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福建电视台 > 福建少儿在线直播

闽保护“非遗”从娃娃做起

发布时间:2014-08-03 20:49:09   作者:管理员   来源:直播好站网   我要投稿

歷时三个半月的福建省首届"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暨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已在福建漳平市落下帷幕,而来自闽省各地400多名选手和100多个曲艺节目参与此次大赛角逐对未来的影响却由此开始.闽省重视少儿曲艺发展的背后,还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方言的目的. 大公报记者 史兵

中国曲协副主席籍微、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罗训涌等领导观看了获奖节目汇报演出.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将推荐大赛的优秀作品代表福建省参加今年8月在成都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

首设政府"丹桂奖"

据介绍,为弘扬和传承曲艺艺术,培育曲艺新苗,发现曲艺新人,推荐闽省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参加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福建省文化厅首次设立了"丹桂奖",并与福建省文联联合主办,福建省曲艺家协会、福建省艺术馆、漳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福建省首届"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该赛事自3月20日启动以来,歷时三个半月.全省各地共有400多名参赛选手、100多个曲艺节目参与大赛角逐,参赛作品不仅有相声、小品、故事、快板、评书、双簧等北方曲种,更有南音、锦歌、答嘴鼓、闽南讲古、将乐南词、东山歌册、东山渔歌、龙岩竹板歌、建瓯唱曲子、莆田梆鼓咚、莆仙八乐说唱、?族绍鹊苟等极具八闽特色的福建本土曲艺.

保留方言保护"非遗"

福建是一个多方言的省份,全国80多种方言中,福建就佔了60多种,而那些语言表演类的文化遗产恰恰是寄生在方言上的.福建省文化厅社会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梁祥霖在接受大公报记者採访时指出,在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代表福建五大曲种的福州评话、福州伬唱、闽南南音、南平南词、漳州锦歌等,不仅是用方言演唱的,甚至连剧本都必须用方言来写.所以,要保护好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必须保留好福建方言.

"但是从国家角度看,语言需要统一.所以,现在学校有规定,校内不许讲方言,年轻一代逐渐就听不懂方言了.虽然全国人大、政协曾提出学校要保留双语,即汉语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但执行起来有困难."梁祥霖说.

据福州当地媒体披露,此次福建"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南音、南词和锦歌等几大曲种均有少儿报名参赛,唯有福州评话和伬唱缺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福州方言的萎缩,已给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亮起了红灯.

梁祥霖说:语言的作用一是交流,二是思维,而文化遗产同时兼有这两种功能.福建是一个方言大省,与台湾有?极其特殊的渊源关系,其中方言相通就是其他省市不能比拟的.仅从祖国统一大业的需求来看,闽方言就应该保留、传承,甚至发扬光大.

让方言进校园社区

福州曲艺团团长陈晓岚说:"凡事要有记忆才能有感情.现在的福州评话和伬唱,少儿基本上都没听过,怎么可能喜欢上?过去评话和伬唱的观众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否从儿童、少年抓起,设立相关的乡土教育课,让评话和伬唱进校园?"

梁祥霖不无欣慰地告诉记者:早在八年前,福建省文化与教育部门就开始推动非遗保护进入校园和社区.以中小学为主,这次参加少儿曲艺大赛决赛的节目,绝大多数是这八年来进校园的产物.目前,仅闽南地区就有200所学校有木偶学习机制,相关经费开支由政府埋单;编写普及教材,现已编写出版了十多本《闽南乡土》教材.入社区相对简单,百姓自发,政府帮助培训老师和骨干.关键在于强化百姓对非遗文化的意识和自豪感.

据福州本地媒体报道,近些年福州市一些学校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为孩子们演出闽剧、伬唱、福州评话、福州方言歌曲等,还开设花灯製作、软木画製作、香店拳拳法等传统技艺教学.然而,开展此类乡土教学的学校数量还很少,而且没有常态化,更没有一套科学的乡土教材.如何让评话和伬唱常驻校园,路还很长.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娃娃   保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