆公放了晋惠公,并签订了同盟协议。(当然,这里实际上秦穆公只不过是以杀掉晋惠公为威胁,目的还是让晋惠公实现自己的承诺,要回那8座河西城池。)

当时的秦国是弱小的,所谓“弱国无外交”,但是秦穆公却凭借良好的政治口碑赢得了各大诸侯国的美誉,是一位有勇有谋同时也爱护百姓的君主,并且胸有大志,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昭襄王

继位三年,因举鼎而被砸死的秦武王膝下无子,位高权重的魏冉推举了正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继承王位,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看过《芈月传》的人应该知道“芈八子”——宣太后,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长兄,而嬴稷,就是这位宣太后的儿子。

昭襄王的继位为秦国统一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谋臣范雎的帮助下,他定下了一个“远交近攻”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在地缘政治基础上的,操作性非常强的统一中国的方针。

秦昭襄王根据这个方针,使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大大加快,秦昭襄王在位56年,到他去世的时候,秦国对于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所以,我比较欣赏秦穆公、秦昭襄王,我认为他们两个比较厉害,没有他们,可能就成就不了秦始皇的统一天下!

-----END-----

感谢您的阅读!

茶余饭后,博古论今,秦朝历代国君当属哪一位皇帝最厉害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

我个人认为,秦朝最厉害的国君当属中国第一位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千古一帝——秦始皇了。至于秦始皇如何如何厉害呢?我认为秦始皇最厉害的有以下几点:实现了中国统一、修建万里长城、统一中国思想、焚书坑儒、废分封、改郡县,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衡量、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灵渠、北极匈奴……

一、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统一货币、度衡量。加强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商品交易的发展,有利于各地之间的交流和物品流通。。

二、统一文字:使中国汉字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的,奠定了中国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

三、车同轨道同距:不仅减少了商品和旅客的运输过程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国家军队快速到达任何地方,起到了防护效果。。?

四、废分封改郡县:郡县制的事情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其后代历代王朝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国始终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修建灵渠:对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虽然比不上大运河,但其历史的贡献更大。

六、北极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匈奴惨败,使其多年不敢南下来犯,保障了境内的和平

七、焚书坑儒:焚的是从六国搜刮而来的典籍,坑的是六国贵族闹事的人。客观来讲统一了中国思想为后来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

七、修长城:提高了整体防御功能,抵御少数民族的侵略,促进了长城沿线的经济发展,保障了边界地区的和平。

纵观以上几点,我个人认为秦皇嬴政不但是秦朝历史上最厉害的国君,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首先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很荣幸能够做出回答。秦李白曾用自己的才华为秦朝写了一首诗《古风秦王扫六合》。

这首诗写的是秦始皇和嬴政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

然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实际上是基于他的先辈们所取得的成就,如“辅佐社稷”、“东扩穆公”、“小工改革”、“称霸”。

自从擅长养马的秦非子,赢得了秦朝的封地,我就比其他任何一个秦朝君主都更喜欢“秦穆公\"”和“秦”。

秦“帮助他的劲敌赢得了世界声誉,并在形象上取得了政治分”。

秦代初期,他接受了广泛的人才,并获得了“五德大夫”百里奚和“建安叔”简枢。这两个人才成了秦穆公的重要大臣

秦一生致力于的扩张,他“三救”,最终得到许诺的八城,实现了的扩张

晋第一次陷入困境时,晋国因王位之争被杀,王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家陷入内乱。秦穆公帮助夷吾(晋惠公),容忍晋惠公欺骗河西。(晋惠公答应秦当他登基的时候,要把自己送回,给八个城。晋惠公后来食言了。)

第二次晋灾难是自然灾害和饥荒。秦和听取了的建议,帮助提供救灾和食品救济,使不会遭受饥荒。

第三次晋灾难发生在三年后,当时秦国开始了自己的饥荒。结果,非但没有记起当年的恩情,反而发动了对的“讨伐行动”结果,自己也被秦和抓住了,原来秦和想杀但在皇帝的调停下,秦和公布了结盟协议。(当然,秦威胁只是为了让实现他归还八城的诺言才在这里杀了。)

当时,秦国很弱小,所谓“弱国无外交”。然而,秦和凭借其良好的政治声誉赢得了各诸侯国的声誉。他是一位勇敢、足智多谋、关心人民的君主。他雄心勃勃,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昭襄王

经过三年的继承,秦武王,因为拿着三脚架被压死,没有孩子。一个有权势的人物,选了在燕被扣为人质的继承王位。这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看过《芈月传》的人应该知道“米坝子”——是宣皇后。魏冉是宣皇后的同父异母兄弟,嬴稷是宣皇后的儿子。

昭襄王的继位在秦国统一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谋士范雎的帮助下,他制定了“远友近攻”的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在地缘政治基础上统一中国的高度可操作的政策。

第一位:秦国开国的君主——秦非子

秦非子,嬴姓,名非子,号秦嬴。其先祖伯益辅佐舜帝驯服众多鸟兽,舜帝赐其为嬴姓,后伯益后裔造父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周穆王将赵城赐封给造父,造父的族人以此为氏,称赵氏。这就是嬴姓、赵氏的由来。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虽然当时的封地不足五十里,只是一个“附庸”小国,当对于秦国后面的发展,可谓是第一个打开门的人。

第二位:秦国第一次列为诸侯的君主——秦襄公

秦襄公,嬴姓,名开。其父秦庄公去世后,秦襄公将其妹穆嬴嫁与西戎丰王为妻,接着又将都城迁到汧邑,使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刚好西周王朝在荒淫无道的周幽王时期被灭,此时秦襄公找好时机,拥戴周平王。最后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襄公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基础。

第三位: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使晋国在晋文公时期称霸,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却在崤之战和彭衙之战被晋国打败,最后只得转向西发展。

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最终灭掉大部分西方戎人,在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第四位: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的君主——秦孝公。

秦孝公,秦孝公求贤纳才,发布求贤令。卫国人商鞅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先后通过两次变法,使秦国国力强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还收复河西之地等,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五位: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嬴姓,名驷,又称秦惠王,有一个可惜的事情是上位之后车裂商鞅,并灭其族。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重用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秦惠王十三年,嬴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成为秦国第一王,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姓,名则,又名稷。他的上位之路可谓是坎坷的,还要感谢赵武灵王的支持和魏冉等人等人的帮助。秦昭襄王任命魏冉为丞相,任命大将白起为元帅,先有伊阙之战打败了魏国和韩国二国联军,大获全胜,斩了24万人,再有长平之战斩杀赵军多达45万。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第七位:中华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姓,名政。即位后除掉吕不韦、嫪毐等小人,重用李斯等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先秦时期有:

秦穆公、秦孝公赢渠梁、嬴驷、赢荡、赢稷、秦始皇赢政。

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首次统一华夏。南平百越 ,北击匈奴 废除分封制 ,代以郡县制书同文 ,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修建万里长城,打通西南

扩展资料

1、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谥号穆,《史记索隐》等书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

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一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

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2、秦孝公,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于秦献公四年(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出生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其父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秦孝公继位时年仅21岁。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

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安定边境,迁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修养生息,并且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

3、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因为历代秦国的君主都做出了贡献,大家心目中的厉害的标准都不一样。我就来简单的说一下历代秦国君主的作为吧。

01、秦襄公(嬴开)

在位:前770年——前766年(05年)

简介:通过和亲西戎、迁都汧邑使秦国稳定下来,通过平戎救周和护送周平王东迁使秦国成为诸侯国,并得到了周王朝给予的控制岐山以西的土地的承诺,为秦国社会的发展和强盛奠定了基础。

02、秦文公

在位:前765年——前716年(50年)

简介:收编周王朝遗民,扩地至岐以西,确立了巩固西垂和伺机东扩的新战略,第一次实现了秦国的迁都,设立了史官和诛灭三族的刑法,使秦国百姓受到教化并完全定居下来。

03、秦宪公

在位:前715年——前704年(12年)

简介:夺取了亳戎的荡社,击败芮国,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巩固了秦国的疆域。

04、秦武公

在位:前697年——前678年(20年)

简介:对内诛杀三父,集大权于王室;对外击败彭戏氏,先后消灭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灭小虢国。设立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使秦国的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05、秦穆公(嬴任好)

在位:前659年——前621年(39年)

简介: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对外击败晋国并灭梁国、芮国、滑国,使秦国的国力达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后来两次被晋国击败导致秦国东进的路自此被晋国阻断,于是向西发展并称霸西戎。

06、秦简公(嬴悼子)

在位:前414年——前400年(15年)

简介:在政治上允许官吏和百姓带剑,打破了贵族带剑的特权;在军事上修筑了秦东长城,加强了秦国的防御;在经济上实行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的政策,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从此秦国开始向封建制度转变。

07、秦献公(嬴师隰)

在位:前384年——前362年(23年)

简介:在政治上迁都栋阳;在军事上击败韩国和魏国;在社会上废除殉葬制度,通过户籍相伍的改革取消了国和野的界限并提升了奴隶的地位。稳定了地主和奴隶主贵族两大集团,同时将秦国初行为市,继续推行初租禾,为秦孝公变法营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08、秦孝公(嬴渠梁)

在位:前361年——前338年(24年)

简介:任用商鞅进行整顿农业、严刑峻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度、建立县制的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开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把秦国变成了战争机器。击败魏国后收复河西失地,拓地至洛水以东,使秦国逐渐强大。

09、秦惠文王(嬴驷)

在位:前337年——前311年(27年)

简介:诛灭商鞅后继续用商鞅之法,任用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立相分权,用连横破合纵,通过战争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在与列国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为秦国的统一霸业打下了基础。

10、秦武王(嬴荡)

在位:前310年——前307年(04年)

简介: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在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在外交上结盟魏国、联越制楚。打通了秦国东进的大门,使秦国可以兵出函谷关。

11、秦昭襄王(嬴稷)

在位:前306年——前251年(56年)

简介:对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策略进行灵活的创造性运用,巩固了对巴蜀地区的统治,灭义渠并严重削弱了六国的总体实力,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通过灭东周使秦国逐渐消除了周朝八百年天下共主的影响力。改变了秦国与六国的均势,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统一霸业。在位后期民生凋敝,并且遭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打压,使战争成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12、秦庄襄王(嬴楚)

在位:前249年——前247年(03年)

简介:灭东周国、击败三晋,切断了六国南北合纵通道,进一步奠定秦国统一的基础。

13、秦始皇(嬴政)

在位:前246年——前210年(37年)

简介:任用李斯、尉缭,用九年的时间灭六国,灭六国后第一次把中国统一起来。统一后在政治上建立了皇帝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在军事上修建了秦长城,击败百越和匈奴;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使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统治模式延续了两千多年。

秦二世而亡!就始皇帝嬴政和二世傀儡皇帝胡亥两个选项!这还用选吗。

有人会说,其他秦国君王呢?对秦国其他君王是王,是国不算朝!如果算,那同时期是不是有齐朝,魏朝,楚朝,赵朝,韩朝,燕朝?就算当时有这个七朝,那么正统的东周算什么呢?诸侯国嘛?

估计有人会说,那秦末代君王子婴呢?这个还真有争议!子婴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就算把争议的子婴加进去,秦朝最厉害国君也是秦始皇吧!

最近朝的概念被用泛滥了,什么十三朝,十七朝古都比比皆是!不禁要问,真的有那么多朝嘛?

当然是始帝了。

秦朝历代君王中最厉害的有三位:第一位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壮大了秦朝国力,为以后秦始皇灭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位秦惠文王进一步强盛了大唐国力军威、为秦始皇又加强了秦朝实力,重创了其他诸侯国。第三位就是号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最终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终成千古霸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推出了很多新的制度,还梦想着可以统治千秋万代。让秦始皇没想到的时候,秦始皇驾崩之后,他的儿子胡亥继位没多久秦朝就面临崩溃的边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此时距离秦朝建立只有14年的时间。当然,秦朝也并不是只有这三个君主。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朝可是有几百年的历史,连秦朝加起来一共有38个君主。这些君主对秦国的贡献各不相同。我们今天看一下秦国这38位君主的大致状况,总的来说是明君很少,昏君和庸君比较多。

秦国的第一位君主是嬴非,谥号秦非子。秦非子是商朝名将恶来五世孙。不过到秦非子这的时候秦人混的并不怎么样。周孝王时期,西周为了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需要有大量的马匹。于是周孝王命嬴非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嬴非就这样开始给周王室养马。后来周王室觉得嬴非养马养的还可以,所以就封他为君,把方圆五十里的秦地封给他,这也是秦国号的由来。这是秦国第一次出现,确切的说还不能算是国。周王室只是给他封地,并没有给他爵位和官职。说白了,这相当于周王室的内臣,和附庸差不多。对于嬴非,史书上只是记载他善于养马,至于其他事情记载的并不多。不过光是建立秦这件事,也足以让他名垂千古了。

秦国的第二位君主姓名不详,谥号为秦侯,在位10年。第三位君主是嬴公伯,也叫秦公伯,在位3年。这两位君主在位期间,没做什么特别显眼的事,史书上关于他们几乎没任何记载。

秦国的第四位君主秦仲,在位23年。秦仲在位的时候,被周宣王封为大夫,周王室命令他率兵进攻位于西方的西戎。秦仲在进攻西戎的时候战死,这也算是为国捐躯。虽然他战死了,但秦国在西周的地位明显提高了。

秦国第五位国君是秦庄公。秦仲战死之后,秦庄公继承了他的位子,之后继续和西戎作战,最终打败了西戎。周宣王还是比较厚道的,秦庄公打败西戎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并将原大骆之族所居住的犬丘赏赐给秦人。秦国建国这么久,到现在领土才算正式扩张。

秦国第六位国君秦襄公,在位12年。秦襄公在位时间可以说并不长,但对秦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在位期间正值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之际。西周灭亡之后,天下大乱。此时秦国和晋国、郑国等国家支持周平王东迁,在东周建立的时候秦襄公立下了重大功劳。平王东迁之后,立刻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反正现在也不是自己的,不如送给秦襄公做个人情。不仅如此,秦襄公还得到了周平王的承认,秦国正式建国,爵位为伯。秦襄公这一次赌对了,因为当时有两个王,下面都有一大堆诸侯支持。如果周平王失败的话,秦国的结局可想而知。

秦襄公在获得周平王赏赐的土地之后,立刻发兵进攻西戎,想要拿回这里。秦襄公也在进攻西戎的时候去世,这个和他爷爷秦仲差不多。

秦国第七位国君秦文公,在位50年。秦襄公死后,秦文公继续进攻西戎,最终占领了那些被西戎占领的土地。不仅如此,秦国继续向西扩张,还收复了其他地方。秦文公还制定一些刑罚,百姓也开始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此时的秦国开始向中原各国学习,不过总体还是比较落后的。

秦国的第八位国君秦宪公。秦宪公是秦文公的孙子,他父亲在秦文公死前就去世了,秦文公直接把国君位置传给他。秦宪公时期,秦国缓慢向西发展,继续占领西戎其他地方。

秦国第九位国君秦出子,看这名字就知道有内幕。他五岁继位,后来被权臣杀死了,基本上什么都没做。

秦国第十位国君秦武公。秦出子被杀之后,秦武公继位。看他的谥号就知道这个人不是简单的人物。秦武公在位期间,秦国扩张还是比较快的,秦国占领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总的来说秦国的发展方向还是向西的。不仅如此,秦国还学习楚国设立县制,这对后来的中央集权有很大影响。

秦国第十一位国君秦德公、第十二位国君秦宣公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向前发展,秦国吞并了一些小国,也有一些小国开始臣服于秦国。第十三位国君秦成公在位期间,由于只有4年,并没有做什么事。影响也不大。

秦国第十四位国君秦穆公,在位39年,对秦国的影响非常大。秦穆公在位期间最初是准备东出,想要占领中原各地的。不过由于碰到了强大的晋国,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之后秦穆公立刻向西发展,大力进攻西面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开辟新国土千里。就这样,秦国彻底成为西方诸侯的霸主,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秦穆公就这样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不过秦国并没有因此而崛起,之后更是内乱不断,一天不如一天。

秦国第十五位国君秦康公、第十六位国君秦共公、第十七位国君秦桓公在位期间,并没有继续秦穆公的政策向西发展,而是继续东出。在这三位国君的带领下,秦国不断向东进攻,多次被东面强大的晋国打败。此时的秦国实力不断下降,和秦穆公时期完全不能相比,秦国开始走下坡路。第十八位国君秦景公在位时,秦国又多次打败晋国,实力有所上升,但还是无法和秦穆公时期相比。

秦国第十九位国君秦哀公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吴国打败了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国都。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救援,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得以收复自己的首都打败吴国。可以说这一次秦国是彻底露脸了。

秦国第二十位国君秦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韩赵魏三家开始掌控晋国大权。不过在这件事上,秦惠公犯了个错误,他最初是支持智氏的,所以得罪了韩赵魏三家。不管怎么说,韩赵魏三家掌控晋国之后,晋国国君是名存实亡了,秦国东出最大的阻力没有了。

秦国第二十一位国君秦悼公、第二十二位国君秦厉共公、第二十三位国君秦躁公、第二十四位国君秦怀公、第二十五位国君秦灵公、第二十六位国君秦简公在位时,连续五代国君秦国基本上没什么发展,实力还停留在之前的阶段。

秦国第二十七位国君为秦惠公。很多人想不通,之前不是有过秦惠公了,其实确切的说,之前绝对不能叫公,叫伯或许比较合适。秦惠公在位时期,魏国开始崛起,成为中原的霸主。魏国派吴起为将,占领了秦国河西之地,并以此为根据地进攻秦国。秦国实力更加衰弱。秦国第二十八位国君秦出公在位期间,更是大臣专权,国君没有任何实权,秦国内乱层生,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秦国第二十九位国君秦献公在位期间,秦国几十年的衰落开始告一段落了。秦献公还是位比较艰苦奋斗的国君,他在位期间秦国进行了多次改革,开始移风易俗,秦国和中原各国更加相似。当然,秦献公最大的目标就是收复在秦惠公时期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所以他不断对魏国发动战争。不过秦国和魏国国力悬殊巨大,所以秦献公至死也没有收复河西之地,他本人也在和魏国的作战中去世。秦献公之后,秦国连续出了很多代明君,秦国的国力也是一天比一天强。

秦国第三十位国君秦孝公,这又是一个对秦国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君。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孝公,秦国就没有能力统一六国,更不会有后来的秦朝。秦孝公在位期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面貌,使得秦国变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国国力大增。秦献公在位期间,秦国彻底改变了从秦穆公以来停滞不前的状况。虽然秦献公时期秦国国力没有明显的上升,但为秦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献公之后,秦国的发展是一天比一天快。

秦国第三十一位国君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他在位期间虽然处死了商鞅,但继续坚持商鞅变法,新法在秦国更加稳定。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秦国领土大增,实力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总得来说,秦惠文王是个少有的明君,正是他的任人唯贤,秦国才会发展如此之快。此时,到这个时候,秦国和中原各国实力相当,还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虽然秦国变法多年,但毕竟之前太落后了,也不能说一口吃个胖子。

秦国第三十二位国君秦武王。秦武王在位只有四年,最后因举鼎而死。不过他在位时间虽然短,贡献还是很大的。他结盟魏国,联越制楚,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国国力进一步上升。

秦国第三十三位国君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他在位期间秦国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还灭亡东周,迁九鼎到咸阳。秦昭襄王去世时,六国没有一国是秦国的对手,即使联合起来,也未必是秦国对手。

秦国第三十四位国君秦孝文王、第三十五位国君秦庄襄王两位国君作为并不大。秦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就去世了,什么都没做。秦庄襄王在位时大权由吕不韦掌控,所以没什么机会有作为。虽然如此,秦庄襄王时期,秦国仍旧在开疆拓土。秦国不断进攻三晋,不过后来在五国联军的进攻下,秦国失败了。之后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收缩在函谷关内,秦国扩张的脚步才停止。

秦国第三十六位国君秦始皇嬴政。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位期间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还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他的贡献无论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不过秦始皇统治后期,由于统治残暴,给后世留下一个烂摊子。他儿子胡亥刚即位没多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其他起义不断。

秦国第三十七位国君是秦二世胡亥。很多人好奇秦始皇嬴姓赵氏,儿子为何叫胡亥。其实胡亥是名,人家也是姓嬴,全名是嬴胡亥,或者叫赵胡亥。胡亥继位之后,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还继续作。虽然已经出现了陈胜吴广起义,但他依旧进行残暴统治,还重用宦官赵高,最后他自己也被赵高处死了。他去世的时候,秦朝已经土崩瓦解了。

秦国第三十八位国君秦王子婴。很多人好奇秦始皇、秦二世都是皇帝,为何到子婴这就变成了亲王。事实上,子婴处死了赵高之后,为了平息各地的反抗,自降为王。不过他的这种行为依然没有平息众怒,各地的起义并没有平息。公元前207年十月,刚即位46天的子婴向打进关中的刘邦投降,秦朝正式灭亡。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子婴也被处死。

这就是秦国38位国君的状况。总的来说明君很少,除了秦非子、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之外,其他的国君都不怎么样。好在就是从秦孝公之后,秦国在制度上彻底领先别国,而且之后的几代国君没有太昏庸的。也正因如此,秦国才有机会统一六国。不过由于秦始皇后期太作、以及胡亥太无能,刚统一没多久的秦朝灭亡也是在所难免的。这里最亏的就是秦王子婴,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成了亡国之君,还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参考资料:

《史记》、《东周列国志》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