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E人E本:如何活在苹果阴影下放弃规模梦想

E人E本:如何活在苹果阴影下放弃规模梦想

时间:2012-11-04 16:55:36   作者:   来源:   点击:

2 期待更傻瓜的设备,希望延续Windows的使用习惯,不需要投入太高的学习成本

书写依赖

对笔的感情深。据杜国楹说,他们的用户里有将近10%的人,跟着E人E本买每一代产品。“因为没有别的替代。”

所以E人E本这样搭建公司的架构:公司的300人团队里研发人员占到70%,每年投入的1亿元里,有90%是让这个团队投在手写系统、云服务上这是E人E本最核心的竞争力;同时刻意让自己轻巧,把能外包的业务基本都外包出去:

1 产品工业设计:韩国最好的设计工作室M.I Design,到T6时,又换成日本的设计师。

2 配件制造: 电磁屏提供商,图像处理IC提供商富士通。

3 系统设计:第一代产品是Win CE,从第二代开始转向Android。

4 交互设计:外包给了曾为苹果设计Apple IIc的青蛙设计工作室(Frog Design)。

5 办公软件:与永中软件合作开发手写Office,金山WPS Office。

6 APP内容:向第三方应用商付费定制。

7 代理渠道:采取省级代理制。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E人E本在全国各地“诚招代理商”的字样。

甚至,为了迎合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E人E本也用了更“土”的打法来到达他们:E人E本要求代理商在IT卖场、高端百货商场里必须做形象店;2011年,请来没什么IT气质的明星葛优冯小刚代言;在广告形式上,也移植了以前“背背佳”、“好记星”等产品的电视购物式的营销手段。

这个人群给E人E本的回报是,让公司的日常现金流保持在1亿元左右。迄今为止的3轮融资,E人E本拿到了将近1亿元人民币,但杜国楹说,除了请葛优、冯小刚代言时,“基本没动过”。

但虎嗅在“E人E本:平板中的“脑白金”,如何避免汉王式命运?”一文中提到过的两个问题,似乎仍没找到根本解决之道:

问题之一:虽然定位精准但用户需求不足,目标用户群也没有可持续性。

问题之二,原有渠道的利用为E人E本赢得了这个市场的先机,但是随着苹果、三星等平板的跟进,E人E本时间差的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杜国楹这样回答两个问题:

现在我们40万用户里,70后比例已经超过60后了;随着时间推移,等80后到了领导岗位,不再需要现在这样高频度的键盘作业时,也会接受我们的产品的。

未来我们希望两条产品线,一条坚守高端,一条会兼顾性价比,通过适度的价格下移,兼顾更多人群,让用户年龄再年轻一点。我们明年要做的就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希望我们的人群能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消费我们的产品。

在书写体验这件事上,我们起步得最早。我们积攒的两大优势一是技术,二是对商务人群、对书写体验的理解。

杜国楹对“书写体验”寄望甚高的一个理由可能是,跨国竞争对手们也正在进入这个市场,这无疑是对这一股消费力的认同。一个例子是,三星的平板Galaxy Note 10.1使用了跟E人E本一样的电磁屏,手写功能也有一样的1024级压感。“三星去找给我们代工的厂商Wacom,说,E人E本用什么电磁屏,我们就用什么。”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