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电视指南在线直播

朗读者影评(朗读者电视栏目评析)

发布时间:2022-05-16 19:53:10   作者:倚势凌人   来源:网络   我要投稿

用一些精美的文字,还有最平实的感情去朗读出这些文章。在这档节目里不仅可以听到朗读者自身的故事,还能听到他们所带来的一些佳作。

《朗读者》的每一期节目开头,董卿都会念一段开场白。这些句子乍一听觉得十分优美,但细细想来会觉得这些句子会紧扣住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引起我们脑海中的思考以及共鸣。这些句子如今被不少的学生都活学活用了起来,用到了平时的考试还有生活当中。

《朗读者》所邀请的嘉宾一般都并非是小人物,而是对国家某些方面很有贡献的人。他们讲述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分享自己的爱国情怀。有人会分享和爱人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还有一些人会分享和亲人的事情。这些在平日里都能感受到的情感,在各位朗读者的讲述下成为了最令人潸然泪下的原因。


 

毋庸置疑,《朗读者》这个节目做的非常成功!作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朗读者》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诉说故事,抚慰人心,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对阅读的所有期待,达到了“通过朗读,爱上阅读”的目的。

由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一季)于2017年2月18日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节目围绕“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3个主题词展开,5月6日正式收官,当年12月斩获“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片人奖和盛典作品奖。

当前,《朗读者》第二季正在热播。 《朗读者》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每期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采取访谈的形式,用真实的人生故事展现真挚的情感,用经典的文本体现感人的阅读,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值得铭记的文字与值得聆听的声音完美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获得了广泛好评。

我觉得朗读者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朗读者》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开场白和卷首语文字优美、富含哲理,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同时,《朗读者》每期推荐的书单,大都是现代名家经典之作,对孩子选择课外阅读文本就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朗读名家文学作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感与气质。

二是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朗读者》拂去了大众心中的浮躁不安,点燃了潜藏很久的阅读和朗读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回归书本,投入到阅读经典名著的行列中去。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朗读者》选择的文本,大都是名家经典之作,它能够跨越年龄和代际的鸿沟、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情感体验和文化记忆的代代传承之中,把优秀的品质传递给青年一代。

当前《朗读者》第二季正在热播,一间小小的演播室,传递着家国天下大情怀,值得所有媒体人学习借鉴!

《朗读者》这档节目确实做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好的样子,制作精良,策划用心,加上董卿的主持让这档节目成为文化节目中的爆款。

但这档节目同样面对一个接下来如何办的问题,从嘉宾的级别上,几乎已经到了最高点,下一季还是走嘉宾路线,亦或是找到那些精彩的平凡人来朗读,都是考验策划的功底。但从节目的性质和气质上,都希望这种节目越办越好。

煽情太多,轻松、高格调的节目被朗读者鸡毛蒜皮小故事浪费太眼泪和占去太多时间;选的一些朗读者是演员、外籍人士并在爱国上毫无建树、在生活作风上有瑕疵,是在潜移默化荣誉与爱国、个人作风无关。德艺双馨的演员、光荣劳动者、人民英雄等等都去读经典,减少朗读内容之外的煽情。

《朗读者》已经是第二季,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每期会请几位嘉宾诉说一下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然后朗读一段自己挚爱的书籍片段,在这些嘉宾朗读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每一位嘉宾读书时的不同韵味,颇有百花齐放般的美妙,这是一个可以让精神升华的节目!

《朗读者》这个节目的成功在于它用一个特殊的方式在向观众诉说读书的意义,这样的诉说不生涩,不刻板,轻松愉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人活得开心,这种开心源于对于世事的透彻理解,因为书中早己经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世事!

总之,《朗读者》这个节目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节目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是一个难得的好节目!

我也认为这档节目很好,接地气又很雅致,能够推动文化普及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建议打一下字幕或者把手卷适当放大能够让大家更了解朗读的内容(有些朗读者语音不很清析)达到更好的效果!

近两年来,直面“年龄焦虑”的文艺作品一次次精准切中大众痛点:面对充满挑战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活出自我,滚烫如初?

而最近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第三季第五期中,主创以三十年为一个生命的区间,为观众娓娓道来应该如何赋时间以生命,让它更具纯度、厚度和浓度:现任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单人滑和冰舞主教练姚滨,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将这个项目从一纸空白推向了世界之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中国最美医生刘海鹰在三十余年的行医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在“生命的禁区”创造奇迹,用双手挺直苍生的脊梁;从三十年数学生涯切换到三十年文学轨道,翻译家周克希义无反顾且全力以赴,他说,“我有幸跟这么多心仪的大师平起平坐地对话,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星光不问赶路人。人生太短,不过两三个三十年,人生又很长,足以选择自己热爱的生活,你就尽管带着满腔热血,在生命的长河里尽情闪耀!

对年龄说“去你的”

在演员周迅这里,“又怎样”的另一种表达是“去你的”。

从17岁初登荧幕至今,金鸡、百花、金像等各项桂冠,串联起周迅整整30年的演艺生涯,她在梦幻的光影世界里自由穿梭,塑造了诸多深入人心的荧幕经典。对于女演员来说,三十年,是一段丰厚的生命旅程,也意味着无可避免的芳华不再。

面对“周迅老了”“灵气全无”的议论,周迅也曾有过很长时间的焦虑。最终,她慢慢地接受,她知道如果要继续做演员,就不能在意这件事,因为“我就是老了”,总不能,“我们跳个恰恰往后退两步,再往前走?”

现在,时间对周迅来说只是两个字而已,虽然无法回到太平公主,也无法回到李米,但她依然能挑战那些观众从未见过的角色。周迅说,她曾想过,如果将来死在剧组里也挺好的,“就是那种拍完了,在杀青当天”。

在这期《朗读者》播出后,#周迅对年龄焦虑说去你的#、#要不然我们跳个恰恰#、#周迅董卿朗读者同框#等相关衍生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不少观众表示:“没想到周迅可以如此坦率地讨论衰老,《朗读者》果然有魔力!”

同样引发网友热议的,还有#董卿与白岩松探讨30岁的意义#。在他们这里,“又怎样”的另一种表达是“别着急”。

在制作人董卿看来,“我们还是应该给自己足够的耐心,给时间以生命,看它朝什么地方去走”。年龄不该被贴上某个固有标签,只要葆有好奇心,就像白岩松说的,“咱们将来可以一起去做这个社会最可爱的那群老头和老太太。”

截至目前,微博主话题#朗读者第三季#阅读12.9亿人次,讨论15.7万条,新增话题17个,累计阅读1.6亿人次,讨论2.5万条;抖音主话题#朗读者#播放4.1亿次。网友纷纷评论本期选题切口准、格局大,用“年龄焦虑”这个非常大众化和社会化的议题展开提问,引人共鸣,发人深省。

用寂寞诠释热爱

知天命之年,你还会有转行再战三十年的与梦想吗?

周克希职业生涯的前33年都在和数学打交道,1992年,他刚好50岁,周克希决定结束一边是数学一边是翻译的双重生活,成为职业的翻译家。在这时,老同事、老朋友都不理解,连当时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总编都劝周克希好好思考,放弃数学,意味着三十年的前功尽弃,没有职称、没有职务、也没有分房。

但周克希早已经下定决心。十年的双重生活,已经让他明白,翻译才是他的爱。周克希说,时间的紧迫感让他无法再等。“我已经酝酿了十年,这个决定对我并不难。”

翻译的道路是布满孤独的。双重生活时期,周克希就曾应出版社之邀,成为《追忆似水年华》的15位译者之一,负责第五卷《女囚》的部分翻译。翻译普鲁斯特过程中,顺手的情况很少,其中一大难点,是长句的翻译,大小从句层叠相套,一句话长达19行。对译者来说,每一个长句,都是挑战。

把8万字的译稿交给出版社后,周克希对家人说:“以后再也不翻老普了。”1991年,《追忆似水年华》全套出版。15位译者,15种风格,在遣词造句上的差异,一定程度影响了全书译文风格的统一。2003年,周克希决心重新翻译这部巨著,他将书名重新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保留了法文的简洁之美,更贴近作者原意。他以每天400字的节奏,精细而缓慢地接近着普鲁斯特,独自踏上“追寻普鲁斯特”这条甘苦难为外人道的漫长道路,与之“耳鬓厮磨”了12载光阴之后,写下了110万字的译稿。

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只有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才会有收获之果。周克希就是这样忘记了“时间”和“年龄”,肯下苦功夫的人。里尔克的话“你要爱你的寂寞”成为了他的信条,他也将继续用寂寞诠释热爱,跋涉于第三个三十年。

让人生如静水流深

做客本期《朗读者》的嘉宾,都不在人生最意气风发的年龄,但当他们讲述各自无悔的三十年奋斗史时,观众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除了壮年的笃定与睿智,更不失少年的无畏和青年的热血。

他们用丰富的阅历和开阔的视野告诉我们:与其慨叹于时间的流逝,不如去努力增加它的宽度、深度和浓度,在静水流深中,获得沉稳与从容。

30岁那年,姚滨接过中国花滑双人滑的教鞭。30年执教生涯,姚滨把自己所有的热爱和智慧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花滑事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等多对世界顶尖花滑组合,也带领着中国花滑队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破冰”之路。

三十年来,9000多例脊柱外科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手握一把椎板咬骨钳,游走在“生命禁区”,扶正了病人们的脊柱,也扶起他们的尊严。他筹措基金会,挽救无数病患家庭;他带领团队走过三十多万公里路,战场遍布“三州”“三区”;哪怕累坏了自己的腰,把自己四次送上手术台,他也要坚守自己的热爱:“死也能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倒也要倒在手术室里。”

“英雄的心尽管被时间消磨,被命运削弱,依旧去奋斗、探索、寻求,而不屈服。”节目中,姚滨将丁尼生的《尤利西斯》献给所有对花样滑冰有过贡献的人们。这句话是即将奔赴冬奥会战场的中国运动员们的心声,也是“朗读者”的“心灵驻颜之道”。因为节目说过:“判断一个人是否衰老的标准,不是皱纹,不是白发,而在于他还敢不敢为了某一件事情去倾注自己的所有。

来源:周到上海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