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广东电视台 > 深圳移动在线直播

南浔在哪个省哪个市(南浔古镇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5 19:25:02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属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南浔镇是千年文化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浙江省百强镇,全国工业千强镇之一。 南浔镇是南浔区政府的所在地,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沪、宁、苏、杭经济圈中心,是浙江湖州接轨上海的东大门。南浔镇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南浔镇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

南浔古镇

南浔镇是南浔区城关镇、南浔区政府所在地,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沪、宁、苏、杭经济中心,与上海、杭州、苏州均在1小时左右路程。区内水陆交通便利,318国道和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及湖嘉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具有“东方莱茵河”之美称的长湖申航道贯穿全区,800吨以下船舶可直航上海等港口。

重要荣誉:全国文明镇 / 国家级卫生镇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魅力名镇 / 中国十佳古镇/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千强镇 / 浙江省百强镇 / 浙江省教育强镇 / 浙江省科普示范镇 / 浙江省生态镇 / 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

南浔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南浔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南宋时起,南浔镇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原产地南浔的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1915年,南浔的辑里丝曾与贵州的茅台酒同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近代,镇上出现了一大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镇因此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南浔镇历来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有80余人。

南浔镇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南浔镇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诗画一般的神韵,而欧陆情调与江南古风的意外并处、相得益彰,使古镇魅力更加引人入胜。保护老镇区,开拓新镇区,修复小莲庄、嘉业堂……,十多年来的悉心呵护,使南浔古镇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仍得以保有它那份原汁原味。南浔古镇景区现为国家4景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小莲庄,著名私家藏书楼——嘉业堂,明清水乡建筑——百间楼,江南第一巨宅——张石铭故居等等。南浔已经成为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疗养、观光游览的最佳胜地。

南浔镇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强镇。拥有规模企业70多家,形成了建材木业、金属线缆、电梯电机、皮革皮件、毛纺织造等主导产业和建材、地板等五大市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优质稻米、蔬果、特种水产、花卉苗木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全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1个,浙江未来多功能农业示范园区被命名为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999元。南浔镇是和谐平安的生活家园。坚持科教兴镇战略,目前全镇有各类学校2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

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心城区9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展开,村级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镇拥有11个省级文明单位(村、社区),31个市级文明单位(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南浔古镇旅游指南

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与江苏苏州(吴江)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2公里,是湖州市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墩 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 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南浔的古镇旅游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块: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国家文保单位)、刘氏梯号(市文保单位)、南浔丝业会馆(市文保单位)、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市文保单位)、江南丝竹馆、广惠桥(市文保单位)等景点分布其中。在这里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巷和风景如画的市河无一不让你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国家文保单位)、嘉业堂(国家文保单位)、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嘉业堂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其园林造法和小莲庄异曲同工,而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和久安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是久安公司近年开发的景点,文园与小莲庄和嘉业堂毗邻,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东大街原是南浔古镇的第一商业街,街南即为市河,街两侧有五福楼、大庆楼、天云楼、长兴馆、大陆旅馆、“野荸荠”茶食南货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市文保单位)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连的要数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而建的百间楼(市文保单位)。百间楼沿河而建,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她与不远处的洪济(市文保单位)、通津(市文保单位)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浔人质朴善良,具有豁然聪慧、维和积福的性格特点,又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州县官56人。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至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首先,南浔最大的特色在于丰富的人文内在。在近代的中国商业史上,湖商曾经是非常厉害的存在,甚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而湖商最主要的栖居地,就是南浔古镇。古镇里的主要建筑,同样是曾经的湖商们留下的产业。至今镇里还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一词,说的就是湖商群体。

其次,南浔古镇里的建筑,不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这是其他水乡古镇所没有的。这主要源于近代湖商吸收了西方理念,并运用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此外,因为地理位置不在交通要道上,南浔相对的旅游人数会少一些,商业化也不是那么强,这也正好保持了水乡的一份清静。因此,在方便的时候,抽一点时间去往南浔古镇,还是不错的选择。

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值得 自己需要看一下天气情况 当地特色美食及旅行路线 记得提前规划

如果评选水乡古镇成规模的沿河民居,以其历史、现状和风格之统一,“百间楼”恐怕是江南之最了

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南、浙北为中心的吴越文化,在明清和初年,一直以丝织业为经济支柱。富裕的经济造就了众多才子佳人、朝中高官以及地方富豪,当然也留下了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水乡文化。江浙一带侥幸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政治运动和八九十年代随经济发展大量拆旧建新而被极偶然地保存下来的古镇建筑,都是那个时代的作品。

在湖州之东、太湖之南依大运河而建的南浔古镇,一条浔溪穿镇而过,溪上有石桥72座,每桥皆入诗入画,如清风桥、明月桥、通津桥等;桥桥刻有楹联,写景抒情,且都出于历代名人之手。在与古老的石拱桥相映生辉的整齐的石驳岸之畔,绿柳迎风舞之,浣妇踏阶入水。墙,青黛瓦,归去依然木格窗。一道道高耸的封火山墙,一重重圆拱过街券门,一排排临水廊檐,一户户从容不迫的枕河人家。古训云“水至清则无鱼”,可我在南浔时,却每每见顽皮的孩童从至清的浔溪中将小鱼儿从水底闪着银光钓上岸来,这水从来就有这么清,两岸人家尽在其中洗米洗菜。

作为江南水乡的传统中国式建筑,南浔镇东北侧的“百间楼”可算颇具风格。相传这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婢、仆人居家而建造的。因初建成时约100间上下,故而有“百间楼”之称。现在这百间楼仍密布在从莲花桥到长桥的河东岸一侧。如果评选水乡古镇成规模的沿河民居,以其历史、现状和风格之统一,“百间楼”恐怕是江南之最了。不过就其建筑与装饰,内里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几乎俱是一般的砖木加泥墙结构。这当然可以理解,因为当年就是造来给下人住的。沿街还有许多店面,店后便是住家,这也是江南一带最常见的前店后宅形式。

许多年以来,南浔便以小莲庄、藏书楼出名,游人也多是奔那里去的。倒是一帮习绘画的学生,一代又一代从没有放过这百间楼房,真正是风雨晴好都可作画的大好去处。

小莲庄建筑虽以中式面貌开场,却以法国式楼房“东升阁”之西式模样收尾

其实要了解南浔,必须约略知道南浔卖丝致富的历史。湖州一带从明代起便家家养蚕,户户缫丝。天下闻名的湖丝尤以南浔西北7里的辑里丝为极品,曾被定为帝王龙袍用丝。这样的丝当然是各地客商争购的紧俏货。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丝还荣获金奖。

值得注意的是,湖州各地丝行几乎全为南浔人所垄断,后来湖丝之出口也以南浔镇为集散地。在温丰写的《南浔丝市行》中曾形象地记述了当时南浔丝业盛况:“一日贸易数万金,市人谁不利熏心,但教炙手即可热,街头巷口共追寻。茶棚酒肆纷纷话,纷纷尽是买与卖,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可以直白地说,南浔镇上的巨富几乎全是由丝行起家的。

南浔还向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墩狗”之说,凡是拥有500万银元以上者称为“象”,百万银元以上者称为“牛”,而10万银元以上者称为“墩狗”。南浔之富甲苏杭,看来是名不虚传。

南浔第一名园“小莲庄”的拥有者、清代光禄大夫刘镛,便是四象之首,他在清末民初时已有2000多万银元的财产了。小莲庄建于1885-1924年间,因南宋著名书画家赵孟曾在湖州建有莲花庄,刘铺追慕赵的文采,故将他的私家花园称“小莲庄”。

小莲庄仅碧水池即达10余亩,素种荷花,周边亭台楼榭尽有,错落安排极有讲究,曲径回廊,假山玲珑,清净幽深。因其建筑年代跨清末民初,其主人又以清代饱学之士的身份转而向外经商,并频频接受西方文明之熏染,所以小莲庄建筑虽以中式面貌开场,却以法国式楼房“东升阁”(俗称小姐楼)之西式模样收尾。即使在今天看来,水边湖畔错落有致、合璧而生的中西建筑,仍是江南名园中的一绝。

除小莲庄外,颇负盛名的豪宅大院还历历可数。如号称“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是“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他在同盟会时期便与有交情,在经济上极窘迫时,他曾一次挥银3万两解彼之难。他的旧居在镇东,号“尊德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另如“懿德堂”,是张颂贤另一孙子张石铭的旧居。这个巨宅前后共有五进,其中第四、第五进完全建成西洋式样,大厅的装修材料连地砖都从法国进口,墙上还镶嵌彩色瓷画瓷板,修有大壁炉,外墙面和屋顶均为西式红砖瓦砌筑,这可是当时江南城镇最为时髦华丽的居所;而其中式建筑部分,在当时也是登峰之作,今日看来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南浔“四象”的宅第,一座座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另外还有求恕里,即刘镛之孙刘承干的别墅,大门上嵌有“鹧鸪小隐”的门额。刘承干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小莲庄主人刘镛之孙,也是近代著名藏书家。作为与杭州胡雪岩、宁波叶澄衷比肩的南浔首富,他素来淡泊名利,并以“求恕居士”自居,这也是“求恕里”名字的由来。不过说起刘承干,不得不提及江南最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嘉业堂。

此楼始建于1920年,占地20余亩,历时3载建成。书楼呈正方形,是回廊式的两层楼房,面阔7开间,上下有库室52间楼下有“诗萃室”、“宋四史斋”,楼上辟有“求恕斋”、“希古楼”、“黎光阁”等,均为藏书之所。后排正房,上悬清朝末代皇帝宣统题赐的“钦若嘉业”金字匾额,书楼由此得名。楼如一大天井地面石铺平整,可供晒书。楼东侧有平房3进,供储书板、编校会客之用。楼外有花园,园中有荷花池、曲桥,亭阁假山,林木茂盛,环境宜人,在此读书是再佳不过了。

除名园巨宅外,南浔还有不少中、大型的宅子。这些宅子有中式的,也有西式或中西结合的。由于历史原因,它们都已破旧,而且多数是被许多户人家分而居之。近年南浔镇政府已投巨资在修复这些老房子,也许过不了多久,再去南浔时,可看之处会更多。

房子的话题似可告一段落因为南浔还有许多值得品味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个很有生活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很客气的,做生意的不紧不慢,脸上还常挂着笑意。街巷之中,干干净净的,天气好时穿行其中,收音机中评弹声软软飘来;半掩的门户中,唏哩哗啦的麻将推牌声中还夹杂着笑语。碰上爱舞文弄墨的老先生,如果你有空跟他吹上一阵,他便会兴奋得满脸通红,翻箱倒柜地弄些墨宝出来与你切磋。近几年在些大城市的饭店、茶楼时兴弄些老家具,做仿古装修,但像南浔五福楼这样的小面馆,多年前就已用八仙桌加条凳待客,门前的中式招牌和堂内的楹联,看上去就是和谐。面是既便宜又好吃浇头面上那走油肉和酥鱼块,还有本地的雪菜,真是每到南浔岂有不吃之理?

说来说去,还是亲自去看看为好,相信你看到的一定比你读到的更多更好。

身为江南水乡古镇(非六大古镇)出身的土著,六大古镇都去过。南浔古镇和乌镇离老家都只有几十公里路程,十分熟悉。

六大古镇都是明代建镇,从商贸、手工业集市升格为镇,距今七八百年历史。六大古镇的共同特点是:临河而建、徽派建筑、小桥流水、文化深厚。但最有特点的肯定是南浔。南浔有几个“最”。

南浔最大气。江南水乡古镇大多如“小家碧玉”,温婉优雅,建筑都以普通民居为主,间杂着若干大户豪宅。南浔在战争以后,借助上海开埠,与洋人开展生丝贸易,涌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丝商群体,其总资产高达八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真正的富可敌国。因此,南浔古镇豪宅特别多,南部景区豪宅成片,而且用料考究。张家、庞家以及北部的金家等等,都是深宅大院,整个古镇有一股浓浓的土豪味道。这是其他五个古镇比不了的。

南浔最洋气。六大古镇现存的古建筑都以清末民初为主,以徽派建筑为主,南浔也不例外。但南浔商人由于常年与洋人打交道,其建筑也受西方影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比如庞家的红房子,前半部分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后半部分却成了红砖的西洋建筑。又如张石铭故居,进门是徽派建筑,出口是西洋建筑,高高的马头墙内围着最摩登的舞厅……至今南浔商人的后代遍布全球。

南浔最文气。徽商、晋商以及后来的温州商人,出身草根,经商是因为人多地少、缺衣少食,出于无奈。南浔商人大多数原本就是地主,耕读传家。原本家里就有大片桑地,养蚕缫丝。只不过由于上海开埠,丝绸生意特别兴隆,才从地主转型为商业资本家。因此,南浔商人最有文化,他们的后人大多从事科学文化教育外交等事业。古镇有嘉业堂藏书楼,文物保护单位比其他五个古镇的总和还多。古镇除了出了成百进士、举人,近代还出了张静江、徐迟、卢芹斋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建国后,小小一平方公里面积,有两院院士七位,一位学部委员葛剑雄,以及中央委员三个。

南浔最秀气。南浔现在每年游客有一百多万,不算多,也不算少,除了假期,大多数时间游客不拥挤,加上文保单位多,因此商业化程度不高,体验感很强。古镇还有两三千土著居民,保留着原生态的江南水乡古镇气息。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如果你不进小景点,纯粹逛古镇,根本不用买票。古镇有十几条小路可进入,本地居民都知道。到了晚上,整个景区都免票,夜游古镇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情侣,晚上灯光不甚亮,可以做好多有趣的事……

没去过,不评说。江南古镇乌镇非常不错!

完全凌驾全国各大古镇,可以去一下。

超级喜欢南浔!!希望有机会走过他的春夏秋冬

江南水乡古镇南浔第一家,

七点前不要票

我是某年春节去的,游人特少,住在位置最好的那个客栈了,很舒服。早晨沿着河边走在街巷里,闻到做早饭的香味,小泥炉上煮着汤圆或者馄饨…感觉一切都很美好,像在水墨画中。但前提是没有游人。如果大家乌泱泱都去这,也就没什么好了。朋友圈是个毁掉安静的坏东西。

提起江南古镇,你会想起哪几座?比较传统的说法是乌镇、西塘、周庄、同里四大古镇,它们分别位于浙江省和江苏省。另一个说法是江南六大古镇,是在四大古镇的基础加上南浔古镇和甪直古镇,同样是两省平分秋色。

南浔古镇虽然小有名气,但比起其他四大古镇,人气明显逊色,它的人文底蕴和景色优美程度并不比周庄、同里、西塘和乌镇差,只是商业开发的稍晚一些,一些外地游客因为时间的关系,权衡后选择乌镇、西塘等古镇而舍南浔、甪直。

南浔和乌镇等古镇一样设有检票口,不过在早上工作人员上班之前和傍晚工作人员下班之后是可以免票进入的,个人认为这两个时间段的古镇最好看。

在工作人员没有上班的时间段虽然可以免费进入南浔古镇,不过只能在大街小巷之间穿梭,即使在白天,一些经典景点也需要凭票进入,个人认为小莲庄、刘氏梯号、张石铭故居等景点还是比较值得一游的。

小莲庄

小莲庄是除扬州、苏州的古典园林以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清代园林,主人刘镛曾是南浔首富,从绵绸庄的学徒发展成为蚕丝商家,并以此致富,之后涉足淮盐、轮埠码头、房地产等行业。

小莲庄位于南浔南栅万古桥西,园内花柳台榭、莲叶田田,主要位置还建有家庙。

这里曾是主人和友人夏季赏荷的地方,也是四季雅聚之处,整座园林的布局和细节处的构筑无不展现江南儒商的风雅。

小莲庄仿湖州莲花庄建造,内园是园中园,外园以荷花池为中心,池边点缀亭台楼阁,环池游览美不胜收。

下雨天的时候在室内听雨,也是一种浪漫的享受。

张石铭旧宅

张石铭旧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一边是浓郁江南特色的砖木结构,砖雕、木雕复杂而考究,一边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西欧风格建筑,反映了特殊的时代特色,这个时候主人在经济、文化和艺术方面都和外界有密切的接触和交流。

据资料统计,张石铭旧宅共有各类房屋150间之多。

这座旧宅完好地保留了历史旧貌,是江南少有的老牌豪宅,曾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同样是一座中西风情结合的建筑,由三部分组成,风格上和张石铭旧宅有相似之处。

刘氏梯号北部的欧式建筑尤其壮观,南部和北部的中式建筑融入了罗马风格,这种融合式建筑在江南六座古镇中,以南浔的数量最多。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