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北京电视台 > TV热动漫在线直播

索尼已经断气了是什么梗呢(索尼已经断气了)

发布时间:2022-07-04 15:21:36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索尼已经断气了是什么梗呢(索尼已经断气了)

索尼已经断气了是什么梗:

这个梗是出自于梁朝伟版的《鹿鼎记》中的第三集中的台词。这个剧里面的索尼,指的是清朝初年,三朝名臣索尼。

在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面,也是有类似的台词的,鳌拜为了让康熙弹劾索尼,说:索尼罪大滔天,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鳌拜为什么动不了索尼:

1、索尼是文官,而鳌拜是武将。任何一个皇帝对掌握兵权的武将都是有忌惮的,清朝也是一样的。不管是顺治还是康熙,对索尼的信任都是要超过鳌拜的。虽然他们两个都是辅政大臣,但是当时是皇权专制,如果没有皇帝的信任,那就真的是什么都不是。

还有就是索尼通晓汉字,和汉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这是索尼最大的资本了,就是因为这一点,索尼得到了很多汉族官员的支持,这些人在全国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而鳌拜是没有这方面的优势的。

2、索尼和孝庄太后已经结盟。从康熙娶了索尼家族的人为皇后起,这就表示索尼已经和孝庄结盟。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康熙和索尼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了。即便是鳌拜手握重兵,也不敢同时和皇帝以及索尼作对。

3、索尼这人是老谋深算的。在鳌拜专横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表露出自己的态度了,或者是支持或者是反对,鳌拜可是很清楚的。唯独索尼不动声色,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看法。这就让鳌拜不知道要怎么对付他了,不知道索尼打的是什么算盘。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索尼在天聪年间就跟随太宗皇太极亲征喀尔喀,又从皇太极率大军逼近明朝京师并营救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顺治元年,金戈铁马的索尼跟随多尔衮入关,并直接进入了北京,这时候的索尼被晋封为二等启心郎职位。

顺治八年,被夺官的索尼应已经亲政的顺治帝召唤,进世袭一等伯、内大臣、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四大臣以索尼为首在孝庄文太皇太后面前盟誓:索尼等誓死忠于小皇帝康熙。

自此,开始了长达他索尼六年的辅政生涯。在辅政的前几年里,四大臣对满清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康熙帝将来的亲政奠定了基础。

这大大的激怒了康熙帝,下决心设计抓捕了鳌拜及其同党,彻底的稳定了朝局,加强了皇权。

索尼在辅政、归政的过程中展示出了一位老臣、忠肝义胆的风范。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朋友们评论、互动、留言必回复。

###

索尼出身满洲正黄旗,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期间,通过权力斗争及旗份置换等手段最终将镶黄旗、正黄旗全部弄到了自己手中,由自己亲掌。换言之,索尼是清太宗的直接“奴才”!早年的索尼在清王朝一众开国将领中其实并不算十分出色,直到崇德八年,也不过就受封了一个三等甲喇章京。甲喇章京是后金和清王朝早期的称呼,属于职爵合一性质的东西。顺治年间彻底爵位化,改为了阿达哈哈番,也就是后来汉译的轻车都尉。著名的巨贪和珅早年就曾经承袭了祖上以军功获得的这个三等轻车都尉爵位。可见,这个爵位并不算非常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清王朝后来的爵位系统中,轻车都尉排在了公侯伯子男之后,属于第六级,品级为正三品。

索尼在政坛真正崭露头角是在清太宗去世之后。因为清太宗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其嫡长子肃武亲王豪格与后来的摄政王多尔衮争位。为了给豪格加码,索尼联合鳌拜、谭泰等两黄旗下的将领公开提出了立皇子的诉求。此举直接将几方力量对比重新洗牌,更引发了连锁反应,使得代善、济尔哈朗等骑墙观望者正式把宝压到了非多尔衮一方。最终,多尔衮三兄弟手中的两白旗失去了优势,不得不作出妥协,以虚位换实权,由清太宗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清世祖顺治帝。因为立皇子是两黄旗下将领提出的,顺治帝同样是皇子,他们自然也不便继续公开支持豪格。如此一来,豪格也处于了劣势,最终也只得接受既成事实。索尼等人虽然是无心插柳,却意外地把顺治帝推上了皇位,而这也为后台索尼与鳌拜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多尔衮掌权之后,对索尼、鳌拜等人展开了政治报复,二人被排挤除了权力圈子,鳌拜甚至还差点儿丢掉了性命。好在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意外坠马身亡了,顺治帝真正掌握了实权。掌权伊始的顺治帝在清算多尔衮的同时急需培植自身势力,这个时候对自己有“拥戴之功”又曾经遭到多尔衮打击报复的索尼、鳌拜自然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索尼、鳌拜正式发迹,不仅步步高升,在顺治帝临终前二人还被顺治帝留给了儿子清圣祖康熙帝作为辅政大臣。

但是,皇帝不可能对任何人无限信任!在任命鳌拜和索尼为辅政大臣的同时,顺治帝又把自己的两位表兄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加入了其中,企图稀释权力、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以免辅臣威胁皇权。很明显,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这两个外孙就是用来牵制索尼和鳌拜的。苏克萨哈曾经出卖过自己的舅舅多尔衮,在宗室圈子和朝臣圈子里名声很差、没有什么人脉,他只能依靠顺治帝和康熙帝,因此必须为康熙帝卖命,用他牵制索尼和鳌拜正当其人。遏必隆背后是清王朝开国元勋额亦都钮祜禄氏家族、背景深厚,而且还是清太祖的外孙、康熙帝的表叔,于公于私他都应该现在康熙帝一边,顺治帝选择他应当说也是目的明确的。

那么,就剩一个问题了。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并没有什么实打实的功劳、更多地还是吃老本。一旦与鳌拜发生矛盾,谁来收拾残局?只有索尼,索尼资格老、地位高,而且和鳌拜还有当年“战友”的情分,只有他能够与鳌拜相抗衡。因此,索尼成为了四位辅政大臣中居首的一位。实际上,顺治帝并不需要索尼具体做什么,他要的就是索尼对鳌拜保持一个牵制性质的存在。索尼也的确这么做了,因为年纪渐长,索尼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卷入繁琐的政务之中,他基本上处于半退休状态。后来,苏克萨哈与鳌拜剑拔弩张、遏必隆当起了墙头草,但是索尼却一直与鳌拜保持着友好关系,同时又对鳌拜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牵制与威慑,使鳌拜不敢走得太远。

在鳌拜搞掉苏克萨哈、遏必隆明哲保身之后,彼时唯一可以牵制鳌拜的就只剩索尼一人了。就在这个时候,康熙帝和孝庄文皇后把索尼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立为了皇后。自此,索尼赫舍里氏家族与康熙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索尼也顾不得什么老“战友”了,旗帜鲜明地找到了康熙帝一边,公开提出让康熙帝提前亲政的请求!这直接把鳌拜逼到了墙角,康熙帝亲政则鳌拜必须交权。虽然不久之后索尼就去世了,并没有等到康熙帝亲政。但是,索尼此举递给了康熙帝一个收拾鳌拜的绝佳理由,他的儿子索额图索性直接加入了康熙帝的“倒鳌大军”之中。

就在索尼去世两年之后,康熙帝正式对鳌拜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了鳌拜。而康熙帝拿下鳌拜的最大的理由就是索尼提供的——鳌拜恋栈、不愿归政!一切顺理成章,这就是索尼对康熙帝最大的贡献。他既为康熙帝释放了夺权的信号、造成了宗室王公和群臣的重新站队,又给了康熙帝拿下鳌拜的绝佳理由,使得康熙帝名正言顺拿下了鳌拜!

###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年仅八岁的康熙皇帝就此登上了皇位,并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大臣共同辅政,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臣辅政”逐渐演变为了“鳌拜”,对于康熙皇帝手中的皇权地位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扳倒鳌拜,康熙皇帝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与安排下,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最终,康熙皇帝也是在整个赫舍里氏家族的全力协助之下“智擒鳌拜”,将权力重新收归到自己手中。

尽管康熙皇帝“智擒鳌拜”之时,索尼已经去世,但就在其去世前,索尼做出的两项极为重要的决定与安排,成为了康熙能够顺利除掉鳌拜,并实现朝局稳定与平稳过度的关键。

索尼,可以说是当时朝堂之上唯一可以“压服”鳌拜的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弥留之际的顺治皇帝安排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其目的便是通过“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孝庄)太后”,这样一种相互制衡的方式,来保证皇权的稳固。

“兹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托,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复为身谋,有讳斯誓,上天殛罚,夺算凶诛。”

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人之间的矛盾,更为确切的说,是苏克萨哈与其他三人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的激化。

其实,鳌拜对于“辅政大臣”的排序还是有着极大意见的。

在鳌拜看来,他从皇太极时期便征战沙场,军功显赫,被誉为“满洲第一巴图鲁”,这一点连索尼都是自愧不如的,他自认为应该仅次于索尼排在第二位,可如今将他排在最后一位,这必然会让其产生不满情绪。

尤其是将其排在苏克萨哈之后,这更加让鳌拜感到愤愤不平。

要知道,苏克萨哈曾经是多尔衮非常器重的心腹,但是在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主动选择了“卖主求荣”,检举揭发多尔衮及其党羽,因而获得了顺治皇帝的信任与重用。而此前的鳌拜,敢于直面多尔衮威严,始终没有屈服,甚至几次险些丢掉性命,所以苏克萨哈为鳌拜所不服,成为了一种必然。实际上,不仅仅是鳌拜,朝中大部分存有正义感的官员,对于苏克萨哈是非常不屑,特别是索尼,对于苏克萨哈更是充满了极度的鄙夷之情。

与此同时,索尼出身于满洲正黄旗,遏必隆和鳌拜都出身于满洲镶黄旗,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盟友”与“伙伴”,自然而然的就会将出身于原隶属于多尔衮系,并且出身于满洲正白旗的苏克萨哈进行孤立。

在有着苏克萨哈,这一共同“敌人”的情况下,索尼虽然是首辅大臣,但是此时的索尼年老多病,长期处于告病状态,在朝堂之上的鳌拜就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其代言人和权力行使人。至于遏必隆,他的崛起更多的是仰仗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名望和地位,其本人是有勇无谋,所以长期依附于同为名门之后的鳌拜。

这样一来,尽管按照顺治皇帝的旨意,是要“四大臣共同辅政”,但是索尼年老多病、苏克萨哈备受排挤、遏必隆毫无主见,鳌拜独掌大权也就变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鳌拜的擅权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权威严,但是此时的康熙皇帝尚未亲政,坐镇后宫的孝庄太后也受限于“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而无法涉足前朝事务,想要解决掉鳌拜,还是只能从四位辅政大臣中间入手。

而此时的索尼,成为了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的唯一选择。

一方面,索尼的威望和地位是鳌拜无法企及的。

索尼自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在后金的朝堂上担任官职,到康熙朝的时候已经是四朝元老了。并且自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集团,为索尼平反,并重新召其入宫担任内大臣之职开始,索尼一直就是“首席满洲大臣”,如今更是位居首辅大臣之位,这些都使得索尼硬生生的压过了鳌拜一头。

与此同时,索尼的两个儿子噶布喇和索额图也是朝中的重臣,其所在的赫舍里氏家族在朝中也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与影响力。

另一方面,除了索尼外,与苏克萨哈或者遏必隆的联合,意义并不太大。

前文中也说了,遏必隆有勇无谋,一向是唯鳌拜马首是瞻。至于苏克萨哈,那就更不用考虑了,与苏克萨哈联合就相当于把自己置身于其他三位大臣的对立面。

所以,联合苏克萨哈或者遏必隆,非但不能改变现有的局面,反而会将自身陷入更为糟糕的境地。

于是,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与安排下,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年仅12岁的康熙皇帝迎娶了索尼的孙女,索尼长子噶布喇的第二个女儿赫舍里氏为皇后,这便是后来的孝诚仁皇后。

于此同时,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还迎娶了遏必隆的女儿钮钴禄氏为妃,拉拢了遏必隆以及整个钮钴禄家族,松动了遏必隆与鳌拜之间的紧密关系,争取到了遏必隆在康熙与鳌拜之间保持了尽量的中立,也算是进一步孤立了鳌拜。

而伴随着康熙皇帝与索尼岁女赫舍里氏的大婚,整个赫舍里家族与皇家实现了利益的捆绑,让索尼、噶布喇、索额图等朝中一众赫舍里家族的重臣全部站在了康熙一边。

只不过仅仅两年之后的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的病情开始急转直下,自知命不久矣的索尼,也在其弥留之际做出了两项极为重要的决定和安排,就此拉开了康熙皇帝除掉鳌拜的序幕。

索尼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上疏力谏康熙皇帝亲政。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以遵照“先帝(顺治皇帝)十四岁亲政”的祖制为由,亲自牵头,联合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上疏请求康熙亲政。

只不过,康熙并没有马上同意亲政,反而要四大辅政大臣继续行使辅政的职责,同时康熙还以“忠心爱国”为由,加封索尼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实际上,康熙没有马上亲政却加封了索尼,这是明显的“欲擒故纵”,康熙皇帝并不是不想亲政,他更加希望的是大臣们能够继续上疏,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自己亲政,康熙才会真正的走上前台。康熙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营造舆论,逐步统一朝堂之上的思想,为之后的亲政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安抚四大辅政大臣,特别是鳌拜,避免因为马上收归权力而引发朝局的动荡。并且,康熙这也是继续保持并且维持索尼的地位,毕竟只要还是四大辅政大臣辅政,索尼的地位就是始终高于鳌拜,就能继续牵制、压制住鳌拜。

但是终究是岁月不饶人,三个月之后的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逝。

同年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在朝臣的再三恳求之下正式亲政,而这样的结果全部有赖于索尼在世的时候为他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然而在康熙亲政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当头一棒。由于两黄旗与两白旗的“换地事件”不断发酵,最终导致了鳌拜强迫已经亲政的康熙皇帝杀掉了苏克沙哈全家,让康熙皇帝遭受到了奇耻大辱,但这无疑也是鳌拜最后的“疯狂”。

此时,已然亲政的康熙皇帝不管是在权力的合法性上,还是在舆论支持的导向上,都逐渐占据了上风,而这也成为了康熙最终能够除掉鳌拜的基础,更是让康熙能够在除掉鳌拜之后,清算鳌拜集团的同时,保证了朝堂和政局稳定,使朝廷的权力中心得以平稳顺利过渡。

因而,力谏康熙亲政,成为索尼帮助康熙除掉鳌拜的第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

索尼做出的第二个决定,便是让索额图辞掉所有差事,成为康熙的贴身侍卫。

《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是魏东亭,《鹿鼎记》中,换成了韦小宝,这二人都在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原型,正是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

索尼子弥留之际,经过与孝庄太后的商议,让索额图辞去了大学士和吏部侍郎等所有一切职务,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

之所以如此安排,目的有两个。

其一,此时的朝堂内外,鳌拜党羽遍布,就连担任禁宫守卫的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都为鳌拜集团的班布尔善担任,康熙皇帝的周围可谓是危机四伏。而索额图的责任正是在如此危机的局面下,保证康熙皇帝的绝对安全。

其二,那便是从上三旗的贵族子弟中选拔布库少年,并且负责他们的训练工作,为的就是擒拿鳌拜做准备。

就这样,索额图索额图全程参与策划和实施了“智擒鳌拜”的整个过程,并在鳌拜进入武英殿前,将鳌拜随身携带的武器全部收缴,确保了布库少年得以顺利擒拿鳌拜。

可以说,索额图绝对是康熙“智擒鳌拜”的首功之臣。

就这样,康熙皇帝依靠着索额图和他训练的布库少年,在武英殿拿下鳌拜,并当即宣布了鳌拜的“三十大罪状”,议罪将鳌拜革职、处斩。已然是穷途末路的鳌拜,脱掉上衣,亮出了满身的伤痕,让康熙皇帝也为之感动,最终鳌拜由死刑被改判为监禁,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鳌拜就郁郁而终。

在这之后,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并且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以及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康熙朝前中期的政局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突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力谏康熙皇帝亲政,并让索额图辞掉所有职务担任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这就是索尼在临终前做出的两项重要决定与安排。

这两项举措不仅为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掌握实权奠定了重要基础,进而为此后几十年的“康熙盛世”创造了先决条件。

###

索尼算得上是清朝的政治体制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转移到“皇权制度”的重要人物。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他利用自己柔中带刚的行事作风,先后度过了多尔衮时代和鳌拜时代,顺利地把皇权交到康熙的手里,让康熙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皇权政治。

(索尼)

那么,索尼是怎么打击多尔衮,同时又扳倒鳌拜的呢?

皇太极猝死后,由于他没有立下遗诏,确定皇位继承人,因此,多尔衮一心想继承皇位。同时,多尔衮身边的两白旗的人,包括多铎、阿济格也积极怂恿多尔衮继位。多铎甚至说,你如果不继位,我就继位。

但是,索尼和鳌拜等人坚决反对多尔衮继位,认为应该把皇位给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可惜豪格自己却扶不起来,说自己“德小福薄”,不配得位。因此索尼与鳌拜等人就坚持给皇太极的儿子,不确定是哪个儿子。

索尼和鳌拜做事情不一样,鳌拜性格比较刚强,还带着军队,向多尔衮。索尼则一边支持鳌拜,一边充当多尔衮与鳌拜等皇太极旧臣的缓冲剂,最后使得多尔衮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立年幼的福临为皇帝,他担任辅政大臣。

在多尔衮担任辅政大臣期间,多次打击索尼。索尼最后被夺官抄家,多尔衮还把索尼安置在昭陵守墓。

好在多尔衮不久就在打猎时跌下马背受伤,最终不治而死,因此顺治亲政。而顺治一亲政,立刻把索尼迎回京城,恢复了他的职务,让他担任首席满人大臣。

后来,顺治去世。去世前,顺治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列为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

(顺治)

顺治这份大名单,其实是有考虑的。当时的上三旗之首是镶黄旗。因此,顺治把镶黄旗列入遏必隆和鳌拜两个人。不过,却让他们居于最末尾。索尼属于正黄旗,不是上三旗之首,但顺治让他担任辅政大臣的老大。苏克萨哈是正白旗。正白旗属于多尔衮的旧部,由于苏克萨哈在多尔衮去世后,立刻揭发多尔衮。因此,苏克萨哈获得了顺治的信任。而且放一个正白旗的人在辅政大臣里,还可以起到平衡辅政大臣权力的作用。

不过,虽然刚刚开始的时候,四个辅政大臣还能够同心协力。但是后来,鳌拜越来越强势。鳌拜首先提议镶黄旗和正白旗“换地”,并打击了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人,他们都属于正白旗中的骨干。

在这个过程中,遏必隆和鳌拜都是镶黄旗的,他事事依附鳌拜。索尼没有表态,不过他从内心深处,其实也是希望鳌拜打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舵手,但是他也不敢和鳌拜斗,沉默不语。

苏克萨哈虽然沉默不语,但鳌拜并不因此就放过他。很快,鳌拜就给苏克萨哈列出24大罪状,把他处以绞刑。

在这种情况下,索尼明白,独揽大权的鳌拜,接下来肯定会把打击的对象放在他身上。说不定当鳌拜操纵了整个朝廷以后,还会取代康熙皇帝的皇位。

(康熙)

所以,这时候索尼的表现就至关重要。当年,他之所以要坚持由皇太极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就是要改变满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成“皇权制度”。经过顺治到康熙,皇权政治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了。如果这时候,纵容鳌拜独断专行,那么,政治体制又会倒退了努尔哈赤及皇太极时代,这对清朝的长治久安,也是不利的。

因此,索尼虽然年迈,但是他必须行动起来,布好局,想办法扳倒鳌拜。

这时候,他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带头向康熙提出,还政给康熙。二是让自己的儿子索额图辞去吏部右侍郎的职位,只担任康熙的侍卫。

提出还政,虽然康熙不敢接受,但是已经给鳌拜敲了一记警钟。而让儿子索额图去担任康熙的侍卫,实际上就是帮康熙培养摔跤手,以便于为最终扳倒康熙做准备。

做完这些事后,索尼就去世了。不过,此后清朝政治的发展,正是按照他的布局来进行的。最终康熙在索额图的帮助下,擒拿并囚禁了鳌拜,打击了把持朝政的权臣,最终,皇权彻底回到康熙的手里,圆满地实现了政治体制的转换。

(参考资料:《清史稿》)

###

首辅大臣索尼的多重身份

赫舍里·索尼(1601年—1667年),清朝开国功臣之一。

一等公爵。

顺治帝钦定辅政大臣,首辅。   

索尼是历皇太极、顺治、康熙的三朝元老。

孝诚仁皇后的爷爷。康熙得叫他爷爷······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

孝诚仁皇后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 胤礽 为皇太子(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皇太子,康熙不听话,所以引发了九子夺嫡)。

死前给康熙帝献计

您说的是《康熙王朝》吧。

我只说说索尼为能使康熙亲政所做的努力。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康熙帝没有马上答应,而下诏褒奖索尼忠心为国,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一起世袭。索尼力辞,康熙帝没有准许。同年六月,索尼病逝,谥号文忠。  

后,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