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上海电视台 > 都市88在线直播

沙希(沙希利·浦洛基是谁)

发布时间:2022-05-16 18:17:26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中文名:沙希利·浦洛基

外文名:SerhiiPlokhy

职业:俄罗斯及乌克兰史教授

代表作:《大国的崩溃》

1、人物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Plokhy),哈佛大学俄罗斯及乌克兰史教授,也是东欧诸国史顶尖的研究学者,专攻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他的著述丰富且有创见,曾经连续三年(2002-2005)获得美国乌克兰研究协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项。他更于2009年获得古斯拉夫研究协会颁发的卓越学人奖。著有《雅尔塔—决定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八天》和《斯拉夫民族之起源》等书。

2、作品简介

 

《大国的崩溃》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作品亮点

◎浦洛基是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也是东欧诸国史最顶尖的研究学者,专攻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是研究苏联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权威学者。

◎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写过苏联解体的历史,但他们大多忽略了从“八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发表退职演说之间这关键的几个月。本书全景再现真正改变苏联命运和世界面貌的这五个月。

◎美国最新解密的绝密文件: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负责总统出国访问事务的白宫官员的信件,以及布什总统的会议和电话记录等。还有来自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以及利沃夫、基辅和乌克兰档案馆的资料。

◎作者采访大量当事人,包括: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乌克兰前国防部长、苏联副总统尤里·舍尔巴克、美国前副国务卿等。这些第一手的资料的品质,远远超越前人写作时的那些参考资料。

◎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本书彻底颠覆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政治游戏。

◎本书荣获2014年吉尔伯奖(TheLionelGelberPrize)和2015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PushkinHouseRussianBookPrize)。

◎《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时报》《星期日邮报》等数十家媒体鼎力推荐。

3、人物荣誉

 

连续三年(2002-2005)获得美国乌克兰研究协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项。

2009年获得古斯拉夫研究协会颁发的卓越学人奖。

2014年吉尔伯奖(TheLionelGelberPrize)。

2015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PushkinHouseRussianBookPrize)。

上一个问题回答说的是,关公战秦琼三国版之一---张文远大战太史慈。

这一次说一说,关公战秦琼三国版之二---沙摩柯大战甘兴霸。

01

甘宁之死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话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宁去世。

不清楚死在哪里,因何而死,享年几何?

据说甘宁号称孙吴第一猛将,如此悄然离去,的确不是个事。

但甘宁如此生猛,也就不是随便安排个人就能杀得了的。

恰巧也是甘宁去世两年后,机会来了,刘备讨伐东吴。

222年,刘备讨伐孙吴的大军从秭归进军到了猇亭,进入武陵郡,这是蜀汉集团的老革命根据地。刘备派遣侍中马良安抚五溪蛮族,找到堡垒户的头目、胡王沙摩柯,率领大家投靠刘备,参与行动。但也少不了花费一些黄金和锦帛,还要授予官职和爵位。

刘备如此兴师动众,却被孙吴大都督陆逊一把火轻易烧得全军覆灭。刘备自己侥幸逃脱,沙摩柯与蜀汉将军张南、冯习等都被斩首。

刘备花了这么大的价钱,请来的雇佣军没有任何作为就挂掉,很没有面子哦。

再说,刘备大老远的跑来,本来大家就不愿意,这么一弄,搞得刘备也很难堪。

于是乎,老罗就想把以前孙吴已经去世的大将找几个来凑凑数,多少给刘备一下台阶。

上回说的那个太史慈已经安排被张辽杀死了,再让他出场死一次似乎不合适,对逝者太不尊重;

如果能把周瑜杀死就体面多了,可惜被诸葛亮在更早的时候就气死了;

鲁肃呢?级别是够了,可鲁肃一向主张孙刘联盟,与刘备、诸葛亮关系都不错,如果安排刘备把他杀了,似乎不近人情,也不合适;

刘备是以替关羽报仇的名义讨伐孙吴的,如果安排把杀死关羽的吕蒙、潘璋、马忠杀掉,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潘璋、马忠名气太小,起到的效果很有限。杀吕蒙最给力,但遗憾的是,吕蒙胆子太小,被关羽吓死了。

杀陆逊吧,可他一直活得好好的,世人不同意,史家也不好编排史书,也不合适;

找来找去,这个重任就落在了甘宁身上。于是,老罗就安排甘宁再次出场了。

既然甘宁是孙吴第一战将,不是轻易就能斩杀的。这个难不倒罗先生,就安排甘宁是带病坚持工作。如此一来,既肯定了甘宁的工作热情,也让读者感觉沙摩柯杀死他,在情理之中。

02

沙摩柯其人

黎东方《细说三国》中说,沙摩柯原名摩沙柯,是来自于越嶲郡的“胡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把他误作沙摩柯。

作为沙摩柯还是摩沙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似乎关系不很大,我们也不很计较。

但让沙摩柯把甘宁射死,这事问题就严重了。甘宁一怒之下,幽灵不散,命吴军将士当时把沙摩柯乱箭射死,报了一箭之仇。

这个就比关羽吓死吕蒙、曹操合理多了。

可见,冥冥之中有神灵,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争来斗去为的是些啥呢?

官爵、黄金、财宝就那么多,不会因为战争,就莫名其妙的增加。要想赏赐别人,用其他的方式不好吗?为何一定要以杀得首级多少来评定呢?

取得富贵、爵位,为何一定要靠杀人呢?没有其他途径吗?

战争成就了英雄,但和平更为珍贵。

和平时期,既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青史留名。

03

甘宁的历史评价及其后人状况

甘宁死后,孙权非常痛惜。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孙权是被张辽吓怕了,但有甘宁在,孙权就不怕。

可曹操走了,甘宁担心曹操惹事,也跟着去了。曹操留下张辽看着孙权,孙权害怕,能不想念甘宁吗?

陈寿也出来证明:(甘宁)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看一下孙权如何对待甘宁之后的吧。

甘瑰,甘宁之子,继承甘宁的事业,在孙吴为臣。后来由于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

甘述,甘宁之子,在吴国担任尚书之职。

甘昌,甘述之子,在吴国担任太子太傅之职。

国有国规、家有家法,犯罪就要接受惩罚。甘瑰,作为孙吴功臣之后,因罪被罚。但史料很少,找不到具体的一些细节。

在孙吴时期,功臣之后犯法,甘瑰不是个例。还有周瑜之子周胤、凌统之子凌烈等也是如此。

周胤在东吴功臣后代里爵位最高,然而依仗其父周瑜的功劳,居功自傲,沉湎酒色,后因犯罪被免官为民,并迁徙庐陵郡。

239年,诸葛瑾、步骘联名上疏请求,看在其父周瑜的份上原谅周胤。孙权同意了,就在赦免的时候,周胤生病身亡。

凌烈是凌统的长子,凌统去世时,凌烈跟他的弟弟凌封都才几岁。孙权收养了二人在宫中,爱护得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二人到了八九岁,就让他们读书学习。

后来,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

不清楚他们究竟因何罪被处罚。

据有关史料记载,孙权晚年,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无常,犹豫不决,导致了群下党争。许多世家子弟都是两面,分别支持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

朝中大臣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都支持鲁王。

不清楚甘宁之子甘瑰、甘述是否也是分班站队、两面。但孙权在晚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几乎所有的世族阶层、朝中大员、功臣之后,没有不参与进来的。

历史上的甘宁比演义更出彩,却不是死于沙摩柯之手。他是四川巴郡临江人,少有气力,好游侠,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光天化日招摇过市,为祸乡里,刘焉入川,广收人心,用东州军压制本土派进行拉拢打击,逐渐平复蜀地。甘宁应该就在此时成为蜀郡官员。刘焉死后,赵韪等官吏认为刘璋温仁可以控制利用,便绕过其兄刘瑁,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成为益州牧,引发,益州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离开益州投奔荆州刘表。

赤壁战后,孙权进攻合肥,十万人马被张辽杀得丧胆,曹操平定汉中回师后,对孙权利用自己打汉中的空隙偷摸淮南不爽,便起兵攻打孙权,兵至濡须口,两军列阵扎营,令甘宁带精锐夜袭曹营挫敌锐气,甘宁受命义无反顾,与手下众后各喝一大碗酒以壮行色,鼓舞士气已毕,上马出营,摸到敌营突然纵火,曹营大乱,被甘宁冲杀一场,获得几十首级,“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孙权兴奋地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甘宁被称为“锦帆贼”,出道时将羽毛插在头上,身穿艳丽服装,脖子、手上带满了珠子铃铛,手持大刀和佩剑,走到哪儿叮当乱响。说白了,甘宁从小到大的都是混社会的,拉帮结派,专门杀富济贫,很多土绅官员都很怕他,提前将他供起来,好吃好喝伺候着,临走时还得送些礼物,甘宁的字也很直白,叫“兴霸”。

甘宁当时真的堪称巴郡一霸(现重庆区域),走到哪里都是锣鼓喧天,马队横行,可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甘宁不甘心天天过刀口舔血的生活,总想读书做个有文化的混混,所以去刘焉那里做了一阵子蜀官,随后就投奔荆州刘表了。

吕蒙、周瑜推荐进入吴国,鲁莽中流露出真性情

甘宁在刘表那里观察了一阵,发现刘表这个人能力不行,认定他“终必无成”,于是赶紧找下家,想要投奔吴国。可就在去的途中,路过夏口时被黄祖拦下,不过黄祖虽然认为甘宁是个人才,做法却不厚道,每次打仗甘宁都身先士卒,甚至还救过黄祖的性命,为此还杀死吴国开国将领凌操,可屡立战功的甘宁待遇却丝毫没有提升,黄祖手下都督苏飞都看不过去了,数次向黄祖推荐甘宁,可依然没有效果,于是苏飞果断劝说甘宁离开,另谋出路。

正是由于苏飞的帮忙,甘宁带着门下八百幕僚离开投奔了孙权,引荐者是周瑜和吕蒙。周瑜和甘宁都向孙权提议拿下荆州,不过两人出发点不同,周瑜是想“图谋北方,一统天下”,也就是二分天下论,但甘宁是出于对黄祖、刘表的判断,认为两人一击必败。当时张昭还反对甘宁说“东吴自身危机,如果进攻黄祖,江东必然大乱”,结果孙权站在了甘宁一方:如何西征,由你提出方案,我们会打败黄祖,夺下楚关。

甘宁三次攻打黄祖,过程很艰难,不过结果是好的,最后生擒了黄祖和苏飞。此时苏飞派人给甘宁捎话,恳求其看在过往的事情上饶过他们,甘宁说“就算苏飞不说,我也不忘苏飞当年恩情。”在孙权的庆功宴上,甘宁主动为苏飞求情“当初如果不是苏飞给我出策,我甘宁早已死在别处,当然也不能跟随您征战天下,苏飞是罪该万死,我还是想请您饶他一命。”孙权答复“我可以饶他不死,当时如果他跑了怎么办?”甘宁回答“苏飞本该是死罪。您网开一面,就算是赶他,他都不会走,如果苏飞真的逃跑,我愿意用我项上人头代替他。”孙权由此放过了苏飞。

由此看来,甘宁虽然是一介莽夫,却也是性情之人,知恩图报。正是因为有这份真性情,让他做出很多惊人的举动。

比如关羽曾带领五千精兵来到益阳的一处河口,甘宁得知后主动请缨准备到上游十里处的浅滩堵截,可当时他手里只有300人,请求再加200,最后这份执着感动了鲁肃,又多给了他500,一千人在河流对岸安营扎寨,开始生火做饭,看得关羽只想笑,后来关羽也很大度,没有非要取甘宁性命,只是在河对岸看看就走了,后来关羽驻足的这片浅滩被称为“关羽濑”。

《三国演义》中甘宁死于中箭,历史中死于瘟疫

在《三国演义》中,最为忠义的影响当属刘关张,而甘宁被称为“江表之虎臣”,由于关羽被杀,荆州被夺,国耻家恨涌上心头,刘备于221年发动了对吴国的复仇之战夷陵之战(或称猇亭之战),在战争初期,蜀军复仇心切,士气正旺,以一当十,完全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备还派马良到五奚蛮夷之处寻求援助,邀请的就是手持蒺黎形重铁器的五奚藩王沙摩柯。

沙摩柯参与猇亭对峙时所向披靡,而当时甘宁正卧病在床,身体欠佳,此时双方已经展开生死战,可像甘宁这样的主将竟然不能用,足以见得他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由于缺乏主将坐镇,吴军明显打不过蜀军,很快一溃千里,撤到了甘宁养病之处。

此时重病的甘宁走路都够呛,怎么会是沙摩柯的对手呢?所以他也心知肚明,准备撤退,可就在撤退之际,还没来得及走远,被追来的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部,当时罗贯中为这段的注释略有伤感“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吴王闻之,哀痛不已,具礼厚葬,立庙祭祀。”后人有诗叹曰:“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已,报友化仇雠。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

也就是沙摩柯欺负了有病之人,而甘宁也死得很冤,本来想逃跑却没来得及,反而凄凄惨惨地命丧大树之下。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关于甘宁之死记载得更为简单“以罪徙会稽,无几死”,会稽是今天浙江绍兴,准确来说,甘宁并不是死于221年,而是217年,他根本没有机会参与之后的数次战役。

《汉书》记载“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其实从25年到220年都是瘟疫的频发期,不仅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程度还特别剧烈,曹军在赤壁之战时就是爆发了严重瘟疫不得不退兵养病,有人认为瘟疫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有人认为是鼠疫或伤寒,由于瘟疫无法控制,基本上得病者很难痊愈,曹军中一般人都死了,曹植的《说疫气》记载更为明确“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甘宁作为吴国大将,记载如此简略,很可能就是得病而亡,无法细说,再加上人品一般,所以草草结束,十分反常。

因为性情粗粝,得罪过很多人,后代处境喜忧参半

从罗贯中的描述中也能感受到他对甘宁“认死理,莽撞”缺点的失望,在他死时竟然没有一个亲兵来保护他,因为他不仅与大将凌统结下了杀父之仇,还因为违背诺言激怒了吕蒙,甚至还对孙氏宗亲、大将孙皎不敬,同僚、上级、宗室都得罪遍了,死的时候自然没有人支援。

《三国志》中有一件事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得人心。吕蒙是他的推荐人,按理说有知遇之恩,有一次甘宁厨房里面的一个小童犯了错误,逃跑投靠了吕蒙,吕蒙担心他被甘宁杀害主动保护了他,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见吕蒙的母亲,亲口向吕蒙承诺不杀小童,吕蒙才将小童交还给他,可甘宁一回到船上,就把小童绑了起来,亲自挽弓射杀了他。然后下令船上人员加固缆绳,自己脱下衣服躺在船中。

吕蒙听到小童被杀的消息气疯了,鸣鼓聚兵要杀死甘宁,幸亏吕蒙母亲光着脚跑出来劝阻“孙权对你像骨肉兄弟,把大事交付给你,你怎么能因为私人恩怨杀掉甘宁呢?甘宁死的那一天,就算主上不过问,你做法也不合礼法啊”,吕蒙向来孝敬,听从了母亲的劝说,不再追究此事,甘宁十分羞愧,流着眼泪说道“是我辜负了你啊”。

就算知道自己要做错事都无法约束自己,这恐怕就是甘宁死亡的最大原因。他在黄祖一方时射杀了凌操,凌操是凌统的亲爹,等到甘宁投靠了孙权,凌统见到他恨不得就杀死他,两人每次见面都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有一次宴会,凌统想要借着耍酒疯舞剑杀死甘宁,后来幸亏孙权及时发现进行劝阻,最终孙权害怕凌统忍不住非要弄死甘宁,将甘宁调到别处,两人之间的仇恨稍微得到了缓解。

孙权其实很欣赏甘宁,说“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张辽那是曹军第一武将,把甘宁与张辽相比,足见孙权对甘宁的信任。但甘宁的后人情况却喜忧参半,这与甘宁得罪人太多有直接关系。

甘宁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甘瑰,一个名叫甘述,甘瑰因为犯法而被流放,最后直接死掉了,甘述曾经担任过东吴的尚书一职,甘述的儿子更是担任了东吴的太子太傅,甘宁的曾孙子甘卓更是担任镇南大将军一职位。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两个儿子一个被弄死,一个高升,其中的缘由想必大家都清楚吧。

结语:

与周瑜、吕蒙等儒将相比,甘宁只能称得上是莽将,做事不考虑后果,上阵全凭借胆量,这种性格有一定的魅力,却也极容易招黑,最终在演义中被沙摩柯一箭爆头也算是对其征战一生的慰藉,真实的历史可能更加乏味,老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病床上。

甘宁,字兴霸,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陈寿在《三国志》中盛赞其为“江表之虎臣”,孙权亦曾言: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甘宁素以勇猛好斗著称,然甘宁也并非一般的武夫,陈寿曾评价:

“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

甘宁亲士卒,凡上阵杀敌,所部士卒无不死战,其“百骑劫曹营”的故事更是备受后人称道,被视为江东第一战将。话说如此英勇的甘宁为何会死于一蛮将之手呢?甘宁死后,他的家人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沙摩柯箭杀甘宁

其实甘宁被沙摩柯所杀一说出自小说《三国演义》,演义第八十三回写到刘备伐吴连战连捷,时吴将甘宁带病亲上前线。一日甘宁正在船中养病时听闻蜀军杀到,于是火速上马带兵迎敌,路上正遇一路蛮军,为首大将乃蛮族首领沙摩柯是也。时蛮兵来势汹汹,甘宁又有病在身,故甘宁为敢与之交锋,下令全军后撤,然正当甘宁指挥吴军后撤时,却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时甘宁虽受重伤,但所幸还是顺利的带领吴军撤到了富池口,然甘宁毕竟被沙摩柯一箭射中要害,最后坐卧于富池口处一棵大树之下而死。据演义描述,甘宁死后,此树上聚集数百乌鸦围绕其尸,场景十分悲壮,吴主孙权听闻甘宁战死,哀痛不已。

历史上的甘宁之死

演义中,甘宁确实死于蛮将沙摩柯之手,不过这只是小说杜撰之言。据史料记载,甘宁于公元220年病逝。说也奇怪,同年逝世的三国名人多达数十人,像曹操,关羽,吕蒙,黄忠,夏侯惇,等皆没能渡过此劫,除了关羽是兵败被杀,其他诸人多为病逝,且不少名将正值壮年病逝,故后人猜想,公元220年或许爆发过一场瘟疫,而甘宁之死便与之有关。

甘宁家人的结局

甘宁后人的结局还是值得一说的,恐怕鲜有三国名将的后代能达到甘宁后人的这个高度。

史料记载,甘宁共有两子,长子甘瑰作为不大,在吴国担任普通官职后,因犯罪被发配远地不久病逝。次子甘述很有才能,在吴国担任尚书之职。甘述有一子名为甘昌,甘昌后来成为了吴国太子太傅。甘昌之子甘卓也就是甘宁的曾孙则更是了不起,后来成为了东晋的荆州牧,官至镇南大将军。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甘宁虽然随军出战,但此时他已经身患重病。他正在船中修养时,听闻蜀军前来。甘宁连忙上马迎敌,迎面而来的竟是一个碧眼的异族人。原来刘备为万无一失,以金锦爵赏诱沙摩柯助战。沙摩柯乃是五溪蛮的首领,勇武过人。甘宁见他来势汹汹,不想与他正面交锋,便骑马疾走。不料头颅被沙摩柯一箭射中,甘宁带箭坐在树下,不一会便气绝身亡。

甘宁虽然没有战死沙场以明志,但他却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孙权曾感叹,有甘宁,则不畏惧曹操的张辽。甘宁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甘宁不仅为东吴建立立下功勋,同样对孙权有恩。合肥之战时,孙权率甘宁等人攻占合肥。东吴出师不利,又有瘟疫横行,只能先行撤退。曹操部下张辽得知此事,暗中埋伏袭击孙权。多亏甘宁英勇抵抗,阻挡曹军,孙权才得以逃出。可以说甘宁对孙权有救命之恩。纵然如此,甘宁死后,其家人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甘宁有两子,长子甘瑰,次子甘述,皆非东吴重臣。甘瑰作为嫡长子,继承甘宁事业,但他因为犯罪而被发配到会稽。一般被发配的地区多是穷山恶水,气候恶劣之地。果不其然,去后不久,甘瑰就去世了。相较之下,甘述的仕途相对平坦,担任过吴国尚书,但是在史书上对他的事迹也未有记载,可见不受重用。

甘宁与家人落得如此下场,也与他的为人处世相关。甘宁为人粗暴而又嗜杀,他和吕蒙乃是好友,但他却经常对吕蒙出尔反尔。如此人品,鲜少有人愿意和他深交,他的儿子被发配时也少有人为其求情。除此之外,甘宁自持武艺高强,常常违背孙权命令,惹得孙权不满,难免祸及后代。

三国中,没有什么比作东吴将领更惨的事情了。

小说总喜欢把他们拉出来给魏蜀名将“祭旗”。

早已经去世的太史慈,愣是被小说拉出来,给张辽刷功勋。

一直活到234年的潘璋,更是提前10几年被拉出来让关兴给剁了,以此告慰关公。

甘宁比太史慈、潘璋更惨。

太史慈好歹是被张辽以及带关羽光环的关兴所杀,甘宁直接被拉来给蛮将沙摩柯刷了功勋。

当然,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甘宁的后人,甚至前辈,也都不断被各类作品所“改写”。

甘宁之死

谁也不知道甘宁是什么时候死的。

对于甘宁去世的时间,只有一本叫《建康实录》的书记载了:215年十二月。

不过,后人发现《建康实录》记载的时间错漏很多,不甚严谨,遂不多采信。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甘宁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了。

《三国志.潘璋传》提到:甘宁死后,其部众归于潘璋。随后,刘备“入夷陵”,夷陵之战爆发。

显然,甘宁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了。

而甘宁最后一次出战的记载,则是215年八月的合肥之战(注:有的书籍将甘宁最后一战定在217年第三次濡须之战,认为甘宁劫营,孙权感叹“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这个说法有误。该战曹操“停住月余”后北退,应是214年第二次濡须之战)。

但是,无论甘宁最后一战是哪一战,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后吕蒙“白衣渡江”、夷陵之战中,吕蒙、蒋钦、孙皎、潘璋、朱然,甚至孙桓、孙异、刘阿等新秀纷纷登场,但甘宁却没有出现在战斗序列中。

总之,甘宁就压根没有参加夷陵之战,沙摩柯是杀不到他的。

沙摩柯出现在刘备军战斗序列的时间,只有短短3个月。

222年二月,刘备进驻猇亭,开通道路通往武陵郡,沙漠柯等五溪蛮接受马良安抚,加入蜀军。

当年六月,刘备兵败,沙漠柯与张南、冯习等一同被斩。

沙摩柯参战的几个月,大部分时间是陆逊坚壁不出,最后是兵败如山倒。

可以说,沙摩柯没有什么机会斩杀吴军将领。

不过,小说有必要稍微拔高一下沙摩柯。

刘备、关羽经营南郡、南四郡多年,但到开战时,沙摩柯是仅有的响应者。

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稍微拔高一下“心存汉室”的沙摩柯,实在太有必要了。

顺便提一下,沙摩柯在游戏里是真心好用!武力值比徐晃、张郃都高,

甘宁后人

甘宁想不到,他的后人们,也不断被各类作品改写。

甘宁的大儿子甘瑰,后来犯了事,被流放到了会稽,不久就去世了。

原本,这一支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可是,后世游戏《姜维传》有“续写”了奇幻情节。

甘瑰欺辱自己的女儿,使女儿性格封闭。

但是,陆逊发现这个女儿的军事天赋比甘宁还高!就让她和陆逊之子陆抗搭档,成为东吴后期的军事支柱。

后来,这位叫美女嫁给了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

当然,不光是小说“改写”,正史也为改写甘宁“添砖加瓦”。

甘宁的儿孙中,还是有比较有出息的人。

他另一个儿子甘述,后来作了吴国的尚书。

他的孙子甘昌,后来做了吴国的太子太傅。

他的曾孙甘卓,在东晋做到了荆州牧、镇南大将军,死后被追为骠骑大将军。

几代人连续当大官,家族牛逼起来了。因此,甘家后人开始给甘宁再找牛逼先祖了。

于是,《晋书.甘卓传》就给甘宁找了个牛逼的先祖:战国时期的秦相甘茂。

或许,甘宁也不曾想到:他的后人给他找了这么一个牛逼的前辈吧!

在三国英雄中,甘宁是被“改写”最多的人物之一。

不但小说改写他,游戏改写他,就是正史也给他追认祖先···

所以,虽然莫名奇妙被拉出来给蛮将刷了功勋,但这些改写说明后人一直没有忘记甘宁。

对甘宁来说,这或许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关羽死后,刘备不顾阻拦,力排他议,决心伐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东吴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这时孙桓和朱然就被推上了前线。此二位带领五万人打算和蜀军较量一番,在蜀军的攻势下接连失败,只能再次求救于孙权。

孙权这时候是真急了,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起兵十万去支援。此时甘宁就得了痢疾,情势紧急,不得不去参加战争。

(《三国》剧中甘宁,露脸不多,主角还是曹刘,东吴很多人的生死结局都没交代)

战争如火如荼进行,潘璋拿着孙权赏赐的关公之青龙偃月刀和黄忠打了起来,武器似乎有武力加成,潘璋倒是支吾黄忠几回合,后来引诱黄忠到埋伏之地,黄忠终于在潘璋、周泰、韩当、凌统的围殴下被山坡埋伏的马忠射了一箭,之后黄忠流血过多而死。

刘备大怒,加快了伐吴动作,韩当、周泰抵挡不住。正在船上养病的甘宁急忙上马,正撞见红脸、绿眼的沙摩柯,沙摩柯这长相就吓人,蜀军势如破竹,吴军气势大减,甘宁也不敢恋战,拨马就跑,那沙摩柯是个善射的人,腰间有两个弓,找准时机就是一箭,正中甘宁的头,甘宁一直跑到富池口,最后坐在树下气绝身亡。

以上是《三国演义》甘宁的死法,也就是被沙摩柯杀死。

(被射的《三国演义》剧中黄忠)

历史上《三国志》的甘宁是巴郡人,也就是他本来在蜀地。之后去投靠刘表,但是刘表认为他不行,他就投奔黄祖,黄祖也认为他就是寻常人物,到了东吴后才大放异彩。一次听说关羽5000人要晚上有动作,甘宁就说本部现有的三百人不够,不过再给他五百人就能对付关羽,还扬言假如关羽敢“涉水”,就擒他。于是鲁肃给他一千人,关羽并未过江。

(《三国演义》剧中人物)

215年甘宁同孙权攻合肥,当时瘟疫横行,只能撤军,孙权只有随行只有千余人。张辽怎么能放弃这种机会,直接来袭击,甘宁和凌统拼死作战保护孙权。

对于甘宁的死亡时间,是有争议的,有说215,有说更晚一些,只能间接根据其他传来判断,而且《甘宁传》也为明确其死因。假如是215年死的,或许与那场战争有关。

他的儿子甘瑰因为有罪被流放,不久后就死了。《三国志 甘宁传》的记载。

“甘卓,字季思,丹阳人,秦丞相茂之后也。曾祖(甘)宁,为吴将。祖(甘)述,仕吴为尚书。父(甘)昌,太子太傅。”这是《晋书 列传》第四十章的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虽然写的是三国,实际上由于他有着尊刘抑曹的情怀,对蜀汉君臣倍加赞赏。在书中,作者对另外两个阵营的将领描写不足,甚至有所贬低。至于败盟害死关羽的东吴阵营,更是难入作者的法眼。虽然《三国志》中对东吴的将帅也有记载,有着江表虎臣的赞誉,可在《三国演义》中,极少能够看到他们的正面形象。在东吴的将领中,比较出色的将领没有几个,甘宁就是其中之一。

一、《三国演义》中的名将甘宁。

甘宁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一席之地,主要是他在与曹军作战中的表现。他在合肥之战中,他和其他吴军一起,抵挡住了张辽的追袭,挽救了孙权的生命。而在与曹操主力的战斗中,他主动请缨,率领百骑夜袭曹营,使得曹军大乱。孙权因为甘宁的勇气,夸赞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我们知道,张辽是因为与关羽是好友,才在书中成为作者正面描写的曹军将领。而张辽在合肥之战中给孙权留下的印象太深,成为了孙权的梦魇。由于有了孙权的赞誉,甘宁就和张辽沾上了边,成为东吴可以与张辽匹敌的将领,在《三国演义》得以显露身手。

在历史上,甘宁和关羽也有交集。那是在湘水之争的时候,当时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不成,派吕蒙袭取了荆州的桂阳、长沙、零陵三个郡。刘备得知情况,从益州率领五万大军回援荆州,并派关羽出兵和东吴争夺。东吴派鲁肃率领军队,在益阳阻击关羽。关羽率领部下三万人,选拔了五千精锐,亲自率领出兵。他对其声张,要在晚上从上游十几里的浅濑渡江。

鲁肃和部下诸将商议,甘宁挺身而出,说如果给自己增加五百人,我就到他的对岸相持。我保证关羽听到我的咳嗽声,就不渡水,否则的话就被我所擒。鲁肃对甘宁的豪言壮语所打动,给他选拔了增加了千人。甘宁连夜率领他们去和关羽对峙,关羽得知情况后便停止了自己行动,在当地扎下了营寨。那个地方便有了一个地面叫做关羽濑。

我们看甘宁的生平,就可以知道,他在孙权的眼中,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而不是担当大将的人员。他少年时做过强盗,江湖人称“锦帆贼”。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在黄祖那里不得重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投奔孙权,成为孙权的部下,在打败黄祖的战争中出了大力。可是,虽然甘宁在战争中为东吴屡建战功,我们看他部下的数量,就能够看出孙权对他的态度。

甘宁的部下一直就不满千,在湘水之争中,他的部下也才三百人。当时,关羽对外张扬要渡江与东吴交战,只是虚张声势,为下一步和平解决争端作势。不过,即便是这样,甘宁挺身而出对抗关羽也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只有三百部下的将领,能够对战争起多大作用,大家可想而知。

其实,甘宁的主要作用就是吕蒙对孙权形容的,是一名“斗将”,在关键的时候发挥拼死敢战的作用。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就多处描写了甘宁勇猛善战的英姿。这也使得甘宁成为作者对东吴难得认可的名将。

二、甘宁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甘宁是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的,杀死他的敌将是蛮王沙摩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重新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在这一场战争中,刘备不但率领了原本北伐的主力,还动员了少数民族武装,蛮王沙摩柯率领的军队就是其中的一支。

在初期的战争中,刘备势如破竹,屡战屡胜。东吴为了挽救危局,派出了以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的援军。甘宁虽然勇猛,但是在此时身患痢疾,带病出征。

在虢亭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再次大败周泰等人率领的吴军。甘宁正在船上养病,听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带病上马,想要赶往前线。在路上正遇到了沙摩柯率领的蛮兵。书中描写沙摩柯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甘宁见敌兵势大,不敢交战,回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甘宁带箭而走,到富池口坐大树下而死。从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吴军战败的惨状,连勇猛善战的甘宁也不敢交手,还独自死于树下,这不由得我们为甘宁感叹。

不过,《三国演义》中写历史事件,既有史实,也有传说。历史上的甘宁并没有死于夷陵之战,因为按照史书上的推断,甘宁应该是死于夷陵之战前。在合肥之战后,就没有了甘宁作战的记载。而记载甘宁之死的最后一个记载就是潘璋在荆州之战后,甘宁去世,收编了甘宁的部下。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推断出,甘宁应该是在合肥之战至荆州之战间去世的。甘宁正当壮年,死因应该是合肥之战中染上了疫疾。

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甘宁被沙摩柯杀死,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为了烘托刘备的胜利,为大家出一口不平之气。在历史上,刘备在这场夷陵之战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在初期,虽然刘备取得了一些战果,但都不是决定性的。

尤其是陆逊担任吴军的主帅后,就坚决不战,和刘备转入对峙。在这段时间里,刘备想尽了办法,也没有能够与陆逊决战。最终,刘备只得放弃进攻,弃舟上岸,扎下连营与陆逊对峙。最终,兵疲意沮的刘备被陆逊用火攻打败,他率领的蜀军主力也毁于一旦。

作者无力改变历史总的走向,但是他可以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改变人的命运。在他的笔下,虽然刘备在战争中失败了,但是他却为关羽、张飞报了仇。那些谋害关羽、张飞的人都在战争中被刘备和关平、张苞所杀。为了加强大家对刘备虽败犹荣的印象,他将甘宁也写进了蜀军的战果。这就让大家在心底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二是显示刘备得道多助,众望所归。在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还有一个幻想。那就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对那里的士人待遇很好。他还希望在进军荆州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当地士人的帮助。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让刘备极度失望。

刘备在荆州的那些部下,用孟达的话来说,是“迩者荆州覆亡,大臣失节,百无一还”。荆州的臣子,只有一个廖化靠诈死逃出,回到了刘备的麾下,其他的人都投靠了东吴。就连里面著名的潘濬,在投降时涕泗交流,可是一经孙权劝降就死心塌地为东吴效力。他不但为孙权出谋划策,还亲自率军去镇压响应刘备的叛乱,露出了的真实嘴脸。

刘备在出兵的途中,还专门在秭归东北建一临江城,在这里驻扎等待荆州的响应。但是荆州却没有刘备希望的动静,刘备在失望之余,只得继续进军。不过,相比荆州的无情,武陵的少数民族对刘备却表现出了不一般的热情。

当年刘备曾在武陵五溪地区设置黔安郡,对这一带的少数民族颇有恩德。因此,在这次夷陵之战中,五溪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去刘备那里表达忠心,组织军队帮助刘备作战。于是刘备派马良携带大批金帛前去武陵,收编这些武装,并授予这些首领官职。

一时间,武陵的各县民夷都反吴为蜀。这一举动威胁了东吴的后方,牵制了大批的吴军,有力地配合了刘备的军事行动。这种形势甚至被后人注意到,有人就曾经指出,如果刘备在夷陵正面战场不能突破,就应该从武陵地区直接突入荆州南部,调动吴军消灭之。这也许是刘备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一种方案,不过刘备没有采用。

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武陵的少数民族武装也因为孤立无援被吴军击破,马良也英勇战死。《三国演义》中沙摩柯率领的少数民族军队就是武陵蛮兵的翻版。他们杀死甘宁,也是刘备得到多方援助的证明。当然,甘宁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了,他自然不会出现在夷陵之战的战场上,也不会被沙摩柯杀死。书中说甘宁死于富池口大树下,是因为当地有祭祀甘宁的庙宇,附会而来的。

至于说甘宁的后代,在《三国志》中只记载了有一个儿子叫做甘瑰,因为有罪被流放到了会稽,不久便死去了。

结语:

甘宁因为骁勇善战被列入江表虎臣之一,他以百骑夜劫曹营,大壮了吴军的军威。他也因此被死去赞誉为可以与张辽媲美的武将。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也在很多场合对甘宁多有描写。尤其是在夷陵之战中,作者将甘宁作为刘备伐吴的主要战果写进了书中。不过作者为了给甘宁保留面子,让甘宁带病作战,为蛮王沙摩柯所杀。

历史上的甘宁死在夷陵之战前,因此他的战死是作者的虚构。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让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失败虽败犹荣,二是显示刘备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显示刘备伐吴是众望所归。这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自古以来王朝更替、皇权变换,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残酷与苟且偷生,因为一丝疏忽惹怒了皇权导致株连九族,因为功高盖主被皇帝忌惮暗中杀害,因为权力分散“站”错了位置导致被诛杀,朝堂上如此尔虞我诈、凶险万分,更何况战场上在前线御敌的将军士兵们,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上,很少有英雄将领能够真正寿安就寝,死在战场上的更是数不清,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甘宁想必大家也多有了解,他的光辉战绩感染着一个又一个战士们,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比那些战死在沙场上的将领们还要凄惨一些,今天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这个三国名将甘宁。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何况是身负本领的武才,甘宁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从一个又一个的武将中挤了出来并名扬天下,足以见得这位三国名将的本领。从甘宁的战绩来看,他所杀的人大多数并不是一流的将领,但这并不能证明甘宁在战场上不够勇猛,其实甘宁是凭借一个战役彻底名扬天下了,这就要从‘百骑劫曹营’这个战役说起,这一战是由甘宁主要领导起来了,当时的东吴屡战屡败,在众人面前丢足了面子,而甘宁正是凭借这一战不仅把自己的名声打了出去,同时也让东吴在“逍遥津之战”中捡回了一个面子,那么如此厉害的甘宁最后的结局却是被人一箭射死,实属让人唏嘘。

杀死甘宁的人名叫沙摩柯,在当时沙摩柯也是个出名的武将,对于英勇的甘宁和沙摩柯对上却连一招都没过就被沙摩柯射死,实在是有些蹊跷,其实这个原因还是有些让人好笑的,毕竟再厉害的将领也是人,也会生病,不巧的是当时的甘宁正好生病还有些腹泻,导致甘宁身体虚弱,沙摩柯的长相如同他的名字一般稀奇古怪,不客气的说法就是有些丑,身上的武器和穿戴也有些奇怪,甘宁因为生病导致身体无力,看谁都像头冒金星,又突然遇到丑陋的沙摩柯,一惊之下竟然疏忽了沙摩柯腰部上的弓箭,如果甘宁没有生病的话可能自然会和沙摩柯交手一番,但是此时的他看谁都像是星星,自然是不敢恋战,慌忙逃走,谁知道跑路的时候沙摩柯正好射来一箭,导致甘宁被射中的后脑勺,自然是无法挽救回来,一大名将就这样简单的一命呜呼了。

但是这位名将的死法只是片面之言,我们自然要尊重正史上的说法,史书上记载三国名将甘宁并不是被一箭射死,而是病死的,至于为什么会病死,导致死亡的病状又是什么,因为资料缺乏,具体原因还是不得知,不过目前最大的可能甘宁是死于瘟疫手上。

而甘宁的后人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甘宁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甘瑰,一个名叫甘述,甘瑰这个人就有点可怜了,最后的结局是因为犯法而被流放,最后直接死掉了,但是甘述这个人比较有出息,曾经担任过东吴的尚书一职,算是比较“牛逼”的职位了,而甘宁的孙子,也就是甘述的儿子更是担任了东吴的太子太傅,甘宁的曾孙子甘卓,在当时更是担任镇南大将军一职位。

甘卓在当时的东吴的算得上是重臣了,甘卓虽说没有自己曾祖父英猛,但是甘卓却拥有一个政治头脑和军事能力,而甘卓生活的年代正是大乱时期,甘卓的才能就彻底发挥出来,平叛战乱,功绩更是数不过来。

甘卓虽厉害,可是其甘卓的结局却不咋样,甘卓出兵之后,并不果断,一直在犹豫害怕出意外,结果就被敌人的手下给刺杀了,而甘卓的四儿子也同样被敌人给杀害。

至于甘卓的其他后代,总而言之可能都没有一番作为,在历史上也没有翻出来水花,所以甘宁的后代还算是比较安稳。其实能在乱世之中,最后还能保全自己的家人,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关羽被我们称为武圣不知道多少年了,可是他的家人却一个也没有保住,相对来说甘宁与其家人已经算是比较幸运之人了。

答:甘宁到底死于哪一年,至今尚无明确答案。

按照《建康实录》上面的记载,甘宁卒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冬。

但是,《三国志·孙皎传》里面有提到,孙皎与甘宁有嫌隙,孙权专门写信去批评孙皎,要孙皎与甘宁和好。孙权信中有提到,“我和曹操敌对了十年,幸赖有甘宁等人支持”之类的话。

孙权与曹操为敌,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

如果孙权说的“我和曹操敌对了十年”中的“十年”为实指,那么,他写给孙皎这封信的时间应该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即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甘宁仍然健在。

另外,《三国志·潘璋传》中又记,潘璋在出兵擒获关羽之后,接管了甘宁的部众。

潘璋为什么可以接管甘宁的部众?

要么是甘宁老了、病了,不能带兵打仗了;要么就是甘宁已经死了。

当然,最可能的原因还是甘宁已经死了。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甘宁是死于夷陵之战的。

当时,甘宁带病出征,鉴于刘备军太过强大,不敢硬碰,而就在他退却时,被蛮人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

甘宁还没有马上死,带着箭,一路流血,一路狂奔。

到了富池口,伤口剧痛,身体乏力,实在支撑不住,便下马靠着一棵大树歇息,这一歇息,便成永远。

甘宁死后,群鸦围绕、盘旋,让人伤感、痛惜。

这个沙摩柯为什么要射甘宁?

原来,他是刘备以金锦爵赏诱前来助战的五溪蛮首领。

不管怎么样,查《三国志》,从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后,甘宁就不再有新的战绩被记录下来,基本上可以认为甘宁是在215年到222年之间去世的。

另外,《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除了著作《三国演义》,还著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他把甘宁的死法在后唐名将史建瑭的身上又重写了一遍:带病出征,被蛮将一箭射中头部,末路狂奔,伤口剧痛,身体乏力,下马靠大树歇息,死于树下,乌鸦围绕、盘旋。

甘宁死后,他的长子甘瓌因触犯刑法,被流放会稽(绍兴),病死。

他的次子甘述在东吴做到尚书;甘述之子甘昌做到太子太傅;甘昌之子甘卓在东晋初期任荆州牧、镇南大将军。

(东西问)李勇慧:俄乌军事冲突有何深层原因?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俄乌军事冲突有何深层原因?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李勇慧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乌克兰局势一日千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著作中将乌克兰形容为“欧洲之门”,这扇大门何以至此?战事何时才能结束?乌克兰问题有何历史经纬?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曾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并曾在美俄两国高校做访问学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李勇慧,对此作出深入解读。

当地时间2月25日,乌克兰哈尔科夫,民众躲进地铁站内避险。中新社发 任泽雨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基辛格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就警告,乌克兰不应该在西方与东方间抉择、不应该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该成为连结两方的“桥梁”。从历史经纬看,乌克兰在东西方交流对话中处于什么位置?从基辅罗斯时期到苏联时期再到如今,乌俄关系何以演变至此?

李勇慧:乌克兰东西部是俄乌关系错综复杂的深层次原因。乌克兰东西部在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乌克兰现有的版图不足百年。历史上乌克兰长期处于分散状态,一直到17世纪,它还是波兰管辖的一个地区。乌克兰东部的哥萨克人在17世纪中期反抗波兰的压迫和统治,率部寻求沙俄保护,第聂伯河左岸的乌东地区并入成为当时沙俄的一部分。后来波兰-立陶宛大公国被沙俄、普鲁士帝国和奥匈帝国瓜分,第聂伯河右岸的乌克兰西部大部分也划归沙俄所属,小部分归奥匈帝国所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俄和奥匈帝国崩溃,及至十月革命前,西乌克兰被划归波兰。1922年签署联盟条约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实际上使现乌东的顿巴斯地区重新成为一体,建成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西乌克兰则在二战后加入苏联。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周年,将克里米亚州从俄罗斯划归乌克兰。

乌克兰东西两大族群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传统迥异。从融合的时间看,东乌克兰与俄融合时间长达300年,西乌克兰不足200年,其中有些地方才70多年。因此,乌克兰东西形成了二元文化结构。

此外,乌克兰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乌克兰工业中心在东部,工业能源来源于俄罗斯,经济较发达。西部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与欧洲经济更为紧密,也希望尽快融入欧洲。因此,乌国内“去俄化”融入西方与合并到俄罗斯的两种声音一直并存。

2022年1月7日,北约举行成员国外长特别会议,商讨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地区局势。中新社发 北约 供图

中新社记者:普京近期讲话再次强调北约五轮东扩对俄罗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您怎么看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威胁?

李勇慧:冷战结束后群龙无首,为了巩固冷战的成果,建立单极世界,北约不断推进东扩。对于曾经是苏联“卫星国”的那些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就是加入保护伞,不希望北约像华约那样解散,甚至希望美国直接派兵到他们的领土上,保护他们。从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后,其在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博弈中扮演了亲西方的角色,并且被大国利用,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从1999年,北约又一规模扩张起,包括以前苏联阵营的匈牙利、波兰等新成员加入,俄罗斯虽然不满但无可奈何。毕竟当时其国力太弱,无法阻止北约东扩,结果到目前为止,北约已东扩了五轮。对于俄罗斯来说,维护周边战略安全带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能体现大国地位。若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与北约军事部署直接“对接”,这是俄罗斯根本无法容忍的战略态势。

俄罗斯看到了美国战略收缩的趋势和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的态势,以及美希望与俄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上的有限合作,于是选择在2021年与美谈判欧洲安全保障的条件。但从俄乌局势的快速发酵来看,美国和北约并未就俄罗斯所寻求的安全保障做出实质性的回复。

2021年4月22日,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大型跨军种演习。中新社发 俄罗斯国防部供图

中新社记者:2014年乌克兰危机至今,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影响了俄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又动用了SWIFT金融制裁“核武器”,对俄影响可能到什么程度?

李勇慧:美国、欧盟、加拿大、英国禁止部分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与之前其所说的制裁俄罗斯5家银行(不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相比有一定升级,但还没有完全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经济专家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负责俄罗斯的能源进出口国际支付与结算,把这个银行踢出去,才能算是美欧打算彻底踢出俄罗斯。目前美欧的制裁没有包括俄天然气工业银行,显然是为了控制油价。若切断俄油气贸易,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供不应求,世界能源价格还会上涨,俄将再获益。同时,若将俄罗斯踢出去,对美全球金融体系也是灾难,对欧元更是灾难,因此美欧都很谨慎。

随着西方因应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而实施严厉制裁,尚未投入运营便被德国紧急叫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再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资料图为“北溪二号”在俄罗斯境内的管道设施。中新社发 北溪二号公司 供图 Nikolai Ryutin 摄

中新社记者:有舆论认为,此次俄乌冲突预示着“新冷战”的到来。您怎么看此次冲突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俄乌此次谈判对战局发展意味着什么?

李勇慧:俄罗斯希望速战速决,但目前仍处胶着状态。随着战斗的升级,俄罗斯追求“以打促谈”的目的,坐到谈判桌前是俄方的主要目的。至于俄乌冲突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还要看双方最终的谈判结果。但无论未来再怎样谈判、结果如何,都无法改变此次特别军事行动而引发的地区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俄罗斯恐将进一步被西方孤立和遏制。

不管怎样,北约此后将很可能进一步“武装”中东欧国家,俄罗斯与北约将长期对峙,欧洲的安全秩序也将会出现调整。(完)

受访者简介:

李勇慧,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中心欧亚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欧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2004年曾在俄罗斯国立列宁师范大学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2008--2014年曾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和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工作。主要从事俄罗斯、欧亚国家间关系、中俄美等大国关系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十余部合著,译著一部,撰写相关问题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100余篇,参与和承担国家级与部委课题项目研究,常为央媒做时评。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