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宰最早指的是官吏的统称吗(宰相的宰最早指什么官吏)
宰相的宰最早指的是官吏的统称吗:
宰在古代是官吏的统称,见于《周礼》。
宰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官职,最早指的是夏商周祭祀用的祭品,后来才发展为国家官职的。
宰其实是主宰的意思,在商朝的宰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家务和奴隶。到了周朝,就是执掌国政的太宰了,也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
《韩非子·显学》中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其实宰相正式作为官职名称,是从辽始的,每个朝代的官名和职权上有那么一点不一样,而且名目也比较多。通常来说宰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赠是指给已死的官吏:
赠确实是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或者是亲属的加封。
出自: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du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永康,公(袁可立)王父,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赠太子太保。――《明史》
丞相,宰相其时是一种官职位高权重乃众文武大臣的班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同的王朝有不同的称谓。负责具体的日常事务的极品辅首,而太师实为商周时的一种官职乃三公九卿中的极品,太师,太保,多为一种尊称有职无权,是一种无尚的荣誉。大宋王朝多设大师一职,多为皇妃娘娘的父亲为老不尊,多奸恶小人。
###历史上多有辅佐、宰辅这类形势出现,这就是宰相所表示的职能,形成正式的制度之后,职位即秘书长。
那么行使职能的人就叫丞相,这是较固定的古代官职,并且常有左右之分。
比如在皇帝右边站立的丞相,即是右丞相,也称主相;皇帝左边站立的就是左丞相,也称副相。
一般右丞相权力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北宋、明初就以左丞相为大,清朝也以左为尊。
太师是个什么意思呢?
古代太师职位就像现在的调研员或人大主席,有官职可没有实际职权。这些人多是大官加衔,表示皇帝的恩宠之意,又有指太子老师的意思,闲职虚衔。
三者的权力大小
首先,朝代的交替更换,不同的政治制度调整,这些都对各级官职会有影响。
比如秦朝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上传下达和负责监察百官。
这三个中央官职组成朝廷的中枢机构,没有宰相、太师二词的岀现,丞相行使着秘书长职责。
再看清朝分九品,丞相就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太师即是正一品,屈居丞相之下。
所以,古代的宰相和丞相可视为一体,皇帝身边除了皇后、嫔妃、太监,那恐怕就是宰相戓者丞相了,而这个宰相也会称为相国、左相、右相、丞相。
太师的权力有吗?各位都清楚了,重要的行、军事权都没在手,显然无法与宰相、丞相比权力大小的。
三者的权力大小就是如此了。
###丞相是官职,宰相是对具有丞相权力的官员的俗称,并非官职。
太师地位高,没太大权力。跟某些荣誉称号差不多。
丞相地位有多高,这么说吧,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完全可以看做君权、相权的斗争。丞相、三省、六部,6个字代表从汉到明的制度变革。
皇帝为何削弱丞相?不就因为他权力太大么。
历朝历代能称宰相的官职太多,录尚书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大臣、大学士等等。
###首先丞相是个官职,是百官之首是最大的官。
宰相呢,就是一种俗称,是指官职大到了一定程度,比如秦朝时期三公都可以称之为宰相,清朝的殿阁大学士也都可以称为宰相。
这个太师呢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称号,一般都是给官员的加衔,当然了这个荣誉想要得到也是很难的就算是丞相也未必能得到。
###丞相是宰相的名称,整个中国历史似乎只有辽国还是什么时期才用宰相命名。
宰相的名称很多,先秦的相国、太宰,汉朝的丞相,司徒,魏晋的录尚书事,隋唐之后的中书令尚书令侍中,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都是实际上的宰相。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宰相,此后,中国政治体制上就没有宰相,皇帝亲领六部九卿形成兼任宰相的格局。虽然后面又有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具备了一部分相权,但都不是审议+决策+执行的完整宰相权力。
太师,如果没有其他职务,基本就是老臣的荣誉加官,身份显赫,地位高,权力很小。
###唐代的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房杜、姚宋,宋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宰相之职,秦汉时期丞相权力最大,比如李斯、赵高为秦时丞相,曹操也是丞相,诸葛亮也是丞相。直至东晋时的王导都是丞相。不同时期称呼不同,丞相一度称相国。
太师也有有实权的人,如商时的闻仲闻太师,后汉时的董卓董太师。
###丞相、太师属于官职,宰相是一种政治制度。
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宰相: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
太师: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
国师: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2、地位:
丞相: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太师: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
国师:“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
扩展资料:
职务变迁: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古代的国师和太师是什么官职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周时为“三公”;汉哀、平间,尊为“上公”地位更在“三公”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 扩展资料:历史或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太师: 1,《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也就是说姜子牙做过太师。 2,封神演义里的闻仲闻太师。 3,汉朝曾废掉太师一职。汉献帝初期,董卓曾为太师,董卓被杀后这个职位又被废。 4,包公案里面的庞籍庞太师。 5,宋末著名的奸臣蔡京蔡太师。
国师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2、发展不同 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扩展资料: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国师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一、权利大小不同 1、国师: 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并没有实际的官职权利。在周朝的时候国师的称呼,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把这个称号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但并无实职。 2、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一人之下(皇帝),万人之上。 二、设立年代不同 1、国师: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2、丞相:秦武王正式设丞相,西汉承袭。 三、代表人物不同 1、国师:法常、神秀禅师、吴景鸾、杨筠松、丘处机等。 2、丞相: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等。
国师,太师和宰相,谁的权力最大
太师、太傅、太保古称三公,周始设置。在周代,权力很大,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在周天子年幼或不能行使权力的时候可以总理政务。历代沿置,仅为虚衔,无实职。用于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自以九品十八级区分官员等级以来,均为正一品官。 太师、太傅、太保自北魏以后又称三师。 秦朝建立三公制,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尉相当于副宰相、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的位置。汉初沿用此制度。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大将军,以宠将帅。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但东汉实权已转移到尚书台,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自隋撤销府与僚佐,太尉便成为赏授功臣的赠官。宋代 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为三公之一(太尉 司徒 司空),正二品。而后作为以游牧征战为主的元朝,太尉更是不常置,明朝废除。 “国师”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
###太师是衔,丞相是职。
丞相啥时候都有,太师不常有,只授予皇帝之下最德高望重位高权重者,即使继任皇帝,也特别尊崇。
丞相则经常换。
或者说,太师是用来尊重的,丞相是用来做事的。 角色不一样,但也有重合。
太师经常领军权或,或直接影响。
太师和皇家有重大亲密关系,在朝堂和后宫,即使太后等也非常尊崇。这点,是大多数丞相无法相比的。
当朝太师和当朝丞相,光听名字,你就能感觉到谁硬了。
当然,比太师还硬的,就是仲父、亚父,或摄政王等了。
这些人如果再领丞相或大将军职权,则直接就是真皇帝了。
大体如上。
###简而言之,丞相是皇帝之下总揽政务的百官之首脑,由秦始皇第一次设置。随着后世政治结构的变化,君主权力强化,丞相权力被削弱分散到不同部门,在其间掌有大权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相,即宰相,宰相是对这一地位人的泛指,宰与相在古语里都有第二位置的意思。太师是对一些重臣在品级之外加封的荣誉称号。
###丞相和太师是不同朝代的称呼 基本上属于一个意思
丞相和太师都属于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
宰相是古代官职最大的
因为权力太大 后来一度被削弱了
就变成了一个部门或者一群人的统称了
比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是把宰相变成了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三个部门
三个的长官加起来的权利等同于宰相
- 2022-06-01小冉(网红小冉真实姓名)
- 2022-04-18勇往直前打一生肖(勇往直前打一生肖是什么动物)
- 2022-06-13电视操作码是什么(中国电信机顶盒操作码是多少)
- 2022-02-13新手开店如何推广(自己怎样推广呢)
- 2022-03-10张译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电影是什么名字(张译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 2022-03-31熊出没是哪一年出品的(熊出没是哪一年出品的,童年回忆)
- 2022-03-09新闻深呼吸最新一期(一起深呼吸停播惹争议)
- 2022-04-16睨之久而不去中的而是什么意思(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 宰相的宰最早指的是官吏的统称吗(宰相的宰最早指什么官吏)
- 嘻哈rap里的口头语(rap口头语言)
- 眉毛画了不洗会怎样(画的眉毛不洗会怎么样)
- 床头挂什么画最旺财(床头挂什么画最旺财)
- 下下签是不是很不好(下下签是不是很不好属猪的5月运)
- 打更还是打jing(打更还是打惊)
- 女生反话潜台词大全(女生反话潜台词大全读懂了才能更好的撩妹)
- 两个人仌是什么字(两个人+且什么字)
- 2021牛年团队口号大全霸气(2021年牛年团队口号)
- 我是土狗我爱看是什么梗(我是土狗我爱看什么意思)
- 形容一个活动完美结束用什么词(形容一个活动完美结束的词)
- 寺庙不能拍照的原因(寺庙不能拍照的原因夜景)
- 摩羯座30岁之前很苦(30岁以后的摩羯座)
- 酸梅汤配方(酸梅汤配方)
- 摩根烫每天早上怎么打理(摩根烫早上起来怎么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