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影视频道 > CHE高清电影在线直播

莲子旁边有密密麻麻的小洞(莲子上有很多小洞)

发布时间:2022-05-23 21:24:40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莲子旁边有密密麻麻的小洞(莲子上有很多小洞)

莲子旁边有密密麻麻的小洞:

一般是有两个?,是对称的,也是直通的,那是被抽调莲子心散干了。是加工的时候,把莲子心去掉了,不然是会有苦味,是会影响口感的。

如果莲子有很多个小眼,正常来说,超过两个,而且是不对称的,那就表示是被虫蛀了。要知道是否能够被虫蛀了,那就看一下袋子里面是不是有很多的粉末,有的话,就是被虫蛀了。

无芯莲子和有芯莲子区别:

1、口感上的区别

莲子芯的颜色是绿色的,里面是含有很多的生物碱成分的,带有一定的苦味啊,所以有芯的莲子吃起来口感是会比较苦,而无芯的莲子吃起来口感是会比较甘甜。

2、功效上的区别

莲子芯里面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对人体来说,是可以清热、下火、清心、安神,对于火气比较大以及失眠多梦的人群来说,是可以吃有芯的莲子的,对于体质偏寒的人群来说,还是吃无芯的莲子比较好。

农村种植的,辣椒叶上发现很多小洞,是怎么回事?

小水家每年都会种植辣椒,一般都是种了自己吃,对辣椒叶上出现小洞再熟悉不过了。

辣椒叶片上出现小洞一般都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辣椒得了炭疽病

辣椒得了炭疽病叶片开始会出现褐色斑点,后期颜色会变黑直至腐烂。

二、辣椒得了病

辣椒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鞭靼内丝白菌引起。病发症初期叶片出现小黄点,严重时全叶变黄,叶片腐烂至无叶。

防治方法:种植前深翻土壤,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杀菌消毒。

三、蚜虫吞食

蚜虫喜欢吃嫩叶,吸食嫩汁

防治方法:

###

感谢邀请,我是城乡彩虹桥!

那农村种植的辣椒叶片上发现很多小洞,是怎么回事?

一,虫害造成辣椒叶片上产生很多小洞!

二,辣椒炭疽病毒造成辣椒叶片上产生很多小洞!

最后,城乡彩虹桥君觉得,农村种植的辣椒,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家种植,自家食用,一般量不会太大,所以,有经验的农民朋友们都会勤观察,强管理,不会让虫害,病害肆意的发展,影响辣椒种植的产量!变成种辣椒吃不到辣椒的囧境!

###

辣椒叶片上出现很多小洞,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虫害所致,也有可能是病害引起的。由于没有图片,这里也不无法准确判断,只能够分享两个可导致叶片上出现很多小洞的病害。题主可以参考一下,是否与你所栽种的辣椒情况吻合。

辣椒疮痂病导致叶片穿孔

辣椒疮痂病主要侵害叶片。受害的辣椒成株叶片,在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期扩大成圆形或者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而且隆起、中部颜色较淡稍凹陷、表皮粗糙的疮痂状病斑。严重的时候,这些病斑破裂穿孔,在叶片表面出现很多的小洞孔,最后整片叶子枯黄脱落。

对此,建议在发病初期,喷施药剂,可使用的药剂有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辣椒叶枯病导致叶片穿孔

辣椒叶枯病,发病初期,叶子会有斑点,迅速扩展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变,中间为灰白色,边缘为深棕色。后期,病变中心坏死脱落,出现小孔,就呈现叶片有多个小洞孔的现象。

对此,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瓦尔米湿粉溶液、多米氯甲烷水溶性粉或者三甲氧基可溶性粉等药剂,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好了,以上关于农村种植的辣椒叶子出现很多小洞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

那么我们该怎么防治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根据我们农民的经验,我们是这样做的:

【农业措施】

①辣椒栽培的田块,我们要实行轮作,不可重茬,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若是在温室中就要控温控湿,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都可利于此病的发生。

③若是发病的植株及时除掉,彻底销毁。以免增加发病面积。

【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我们可以采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防治措施】

①农业措施:我们在拉秧完,浇水淹地,减少虫源。也可用黑光灯,杨柳枝诱杀成虫。

②药剂防治:我们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聚酯乳油3000-3500倍液等。

我们在防治时要通过叶片仔细观察,准确的查找病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在药物防治时,配制适当的浓度,交替使用农药,以免产生抗性。

好了,我的回答就是这些,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多指教。若赞成可关注加转发。谢谢你们阅读。我会用我所知道的给大家最满意的答复。

###

在华哥的家乡,辣椒已经开始坐果,要不了几天,就可以吃到自家产的辣椒了。但是越是到关键时期,越是要精心,弄不好,就有可能空欢喜一场。

虽然华哥家的辣椒暂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但是也引起了华哥的重视,华哥分析一下,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辣椒的病害引起

一是辣椒炭疽病 。辣椒叶片染上这种病后,起初叶片呈现褪绿色小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或黑色,中间淡灰色,最后容易造成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

1.强化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茁壮成长,提高抗病力;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以减轻发病。

二是辣椒疮痂病。这种病病症是叶片上初生水渍状淡绿色小点,后变褐色,中间为灰白色,叶片边缘为褐色。有时叶面会出现轮纹,背面稍稍隆起,呈现水泡状,正面稍有内凹。

防治方法:

1.深耕土壤,加强松土、追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调配,当然如果用有机肥或草木灰更好。

三是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初,叶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后慢慢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此病有扩展速度快特点。

防治方法:

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采用深沟高畦种植,雨后要做到及时排水,浇水时避免水量过大。采收果实后及时清理病残株。

辣椒的虫害引起

辣椒的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红蜘蛛以及茶黄螨等。这些虫有的危害花果,咬食茎叶,有的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培育壮苗壮秧,前期注意适当增加通风透光量,防止徒长、疯长,有效降低田间空气相对湿度,从生态上打破各类害虫生长规律,减轻虫害威胁。

######

辣椒叶片有小洞的话,如果不严重可以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花鸟市场里都有卖的)和水勾兑,按800比1的比例。用喷壶均匀喷洒在植物上,尤其是患病叶片。

另外啊,那个是枯叶病,当然,我是这样看的。不太清楚啊。反正枯叶病先期是从底部叶片的叶尖开始枯黄的。原因是湿度太高,你让辣椒苗多晒晒太阳,浇水次数不要过于频繁,让周围空气湿度不大于60%就不容易患上了。

记住,辣椒苗现在的样子,我看是隔3—5天喷洒一次,会慢慢好的,下次浇水不要从叶片上面直接浇水了,浇水浇在底部,叶片上有水会让微生物有机可乘的。

友情提示在辣椒苗恢复正常后尽快分开种植,密度太大会让病菌有机可趁,传染速度加快的。

底部喷洒就是用喷壶啊,把喷嘴对着上面,在叶片下从下往上喷,之后再从叶片上方往下喷洒一次就比较好。这只是一种方法。。。。

###

如果是蚜虫的话:可以用阿维菌素,效果不错;

如果是辣椒炭疽病,和疫病建议综合防治,控制好温湿度,增强辣椒长势,发病初期用肟菌酯,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恶霜锰锌喷雾防治,间隔十天左右一次,连防两到三次

###

有虫害!需要打杀虫剂!

###

农村种植的辣椒叶片上发现很多小洞,是怎么回事?

辣椒炭疽病,辣椒炭疽病是由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可以残留在土壤中或者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或者土壤中有残留的病菌,条件适宜的时候分生孢子就会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表皮的伤口或者日灼及各种情况造成的伤口处侵入。通过风雨,昆虫,浇灌和农事操作来传播,连绵细雨和大雾、多露的天气,最容易造成病害流行。初侵染发病后又会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经过传播后可频频进行再侵染。

莲子

拼音Lián Zǐ

别名藕实、水芝丹(《本经》),莲实(《尔雅》郭璞注),泽芝(《纲目》),莲蓬子(《山西中药志》)。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果实种子。秋末、冬初割取莲房,取出果实,晒干;或收集坠入水中、沉于淤泥内的果实,洗净、晒干。或除去果壳后晒干。经霜老熟而带有灰黑色果壳的称为\"石莲子\";除去果壳的种子称为\"莲肉\"。

原形态莲(《别录》),又名:荷(《诗经》),芙渠(《尔雅》),芙蓉、水芝(崔豹《古今注》)。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生有鳞叶与不定根,节间膨大,内白色,中空而有许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盾形,高出水面,直径30~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暗绿色,光滑,具,下面淡绿色: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高达1~2米,表面散生刺毛。花梗与叶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单一,顶生,直径12~23厘米,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绿色,小形,早落;花瓣多数,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多数,早落,花药线形,黄色,药隔先端成一棒状附属物,花丝细长,着生于花托下;心皮多数,埋藏于花托内,花托倒圆锥形,顶部平,有小孔20~30个,每个小孔内有1椭圆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时花托逐渐增大,内堡海绵状,俗称\"莲蓬\",长宽均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坚硬、革质;内有种子1枚,俗称\"莲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自生或栽培于池塘内。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以湖南产品最佳,福建产量最大。此外,山东、安徽、山西、河南、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性状①石莲子(《别录》)

又名:甜石莲、壳莲子、带皮莲子。呈卵圆形成椭圆形,两头略尖,长1.5~2厘米,直径0.8~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后略有光泽,可见密生的浅色小点;顶端有小圆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圆形棕色小突起。质坚硬,不易破开;果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红棕色。内种子一颗,即莲肉。气无,味涩檄甘。以色黑、饱满、质重坚硬者力佳。

②莲肉(《纲目》)

又名:石莲肉(《局方》)。呈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0.7~1.2厘米。外皮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纹,紧贴于种仁上,不易剥离;一端有深红棕色的乳状突起,多有裂口。有的种子已除去外皮,其表面呈黄白色,种仁2片,肥厚,质坚硬,有扮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内有绿色的胚芽(莲心)。气无,味甘淡微涩。以个大、饱满、整齐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多量的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钙0.089%,磷0.285%,铁0.0064%。

子荚含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氧化黄心树宁碱和N-去甲亚美罂粟碱。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能力。

炮制拣尽杂质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本草蒙筌》:\"味甘涩,气平寒,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凉,无毒。\"

④《随息居饮食谱》:\"鲜者甘平,干者甘温。\"

归经入心,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胃、膀胱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兼入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肝、肾四脏。\"

功能主治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①《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②盂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③《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④《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⑤《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⑥《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⑧《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⑨《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⑩《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②《纲目》:\"得茯苓、山药、白术、枸杞子良。\"

③《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复方①治久痢不止:老莲子二两(去心),为末,每服一钱,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

②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鲜莲肉一两,黄连五钱,人参五钱。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

③治噤口痢: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铡艮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④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等证: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上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莲子饮)

⑤治心经虚热,小便亦浊:石莲肉(连心)六两,炙甘草一两。细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

⑥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莲肉散)

⑦补虚益损:莲实(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酒送下。(《医学发明》水芝丸)

⑧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士材三书》莲肉糕)

⑨治翻胃:石莲肉,为末,入些豆蔻末,米汤乘热调服。(《仁斋直指方》莲子散)

⑩治产后胃寒咳逆,呕吐不食,或腹作胀:石莲肉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姜汤或米饮调下,日三服。(《妇人良方》石莲散)

各家论述①《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此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②《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能食,则为戈戟也。\"

③《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④《医林纂要》:\"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⑤《重庆堂随笔》:\"莲子,交心肾,不可去心,然能滞气。\"

⑥《王氏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由于胃虚,而气冲不纳者.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凡胃气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以黄连苦泄其邪,即仗莲子甘镇其胃。今肆中石莲皆伪,味苦反能伤胃,切不可用。惟鲜莲子煎之,清香不浑,镇胃之功独胜,如无鲜莲,干莲亦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