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吉林电视台 > 延边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老子和孔子(老子和孔子谁的年龄大)

发布时间:2022-05-19 12:37:29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老子和孔子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人,但不在同一年代。按照现在话讲,孔子影响的主要群体是“资产阶级,”老子影响的主要群体是“无产阶级。”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两极,加上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下面一起看看吧。

老子和孔子的介绍1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人,但不在同一年代。

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和老子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总结出了自己的学说。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老子和孔子的介绍2

1、老子

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

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2、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老子,天地自然系统理学。孔子,教育知识次序文学。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论语》不是孔子写的。

从内容看,老子一书逻辑严密、思想宏大,是一部学术专著。而论语类似语言小品,结构混乱,虽从零碎事件中可以窥探孔子的思想,但与老子思想比,格局小了许多。

从书中透露的个人品质看,老子很酷,冷峻大气。孔子很情绪化,当然有人情味些,因为不高冷,身边朋友多些。

老子是个纯研究者,孔子更多的是去实践。所以,老子无心推广自己的学说,而孔子却把推广做成了职业。

这个没有可比性,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两者的侧重点不相同。孔子相对注重人自身修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论述;老子相对注重人的精神层次论述,对宇宙真理真相的论述。

《论语》中,对生活的具体描述比较多,可以说是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涉及到生活的柴米油盐,人的仁义礼智信,治国的方案方策,还有做学问等等方方面面。

《道德经》相对抽象,一开始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起点非常高,它的描述是生活的具体剥离抽象化。它很少涉及到生活的具体,即使有生活物品词汇,也只是用于比喻。哪怕说治国,也就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了事。

孔子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历朝历代儒家思想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儒家思想确实对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能让人的自身有着生命的升华。

老子说出人的生死真谛,宇宙真理,纵度上比孔子更进一个层次,但这不存在谁高谁低的比较,仅是彼此的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人类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

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的思想对治国安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人在对生命的来源,对生死的探索,老子给出答案。

谢邀:孔子的伦语,三分自论,七分添加。是一部海纳百川的百科全书。是人类生存的结晶。是人类进化的催化济。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基石。历代朝廷高考选仕出题,离不开论语。世人著书立说,离不开论语。

孔老二三次求教老子你不知道吗

论语只入世!

道德经入世出世皆可!

论语是入世的道理!

道德经被许多人读成了半部枝叶:入世道理!

而那出世部分,那也是道德经的灵魂,能读懂的风毛鳞角!

读出出世的入世不在话下,能更好的入世!

只读出入世的会排斥出世,会斥出世为迷信为消极!

两相一比较,读出完整的经是高人!

而只以论语入世角度读经的只是半部道德经!

而大部分人就处在半部经的水准!

国人们在孔子高境界思想之下社会发展到近代就再也境界不起了,觉悟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高境界之下是吃人哟!

百川没有源头不可以成江湖,丛林没有根基不可以成巨树。中国文化的万源之源就是道家,从这个角度讲,儒家只是道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岂能与道家相提并论?

从《道德经》《论语》两本著作来看,《道德经》言简意赅,但是其言有宗事有君,所有思想都指向天道原理,是帝王面南之要术,是名、法两家之学的根基(也包括兵家)。而《论语》都是一些经典段子,越是普通人听着越觉得有道理,换句话说——接地气,其偏颇之处不易察觉~。

我觉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观点我同意,他的诗里这么说过“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这个好比一个研究宇宙天文的,一个研究机械操作的,虽说万源同宗些许道理有互通的共同点,但实用价值不同。一个解释规律是开天眼的理想主义者以淡泊明志,气渺王侯,并给人们可遵循的规律参照;一个是实用主义者应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讲究实用使用。

我们所见的有是被阉割之后或者是断章取义的存在的可能性,毕竟古老的政治舞台需要三教九流的翘楚或是代表性人物作为民众统治工具,那么达成某种心照不宣的利益关系就不那么奇怪了。

谢网友邀,自己的境界还未达到,不敢乱谈。

文·段宏刚

孔子和老子都以博学著称,他们就像春秋末期文化界的双子星,照亮了一个时代。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推崇“仁义礼智信”,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给人们制定了完善的道德规范,教导人们要具备“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品质。因此,孔子享有了“圣人”的美誉,被称作“道德楷模”与“万世师表”。

老子建立了“道家学说”,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用朴素的“辩证法”阐释了世间万物的本质,确立了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向。他以“形而上学”的思想观举一反三,给人们解决了许多困惑,影响了许多学科的发展。所以,老子拥有了“大圣”的美名。

在春秋战国之后,他们的思想和学问开始受到重视,追随者和研究者甚多,逐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至于在后来,世界上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为文化载体的区域,被称作“汉文化圈”,或者叫“中国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孔子和老子的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非常耀眼的大学问家,一是源于他们本身具有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优点。二是他们都做过图书管理员,有机会博览群书,接触到更多的学识。孔子做过鲁国(今天山东一带)的图书馆管理员,老子当过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借助工作之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为以后做学问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两人的研究领域不同。通俗来讲,孔子是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的思想观念更务实,教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入世”,做一个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儒者,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老子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思想观念更高远,教导人们要潜心提升自我修养,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也不自暴自弃,遵从自己的内心来生活,尊重个体生命的圆满。

两人虽然是同时代人,但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从来没有取得一致,推崇孔子的人则说孔子对后世影响更大,认可老子的人则说“老子天下第一”。那么,两人到底谁要厉害一些呢?

在此,可以从一些客观因素,以及两人对共同问题的看法的深度上,可以得出答案。

其一,从当时的工作职位和级别来看,老子的地位要比孔子更高。

老子任命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如同是国家图书管理员,而孔子只是诸侯国——鲁国的图书管理员,在级别上,老子显然要比孔子更高。

其二,孔子先后三次向老子请教,从侧面也验证了老子的学问更高一些。

《礼记》、《庄子》、《吕氏春秋》、《史记》等古籍里记载,孔子是勤奋好学的人,对有学问的人非常尊敬,尤其是对老子这样比他年长的学问大家,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每当遇到困惑,孔子都会不远千里来到老子面前虚心求救,他先后向老子求教过三次。每次求教都引发了精彩的对话,在对话中,老子因势利导,给孔子解决了困惑。

孔子第一次请教老子大约在17岁,第二次大约在33岁,第三次大约在53岁。这三次对话都在围绕周礼文化和天地大道在进行,引出了“上善若水”这样深入浅出的哲学故事。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孔子因为受教老子多次,也就是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从这一点来看,老子因为具有年龄优势,更早地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期的孔子在老子面前只能是学生。

当老子骑着黄牛走出函谷关,准备“出世”之后,整个华夏大地上只留下了老子的传说。此时的孔子学问大成,开始周游列国,将自己的文化学识不断地传播给更多的人,桃李满天下,影响力暴涨,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这又是后话了。

其三,孔子在文化圈的影响力真正超越老子,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大儒董仲舒因为是“儒家学说”的追随者和传承者,当他看到儒家思想不仅利于“治国安邦”,也对文人士大夫的个人发展有很大帮助,因此,他就给汉武帝提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主流思想。

文人士大夫要进入仕途,要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以孔子的儒家学说作为基准,如果不去信奉儒家,很难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儒家思想借助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起来了,孔子的影响力也超越了老子。

此时,老子的故事,只存在于民间传说,对社会的贡献要远远小于孔子。

其四,对于“美色”问题,老子的看法更高明、更有智慧一些。

孔子在《论语·季氏》里说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的意思为:君子对三种事情应该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够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壮年时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跟别人争强好胜;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孔子为什么倡导人们在年少时要戒掉美色的诱惑?因为年少时正是一个人的意志不坚定的时候,如果沉湎于色,肯定会影响到学业。

《论语·阳货》里,孔子又说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话的意思为:只有女子和小人是不容易相处的。亲近了,他们就会无理取闹;疏远了,他们就会无端地怨恨你,让你左右为难。

在孔子眼里,女人喜欢耍脾气、使性子,她的脸就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很难培养出浩然正气。

孔子虽然顶着“圣人”的光环,但他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绝不会不食人间烟火。表面上看,他似乎对美色很排斥,甚至把美色看作是洪水猛兽。

如果仔细推敲孔子的一些言行,并结合这些句子前后句的语境,还是能得出一些结论,即孔子对美色的看法。

在孔子眼里,怎样处理好与女子的关系,如何把握与女子交往的尺度,非常关键。但究竟怎么做?孔子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因为他还没有彻底搞清这些问题。

怎样对待美色?老子在著作《道德经》里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还是给出了结果。

在《道德经》十二章里,老子说了一句经典名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意为:缤纷的色彩容易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乐容易使人听觉失灵;调味重的食物固然好吃但容易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艳容易使人心思放荡而发狂;贵重物品容易使人产生谋财害命的行为。

在老子眼里,对待万事万物,不论是对待美景、美食、音乐、金银珠宝,还是对待美色,都要做到“道法自然”,不贪婪也不拒绝,没有时可以追求,但追求时不可以过头,否则,容易让人迷失本心和本性。

可见,老子的看法接近于神性,显得更高明更有智慧。

综上所述,我认为老子要比孔子更厉害,境界更高。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