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微信的商业现实与幻象

微信的商业现实与幻象

时间:2012-10-15 19:13:59   作者:   来源:   点击:

据胡嵩透露,截止8月底,用户通过微信自主分享100万条,回访200万人次,并为美丽说带来10万的新增客户端下载量。这是谁也不想错过的盛宴。过去,腾讯总是挤压小应用公司,现在腾讯却在为他们带来流量。

微信成为打开腾讯的一扇窗口,关键是腾讯为其做的还不止这些。9月18日,同为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宣布,未来通过微信的摇一摇和二维码即可实现转账支付。财付通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产品研发已进入尾声,并详解了其使用原理:一种方式是通过微信摇一摇,找出目标用户,然后利用财付通开发的转账应用即可实现转账;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刷与信用卡绑定的个人二维码完成支付。这些支付场景和模式将用于聚餐、KTV等集体活动。

腾讯不仅要开放信息流量,还将开放资金流。微信的成功开放,正在吸引大量个人和机构对其周边的产品进行开发。王宏鹏所在的奥美世纪和王小塞的atMORE恒多互动都在观察,并开始小范围试水。

但对微信的前途,并不是所有人都叫好。

玩不好会伤人

快书包CEO徐智明也开始“玩”微信,在豆瓣、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平台均有营销经验的他,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告诉《环球企业家》,“微信玩不好,会伤人。”

微信独有的属性决定了无论是微博,还是广告联盟、品牌APP等营销策略均无法直接复制。比如:一对一定向推送的交互方式,使得营销团队必须更加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必须掌握推送节奏,否则用户随时可以取消关注。

尽管目前微信营销大战热火朝天,但多数与徐智明一样,处于摸索期。像奥美世纪这样的专业营销机构也显得谨慎,王宏鹏告诉记者:“公司现在在观察,还要看客户的成熟度。”毫无疑问,目前的“盛宴”只是各大品牌的一场“卡位战”,他们的普适性心理是:谁都不想像错失微博那样再赶不上微信这般列车。

微信的未来充满想象力,同样充满变数。

腾讯最为推崇的微信O2O模式近日便遭遇质疑。大众点评网创始人龙伟直接炮轰,“在星巴克,它会有一个牌子,放的是微信的二维码,当我用二维码扫描的功能,它会自动将我的微信加为星巴克微信的粉丝。星巴克会通过微信的账号不断地推一些广告和打折信息。但天天收到这些信息,用户会不会很烦呢?”

相对移动互联网微博、广告联盟、品牌APP等传统营销模式,微信的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比如点对点的交互方式让营销更加精准,但其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龙伟所指出的“缺陷”。这也是徐智明所担心的。

这对于品牌营销机构来讲,必然造成一定压力。一个品牌可能拥有海量粉丝,如何面对他们每个人的沟通需求?被直接推送至桌面的内容如何让消费者不感到厌烦?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与消费者沟通?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微信和腾讯而言,又将如何盈利?微博叫好不叫座的现实是前车之鉴。即使最容易变现的第三方应用开放平台接口也是免费为开发者提供。

毋庸置疑,微信引发了新一波的社交营销热潮,但也很明显,其短时间内并非主流,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配合,形成一套微信标准体系。真正完整的微信商业模式,还需要幻想一段时间。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