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站兜售“偷窥”办事 22元可查看用户小我信息

网站兜售“偷窥”办事 22元可查看用户小我信息

时间:2012-05-04 18:27:02   作者:   来源:   点击:

“强制加老友”“能看相册、日志”……

新快报讯 “强制加老友”“能看相册、日志”“22元便可非老友查看”……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兜售起社交网站的“偷窥”办事,对用户小我信息平安造成威胁。

最近几年来,社交网站已成为网民结识和联系朋友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小我信息庇护存在缝隙,社交网站却成了小我信息泄露的“温床”。专家认为,需通过法令途径“扎紧竹篱”,构建网络小我信息庇护的屏障。

花22元便可“非老友查看”

“最近,总有一些陌生人在社交网站上要求加我为老友,并频繁拜候我的主页,这让我担忧主页上的小我信息已被窃取。”余小姐说,以前打点购物卡、填写促销问卷时城市注意庇护小我信息,没想到社交网站也起头“危机四伏”。

社交网站用户常通过发布照片、日志、留言等联系亲友,因此用户主页上的信息多为真实信息。网友通常要对“老友”进行验证,互为老友后才能阅读对方主页。然而,“验证老友”的系统设置并没有阻挡网络“偷窥者”。

据查询拜访,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地兜售“非老友查看”办事,宣称不需要通过对方验证,便可直接查看小我信息。

记者在国内一购物网站键入“非老友主页查看”等关头词,公开提供此项办事的商户有10余家,醒目地标注着“强制加老友”“主页阅读”“非老友查看”等,其中,有的商品月销量过百、评论逾40条。记者向一家兜售“非老友查看”办事的网店支付了22元人民币,要求查看某社交网站A账户的联系体例、日志等。五分钟后,该商家向记者提供了B账户的一组账户名和密码,供顾客“体验效果”。记者通过B账户登入,可进入A账户的主页,其照片、德律风号码、电子邮件等仅对老友开放的小我信息均一览无余。其间,遭遇小我信息泄露的A账户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系统通知。

有的兜售“非老友查看”办事的商家还号称是“与社交网站合作拿号”,提供的“偷窥”账户可以是“VIP权限”。而买家如何使用这些小我信息,则不得而知。

手艺缝隙办理不善或是主因

互联网专家、上海交通年夜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魏武挥认为,实现“非老友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社交网站存在手艺缝隙被操纵;二是社交网站对内部人员办理不善。可是,“合作泄密”还有待核实,社交网站内部人为把持的可能性相对有限。对社交网站而言,用户小我信息庇护的系统设置不敷完善现象确实存在。比如,一些社交网站隐私设置目前散布在数个页面,相册、日志的阅读权限均要次次设置。这些本可避免“非老友查看”的最后关卡,因存在功能操作复杂等问题,而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又如,一些婚恋、求职网站为了包管几十万份用户资料总量,没有设置用户注销账户的法度,即便用户已经成婚或找到工作,仍然不堪其扰,小我资料被不竭阅读,并延续接到骚扰德律风和邮件。

“社交网站内部办理也需增强,如果网店打着与社交网站人员‘合作’的旗号,那么社交网站必须对此做出诠释,区分正当业务和不法买卖。”复旦年夜学新闻系副传授顾昕暗示,“非老友查看”办事的发布者、采办者,以及提供办事的电商平台、社交网站,都对用户小我信息泄露负有法令责任。

“非论是手艺问题仍是办理问题,在开辟社交业务时应当斟酌到其法令风险和商业风险。”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说,泄露、销售用户小我信息将被追究法令责任。

建议鉴戒国外引入赏罚赔偿

早在2005年,“中国同学录”网站的用户小我信息就曾被不法窃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已达2.44亿,社交网站用户占网民总数的47.6%。

刘春泉说,社交网站必须增强行业自律,通过手艺改革提高网站信息的平安性,同时买卖平台也需增强对网店经营者的审查,将犯警行为拒之门外。

然而,网络小我信息泄露问题的底子解决,仍然有赖于立法的不竭完善。魏武挥认为,由于有关法令律例还有待完善,实际操作中,遭遇信息泄露的用户仍然存在维权难的问题。要提高对网站运营商的震慑力,可以鉴戒国外经验引入赏罚性赔偿,催促其重视小我信息庇护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