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MP3利益链重构博弈局:下载收费背水一战

MP3利益链重构博弈局:下载收费背水一战

时间:2012-11-10 20:56:18   作者:   来源:   点击:

当然,70多亿的数字也许只是理论上的结果。音集协常务副理事长、总干事王化鹏向本报确认了音集协这两年的收入大概是1.1-1.2亿之间,但并未解释分配比例相关问题。他表示,这些分配都是经过理事大会通过的,且音集协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唱片公司及版权方满意,且整个收费是一个过程,要慢慢来。

网友难以接受

宋柯和他的伙伴们对收费很有信心,因为这有可能真为大网站带来更多收入。但这个计划还需要市场来“接受”。

事实上,网络公司内部人士对这种“收费”模式都怀有“戒心”——中国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免费”,他们担心收费会让用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那边去,而且也担心有些人可能就放弃网络音乐渠道。

新浪曾就“下载音乐要收费,你愿意吗?”进行了一次调查,截至11月8日中午12点,有84.4%的网友选择了“坚持听免费音乐”,在假设的“包月下载,每月20元”一项上只有6.3%的支持率,选择“按曲目下载,一首歌一元(假设)”的仅有4.7%,其余4.7%的票投给了“其他”。

事实上腾讯音乐此前曾经尝试过,普通让网民免费享受音乐,下载高质量的音乐就需要购买“绿钻”服务。腾讯音乐前任总经理朱达欣回忆,多年前整个网络音乐的收费环境还不成熟,整体听音乐的人很多,但是愿意购买绿钻的人还不是那么多。如果今天能够做成收费,也是一件好事。

是的,网民其实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高质量的MP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分不清楚5M和30M的MP3之间音质上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让百度、腾讯多付费购买版权,继续给网民提供免费音乐?或者,为什么不能让网民通过看广告的方式来获得免费音乐享受?

宋柯认为,在音乐这个产品上广告模式行不通,因为网民听音乐只需要在页面上点开一次,然后就会离开,根本不像新闻内容一样需要盯着不停地看,任何懂营销的广告主都不可能在音乐这个产品上投入太多广告,因为人们是用耳朵听音乐,而不是用眼睛来听——那些倒闭的音乐网站就证明了广告模式在音乐上行不通。

“最初是为了扶植互联网,所以牺牲了一些行业的利益,但是现在互联网已经起来了,网络公司已经把用户都圈到了,免费的时代该结束了。”宋柯不理解,为什么其他行业的产品都需要付费购买,而音乐也是商品,为什么就不应该收费?

但是,收费也会有操作上的切实困难。尽管宋柯向本报强调“技术上不是困难”,可以委托第三方建立一个数据平台,但一位大公司的内部员工透露,其实无法计算真实的下载数量就是一个难题——“网站不会给版权方开放这些数据”。

而盗版也是版权方必须面对的一个切实问题。尽管宋柯认为一旦实施收费,就是所有有正版版权的公司帮助唱片公司一起打击盗版的开始,但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曾就撰文指出,“单就一个‘全力打击’,耗费的成本之大,最终还是用户即纳税人在承担。”

此外,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出在唱片公司内部:版权方内部意见不一致。一位知情者透露,很多中小唱片公司希望免费的模式催热歌曲,然后去赚衍生的钱,这些中小公司真正靠唱片的其实不多,很多歌曲走红后,通过其他授权或者演唱会赚钱,那么这些中小公司就不会热衷收费,而且可能扰乱收费的价格体系。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