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域名现在很受欢迎,从年初开始,每个月的注册量都在显著增加。”一位域名注册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在谈及“.中国”域名时这样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中国万网等域名注册商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中国”域名注册量的增长,平均每月都保持在20%以上,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也都在第一时间注册了“.中国”域名。
随着“.中国”域名的受追捧,针对“.中国”域名的抢注和炒域名的行为也愈演愈烈。对此,有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域名有不少优点,但其只是一种网络地址的表现方式,并不具有过高的实际价值。因此,对于“.中国”域名,企业和投资者都应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否则将可能因为炒“.中国”域名而赔得血本无归。
“.中国”域名受追捧
2009年11月16日,在微软、百度、阿里巴巴、淘宝、Firefox、OPERA、遨游、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和众多中国知名互联网企业代表的共同支持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向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递交了“.中国”域名国际申请。
2010年7月,ICANN通过上述申请,“.中国”域名成为世界首个纯中文全球顶级域名;同年8月,“.中国”正式实现了全球启用和域名解析,全球网民可通过联网计算机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点实现无障访问。与使用英文域名一样,用户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中国”域名即可到达相关网站,如输入“北京大学.中国”,即可进入北京大学官方网站。
对于广大中国互联网用户而言,和英文域名相比,“.中国”拥有三大优势。第一是记忆简单。调查显示,超过90%的公众认为中文域名更易于记忆和使用;第二是使用方便。对于广大中国互联网用户而言,使用母语的便利性不言而喻。另外,英文字符“。”和中文句号“。”等效,繁体与简体等效,使用“.中国”域名无需切换输入法,大大简化了上网时的操作;第三是辨识度高。对于企业而言,几乎都有自己独立的中文品牌,中文域名不需要将品牌意译或音译成英文字符即可用作网络品牌。
IT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除了上述优势外,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中国”域名的启用还增加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的上网方式,将极大地降低中国网民,特别是农村等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门槛,促进我国互联网的普及。
调查显示,目前入围2011年世界500强的61家中国上榜企业中绝大部分都开始使用“.中国”域名,其中包括神华集团、中国电信(微博)、交通银行等各行业巨头;同时,众多中小企业也选择了“.中国”域名,例如,北京万水净水剂公司启用了“北京万水.中国”域名,四川川大干燥科技工程公司启用了“川大干燥.中国”域名。对此,上述企业认为,使用“.中国”域名有助于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进行有效推广。
除国内本土化企业之外,大批外资企业也先后开通“.中国”域名,如肯德基、法国兴业银行、爱普生等都已完成与其企业品牌或者产品名称相对应的“.中国”域名。
随着“.中国”域名的被热捧,众多域名注册商也推出了相应的服务。中国万网近期推出“.中国”域名的优惠促销活动;新网也推出了注册“.中国”域名送免费使用期的活动。
上述域名注册中介机构负责人介绍,“.中国”域名的推出仅过了一年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企业和各类互联网用户对“.中国”域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
炒域名将血本无归
随着“.中国”域名的受追捧,针对“.中国”域名的抢注和炒域名行为也愈演愈烈。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中国美(微博)的”、“重汽”、“鲁能”等知名企业的“.中国”域名已经被抢注;除此之外,“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中国”域名也被抢注,并被抢注者标出上万甚至数十万的高价,在网络上叫卖。
有相关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从“.中国”域名申请开始,其中蕴藏的商机已经被嗅觉敏锐的各类炒家看中。该人士透露,早在去年10月份开始,就有浙江、福建等地的炒家,在中国万网抢注了10万个左右的“.中国”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