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广东电视台 > 东莞2台在线直播

东莞举行海葬已7年共有570份骨灰抛洒大海

发布时间:2015-04-03 14:22:2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从自然中来,回归自然中。东莞从2008年举行海葬至今,已经有570份骨灰抛洒入海。为了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的殡葬方式,东莞市民政部门从去年起还制定了补贴措施。不过,由于观念等问题,东莞每年2次的生态葬仪式今年将缩减为1次。

已举办12次海葬

东莞从2008年开始举办海葬活动,从2012年开始举办树葬活动。并且,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期间,都会组织免费集体海葬(树葬)活动。

据统计,从举办活动至今,东莞已成功举办12次海葬和4次树葬活动,共有570份骨灰抛洒大海和170份骨灰深埋树下。

海葬是如何进行的?据介绍,根据流程,有意愿将先人骨灰撒海的市民可拨打东莞市殡仪馆电话22662385报名,携带本人身份证,并签订自愿 书。在海葬举行当天,市民先领取骨灰,并从殡仪馆出发前往沙田泥洲渡码头,民政部门将在码头搭建布置场地,通过敬献花圈、默哀、放白鸽等方式对逝者进行追 思,随后,家属携带骨灰上船。船只到达指定区域时,家属将根据工作人员事先对骨灰进行编号的顺序依次将骨灰撒海。如果经过家属同意,将在骨灰上撒些花瓣, 让骨灰同美丽的花瓣一起撒进大海。

而树葬方面,位于茶园山公墓内的树葬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可安放近千例骨灰,区域内种植了200棵东莞特色植物莞香树。市民可将先人骨灰按区域埋在树与树之间的空地下面,而空地则全部铺上草坪,安葬地点不作任何标记。

出台政策鼓励海葬

为了鼓励市民参与活动,从2014年开始,凡参加海葬、树葬活动并符合一定条件的,逝者家属可获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

条件为逝者在2013年1月1日后死亡,且生前为东莞户籍或在东莞火化的新莞人。

这也是很多城市共同所面临的问题。近日,珠海就出台了生态安葬补贴办法征求意见,提出珠海户籍居民逝世如果进行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殡葬,每具骨灰将可获补贴1000元。

不过,补贴是否能推动更多人选择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对这一点,业内人士持保守看法。据统计,东莞去年出台补贴政策后,拿到这一补贴的,只有十余例。

到底是补贴不到位,还是观念问题?市民政局则介绍说,新制定的政策不到一年,知晓度有限。此外,接下来,针对这一问题也会进行调研,如果是观念问题,那么会考虑加强宣传推动,让更多人接受生态安葬。

“希望还是能提倡厚养薄葬的观念”,殡仪馆赵馆长介绍说,不提倡大操大办。

今年海葬次数减少

随着资源的紧缺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东莞市民政局副局长杜江认为,推行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方式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东莞选择海葬等总数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总数不算多。杜江说,生态葬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思想观念的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

此前,东莞每年在清明节、重阳节都会举行海葬、树葬仪式。而在今年,生态葬仪式将由2次合并为1次。殡仪馆赵馆长解释说,这一方面考虑到市民接受度问题,另一方面,缩减次数也是为了解决资源。

“很多本地人都还是将亲人的骨灰放回村里,村里的骨灰存放地对本村人基本都是免费的,他们放回村里也方便祭拜”,此外,东莞市的骨灰存放地较宽松,也是海葬等参加人较少的原因。

负责海葬的东莞市殡葬管理所负责人说,存放在东莞市殡仪馆的骨灰数量这几年都在17000例左右,而殡仪馆目前共有骨灰格位近3万个,馆内存放的骨灰基本是市区的,镇里的多半都放回了本镇或者本村。

■纪念的故事

·新莞人张欣:

“你可以跟海水到世界各地旅游了”

4月2日,湖北女孩张欣带着母亲踏上了返乡的列车。2008年,东莞举行首次海葬时,父亲的部分骨灰撒入大海,而她由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原因,已经数年没有回老家祭拜了。

“我要跟他说说,他有了可爱的外孙,家人一切都好”,张欣说,父亲退休后曾经希望到全国各地旅游,如今心愿终于得到了满足。

退休后突发重病

“他曾经跟我妈妈说过,退休以后就带着她,到全国各地游山玩水”,张欣说,父亲是一名教师,当了大半辈子的班主任,很少有时间外出旅游。而在退休后,父亲被学校返聘,继续为培养学生忙碌。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噩耗却突然降临到父亲身上。张欣回忆说,在2007年底,她刚从深圳到东莞工作,本打算过年不回家,但年二十九的晚上,她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父亲确诊为晚期肝癌。

“那年雪灾,怎么也买不到票,后来好不容易挤上了回湖北的临客”,张欣说,10多个小时的车程,她终于在大年三十回到家。还好,她的一名同学也回了家,陪着她度过了难以入眠的那个夜晚。

在医院的几个月里,父亲也曾跟家人谈过自己的身后事。一向豁达开朗的父亲说,“去世后不要埋,往青山绿水之间一撒,多好”。理所当然的,这个想 法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张欣说,母亲跟父亲感情深厚,看着被疾病折磨的父亲,拒绝了这种想法。而父亲的6个兄弟姐妹,也不太接受这种当时看来还比较“前 卫”的方式,“总要有个地方寄托念想吧”。

让大海满足父亲心愿

遭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去世了,张欣继续回到东莞工作。此时,东莞启动了首次集体海葬报名,相关的信息在媒体广为传播。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欣想,父亲曾有过这种想法,如果能完成他的心愿,让他跟着流动的海水去看看世界,多好。

担心母亲不能接受,张欣回家后很委婉地跟母亲说了这个想法。没想到,母亲一下就接受了,“她也很想满足父亲之前的心愿”。而相应的是,父亲的兄弟姐妹也同意了张欣的想法,“当时父亲刚去世,大家都很想为他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

征得家人同意后,张欣将父亲的骨灰取出一部分,准备参加东莞的海葬。对于海葬怎么做,民政局当时由工作人员告知了张欣一家。母亲对张欣在仪式上的一举一动要求很严格,对照着流程,还监督张欣演示了好几遍。

2008年9月26日,张欣与母亲踏上了从沙田泥洲渡出发的渡船。她回忆说,一开始,船开得很缓慢,行驶了约20分钟左右到达目的地。民政部门 还提供了一些鲜花,现场布置也很庄重大方。当时,她最担心的就是母亲情绪过于激动,“到了现场,看她还好”。不过,她也留意到,在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时, 母亲悄悄流下了眼泪,并且喃喃地对着大海说,“你就跟着海水,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吧”。

“看到海水就能想起你”

“我们事后才知道,原来当时东莞第一次集体海葬时,像我这样的情况是很少的”,张欣说,父亲刚去世、外地人参加海葬的挺少,当时很多都是取先人的骨灰进行海葬。

父亲去世7年来,张欣历经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买房后,母亲也从老家过来定居。

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女儿,张欣结婚后与丈夫专程回老家了一次。而在母亲来到东莞后,张欣近几年清明没回过家,只能在东莞用老家的习俗进行纪念。今年清明节期间,她准备和母亲回到老家,祭拜多年未见的父亲。

张欣说,准备跟父亲“汇报”下外孙的事,“他牵挂的就是家人,让他放心”。

“老莞城”谭叔:

莞香树寄托思念

“死后,怎样才算永久安息?古时讲入土为安。现在深埋土中,周围一片树林,与大地长存,何尝不是现代版的入土为安?”2012年,“老莞城”谭叔将寄存在市殡仪馆近20年的祖母骨灰和老父亲骨灰领出来,参加了东莞首次集体树葬。

长眠莞香树下,相伴清风明月。谭叔说,现在思念先人时,他就带上鲜花,到这片莞香树下走一走。

带上鲜花纪念先人

“纪念方式很简单,带一束鲜花就行了,既节约,又简约”,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将家人骨灰进行树葬,60多岁的谭叔这样说。

作为“老莞城”,每年到清明、重阳时,谭叔就与家人一起,来到东莞市殡仪馆内进行祭拜。而对比起来,谭叔说,树葬不仅避免了人潮高峰时的拥堵,也让祭扫方式变得更为亲近自然。

树葬后的这几年,每到思念先人或者家人从香港回来时,谭叔就来到茶园山公墓的树葬区。虽然树葬区的树不留记号,祭拜时也不允许进树葬区,更不能焚烧香烛。但谭叔说,每次他都带上鲜花,而树葬区的石碑上也刻上先人名字。他会将鲜花放在石碑下,对着树葬区的方位遥遥示意。

“父亲很有文化”

谈到莞香树下长眠的父亲和祖母,谭叔非常自豪。他说,父亲是很有文化的人,也是当年从越南归国的华侨之一。他的祖辈都居住在莞城,祖屋“谭屋”,又名善余堂,是莞城著名的文化历史建筑,是莞籍越南华侨谭润芝于1916年花巨资建造的中西合璧经典建筑。

“他们的思想都很先进,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谭叔说,自己家人都比较开明,而树葬这种方式很环保,因此,他在提出这一建议时,也受到家人的支持。

谭叔说,不仅如此,他的母亲也曾跟他说,自己老去后,想选择海葬,“东莞本身就靠海,母亲觉得对海有一种亲近感。”

对于树葬,谭叔说,随着观念的转变,这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用这种绿色、文明的方式来纪念先人,会更深入民间,“以后我可能也会选择树葬,或者海葬”。

移风易俗“慢慢来”

谭叔说,对比起广州、深圳,东莞人的传统观念比较强,移风易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慢慢来”。

据了解,对于树葬,他的孩子看法经常变化,“一会支持,一会反对”。谭叔分析说,孩子觉得看望先人时比较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睹物思人”,能有祭拜的地方。

为此,谭叔还经常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做多了,孩子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方式,“现在不反对了”。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谭叔说,自己将树葬的莞香树拍了一些照片,冲印出来,邮寄给了在香港的哥哥和妹妹。他希望,看到相片,看到莞香树,家人能感受到先祖的生命仍在延续。

谭叔还建议,希望能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接受类似的文明丧葬方式。

“绿色殡葬”

当倡

记者手记

从土葬,到火葬,再到海葬、树葬、鲜花葬等绿色殡葬形式,东莞市民的“生死观”发生了深刻变化。

不过,数千年形成的民俗,要一下改变,可以说如愚公移山。

在近期举行的市殡仪馆开放日中,各媒体报道的大学生体验遗体化妆师受到关注,这让人感慨,新生代东莞的观念改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不过,说到报名参与体验时,这名大学生也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家人虽然支持,但妈妈还是悄悄塞给她一道符。

从传统观念来说,“入土为安”、对先人的敬畏深深存在国人的心目中。但从目的来看,让故去的亲人安息,回归自然,这与海葬、树葬没有什么不同。而与土葬等传统殡葬方式相比,海葬既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亲属节省了一些丧葬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在采访中,殡仪馆负责人曾感慨说,人生最应该去看的三个地方,就是医院、监狱、殡仪馆,体验健康、自由和生命的意义。对于亲人,对于生命,我们何不在生的时候更强烈地表达和珍惜。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举行   东莞   骨灰   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