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顺丰潜行艰难增长:很难直接“切入”电商蓝海

顺丰潜行艰难增长:很难直接“切入”电商蓝海

时间:2012-10-21 14:34:07   作者:   来源:   点击: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顺丰在北京开设的“顺丰店”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便已关闭了部分便民业务。优选方面,物流子系统跟大网顺丰是独立的两个系统,并没有说是运用顺丰已有物流的基础和网络。整个优选的营运是需要烧钱的,刘淼称,原计划是在今年北京的业务开通之后,接着在上海、广州开始大刀阔斧加快速度扩张的,但顺丰优选上线几个月以来,并没有得到他想像的成绩。“多少有些受挫,我以为凭借顺丰的品牌,优选上线的成绩至少不是现在的样子,现在看整个投入是要有一定的控制和节奏。”

  在优选上线之前,王卫曾特意从深圳到北京,给优选的高管开会,他再三强调:“顺丰优选是不能失败的项目。”听王卫聊过顺丰优选的人都坚信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因为王卫很节俭,不会这么浪费。”用达瓦的话来描述,王卫的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他自有分寸,“据我了解,他也是做了市场调研反复论证的。顺丰开会就是吃盒饭,成本核算得很好。国有公司的成本核算像吃中餐,谁吃了哪个菜吃了多少都不清楚,王卫的企业管理像吃西餐,谁的盘子里有多少、吃了多少,都一清二楚。”

  王卫显然是有很大的危机感,除了上述四个动作,顺丰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早已经启动,其陆续开通了美国、东南亚诸国的收发快件业务。但顺丰的国际化被认为是未来不可知的国际化。与联邦快递和UPS等世界性企业相比,顺丰只是雏鸟一只,羽翼未满。

  客观的现实情况是,目前对顺丰而言最大的竞争,不是来自外资,而是整个市场竞争不规范,低价竞争,恶性竞争,还有法律法规滞后。一方面是顺丰面临着市场的恶意竞争,价格不能涨(同行都依靠低价),企业要开拓市场,成本就很高,自然难做。但国内的大多数快递企业为了能依靠低价竞争,都不会按照法律规定去缴纳必要的费用,比如员工的社保,这对顺丰而言相对不公平;第二,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市场经营环境不佳,例如现在快递车辆进城难、停车难,以及进校区难、进社区难。第三是快递赔偿法律始终不明确。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顺丰付出的并不少。今年显然是顺丰格外活跃的一年。但跨界容易越界难,对顺丰来说,无论是电商还是国际化,难度都可想而知。一位顺丰的高管透露,今年顺丰的一系列动作都是老板的布局,也都是尝试,至于试探的结果如何,都很难说。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