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山西电视台 > 黄河新闻在线直播

泡茶视频(正确泡茶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5-19 16:34:13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泡茶视频(正确泡茶方法视频)

正确的泡茶步骤视频,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情,泡茶也是一门学道。若是泡茶方法不对的话,会影响茶叶的挥发以及茶水的口感。下面来看看正确的泡茶步骤视频。

正确的泡茶步骤视频1

1、煮水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软水为最佳,无论是需要80度还是90度热水来泡茶,首先都必须煮沸,再晾至适宜的温度。

2、洗杯

往茶壶、盖碗、闻香杯、品茗杯中注入热水,称之为烫壶洗杯,清洗干净茶具,提升茶具温度,也利于后续泡茶时诱发茶香。注意需要迅速倒掉水分。

3、投茶

一般来说,茶水比在1:30~50,也就是投茶3克,至少注水150ml。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定,喜欢喝浓茶的可以多投一些茶叶,喜欢喝淡茶的可以适当多加一些水。

4、冲泡

注水冲泡时讲究“凤凰三点头”,就是将茶壶下倾上提三次,对宾客“点头致意”,同时也可以使茶汤浓度均匀。注意茶倒七分满,倒得太满端茶时容易烫伤。

5、倒茶

泡好的茶汤一般先倒进茶海中,茶海又称公道杯,意为分茶公道。再从茶海倒入品茗杯,有品茶之意。

6、奉茶

茶杯需要放在茶盘,再递到茶客面前,注意放置在茶客的右手前方。递茶之后,还需要用右手做出请茶的姿势。

7、品茶

端起茶杯后,不要着急饮用,先闻茶香,再品滋味。小口啜饮茶汤,让茶汤在口腔中停留几秒,感受茶汤的回味、甘甜,再滑入喉咙咽下。

关于茶道入门的基础知识

1、认识中国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2、认识和应用茶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3、基本手势

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4、备器

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5、洁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正确的泡茶步骤视频2

1、温具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3、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新手必须注意的几个泡茶事项

1、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过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习惯于泡浓茶: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正确的泡茶步骤视频3

如何挑选好的茶叶

1、嫩度: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2、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3、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4、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

新鲜茶叶的保存方法

1、利用干燥箱储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储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利用冰箱储存: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尤其是较细嫩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更要冷藏。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3、利用热水瓶储存: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储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4、利用罐子储存: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储存。最好不要使用玻璃罐、瓷罐、木盒或药罐,因为这些器具具有透光、不防潮、易碎的缺点。适合保存的罐质材料有: 锡罐或铁罐:具有不透光的功能,是最适合的材质,包装前罐内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且必须保持罐内清洁、干燥、无异味。 铁皮罐:最好用双层盖的,包装前罐内要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盖口的缝隙可用胶纸封紧。 密封罐:市面所卖的密封罐通常会透光,使用时最好先用铝箔袋将茶叶包装好再放入密封罐,另外也可以放入干燥剂,加强防潮的功能。

南方人?说麻烦的就只能这样了。

泡茶看什么类型的,我常年喝绿茶,从来不感觉麻烦,一壶水,一杯茶走到哪里都方便,等几分钟茶水凉了好喝。

这里我并不是对南方茶有什么意见,其实对潮汕的功夫茶我还是下过功夫学习的 ,潮汕功夫茶是古代贵族茶道的减缩版,和杭州余杭的径山茶宴,四川的盖碗茶客家的擂茶等等都是中国茶文化不可缺少的文化瑰宝。

我是浙江的,这些年对茶种和工艺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龙井43白茶黄金芽极白等新一批优良的早茶种出现,就你说的泡茶很麻烦,我们从来都没有感觉到,泡茶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实,喝茶从来都是一种享受。

喝茶分三步:

放茶叶,冲水,吹吹喝

不是泡茶很麻烦,是人自身过得繁简而已。

拿吃饭来说,过的精致,你有条件可以向皇帝学习;过的简单,蹲地上啃个馍。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

泡茶确实需要一系列流程,一些老茶客在品茶时,光是闻香就有干茶香、落水香、盖香、挂壁香、叶底香等等,更别说还有不同的茶具、不同的冲泡手法等等。

泡茶更像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一款茶叶,更能陶冶情操,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当然,我们并不是随时都有时间坐下来,用一整套流程来品茶,所以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泡茶方法。

比如杯泡法,即将干茶投入一个玻璃杯,然后倒入热水,简单方便,而且等待片刻即可享受茶汤。

当然,使用杯泡法也得注意一个问题,那就算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因为使用杯泡法的过程中,茶叶长时间浸泡在热水里,相当于一直在释放内质,泡出的茶汤又苦又涩。

以白茶为例,200ml的玻璃杯,投入1-1.5克茶叶即可。如果投茶量过多,只会导致内质含量超标,难以入口。

想了解更多专业茶知识,欢迎关注【小陈茶事】。

泡茶的过程就是喝茶的一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品茗的习惯,由于国人认为茶有德,后称之为茶道!

喝茶的讲究在于选茶、洗茶、泡茶、品茶。很有讲究的啦。

不过,喝茶之人普通百姓居多,老百姓喝茶就不特别的讲究了。

既然喜欢喝茶,又不麻烦又省事儿,告诉你一个方法。

找一个你地点方便的茶城,选一个环境好点儿的铺面,去买茶,茶老板一般都是南方人,热情好客,会亲自给你泡茶,边喝边可以聊天,完事儿了把茶叶寄存在此,想喝茶了就去,茶老板会很高兴的,既弥补了店铺冷清的局面,又给你提供了方便,茶老板又多了个《铁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来,再看看我的视频,看看我的方法。

嫌麻烦可以去茶楼,只要有钱这些问题好解决。

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这是以前的说法。所以,南方人越喝越清醒,喝出生意经,北方人越喝越糊涂,喝出酒迷瞪。如今,咱北方人也进步了,到处是茶桌、茶摊儿,推杯换盏中,略出小汗,神清气爽。

喝茶,环境与茶具很重要,有的比较轻松、古朴。像根雕、老船木等,气氛很放松。

有的豪横、阔气,显得商务十足、,很气派,一般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家具

但是,北方人,粗犷率直,来不了那么多繁琐,总想简化一下程序,但也不能失去茶的趣味儿,所以要找到适合北方人喝茶的方式。

通常,喝茶比较繁琐的是红茶、普洱茶、铁观音。需要专用茶具,掌握火候。比较简单的是毛尖等绿茶,随时随地可冲泡细酌。本人以毛尖为例,介绍一下,冲泡方法。

毛尖,既然是绿茶,冲泡一般选用玻璃器皿,这样可以欣赏到茶色、茶汤,增加品味。小杯子一般取4g茶叶,大杯取8g茶叶,太少了,没有味道,太多了,发涩发苦,切记,量很重要,要恰到好处。

冲泡毛尖的水温一般在85度--90度,所以要被一个凉水杯,烧开的水,要在凉水杯里放2分钟,再冲泡茶叶。

第一次要洗茶,因为茶叶也是手工制作,采摘、炮制、包装、销售,要经过无数人的手,难免有灰尘和细菌。一次冲洗后,表面一层漂浮物,水要倒掉。

第二次倒入80度左右的水,泡3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这次的茶汤清澈中带点绿色,略显白混,这就是毛尖的正常现象,因为茶芽儿非常嫩,高温冲泡后会析出茶叶的嫩毛,也有人说是洗出了氨基酸。注意,不要一冲水就急于去喝,一定要泡几分钟,此时端起水杯,在鼻子前嗅一下,能感受到青绿的大自然的清香。信阳毛尖绰号“小混蛋”,茶型小、茶汤混、味道淡。这杯不是极品,也基本有了效果。

当然,有的茶,是需要先倒水,再放入茶叶的。一般是为了体现茶叶的独特形状及特性,如猴魁,茶型也较大,叶片美丽。

先倒上一杯开水,再逐片放入茶叶,

一般放三片茶叶,就可以冲泡一杯好茶,放入后们可以观察到茶叶逐渐膨胀、舒展、的过程,若是鸭舌,还可以看到茶叶在水中翻滚的过程,无形中,增添了茶的乐趣。

冲泡后,轻轻摇一摇,就会闻到茶香四溢,满屋飘香。

这里说的是最简单、最方便、最易学。对茶叶冲泡要求最低的饮茶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千古事,辞句赛刀兵;

百无一用是书生,码文酌句度此生;

过路君子如翻到,阅赞转发皆修行;

若能豪横圈个粉,大义大德大恩情。

这个方法简单、用玻璃壶、一次OK、我家茶壶虽然好多、除了假期、过年过节、家人、或朋友来才有时间细细品、平时我也简单一点!

省事的话,烧一壶开水,抓几片茶叶放杯子里,泡开就可以喝了。个人觉得喝茶是一种心境,形式并不一定重要,一个人喝茶品寂寞,两个人喝茶聊故事…

你不能直接买泡好的茶吗?

但说句实话,泡茶就是喝茶的一部分,我本人也很喜欢喝茶,也享受泡茶的过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好奇心,是生活的调味剂。

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要去一探究竟,才不会错失美好。

一旦好奇心丧失,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致,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满目疮痍,没滋没味。

从此,生活中很多美好,便不会被发现。

其实,只要细细去体会,生活处处都存在惊喜。

停留在花瓣上的蝴蝶,不怕生人、愿意停留在手臂上的蜻蜓,美无处不在。

与三两个好友,安静地煮一壶老白茶,小心地抿上一口茶汤,感受其不凡的风味。

这便是,用彩色蜡笔绘出的美好世界。

素描虽然好看,但是却只有黑白二色,终究是缺少色彩。

有位茶友察觉到自己的生活太过单调,于是开始学习喝茶。

他喝的是红茶。

前些天,他来问了个新手茶友常会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红茶半天都泡不开,红茶到底要怎么泡才好喝”?

应茶友之邀,特意写篇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

《2》

红茶很难泡开,有很多因素决定。

比如,红茶条索太过紧结。

比如,冲泡红茶的水温太低,无法渗透到茶叶内部。

……

至于具体的原因,还是要根据茶友的实际情况来看。

通过询问茶友冲泡时的一些小细节,从他的回答中得到了答案。

他说,自己在冲泡红茶的时候,均是采用温水冲泡。

之所以选择使用温水冲泡,一是因为听别人说,沸水会将红茶泡出酸味,二是因为自己用盖碗快出水不太熟练,害怕烫手。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知,茶友是因为冲泡水温不足,才会导致红茶不易泡开。

沸水的温度高,可以尽快浸润茶叶,从而释放滋味物质。

另外,传说中沸水会将茶叶泡出酸味,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品质出众的红茶,即便用沸水冲泡,也不会出现酸味。

只有茶叶中含有酸味物质的红茶,在经历沸水的冲击后,才会大量释放出来。

为什么有些红茶会拥有酸味基因呢?原因在于工艺。

红茶的发酵程度较高,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制茶师将尺度把握好。

一旦因为疏忽,导致红茶出现过度发酵,如此一来导致叶片中出现酸味物质,在冲泡时候便会释放。

将冲泡用水从沸水换成温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酸味物质的释放,起到掩盖缺点的作用。

可见,沸水并不是导致红茶出现酸味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茶叶的品质。

像我们家的红茶,每一款均可以直接用沸水冲泡,完全不必担心。

降低冲泡水温,反而会容易出现茶叶泡不开,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寡淡,香气浅薄,喝茶体验直线下降。

而害怕盖碗烫手的话,得多多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唯有熟尔。

掌握技巧,在平常泡茶的时候多多练习,沸水泡茶出汤,不过是小事一桩。

泡茶,是有方法的。

《3》

想要泡好红茶,给大家3个建议。

冲泡红茶,建议使用盖碗冲泡。

在国外,外国友人喝的下午茶多数都是红茶。

往大茶壶中投入红茶,注入沸水,静待片刻后便可以倒出品茶。

如此冲泡方法,方便又快捷,但它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品饮红茶每一冲的风味。

在福建,盖碗冲泡仍旧是主流方式。

往盖碗中投入红茶,注水合盖出汤,一冲接着一冲,品味不同风味的汤水。

喝茶不正是因为如此才有趣吗?

将不同冲次的汤水喝到口中,细细品味它与上一冲的不同之处,感受好茶的曼妙风情。

而要是用茶壶或者玻璃杯冲泡,茶与水长时间接触在一起,汤水的滋味层次就没有这么丰富。

在选择盖碗时,茶友们可以选择标准大小(100-110毫升)的盖碗。

市面上常见的红茶有罐装以及泡袋装,像泡袋装多数是以5克为一泡。

5克干茶,注水100-110毫升便可,如此泡出来的汤水更加符合大部分茶友的口味,风味卓绝。

是以,选用标准大小的盖碗,在泡茶时更加方便。

冲泡红茶,不建议加佐料。

有的人在泡茶的时候,喜欢往里边添些枸杞、桂圆、红枣等食品。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泡出风味更加出众的汤水。

然而,事与愿违。

优质红茶的风味是以,鲜爽、清甜,雅致为主,走的是高雅路线。

但要是往里边增加一些食物,会导致茶汤的风味出现巨大的变化。

比如,红茶的花蜜香被桂圆、红枣的气息所掩盖,从而破坏好茶原本的风情。

比方说,红枣中的甜味释放在汤水中,使得原本清甜的茶汤变得过分甜腻,没有风骨可言。

好茶,宜清饮。

不需要增添其它物品,完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

冲泡红茶,不宜闷泡。

有人认为,无论冲泡的是红茶,还是白茶,均需要闷泡一会才好喝。

实际上,这是劣质茶的“专利”。

品质不佳的茶叶,内在物质少得可怜,唯有增加茶与水接触的时间,让藏匿在深层次的滋味物质释放在汤水中,汤水喝起来才有滋味。

对于劣质茶来说,闷泡是遮羞布,而对于优质茶而言,闷泡却是大忌。

品质卓绝的红茶,内含物质极为丰富。

在冲泡时,茶叶与水接触的瞬间后便会开始释放滋味物质。

若是与水接触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滋味物质过量释放出来,使得茶汤喝起来滋味过于浓重,甚至过于苦涩。

为了品味好茶最佳的风味,快出水才是王道。

快出水,说的是从注水到大部分茶汤倒出的时间控制在7-8秒内为宜。

如此,才可以确保释放在汤水中的滋味物质数量均衡,营造出一杯滋味鲜爽曼妙的汤水。

有些茶友,一直认为自己出汤的速度满足了快出水的要求,实际上相差甚远。

曾经有位茶友来吐槽,自己冲泡时每个步骤都是按照要求做的,为什么还是会泡出很苦的茶汤。

请茶友拍摄一段冲泡视频。

视频中的茶友,注水的速度慢悠悠的,不过是注水就已经花费了十几秒,接着再出汤,花费的时间加在一起至少有30秒左右。

快出水的时间限制,已经含括了注水的时间。

注水速度太慢,即便合盖出汤的速度再快,也称不上“快出水”。

对于快出水的概念,茶友们需要搞清楚,别造成太多误解。

明明闷泡了,还找不到茶汤苦涩的原因,然后一头雾水。

想要做到快出水其实并不难,还是那句老话,唯有熟尔。

《5》

拥有好茶,却喝不到最好的风味,心中难免憋闷。

怀揣着喜悦的心情,取出一泡红茶准备品饮。

结果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欠佳,就像是一盆冷水淋透了全身,凉飕飕的。

任何事情,都是按照轨迹行走的。

闷泡时,茶与水长时间接触,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自然更加浓重。

而快出水的话,释放在汤水中的滋味物质则更加均衡,喝起来自然风味更好。

想要泡出一杯滋味较好的汤水,用对方法是关键。

若是听到什么话,就十分信任,很容易错付真心。

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做那个被牵着走的人。

更多关于红茶的原创知识

看完红茶的发展史,教你顺利区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还在用保温杯冲泡红茶?别再荼毒好茶了,红茶的正确泡法看过来

一段红茶界的悬案,为什么有的红茶,用沸水冲泡茶汤会发酸?

红茶喝进去就甜,不讲回甘?老茶客发话了,3点讲清好红茶的标准

红酒讲究适饮期,红茶也一样,那保存超过10年的红茶还能喝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