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大丰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勤政殿(勤政殿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6 19:59:23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中文名:勤政殿

位置:公园东宫门内

景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1、概况

 

勤政殿堂位于公园东宫门内,为皇帝接见大臣、处理朝政的场所。正殿五间,左右配殿各五间,前临月河,后倚山麓,雄伟壮丽,是清代皇家园林最具标志性的建筑,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仅存殿基、月牙河、殿两侧假山。

2、历史沿革

 

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其景区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河、牌楼等组成。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02年7月香山勤政殿复建工程动工至2003年7月竣工并正式对游人开放。勤政殿是香山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是建国以来复建等级最高、单体建筑最大的一组宫殿型建筑。主要项目勤政殿是一组单檐歇山式建筑,正殿内、外檐是金龙和玺彩画,正殿布展依据“静宜园勤政殿陈设档案”,参照清康乾盛世皇家宫殿恢复。南配殿举办香山(静宜园)历史展,配有香山(静宜园)沙盘图(比例尺为1:600),北配殿开辟为香山公园游客中心

圆明园被烧百姓为什么不帮忙灭火?老百姓都做什么去了?这个问题我年少时也想过多次,但没想开。后来我逐渐长大了,书读的也多了一些才明白了一些道理,那是历史的必然。那个年代,军事落后,经济落后,观念更落后,再加上在慈禧太后的引领下朝廷,民众能想到什么,民众能做什么……所以,把圆明园遗址保留下来是明智的,它会永远启迪人们思考,圆明园被烧的时候,老百姓为什么不去救火?

圄明圆被烧时老百姓帮八国联军搬东西挣钱买粮食给孩子们填肚子,救火没人给米面傻子才会去救火,清朝政府善待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八国联军打来时老百姓会拿起菜刀棍棒保卫皇宫不遭殃,帮助八国联军扶梯子后勤帮忙只为攻破皇城捡件衣服穿。

搬梯子带路去了!

总能看到有人说,建圆明园有民愤。我的看法是,中国人内部再有不同意见,那是我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强盗找借口来侵略、掠夺我国。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兵荒马乱的场景,到处一片火海,街上洋兵横行乱窜,老百姓一避火灾,二躲洋鬼子,谁敢去救火,生命都朝不保夕,谁敢去管外国人放的火。再说,人们都痛恨洋鬼子,避而远之,哪敢去与他们对着干?

圆明园是清廷的皇家园林,那是普通老百姓能随便进的地方吗?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大量文物,但清廷也并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因为满清治下老百姓日子过得也并不好,农民起义的事情也不少,在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中国也爆发了反帝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而圆明园是清廷的皇家园林,老百姓自然并不关心,因为老百姓在满清治下本身就过得苦不堪言,普遍痛恨清廷,看到洋人收拾清廷更多是看热闹,甚至是幸灾乐祸,正所谓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更不可能还去帮清廷什么忙了,老百姓还是顾忌自己的命运,至于清廷和洋人之间的冲突都不关自己的事,清廷也不可能代表得了广大百姓的利益。圆明园遗址一直保留下来,就是在警示着后来的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还有思想意识的落后,就要被别人欺负,而像腐朽的满清那种不顾百姓利益的朝廷,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老百姓也不会去帮什么忙。

盼着大清王朝垮台,老百姓更高兴,因为老百姓的苦日子过够了,反清意识正浓。

趁火打劫的随时都有,今日也不例外,美国 欧洲一直没消停过 各种零元购。。有啥稀奇的。

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身为西苑,在古代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办公厅等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居住地。

中海

里曝光率最高的地方-紫光阁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北岸,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后有武成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明武宗时为平台,台上有黄瓦顶小殿。明世宗时废台,修建紫光阁,清康熙时重修,成为皇帝检阅侍卫比武的地方。乾隆二十五年(1760)和四十年(1775)两次增建,悬挂功臣图像及各次战役挂图,并陈列缴获的武器。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紫光阁接见了日、俄、美、法、荷、英六国使臣并接受了他们递交的国书,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1949年后改建为国事活动场所。阁后有武成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歇山顶。

万善殿

万善殿位于中海东岸,明代为椒园。原名崇智殿,清顺治时改为现名,殿内供奉三世佛像。万善殿后有千圣殿,上为圆顶,殿内供奉七层千佛塔。殿额“普度慈航”,殿内供奉佛像。传说顺治帝体弱多病,加之国事缠身,遂信佛成迷,有了出家为僧的念头,后经孝庄皇太后劝阻未成。兴修万善殿,是笃信佛教的顺治帝为他钦佩的名僧所建。

水云榭位于万善殿以西,是居于水上的凉亭。在凉亭内观望水云榭四周的风景,视野宽广,云水和亭台楼榭遥相辉映。亭内石碑上镌刻着乾隆帝的手书“太液秋风”,是著名的燕京九景之一。

太液秋风中的水云榭

摄政王府位于西北角,北西两面临墙。原位于西苑墙外,光绪十一年扩建西苑时将此地圈入,并将位于原址的蚕池口天主教堂迁往西什库。慈禧太后拟在此修建新园林“集灵囿”,但一直未开工。1909年将此地拨给摄政王载沣,修建摄政王府。摄政王府规制同旧醇王府(北府)相似,包括中路、东路、西一路、西二路、西花园,工程耗银206万两。1911年清朝复灭时王府仍未竣工,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地,1918年后先后成为徐世昌的总统府、陆军部和海军部、北平市政府。1949年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区,1970年代末大规模翻修建筑时曾计划将摄政王府落架大修,但发现建筑质量非常低劣,地基松散,木柱间裂缝用碎砖填充,已无法保留,只得拆除。现存正门和正殿,为会议室。周恩来曾居住于西花园内的西花厅,也加以保存。

-北门

勤政殿曾经是的正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坐北朝南,共有五开间。康熙皇帝题殿额为“勤政”。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在这里办公,处理有关变法改良的国家大事。原建筑在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遗址处另外建造了一幢房子。

南海

新华门

南海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桥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瀛台。瀛台上有着金碧辉煌的亭台宫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及至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台,这座热闹一时水中岛屿日趋冷清,后来光绪皇帝死于瀛台的涵元殿中。新华门正门,位于西长安街上,为两层楼房,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卷棚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新华门原为乾隆时期建造的宝月楼,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改楼为门,并以“新中华”之意取名为“新华门”。同时在门内修建影壁,拆除门外清真寺,在长安街对面修筑花墙挡住破烂民居,并将义和团运动时被焚毁的端王府一对石狮移于门前。新华门两旁八字影壁墙上有“伟大的中国万岁”、“战无不胜的思想万岁”的标语。门内影壁题字为手书“为人民服务”。

南门-新华门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三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及至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把作为他的总统府,还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新华门从此取代西苑门成了的正门。

瀛台

瀛台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面则为两层楼阁,称“蓬莱阁”。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藻韵楼之东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乾隆时为书房,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绮思楼向西为长春书屋和漱芳润,周围有长廊,名为“八音克谐”,及“怀抱爽”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囚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瀛台现为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翔鸾阁位于瀛台的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瀛台的正门。翔鸾阁坐南朝北,高两层,左右共有房十四间,左右延楼共有房三十八间。

涵元殿位于翔鸾阁之后,为瀛台的正殿。此处是清皇室在瀛台游玩和摆宴的主要活动场所;康熙和乾隆时,这里又是皇帝宴请王公宗室和大臣权贵之处,涵元殿的热闹风光随光绪皇帝死于此处而消逝。

丰泽园-接待贵宾的地方

丰泽园在瀛台之北,康熙年间建造,曾为养蚕之处。雍正年间皇帝在举行亲耕礼之前在此演礼。丰泽园内主体建筑为惇叙殿,光绪年间改名为颐年殿,时改名颐年堂,袁世凯曾在此办公。1949年后改为会议场所。颐年堂东为菊香书屋,为居住地。丰泽园西有荷风蕙露亭、崇雅殿、静憩轩、怀远斋和纯一斋,荷风蕙露亭北为静谷,为一座幽静的小园林。静谷再北为春耦斋,时为总统办公处,1949年后改为会议及娱乐场所。

静谷位于丰泽园西侧,是个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园内的主要建筑有长廊、春藕斋和桂秀轩。

静谷

怀仁堂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六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戊戌之后,慈禧太后把从事过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自己就在仪銮殿亲自训政,使得仪銮殿取代了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在此居住,其间不慎失火,将殿烧毁。慈禧太后后另在中海西岸修建新仪鸾殿,后改名佛照楼,袁世凯称帝前改名怀仁堂,用于办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拆除原建筑,修建中式屋顶的两层楼房,中央和国务院在这里举行过若干重大会议。

勤政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原建筑在中华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

怀仁堂

淑清院位于南海东北角,为乾隆时修建的小型园林,风格类似北海公园静心斋。园内有“流水音”亭、葆光室、蓬瀛在望殿、云绘楼、清音阁、日知阁、万字廊、双环万寿亭等建筑,1949年后将双环万寿亭移至天坛公园,并拆除部分古建,修建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

顺治帝早逝,康熙帝奉母命多次到五台山朝圣,民间便有了顺治皇帝其实未死,而是到五台山出了家的传说,由此还演义出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补桐书屋是太湖石上的一个小院落,院内南屋名补桐书屋,北屋名随安室。康熙年间,身为贝勒的乾隆就在这里读书。当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补种一株。枯死之树用其材制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随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随遇而安的意思。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被水淹了的猫参与编辑。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