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大丰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杏花有什么特点(杏花镇有多少个村)

发布时间:2022-05-15 22:28:05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中文名:杏花村镇

行政代码:141182101

身份证前6位:141182

长途区号:0358

邮政编码:033000

隶属政区:汾阳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晋J

辖区面积:85.4km2

人口数量:约2.3万人

人口密度:269人/km2

1、地方简介

 

汾阳市辖镇。1958年建杏花村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3万。杏花村镇

冀孝公路过境。辖杏花村东堡、杏花村西堡、辛庄、武家垣、下堡、冯郝沟、上堡、安上,庄上、上庙等20个村委会。酿酒业发达,杏花村汾酒厂位于境内。农业主产高粱、小麦、玉米。风景名胜有杏花村竹叶青公园。古迹有金代太符观。

2、行政区划

 

杏花村镇区划

杏花酒厂社区

东堡村

西堡村

冯郝沟村

安上村

小相村

上堡村

下堡村

小相寨村

庄上村

石老村

上庙村

张兴村

窑头村

辛庄村

杜村

官道村

永安村

武家垣村

3、地方人口

 

杏花村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7765

男:14215

女:13550

家庭户户数:7454

家庭户总人口(总):27148

家庭户男:13838

家庭户女:13310

0-14岁(总):8159

0-14岁男:4279

0-14岁女:3880

15-64岁(总):17999

15-64岁男:9153

15-64岁女:8846

65岁及以上(总):1607

65岁及以上男:783

65岁及以上女:82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6416

4、建制沿革

 

酒文化

明、清时期,杏花村政区包括尽善北里、尽善南里、两仁里等。年间属五区。

6年,成立杏花乡。建国初属四区。

1959年3月,成立杏花公社,驻杏花东堡村。

1984年6月,杏花村公社改设杏花村镇至今。辖杏花居委会和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居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及东堡、西堡、冯郝沟、安上、小相、上堡、下堡、小相寨、庄上、石老、上庙、张兴、窑头、辛庄、杜村、官道、永安、武家垣18个村民委员会。

5、乡镇建设

杏花村镇

 

杏花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酒都汾阳”这一主线,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围绕杏花村品牌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确定了“打造一流的经济强镇、文化古镇、交通重镇、旅游名镇”发展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做到了“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

全力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杏花村新区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干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白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社会综治工作再创佳绩。

6、气候特点

 

汾阳杏花村镇境内年平均气温因受地形影响,差异较大,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0.6℃。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9.7℃,丘陵地区8.5℃左右,山区6℃,头道川河以北的高中山区仅4.9℃。气温年内变化也比较大,1月份气温最低,多年平均为-6.5℃,7月份最高,多年平均为23.8℃。

7、矿产资源

 

汾阳市境内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矿种有:煤、白云岩、石英砂岩、石灰岩等十余种。截至2006年,全市领取采矿许可证的各类采矿企业有35个,各类矿产品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8、地方特产

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

主料:豆角750克,红面条700克(约干面500克)。

辅料:食油100克,酱油40克,精盐10克,葱、蒜、花椒、香油、香菜、醋各少许。

制法:

1、将豆角择角去筋,洗净后用手折成2厘米长的段。葱切成葱花,蒜捣成蒜泥,香菜切成末。

2、瓢上火放入食油和花椒,油热后,将约60克的花椒油舀入一小碗内(瓢内留约40克),随后加入少许酱油、醋、香菜、香油、蒜泥和葱花,搅匀成调味汁。

3、将葱花和豆角投入瓢内煸炒,待豆角发翠绿时,加入酱油、精盐,翻炒均匀,再加入约100我汪水,然后将面条拨散,均匀地铺撒在豆角上,用锅盖盖严瓢面,中火焖制。约3分钟后揭开锅盖,用筷子累累拨散面条,再加入清水少许(要根据瓢内水分多少而定,水多则可使面条成疙瘩,水少则要糊锅)盖严锅盖,再焖约3分钟(焖制中要注意水分),面条即熟。这时揭去锅盖,用筷子将调味汁均匀地淋洒在面条上(即可撤锅),一手拿小铁铲,一手用筷子将面条一豆角翻搅均匀,食时盛入碗内即成。

特点:面条筋韧,豆角脆嫩,咸香味浓,食之利口。

9、附近景点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的酿造史自北齐河清年间(561——564年)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没有间断。遗址为宋代“甘露堂”原址,现存作坊遗址为堡墙式院落,由南北两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

北院为酿酒作坊原址。有五个院落,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遗存清代酿酒作坊,且遗存有埋入地下的发酵地缸。院内有一古井,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墙而构,墙上嵌有傅山手书“得造花香”碑一块,此井至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院内还保存明代酿酒所用的甑筒一个。作坊遗址保存完整,反映了汾酒文化的传承,是一处十分珍贵的酿酒业实物遗址。

谢谢邀签,杏花村:泛指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天在安徽贵池县城西及山西汾阳县等地都有以"杏花村"命名的村镇,恐怕都是这首诗出名后才命名的,并非在当时真有一个叫杏花村的村子。

杜牧所指的杏花村,真正的所在地:应当是在山西省境内。当初古诗人杜牧在清明时节,被山西杏花村的景色而陶醉,为后人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绝句。至于现在山西境内的杏花村,是不是“开满杏花\"?笔者无缘前往,故无资言论。

江南池州的杏花村。

谢谢你的邀请。

作者: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这个话题太过复杂,姑且不考,今天主要谈谈杏花村的渊源。

一、山西汾阳杏花村说。这种说法流传很广,主要原因就是闻名天下的杏花村酒产自该地,所以大部分人都以为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是这里,但实际上杜牧与汾阳杏花村并无交集。

二、安徽贵池(池州)杏花村说。杜牧晚年曾任江南池州刺史,池州城外有个杏花村,这个地方很符合诗中的意境,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

三、江苏南京说。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昇州(治今江苏南京)》中,有“杏花村在(江宁)县理西,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的记载。这是距离杜牧比较近的年代,此说有一定的道理。

四、陕西西安说。杜牧的故乡是长安,他也曾长期在长安为官,晚年退休后也居于此地。据说在长安樊川一带,有个叫杏花村的村落,与杜牧同时代的诗人温庭筠有一首《与友人别》,其中这样写道:“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温庭钧晚年与杜牧有过来往,他笔下的杏花村在杜牧研究文献中出现比较早,有一定的道理。长安附近的这个杏花村如今叫双竹村,隶属长安韦曲街道办事处管辖。

五、虚指说。这也是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了,说杏花村是诗人随手杜撰,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地方。

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能李牧也不知道呢!!(那尼)(那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奔事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酒尚属诗人意境。

当今它位于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是唐代诗人杜牧在一清明喝过酒的地方。因为贵池县古时属于池州府,而诗人杜牧曾任池州刺史,并且《清明》成诗时间,与他在任时间上相符。因此那个凑趣的牧童,也就是池州人士。至于杏花是否满城因为没有去过,那就不知晓了,但是杏树一定会有的。

这里的杏花村,应该是泛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年清明前后,天空都雾气腾腾,小雨簌簌下,行人走在路上,又渴又饿,无力行走,好似魂落魄似的,这时候很想遇见酒肆,开怀畅饮一番。

迎面只见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就欣喜地问道:那里有酒店哪?

牧童指着远处开滿杏花村庄。

意思是说阳春三月,杏花深处就有酒店!

不是单指那个村庄了。

当然,也许就是山西汾酒的杏花村也未可知?

杏花盛开的地方,坐下来开怀畅饮,实在是行路人难得的口福哇。

谢谢神话先生的特邀!

“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到底在那里?近几年有过讨论,因为现在“杏花村”太多了。在我老家合肥城的德盛门门外就有杏花村,村旁有一池塘,池畔种有许多杏树。因为名子响,大跃进成立了〈杏花村人民公社〉,到现在变成了合肥市的景区之一。我不想为家乡乱争荣誉,合肥市的这个村子,不是杜牧遇到那个牧童所比指的地方。到了上海,四马路上有一家闻名沪上的酒楼叫“杏花村”,当然也和诗句无关。因为在唐代,这館店的创始入还没到人间。当然,山西汾阳县人认为那牧童就是当地人,他指的杏花村从南北朝时期到现在还产著名的汾酒。但是要证明杜牧在清明那天喝的是汾酒,也很困难。因为没有记戴说杜牧到过那里。而比较正确的推断是:位于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是唐代诗人清明喝酒的地方。因为,贵池县古属池州府,而诗人杜牧曾任池州刺史,並且《清明》成诗的时间,与他在任时间上相符。所以他不太可能乘什么现代交通工具去山西喝汾酒。因此,那个凑趣的小牧童也就是池州人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著名的晚唐诗人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吟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吟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那么你知道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吗?

说到“杏花村”,想必大多人想到的都是中华名酒第一村——山西汾阳的 杏花村。毕竟那里是著名的酒都,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主产的汾酒、竹叶青酒更是中国排的上号的名酒。尽管杜牧的《清明》诗也近乎是人尽皆知,但若忽然被问起诗中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把两者划了等号。事实上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并不是在山西汾阳,而是在安徽的池州市。

说到安徽池州,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但如果说到它境内的几大“名产”,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比如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九华山;举世闻名的红茶品种祁门红茶;我国三大富硒地之一,享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美誉的石台县;诗仙李白多次探访并留下名篇《秋浦河》十七首的秋浦河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所居住的东流镇;“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等等。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古称池阳郡,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唐高祖武德4年(621)置州,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池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素以生态闻名的它,是一座自然秀美的生态绿城,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青峰绵延苍翠,碧水澄清湛蓝,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富硒资源占全市面积的近61%,大气环境质量更是稳居安徽省前列,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是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人们健康养生的首选之地。

丰富的资源优势,让池州成为一座享有盛誉的旅游名城。境内拥有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等各类景区景点300余个。还拥有底蕴深厚的诗词、宗教、戏曲、民俗等文化内涵。素有“千载诗人地”的池州,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驻足于此,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像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岳飞、文天祥、李清照等。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不但个性突出,而且理念高尚、系统完整。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还有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等风格迥异的池州民俗文化。

“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因杜牧《清明》诗名播青史,饮誉天下的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千百年来一直是池州人民心头的骄傲。孕育于此的《杏花村志》更是《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岁月的长河总是能涤荡出不一样的新奇。今天的池州已不再是昔日“吴头楚尾”的江东小州,而是一颗镶嵌在江淮大地、八百里皖江上的华丽宝石。若杜牧在天有灵,想必也会为今天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政通人和的新池州感到自豪吧。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