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上海电视台 > 东方卫视在线直播

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地址)

发布时间:2022-05-14 17:31:24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络   我要投稿

中文名:莫斯科东方大学

简称:东方大学

类别:革命干部的政治大学

创办时间:1921年10月21日

停办时间:1938年

知名校友:、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王一飞、、瞿秋白

1、简介

 

莫斯科东方大学,是二十年代初俄共(布)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大学,简称东方大学。1921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该校的主要任务是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和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工作干部。

1938年,东方大学停办。

2、生源

 

学生来源多数是农民和工人,也有一些学生、职员和知识分子。该校学制初为七个月,后改为三年。

3、设置

 

设有党的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会运动、经济、行政法律等系。二十年代中期,学校分为苏联东方部和外国部两个部。外国部设有中文、朝文、日文、土耳其文、法文、英文和俄文七个班。国际派代表参加该校最高领导机构。

4、相关学校

 

1925年秋,莫斯科中山大学创办,东方大学的部分教员和中国学生转到中山大学。1930年中山大学停办之后,东方大学重新开设中国班。

1937年,东方大学分成两个独立的单位,一个是只收苏联学生的东方大学;另一个是只收外国学生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所。

1938年,东方大学停办。

5、贡献

 

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简称“东方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不少革命干部。

东方大学开办于1921年秋,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学校。学校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也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人才。学校有苏联部和外国部。外国部设有中文、朝文、日文、土耳其文、法文、英文等七个班。国际派代表参与对学校的领导。瞿秋白第一次赴苏期间,曾应聘为东方大学中国班教授,讲授俄文并担任理论课的翻译。当时,这个班的学生有、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王一飞、彭述之、柯庆施等四十多人。

中国人瞿秋白曾在中文班主修社会学课程。

先来看看俄罗斯排名前五名的大学:

  1、莫斯科国立大学 世界排名:199

  2、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世界排名:251–300

  3、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 世界排名:301–350

  4、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 世界排名:351–400

  5、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 世界排名:501–600

……

在泰晤士高校排名表上,中国前 10 名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京大学。而清华大学位列世界排名榜第22位。

无论俄罗斯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大学,都培养出和正在培养优秀的人才,其中不乏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的科技精英,所以才能支撑大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崛起。一个国家,靠输入人才支撑是不现实也不长久的。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自己的大学教育体系。

至于世界排名,目前基本以欧美国家的价值观来衡量的,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俄罗斯中国是充满敌意的,所以这种排名只具备参考意义,并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国家的大学实际水平。

1、排名主要参考因素是论文的发表。但俄罗斯的学者,一般都是用俄文发表学术成果。结果就是俄罗斯的学术圈比较封闭。俄罗斯学者写论文时也会参考英语论文,但是还是用俄语发表。

2、保持传统不妥协。这与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关,有着一种让人敬佩的单纯、厚重,宗教性很强,透着一丝丝神秘性。东正传统与传统的一直有融合、有摩擦,这也是难以融入英美世界的一个原因。

3、冷战格局的影响。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对峙的思维、竞赛的思维仍然影响着国民。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全世界最好的数学专业就在莫斯科大学,没有之一。

俄罗斯比较低调,有内涵的国度

俄罗斯搞闭关自守。

现在所谓的排名被西方把持,不必过分相信!

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评比的“权威机构”大多为西方国家所把持,一样带有浓浓的意识形态意味。在俄罗斯为西方所制裁、所围堵的今天,你认为西方会把“常青藤”当成“橄榄枝”挂在哪所俄罗斯大学的头上?

再看看近期香港部分青年街头“卑劣嚣张之丑态”,一样有不少大学生在里面吧,是哪所大学的学生,我不知道,请头条核实并告知,再公布一下它“倍受推崇”“引以为傲”的排名,问问广大中国人认不认可。谢谢!

苏联时期的科学这么牛B,你认为他们大学吃干饭?斦有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俄罗斯培养出来的数学家牛B一塌糊涂,欧美的大学排名计分方法很难对俄罗斯的大学打分,因为俄罗斯的大学对于社会影响力不足,他们只针对国家项目和军工项目,欧美大学是全方面影响。

苕娃进化得晚,但接受现代科技比近代中国强多了,不知为什么


本文首发于《留学》2021年第16期(总第179期)

记者 | 姜玉婷

编辑 | 张影

设计 | 李阳

回首百年留学路,我国早期革命前辈的足迹曾遍布世界上多个国家。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但是这些红色足迹仍然未被遗忘,仍然饱含着当年思想觉醒的曙光,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放眼世界,从莫斯科到蒙达尔纪,从巴黎到柏林,再到开启建党新纪元的初心燃起之地——上海……一路走来,这些串联起来的足迹好似一条红色的飘带飞扬于地球之上,早已铸成一座座丰碑而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以使海内外的中国学子铭记那段固守初心、追求革命真理的日子。

莫斯科

追寻我国早期革命家留学海外的足迹,莫斯科的学校里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全称“莫斯科国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斯科大学”,1755年由俄国教育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创办。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院校, 也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就是在这里,1917年十月革命后,开始接纳工农子弟,开始为工人阶级子弟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也是在这里,1957年主席访问苏联期间,发表了著名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还是在这里,在大学礼堂大厅演讲台的背景墙上,绘有一幅巨型壁画,在画的两侧,刻有列宁的勉励之语:“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主义者。”

历史上,多位我国早期的革命领导人都曾在莫斯科留学,以先进的思想丰富自己的头脑。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旁的东方大学校址,同样留有他们的足迹。

莫斯科东方劳动者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是苏联为培养苏俄东方民族和亚洲各国革命干部而创办的新型政治学校,为我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早期,我国秘密赴东方大学学习的学员多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后来、、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开始在这里学习深造,学习《宣言》、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以及主义运动的政治和经济理论。除此之外,革命家瞿秋白也曾在这里的中文班教授俄文、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等课程。

1938年,莫斯科东方大学正式停办。虽然仅有短短的五年,但这里却走出了多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领袖。与此同时,这些革命前辈在莫斯科留下的足迹也是我国留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蒙达尔纪

寻访海外足迹,旅欧勤工俭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19年到1920年,我国一批有志青年为探索救国道路,从上海出发,历时两个月, 赴法勤工俭学。船到马赛后,他们又继续奔赴法国各地。在距离法国巴黎100公里的小城蒙达尔纪,我们所熟悉的、蔡和森、陈毅、李富春、蔡畅等人便留下了他们求学的足迹,书写着他们神圣的法兰西岁月。

在蒙达尔纪的杜吉公园有一个指示牌写着“伟大的足迹蒙达尼会议会址”,在这里,以蔡和森、向警予等为主的留法学生提出了建立中国的主张。而这里,也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

在1920到1927年间,我国留法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还需打工赚钱以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勤工俭学的故事里,不得不提到位于蒙达尔纪的哈金森橡胶厂。那时,曾以邓希贤为名,在这里的制鞋车间做过几个月的工人。时至今日,这里的纪念碑上依然留有当时邓希贤工作证件的复印件。

彼时,勤工俭学的生活很辛苦,留学生们收入微薄,但工作强度却很大。常常,几十个留学生在近十个小时的劳作后只能挤在小小的工棚中休息。即便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学生们仍然没有放弃勤工俭学的意愿,工棚里经常洋溢着大家的欢声笑语。也许正是这种艰难环境中保持的乐观和积极,孕育着后来革命年代最难能可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锤炼了革命前辈们坚韧不拔、不卑不亢的卓越品格。

巴黎

1921年春天,周恩来抵达巴黎,参与旅法主义小组的组建工作。1922年,他带领赵世炎等18名进步青年在位于巴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召开了关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的会议。其工作地点便选在了今巴黎第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海王星旅馆”。

旅法期间,周恩来白天勤工俭学,晚上开展党的相关活动。也是在这里,他创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刊物《少年》, 后改名为《赤光》。留学巴黎期间,周恩来居住的地方设施十分简单,仅有一床一桌。 但是也就是在这方寸之地中,曾留下同样旅法学习的、聂荣臻、陈毅、李富春等人的足迹,也留下了当年留学海外的有志青年将星星之火逐渐聚合,点亮未来革命道路的故事。 为了纪念革命前辈的那段法兰西岁月, 巴黎海王星旅馆的外墙上镶嵌着一块周恩来总理的青铜雕塑。每逢节日,都会有华人华侨带着鲜花在雕塑前相聚,以表达对革命前辈的追思,以慰藉对祖国思念的情切,以砥砺一代又一代留学海外的青年。

柏林

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的旅欧学子们,在柏林也留下了足迹。

1922年3月,周恩来到达德国,居住在柏林郊区瓦尔姆村皇家林荫路45号。在这里,他积极开展党的活动,组织旅德党组织,团结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来,为了更方便开展革命工作, 周恩来搬到康德大街居住。当时,康德大街是主义组织举办活动的主要场所,赴德留学的中国学生们也大多居住在这条街的两侧。

时至1925年,逝世。当时旅欧学习的朱德在旅德组织安排下,组织留德学生、工人和华侨在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和游行,发放讲述革命事业的传单和书籍,在当时的柏林产生了很大的轰动。

上海


1921年7月,在上海望志路106号聚集了多位意志坚定、目光澄澈的有识之士。他们大踏步的走来这一红色起点。他们,是主义小组的代表;这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地。主席曾写到: “中国产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上海,是革命的初心之地。

南昌路100弄,原本是上海的一个普通小弄堂,但这里却是综合性文化月刊《新青年》的诞生地。在后来的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因发放革命传单被捕入狱,在囚禁近百日后,由李大钊护送他离开北京,经天津辗转后再次到达上海。

当时的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市民阶层发展,工人阶级成长迅速,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为发动人民群众参加运动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因出版印刷业蓬勃发展,上海成为了思想传播的中心地带,各类主张、学说皆在上海展开论战。自陈独秀离京抵沪后,这里又迅速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重镇。1920年4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译的《宣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另一方面,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将上海视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成为国际主义运动的中心。1919年3月, 列宁为改变苏俄所处的不利地位,联合30多个国家的主义者成立国际,也称“第三国际”。在欧洲主义运动的浪潮逐渐褪去后,列宁将视角锁定在中国。

1920年,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经北京至上海。同年4月与陈独秀在南昌路见面并提出在中国建立组织的建议。至1920年8月,上海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海早期组织的成立,为全国各地早期组织的互相联络以及1921年正式建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拉开了之后更深层次的思想解放、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伟大事业的序幕。

沿着地球上的红飘带追寻百年艰难留学史,历史与现实交相呼应。上个世纪革命前辈驻足的痕迹已与革命精神一道化为永恒。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或有关山难越, 或有蜀道难行,但淬火成钢的勇气与追求真理的信念将是达成目标的不竭动力之源。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为中华之崛起奔赴海外求学,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他们犹如暗夜中的火把,携着赤诚与坚定,为后代带来真理与光芒。

这团理想的火焰,也将永远与前辈们的足迹一起,继续砥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地球上那条代表着“伟大事业”的红色飘带更加鲜艳夺目,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在历史的天空里迎风飘扬。

来源:《留学》杂志。

记者:姜玉婷

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汝元昕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