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广东电视台 > 深圳移动在线直播

泸定桥简介(泸定桥简介)

发布时间:2022-05-16 01:47:20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中文名称:泸定桥

外文名称:LudingChainBridge

别名:铁索桥

行政区类别:四川泸定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地理位置:泸定县县城以西大渡河

人口:78033(2013年)

气候条件: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大渡河景区、泸定桥

机场:甘孜机场

火车站:甘孜火车站

1、景点概况

 

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在国内独有。陈运和用诗《泸定桥》评价“人间从未望见这种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一座用诗词筑起万代牢固的桥一座被新中国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桥”。

2、历史沿革

 

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泸定桥

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修筑原因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4、著名事件

 

飞夺泸定桥在1935年5月25日,面对追兵的紧追不舍,5月26日上午,、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罗荣桓、罗瑞卿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泸定桥

部署是由、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的泸定桥已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涂上了机油,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2名红军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当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飞夺泸定桥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

5、旅行信息

 

泸定桥参观浏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题写的碑名,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在位于四川甘孜泸定县城的泸定桥上,游客们摩肩擦踵,有序地从东桥头走到西桥头,即使桥上铺着木板,左右摇摆的铁锁链和脚下滚滚的大渡河水,还是晃得人有些害怕。

这座凌驾于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如今已是中国最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于1706年合龙告竣,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整座桥长101.67米,桥宽3米。

泸定桥位于大渡河之上

泸定桥曾是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后因红军“飞夺泸定桥”史诗般的胜利和同志著名诗词“大渡桥横铁索寒”而蜚声中外。1961年,泸定桥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所在的位置是泸定桥的西桥头,桥的下面是9根底链,其余4根均分两行作为扶手,刚好是13根铁锁链。正是这13根铁锁链,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劈开了通往共和国的康庄大道。”5月24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讲解员夏芸走到西桥头,为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那场发生在泸定桥的著名战役。

泸定桥下边有9根底链,4根均分两行作为扶手

昼夜行军240里 红军战士按时赶到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5月24日,红军先遣队突袭安顺场渡口,次日强渡大渡河成功后,但因渡船太少,大部队一时无法全部快速渡河。而此时敌军迫近,在此生死关头,中央军委决定兵分两路,夹江而上夺取泸定桥。

安顺场到泸定桥全程320里,军委限定三日内到达。红四团的战士们边赶路边和敌军交火,第一天紧赶慢赶也才走了80里。为了赶时间,红四团第二天天没亮就出发了,刚走了几里地,就接到军委的紧急命令:提前一天(29日)夺取泸定桥!此时离限期已不足一昼夜,而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两天的路要一天走完,还要突破敌人的堵截,时间真的太紧了!

为了完成这一紧急任务,政委杨成武号召干部分头深入连队进行动员,经过动员,战士们士气高涨,加速前进。在距离泸定桥还有95里时,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为了抢时间,战士们吃生米、喝冷水,忍住饥渴、疲劳,急速前进。

在29日的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经过一昼夜急行军的红军战士们又累又饿,终于到达了离泸定桥十里远的上田坝。随后,红军很快占领了泸定桥的西桥头。

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飞夺泸定桥 打开红军北上通道

当红四团好不容易赶到时,却发现桥上大部分的木板都被川军抽走了,只剩下13根闪着寒光的铁索。而东岸桥头派重兵把守,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枪眼。

红四团召开了干部会,决定挑选22名战士组成夺桥突击队,第二梯队紧跟在突击队之后铺桥板,以便后续部队冲过去。红四团还在桥头配备了强大火力,堆放好木板,一切准备就绪。

红军飞夺泸定桥油画(图据网络)

下午4点,总攻打响。全团的司号员吹起了冲锋号,顿时,机关枪、迫击炮、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呐喊声震天动地,响彻山谷。当红军的火力压制住敌人后,22名勇士拿着冲锋枪,腰缠手榴弹,背插马刀,冲上了铁索,向对岸匍匐前进。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突击队员爬到中段时,动作越来越娴熟,前进速度加快。就当红军快要到达桥头时,敌军把堆放在桥头的木板点燃,顿时火光冲天。红军奋不顾身地冲了过去,和敌人展开激战,终于成功夺取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粉碎了借助大渡河天险消灭红军的美梦,为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开辟了通道,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和取得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报料QQ:】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