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银行觊觎网购客户:频频牵手网商效果难定

银行觊觎网购客户:频频牵手网商效果难定

时间:2012-09-16 12:50:4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与此同时,同样面向年轻客户群体的消费金融也是建行、工行、平安等多家银行下半年发展的重点业务;马蔚华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过去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业务主要依赖利差、贷款、大客户和投资,未来商业银行将借助中国经济转型,为中国的消费金融、零售金融服务。

  这也就难怪各家银行都把淘宝作为理想的合作伙伴,淘宝无线事业部发布的《2011年度电子商务数据报告》中就指出,根据淘宝无线用户年龄数据,16~30年龄段用户仍旧是核心用户,占比75%左右。23~30岁年龄段的份额有小幅提升,白领群体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大。

  而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对银行来说或许更有诱惑力。2012年3月21日,手机淘宝累计登录用户数突破1亿,二季度的数据则进一步提升,手机淘宝平均每小时完成8.3万笔交易,卖出15.5万件商品。淘宝无线的相关人士还对媒体表示,到2012年手机淘宝交易额将达500亿元。

  “手机银行一直是银行力推的,而手机淘宝的普及率这么高,或许也是银行客户营销可以借力之处。”上述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认为。

  “凡是什么产品瞄准年轻人,则必胜无疑。”马蔚华上述论坛上的这句话或许也为商业银行转型提出了更多的想象。

  挖掘数据价值

  银行加大对网络受众的营销并非无的放矢,正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价值。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创新支付方式不断涌现,未来技术脱媒将是一个大趋势。”一位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能抢到银行的客户,就是因为这些新支付方式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客户体验,尤其是年轻客户更注重客户体验,而客户体验这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是银行传统网点和传统支付方式所做不到的。

  这位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认为,现在很多银行在试水电子商务等新领域,目前并不挣钱。“之前某银行推出来的网上商城,目前订单转化率并不高,但是这一块试水业务就相当于银行的‘特区’,其中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数据,银行更重视数据挖掘,通过分析数据发掘客户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收入状况、金融需求等,从而开发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

  实际上,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商对年轻客户群的数据挖掘已经让银行感到了压力。支付宝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支付宝沉淀的数据包括用户、商户在支付宝网站上主动录入、访问及交易留下的各种记录,也就是说包括了用户和商户的身份数据、访问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等方面。支付宝从成立起一直将这些数据加以保存,以便未来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去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热门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