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无锡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除夕寓意(除夕的寓意和象征八个字)

发布时间:2022-05-18 10:08:12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除夕寓意(除夕的寓意和象征八个字)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小的时候我们过年最期盼的就是除夕之夜,除夕是各家各户团圆相聚的好日子,除夕夜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情怀。为大家介绍除夕的寓意和象征。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1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这一天的风水讲究

1、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请务必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结,以趋利避害。

2、大门上的“福”字,千万不要倒着贴。

3、家中破损的家具要及时的处理掉:该扔的就要舍得扔,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该修理趁着除夕夜之前修理好,千万不要除夕之夜坐在摇晃的椅子上面。

4、检查家中所有灯泡,不亮的灯泡要换新。晚上所有的灯要打开,一直开它三天三夜。

5、晚上12点之前要在家或者其他适合的地方烧香拜佛。

6、要穿红衣裳、大门口挂红灯,放鞭炮,以图吉利。

7、大年三十这一天千万不要骂小孩,更不能发生矛盾争吵,否则来年不利。

8、自己单独过年的朋友,建议可以将电视机(或音响)一整夜的开放,以增加自己的“气场”。

9、除夕坚持在工作岗位和在旅途上的朋友,可以打开自己的手机放出嘹亮的歌声,默默在心里祝福自己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2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就是幸福和团圆。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注意事项:

到主人家做客,要谦虚、恭敬,进门后要主动与其他客人逐一打招呼,不要因为看谁不顺眼就故意冷落忽略。

上门做客要注意仪表整洁,不要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扔果皮、纸屑。

言谈举止要文明,不要说些粗口的或低级下流的话。

拜年不宜时间过长,不要在主人家逗留时间太长,以免耽误主人其他的活动安排。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3

除夕,也称大年夜,旧语也称为“年关”,是农历新年到来的前一个天,与岁首正月初一相连。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国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因常在农历(夏历、阴历等)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

“除夕”中的“除”字是“涂”的借字,意思是“污渎”、“鬼疠”、“不祥”。《老子》中有“朝甚除,田甚芜”的句子,其中的“除”与“除夕”的“除”是一个意思。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除夕的主要活动

年夜饭。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不汲水。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祭祖。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

压岁钱。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踩岁活动。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守岁。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开灯睡觉。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除夕的禁忌

人们在除夕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结,以趋利避害。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8]

4、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关于除夕,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传说最广的当属“年”的故事。年,是上古凶兽,在除夕夜它常常下凡捣乱,人们对它十分憎恨。

相传,“年”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来到凡间,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 浑身战栗,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除夕二字合起来就是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古人认为除夕这一天是一个人长一岁的界日,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已过、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继承老传统: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外,每个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内容,全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各个民族演员表演的优秀节目“春晚”,使除夕之夜过得更开心、更热闹,更喜庆了。

野狐试答

旧历每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除夕,其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为何把年末最有一个晚上称为除夕,最流行的说法归纳起来也就两种,第一种是民间传说,传说“夕”是一种凶恶的野兽,专在年末出来祸害百姓,人们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驱除“夕”,以求平安,这一夜也就称为除夕。具体细节各地说法不一,但实质相差不大。

第二种说法比较正统,认为夕就是夜晚,这一夜是年末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个晚上就是新的一年,除夕就是除旧纳新之意。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内容,除夕一词我想应该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夕”就是夜晚,年末最后一个晚上,“除”就是清除,除去,那么要除去什么呀?我想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在这一夜前清理完家中的废物,垃圾,所以三十以前家家彻底清扫,三十晚上是最后期限。

第二各方面比较抽象,请允许我慢慢道来。农耕时代,先民的生产力底下,生活处于艰难困苦之中,温饱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祖先几千年。人们平时见面打招呼先问“吃了吗?”这背后就是深刻的饥饿忧患意识,真正解决了吃饭问题也只是改革开放土地承包以后的事。

虽然祖先有中医、中药,但在历史上,百姓的医疗卫生条件非常差,人们对付瘟疫疾病的能力很低,“四六风”、“胡痢拉”、“痨病”、“伤寒”、“天花”“吸血虫”等疾病曾肆虐了百姓不知多少世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平均寿命低这些状况,几千年来改变甚小,几千年来,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历史上,我们的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走西口”、“闯关东”、“河南担”……这些词语都记载着沉甸甸的苦难,“卖儿鬻女”、“卖身葬父”、“易子而食”……这些慢慢淡出历史的词语,在历史上长期可都是热词。

总的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可我们的祖先从来都是坚韧的,都是积极的,对未来都抱着希望,并一代又一代地努力着。在除夕这个词里,“除”就包含着要除去一年来生活中的贫穷,灾难、疾病、不幸,所有的不如意,所有的坏运气统统都要除去,明天就是新的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未来永远充满着希望。

这就是我对除夕一词文化内涵的理解,如能认同敬请点赞、关注。

(图片来自网上)

关于除夕的来历和为什么叫除夕,传说很多,而且每个地方的传说又都不太一样,但流传最广的要算是除掉夕这个凶猛的野兽了。

传说夕是一头头上长角的猛兽,每到大雪封山后的冬天,就会出来危害附近乡村,搞得人仰马翻、鸡犬不宁的,欠下很多血腥的债,但是人们又拿它没办法呀,只得一到腊月三十天就集体逃出村子避难,直到第二天了才回村里收拾被夕弄得一片狼藉的残局。

尽管大家一直苦恼,一直被夕迫害着,可想不到办法也还是只得年年这样逃命躲避,几乎是再重建家园这种。直到有一年腊月三十,一个少年跑村里来,告诉大家说他有办法对付夕,人们在怀疑中按照少年教的做:

门口贴红布条,背很多竹节集中在村子里。

晚上,远远的听见夕的狂吼声,村子里的人吓得浑身发抖,只见少年镇静的指挥大家将门口红布条挂好,然后夕走到村子,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色布条,就不敢进屋。正徘徊不走的时候,少年又点燃了那些竹节,竹节一烧起来,便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吓得夕掉头就跑,不见了踪影。

村民一看这个方法果然奏效,便一阵欢呼,庆贺驱逐了夕。因为红布条挂门口不美观,大家便想了法子,将红布条变成了红纸,又为左右对称好看(中国传统审美观大多讲究对称),便左右门框上都贴上,到了宋代,皇帝喜欢写对子,于是命家家户户写对子在红纸上,就成对联啦。竹节也被换成了鞭炮,一到除夕便点燃鞭炮,整个村子或者街道就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夕就再也不敢进村了。

于是人们就把腊月三十这天叫做了除夕,言外之意就是除去夕这头猛兽。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夕是一个妖精,古代人为了纪念腊月三十那一天杀了夕,故将腊月三十叫做(除夕)。

表示驱除不详,迎接幸福吉(端)祥的意思。

除夕是什么?

除夕就是按农历(阴历),一年之尾。

除夕就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合二年。

谢邀。除夕是指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初一的前夜。因缘常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家家户户忙碌着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 ,并以年糕、三牲奉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古人在家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关于除夕还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色的春联,燃放爆竹,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是为什么人们晚上要贴春联,燃放鞭炮的来由,这种习俗流传下来了,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十三,是“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

所以,这一天很重要,除夕夜的年夜饭,更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吃。

关于除夕的解释就是这些,并不复杂。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吃年夜饭了,無月给大家展示一下在我们这边的年夜饭饭桌上都有什么菜色吧。

炸春卷

凉拌海蜇

蚶子

五香牛肉

红膏炝蟹

白斩鸡

酱鸭

也是自家腌制后风干,蒸过后那叫一个香

萝卜炖羊肉

红烧带鱼

白切鱿鱼

白灼基围虾

葱油海瓜子

芋艿骨头煲

红烧蹄膀

咸菜黄鱼汤

清蒸鲥鱼

油焖笋

选取比较嫩的笋,切条,加佐料焖煮,加麻油,好吃

猪油汤团

芝麻猪油馅的汤团,汤团是我们这的特色小吃,过年必吃。

基本上猪油汤团上桌的时候,年夜饭也进入尾声了。

没错,無月我就是个南方人,哈哈。

在此,無月祝所有看问答和头条的朋友们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至于“除夕”的来历,有这样的相传:

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村外来了个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十分漂亮。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答应后上山避难去了。

“夕”闯进村。发现村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不寒而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

谢邀。\"除″,去掉的意思,\"夕″,一为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一为晚上的简称。古代人认为,年夕是最后一个病魔,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明年,釆取了造声响、换符、祈福等形式,坚决把这个另人生威的一\"夕″\"除″掉!其实这种认知的行为,仅是\"美好″的\"错误″而己!如果真能赶跑甚至除掉,就用不着年年声张了!后来这种错误的认知,被聪明人们逐渐明白过来,把除夕变成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留恋,从而启迪着人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除夕!就是中国农历2018年至2019年的跨年夜。

除夕之夜,是我们过年时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在除夕的夜里,我们会全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交流感情,还要一起守岁。可是,“除夕”这个节日名字却有些令人困惑,为什么大年三年会叫除夕呢?除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个跟“年兽”差不多的传说故事,说有一只恶兽,名叫“夕”,每到年末那一天,就会出来害人,人们只能躲到附近的竹林中。一年,人们在躲避的“夕”兽时,遇到一个小孩,他说他有赶走“夕”的办法,于是人们照小孩的说法,在门上挂了红红的布条,果然,“夕”到门前,看到红布条,但没敢进门。小孩拿起竹节,扔进火里,潮湿的竹节在火里劈劈啪啪作响,“夕”听到炸响声,就吓得逃走了。而那小孩的名字,就叫做“年”。

这样的民间传说,跟“年兽”的传说一样,都是根据节日的名字编出来的,恐怕是古时有小孩问大人,今天为什么叫除夕呀,大人也不知道,便编了这么一个传说。要明白“除夕”的意思,要从文字训诂上去理解。

“夕”字在甲骨文中,与“月”字作极相似, 它的意思,也正是来自于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夕,莫( 暮) 也。从月半见。”夕“就是傍晚的意思,因为傍晚的时候,月已经开始升起,所以它的字形跟月有关联。

“夕”还可引申为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月的下旬,《尚书·五行传》注中有云:“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后来还可以引申为一月的最后一天,如《管子·立政》有云: “季 冬之夕,即季冬之暮。”

那么,“除”字又是什么意思呢?“除”字的本意是宫殿前的台阶,后来才引申出“去除”之意。但是“除夕”的“除”,并不是用“除”字的意思,因为它在这里是个假借字。它是“涂”的假借字,与本义无关。

《尔雅·释天》: “十二月为涂。”郝懿行义疏: “涂者,古本作荼,荼亦舒也,言阳虽微,气渐舒也。舒、荼,古字通用。也就是说,古时十二月也叫舒月,因为十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过了这个月,春天就到来了,十二月虽然阳气很微弱,但已经缓缓地透露出来了。舒就是“徐徐地,缓缓地”的意思。十二月称为舒月是取其冬去春来,气候渐渐舒缓之意。

因为古人常用假借字,舒借为荼,荼借为涂,涂借为除,所以十二月也常叫作除月。舒、 荼、涂、除四字,今天读音差距很大,但古音同属平声鱼部,读音相近,易于假借。

综上,“除夕”本义,其实是指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与凶兽没什么关系。除夕可以说是三“夕”,因为它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过除夕都最看重晚上,也是一天的最后之时。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