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湖南电视台 > 长沙新闻在线直播

鸭绿江战役(跨过鸭绿江是哪个战役)

发布时间:2022-05-20 18:21:49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用户分享   我要投稿

鸭绿江战役(跨过鸭绿江是哪个战役)

跨过鸭绿江是什么战役,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跨过鸭绿江是什么战役

跨过鸭绿江是什么战役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在抗美援朝中,经典的战役有很多,那么最经典的十大战役是哪些呢?

一、温井战役。温井战役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1950年10月25日晚,第四十军老军长韩先楚赶赴战场,直接指挥温井战役,当时的对手是南朝鲜军队,这是新中国诞生后,中韩两国陆军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志愿军抢占先机在温井西北两水洞发现敌军后突然向敌军发起猛攻,经过一个小时激战,将其全部歼灭。在26日凌晨,第四十军攻占温井,打败了敌军将领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美梦。首战告捷。让世界开始重视志愿军,后来把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二、云山之战。云山之战是中美王牌军的首次对决。是世界战争史上中美陆军精锐之师的首次对撞。志愿军直接重创美国开国元勋师,告诉世界谁才是真正的王牌。志愿军专克王牌师。靠的是英勇作战的精神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以己之长攻击敌之短。

三、马良山之战。马良山之战是志愿军首次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开始,也是英军的伤心地。这次战役给了英军一个沉痛的教训。马良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是说是谁控制了马良山,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1951年10月3日开始,英军对马良山展开了强烈的攻击,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无奈之下,志愿军只好暂时撤离,之后为了夺回马良山,我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重型坦克,历经三个小时激战,成功夺回马良山阵地,全歼英军一个营。这次战役被誉为“联合兵种协同作战的成功范例”。

四、长津湖之战。长津湖之战重创了美军的王牌师,是志愿军全歼美军团级部队的唯一战例,也是志愿军打的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的主力军队是志愿军第九兵团。

他们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穿着单薄的衣服,还遇到了50年难得的“韩流”,零下30度的天气,志愿军埋伏在雪地里,好多志愿军战士都冻死在这个冬夜,成为悲壮的勇士。

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这次战役中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志愿军从站起来的那一刻,他们就是胜利者,他们成功打退了美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向世界证明了,中人是不可侵犯的勇士,向冰雕勇士致敬。

五、高阳追击战。高阳追击战打开了汉城通道,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攻占了汉城,也是我军首次以步兵歼灭英军坦克的战役,1950年12月3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爆发,志愿军向着三八线处的联合军防御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联合仓皇而逃,志愿军乘胜追击。50军将士最先占领了敌国的首都,成就了战争史上的辉煌。

六、横城反击战。横城反击战是俘虏韩军最多的一次战役。是敌军司令李奇微一生都不愿意提及的一次战役,此次战役在3日之内歼灭敌人1.2万余人,俘虏敌人7800余人,是朝鲜战场上最漂亮的一次闪电战,这次战役之后,志愿军打出了天兵天将的名号,敌军看到脚踏胶底鞋的志愿军,就会吓的逃跑。

七、雪马里围歼战。这是一场振奋军心的战斗,志愿军全歼英军王牌部队的格劳斯特营,这支战队曾经创造出无数神话,是有着150年历史,引以为傲的雄狮劲旅,被称为皇家陆军双徽营,但志愿军生来就是用来打破这些神话的队伍。

战场上,他们准备逃跑,但被我军阻拦,全部歼灭。大英帝国的皇家重坦克营和皇家双徽营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相继全歼。这也让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越来越重视。

八、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世界经典战役。美国也把这次战役列为中国最经典的战役。在世界上的军队也大都学习过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历史罕见,一共持续了43天,志愿军和联合为争夺阵地反复激战59次之多,双方战士都损失惨重,志愿军共击退联合900多次的冲锋,几天几夜都不敢睡觉。

在战斗中,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以身体堵枪眼为部队开路。特等功臣特级英雄孙占元双腿被打断,也要撑到最后一口气,拉响手【雷】和敌军同归于尽。胡修道,牛宝才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都出现在上甘岭战役中。

在这43天里,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仅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他们知道军人丢掉的东西,休想在谈判桌前找回。他们除了战斗别无选择。

九、奇袭白虎团。是发生在金城战役中的一次战役,是敌军为破坏谈判发起的挑衅,妄图实现北进计划,但被我军识破,志愿军出其不意生擒“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为我军在谈判桌上制造了不小的优势,也为夺取抗美援朝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后来被改编成戏曲《奇袭白虎团》

十、金城战役。这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也是志愿军在地面火力上,压倒敌人的唯一战役。抗美援朝中,南朝鲜李承晚不愿意停战,以就地释放的名义,强行扣押被俘虏人员2.7万余名,企图破坏停战协议,让战争再续。

志愿军为了尽快停战,准备给南朝鲜一次猛烈的打击,让他们无心再战。发起了金城战役。经历了15天,歼灭了敌军5.3万余人,至此朝鲜在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

跨过鸭绿江是什么战役2

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

背景:

1950年6月28日,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出兵:

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十月十九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第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战争过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跨过鸭绿江是什么战役3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

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

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日本统治者丰田秀吉派十四万精锐军队发动侵朝战争,连续攻克,汉城,开平,平壤,朝鲜国王逃到新义州,多次请求万历皇帝出兵援朝。朝鲜危亡在旦夕,万历经廷议,决定抗日援朝。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正义当先的明王朝,先后派大将李如松等名将入朝做战,击败日本侵略军,收复平壤,开城,汉城。在谈判期间,日本再次大规模增兵,企图扭转败局,结果又被中朝联军击败。历时七年的战争,以日本失败告终。两次侵朝失败,使日本受到沉重打击,元气大伤,丰田秀吉在羞愤中死去,被德川家族取代。日本重新奉大明王朝为中央帝国,德川接受大明万历皇帝的勅封。大明王朝抗日援朝的胜利,让日侵略野心收敛了三百年,使东北亚各国相安无战事。长达七年的战争,明朝也耗尽国力,明军精锐损失惨重,以至在平定后金叛乱的萨尔浒大战中败绩,使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成功。国库空虚的明王朝不得不加派辽税,派重兵防御后金。灾荒连年,赈灾不力,导致饥民,饥兵造反,使明朝陷入长期内乱和外患两面做战的危机之中。万历朝抗日援朝虽然大获全胜,却为明王朝灭亡埋下伏笔。

在评判这段历史的时候,让人想起四百多年前中队垮过鸭绿江,英勇顽强搏杀,血战朝鲜半岛,取得击败日本侵略军的惨烈胜利,至令人钦佩不已。还是用明朝大将李如松的诗,来祭祀四百年前中队抗日援朝的胜利的历史吧。

《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赠朝鲜都察使柳成龙》

提兵星夜到江干,

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

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

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

梦中常忆跨征鞍。

一、辽东疲敝

明朝抗倭援朝,就辽东一地而言,投入兵力最多,牺牲也最为惨烈,特别是为保证朝鲜前线粮饷供应,辽东军民负担相当沉重。战争中的粮草本应由朝鲜筹备,可是朝鲜“猝被凶锋,百年殷庶之业,一败涂地”,连自给自足都很困难。万历二十二年(1594)六月,朝鲜就因缺粮之事向明求救。万般无奈之下,明朝只得自备粮草,首当其冲的就是辽东军民。屋漏偏逢连夜雨,战争期间辽东各地接连发生严重灾害。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饷“自辽东出来者十四万石”。

二、女真崛起

东征期间,明朝对辽东的控制力减弱。努尔哈赤遂乘此良机,大肆扩一展势力。万历二十一年(1593),当壬辰战争激烈进行之时,努尔哈赤率军大败以叶赫为首的海西四部(叶赫、辉发、哈达、乌拉)、蒙古、锡伯、朴勒寨三部以及长白山的珠舍里、纳殷二部等九部联军,“乘胜逐北,斩级四千,获马三千,铠胄千,并擒乌拉贝勒之弟布占泰,军威大振”。明朝虽然对此不无担忧,但由于还在壬辰战争的泥潭中,无暇他顾。

三、国库空虚

战争的巨额支出直接导致明廷国库的日益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明朝重要的国库主要是太仓库、太仆寺库和京通仓储等库房,明廷国库日益亏空的这种状况直接反映在这三大国库的日益亏空上。

四、赋税沉重

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了明朝国库的日益亏空、入不敷出。在支出日增、财政亏空的情况下,加重赋税成了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这无疑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明朝的灭亡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在壬辰战争中,明朝国力受到很大内耗,财政危机加重,明朝不得不采取加派、重赋等竭泽而渔的剥削政策,以摆脱困境。同时,战争还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实力,原本钳制女真的辽东重镇受到很大损失,客观上为努尔哈赤之崛起提供可乘之机。总而言之,壬辰战争加剧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危机,揭开了明朝衰亡的帷幕,明王朝内有财政匮乏之虞,外有异族侵扰之忧,从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万历皇帝出兵救援朝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一、字小之义

二、唇亡齿寒

三、维护东亚国际秩序

万历神宗皇帝认为,自己是“主天明命、君主华夏”,且“方今万里威宁,四溟安静”,而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是破坏了这种“威宁”和“安静”。作为“主天明命、君主华夏”的明朝皇帝,面对日本这种挑战传统东亚国际政治秩序的行为,是不能坐视不管的。

丰臣秀吉两次入侵朝鲜,明朝国力被严重消耗

丰臣秀吉的日军兵力在10万以上,由于丰臣秀吉刚完成对日本国内的统一,因此这只派遣朝鲜的日军战斗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明朝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战役推进并不理想,当明军集结了7万人加水军1万人时整个战役才向着有利的方向进行。

此时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和明军水师由于火器装备强于日海军,因此在几次海战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对日军的补给给予了有效的打击有利的支援了陆军战役的开展。同时明朝陆军也依靠强大的火器装备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并数次取得攻坚战的胜利。

日军虽然战败撤退但建州女真部却逐步的强大起来

1598年关白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事的不利局面忧愤而死,随后日本全面撤军,此次战役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是大明朝虽然取胜了但东北的边防军损失惨重,以至于对女真各部的控制被削弱。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已无力控制后金,东北主权沦丧

公元1619年明军在主帅杨镐的指挥下分四路围攻后金,可惜明军将帅之间相互掣肘互不策应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明军在萨尔浒惨败而归,努尔哈赤乘机收复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并击败了叶赫部拔出了明军在东北的铁杆盟友。

不得不说这场日本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直接改变了大明朝的命运,加上东北王李成梁的庇佑最终导致了努尔哈赤这只猛虎的爆发。此后清朝成为明朝最强大的对手,也让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我来回答吧。这是两个问题,明朝的灭亡和壬辰倭乱是有一定关系的。那就首先说一下万历为什么要出兵救朝鲜吧。

一、军费支出太多

根据史册记载,当时明朝为了这场战役,足足花掉了不止八百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损失了大量的火药和兵器以及马匹!可其实当朝一年总共的财务收入也只有不到四百两,这也说明了一次出战,就浪费掉了国家两年的进帐。如此多的花销,必然让国库产生了空虚的状况。

第二,兵将损失惨重,导致辽东空虚

壬辰战争引爆以后,明始在全国各地选兵,但由于辽东区域靠近朝鲜,因此期间大部分兵将都基本上来源于此地。据说中间明军首次出战就用了七万多人,后来却损失了两万多兵,第二次则派兵一万多,两次作战下来,一共亏损了五万多人。辽东地区的军队是李成梁训练出来的精兵悍将,但这场战争,让辽东军损失惨重,直接导致明朝在辽东地区影响力减弱,客观上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机遇。

无论是明朝,还是朝鲜都因这场战争而衰落,而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则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壮大。在万历援朝战争期间,努尔哈赤一方面对明朝表示恭顺,甚至亲自到北京朝贡,另一方面他积极用兵,兼并周边部落。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最终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万历出兵的理由很明显,唇亡齿寒,就和毛主席抗美援朝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应具备的战略眼光,与其等别人打到家里,不如主动出击,反正都是要打,早打比晚打好,将损失降到最低。

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透支了大明王朝最后一点元气,从此之后,本来已是百病缠身的明朝更是气息奄奄、积重难返。最终因为国力的耗损,明朝这个曾经的东亚庞然大物倒在了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外部满清的共同夹击之下。在一定程度上说,壬辰倭乱跟明朝的灭亡确实有关系,但并非根本原因,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诱因。

自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也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因此他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一为获取更多土地,二为转移国内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丰产秀吉调动了九个军团共计15万大军发动了侵朝战争。朝鲜无力抵挡便向明朝求救。

话说当时的朝鲜王朝也就是李氏朝鲜,是向明朝称臣纳贡的藩属国,你说小弟有难了,大哥能不救吗?要是见死不救,以后谁还会跟你混呢?再者说了,日本人狼子野心,难保不再侵占朝鲜之后继续侵略明朝边境,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再者说,即便日本攻占了朝鲜便罢兵,不再继续进攻明朝,那么,与一个野心勃勃的军事强国当邻居,是不是有点与虎谋皮的意思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就是地缘政治,每个国家的高层,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会想到,这就是明朝为什么在那样困难的境地下依然要坚持出兵救援朝鲜的根本原因。

明朝的灭亡和壬辰战争有很大的关系。明朝为抗倭援朝,两度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与日军作战。抗倭援朝战争前后有12万人被派往前线,着对于一个农耕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明神宗万历一朝,已经是王朝后期,官僚制度腐朽,万历三大征的长年征伐给国力日衰的明朝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终万历一朝,太仓库财力匮乏。而北方的努尔哈赤也通过此战观察了明军的作战方式,使他在日后的对明朝战役中对明军的情报了如指掌,占尽先机。

为什么要出兵救朝鲜?

首先,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所以明朝有义务在朝鲜有难时提供协助。

明朝援救朝鲜,也是为了防止日本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来进攻中国。

1591年,时任日本太阁的丰臣秀吉写信给朝鲜王宣祖李昖,表示将要“假道入唐”。唐,就是中国。他将于第二年春天借道朝鲜进攻明朝,要求朝鲜方面提供协助。但是朝鲜方面没有回应,于是日本在1592年突然进攻朝鲜,势如破竹。

明廷认定: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最终,明朝答应朝鲜国王李昖西渡鸭绿江,居住在辽东避难,同时派军援助朝鲜。

战后,朝鲜民生凋敝,流离失所,许久不能回复,朝鲜也吸取了此前重文轻武的教训,开始重视火器的发展,培养炮手,曾在松山之役中重创清军。明朝两次大军增援朝鲜,免其亡国之难,朝鲜心存感念,在明清战争中暗中支持明朝。

日本再次陷入各诸侯内乱,德川家康取丰臣氏而代之,开创了由德川氏世袭的江户幕府。

明朝在战争初期是李家的辽东四万边军在和鬼子打,李成梁跟万历说,就鬼子那些人,他的四万边军就能摆平。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老李有些顶不住了,单单是碧蹄馆一战,三千私军就损失惨重,对方虽然屎,但是人家人多,好汉架不住群粪。后来万历把入朝的军队增加到近二十万,情况才有所好转。这场战争万历没有动用国库,是自己内库的钱,也就是私房钱。所以在国力方面明朝并没有损失什么,但是辽东边军,特别是李家私军就损失惨重,这导致建奴无人压制,势力迅速膨胀。

朝鲜战争的二次战役是紧跟着一次战役展开的,正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所说,一次战役还未结束的时候其实二次战役就已经开始了。

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都是首次交手,互相不清楚底细,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我军与“联合”的差距。

于是志愿军利用伏击取得了胜利,将战线由鸭绿江边推回至清川江,稳定了战局,站稳了脚跟。

但是事实上,一次战役期间“联合”的主要战力美军主力部队并未受到大的损失,麦克阿瑟对志愿军的参战依然是一种蔑视的态度,还打着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主意。

1950年11月6日起,"联合"向清川江以北发起试探性进攻,美国空军则对鸭绿江以南的中朝军队控制区域进行了"空中战役",并炸断了鸭绿江桥。

志司决定利用美军骄傲狂妄的心理诱敌深入,集中大部队的优势兵力打击美军主力。

11月13日志愿军召开了战前会议,决定战役依然分为东西两个战场进行:

西线主要在清川江南北地区,由参加第一次战役的6个军担任;东线主要在长津湖及其以南地区,由新入朝的第9兵团3个军担任。

为了引诱当时狂妄自大的敌人上钩,志愿军且战且撤,并故意在沿途有意遗弃部分破旧武器和装具,释放了部分俘虏。

这种撤退策略让美军对志愿军的战略意图产生了错觉,他们认为一次战役不过是中队的一种自保性的进攻,一旦达到目的就会撤回东北,并且参战兵力有限,不过也就5、6万人,被“联合”的猛烈炮火吓破了胆。

"联合"和南朝鲜军更是将其一线的兵力增加至20余万人,其中美军7个师、南朝鲜军6个师、英军2个旅、土耳其1个旅,并有约1100架作战飞机和900辆坦克支援。

麦克阿瑟更是狂妄地宣布要展开“结束战争的总攻势”,各路敌军继续沿公路前进。

殊不知,就在他们愉快前进的时候,我志愿军已经顶着无数侦察机从敌军的薄弱处穿插迂回到了敌人的后方。

西线战场

11月25日,西线各路敌军已被诱至我预定战场,此时的敌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侧翼彻底暴露。

当夜,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第二次战役开始了。

一夜之间,南朝鲜第2军就被分割,南朝鲜军2个师完全被击溃。

志愿军在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后,志愿军总部即令第38军和第42军,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

38军第113师,14小时高强度行军72.5公里,翻山越岭用两条腿跑赢了美军的四个轮子,于11月28日8时提前抢占三所里高地,并"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切断了"联合"的南逃闸门。

除此之外,38军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第一次战役中的飞虎山阻击战),为阻止美军难逃奉命提前抢占了松骨峰高地截击敌人。

335团3连官兵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敌人5次对松骨峰阵地发起冲击,3连的炊事员和通信员也都参加了战斗,最后整个阵地上仅剩7人,为大部队击溃敌军赢得了时间。

作家魏巍将这场惨烈的战斗写成了那篇著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彭德怀亲自草拟了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给第38军的嘉奖电报,并特别加上了一句"三十八军万岁!""万岁军"的称号自此由来。

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中,美军近3000人被俘,这是朝鲜战争中俘虏美军最多的一次,之后美军一路南逃。

12月6日,志愿军第39军解放平壤。

东线战场

志愿军在西线打响战斗的同时,东线的志愿军第9兵团也以高寒的长津湖为中心与美军展开了一场苦战。这种艰苦和惨烈则是与恶劣自然条件的斗争,展现了志愿军的高度纪律性和顽强精神。

宋时轮的第9兵团原本是作为志愿军第二梯队的,中央军委原先是准备第二年春天再投入使用。

但是战机稍纵即逝,为了配合战役部署,第9兵团仓促入朝,再加上当时国内条件艰苦,物资调集困难,许多战士没有棉鞋棉帽。

可是全兵团指战员斗志高昂,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隐蔽进入朝鲜东部山高、林密、路狭的盖马高原。

10万人严格执行隐蔽的纪律,在缺乏补给和敌机日夜的侦查、轰炸之下没有暴露丝毫的行踪。

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更是在开进中创造了隐蔽伪装、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连续18天在山地徒步日行军30公里的纪录。

11月27日晚,早已隐蔽进入长津湖东西两侧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和第27军,以8个师的兵力突然向美军发起攻击,将美7师和美陆战1师各一部分割包围。

在随后的作战中,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加强团),俘虏官兵约300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11月28日,解放战争时期就已是“全国战斗英雄”的杨根思率连奉命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屏障的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11月29日,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们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

当增援他们的分队正在途中时,敌人又发起第9次进攻,有40多个敌人爬上阵地,此时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壮烈牺牲,时年28岁。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奉命坚守死鹰岭的20军59师177团2营6连,被部队发现时,全连125名战士全部冻死,成为冰雕连。

一名叫宋阿毛的战士衣服口袋里有这样一张纸条,这也是他的临终绝笔: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战地上!”

与6连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两个连队,分别是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和27军80师242团2营5连,他们直到成为“冰雕”也始终保持着进攻的姿态。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从美军的视角再次呈现了这一悲壮的场景。

东线的长津湖战斗到底有多么残酷?

志愿军第27军在东线作战的总结材料中这样写道:"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

“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引信也不发火,迫击炮身管因寒冷而收缩,迫击炮弹有七成不爆炸。手部皮肤和炮弹粘在一起了。"

志愿军老战士刘伯清回忆说:“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知觉!”

战后统计,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

而美军依靠强大的空中支援和航空母舰可以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依然能源源不断地运送各种物资、及时运走伤员。

即使是这样,在东线的战斗中,美国海军最精锐的陆战第1师依然遭到了中队毁灭性的打击。

在大规模的撤退中,每天只能后撤5-6公里,至12月12日才在美军第3师的接应下侥幸地冲出包围避免被全歼的命运。

事后,美方也承认突围部队已"冻得半死",并声称陆战1师这次战斗共损失11727人,其中战斗减员4414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主要是冻伤)。

第二次战役历时29天,这次胜利大大超过了在志愿军入朝时及第二次战役前的预想。

之后美军开始大规模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志愿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及延安半岛,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