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福建电视台 > 福建都市时尚在线直播

呼麦的发声方法和原理(呼麦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2-06-02 16:30:51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呼麦的发声方法和原理(呼麦的由来)

在中国各民族的民歌中,要说最有特点的,那还得是蒙古族独一无二的呼麦。呼麦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咽喉,所以呼麦也被称作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音唱法等。虽然大家在很多时候都领略过呼麦这种神奇的唱法,但是真正了解呼麦的人却很少,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呼麦的神奇吧。
 
 
 
根据史料考证,呼麦最远可以追溯到匈奴时期,也就是秦末汉初时期,匈奴时期在阿尔泰山上的原著居民创造了呼麦这种神奇的唱歌方式。在现在的蒙古族中依然流传着有关呼麦出现的一个传说,相传蒙古高原上的先民们在日常的游牧和狩猎的过程中喜欢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比如说瀑布撞击河谷的声音、小溪流水潺动的声音、飞鸟在天上鸣叫的声音等,先人们就对这些声音加以模仿,于是就逐渐出现了这种利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可以同时发出两种甚至多种声音的唱法,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呼麦。
 
 
 
呼麦作为蒙古族特有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而且呼麦的流传范围也比较小,但是在2009年,蒙古族的呼麦依然被列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的影响也逐渐由国内走向世界各地。也有人专门就呼麦的唱法进行了研究,呼麦在进行演唱的时候,其实是把腹腔、胸腔、口腔和鼻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这样在这个腔体内的唇、舌、鼻、喉、气管甚至肋骨、腹肌等都成了能改变腔体声音的一个部位,这样声带被气息的变化带动着就产生了不一样的声音和音色的复杂多变。即使是在全球的音乐海洋里,能跟呼麦媲美的音乐也基本没有,所以说呼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这代人很好的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呼麦技巧和原理学习视频连接:/d/file/gt/2022-05/dwbrj3ou0yz />
 

呼麦是一种少数民族的歌唱方式,喊麦是网络直播中常见的一种类似于说唱的演唱方式。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阿尔泰山周围地区诸多民族的的一种歌唱方式,并非蒙古族所独有。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2世纪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喊麦主要形式是在网上下载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诗词,用伴奏带着伴奏对着麦喊。MC全称 Microphone Controller。其实MC是一些RAPPER的自称,早期一些RAPPER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上MC二字,MC就这么由来了。国外从来没有喊麦这个叫法,MC的工作就是RAP,而MC就是RAPPER。喊麦虽然开始以自称嘻哈歌手兴起,但其实他们并不够格,但到现在已经发展为近乎独立于传统意义的说唱(rap)的风格,成为中国一种新兴的表演形式。喊麦也不再称自己为说唱歌手,而说唱歌手也普遍不承认喊麦是说唱。喊麦十分随意,在中国通常流行网络,几乎没有现场表演,而且中国的喊麦并不属于正式音乐,多为网络红人创作的情感喊麦。从喊麦的作品(凤舞九天)来看,与说唱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曲调,以语言的原来音调描述内容,加上流行音乐做背景编曲,动感节奏,更像是中国传统快板或者二人转说口的现代形式。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任成琦/摄)

海外网10月13日电“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一曲荡气回肠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唱罢,观众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10月12日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上演。除了这首长调民歌,呼麦、萨吾尔登、搏克(摔跤)、好来宝、马头琴、安代舞等节目也纷纷亮相,让台下的近2000名观众大呼过瘾。

洋溢着蒙古草原风情的长调民歌和呼麦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专场演出名称的由来。对于台湾民众而言,内蒙古远在大陆北方,是一片令人向往而又带着神秘面纱的大地。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曾创造了一段两岸佳话,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特意为大陆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创作的。席慕蓉也是蒙古族人,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她在歌词中道出了无数游子的乡愁。唱响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的名曲,把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与美丽的宝岛连在一起。

展演活动总顾问、来自大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介绍,活动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题,汇集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8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通过内容精彩、形式丰富的演出等活动为台湾民众带来了草原的问候。

这是内蒙古草原文化首度以大规模、立体化展开的样态展示在台湾民众眼前。除了专场演出,同时展开的还有“草原记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以及将要进行的“草原文化走亲”。三者共同组成“守望精神家园——第六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动。

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本馆大堂外,作为非遗特展的吸睛点,新奇的蒙古包、勒勒车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拍照留念。佛光艺廊里面更是人气旺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与头饰、金银器、刺绣、珠绣、草编、剪纸和奇特的蒙古文书法,让观众大饱眼福,近距离领略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情境。

活动联合主办方、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介绍,文化交流总是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此次活动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到乡间“文化走亲”,让来自内蒙古的非遗传承人到多地乡间和当地少数民族交流,包括在高雄小林小区参与年度“夜祭”仪典,前往台东县延平乡布农部落举行工艺与乐舞交流及篝火晚会等。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表示,希望让更多台湾民众看到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文化的力量,让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有更深的认识。高雄市民李志隆受访时说,自己是导游,经常带台湾客人到大陆游览,已经去过很多地方。此次观看演出是很新鲜的体验,其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演绎,令人感动。“对台湾来说,传统的东西越来越被淡忘,如果有机会,这样的活动应该到更多地方展出、推广,这将产生积极意义。”(记者 任成琦)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