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购物频道在线直播

好评不计分(为什么有的好评不计分)

发布时间:2021-11-18 00:28:40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今日头条   我要投稿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3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近期组织开展的网售“三无产品”及商品标签标识等问题调查活动的结果。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600款样本中有85款样本附有“好评返现卡”,商家通过返现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11月9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多种问题,广东消委会约谈了七家大型电商平台。(11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当“好评”可以被制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如何得到切实保障?“好评返现”?该休矣!

近年来,电商兴起,势头正猛。而电商较之实体店,最大的价值绝非仅是扁平化渠道所带来的超低价,而是好评可见机制。这种机制让传统商业模式下缓慢扩散的口碑营销作用于整个电商“长尾”中,给予店家以销量,给用户带来参考。机制虽好,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

从温言软语劝消费者:“亲,给个好评哟”,“上有老,下有小,求求客官赏个五星好评吧”,“月末冲绩效啦,小妹求求你”,到通过“好评返现”(红包、卡券、抽奖等)诱导消费者打好评,商家为提高好评率,开始千方百计地诱导消费者作出非客观评价。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商家作出评价理应是发自内心的自主行为。但出于尊重或同情,或是被“利诱”,一些消费者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始刷好评。满屏好评,即等同于没有评论。这无疑是一种对其自身合法权利的让渡,最终受害的也只能是消费者。当无意义的好评淹没了真正客观的评价,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又如何能得到保障?

对商家来说,“好评返现”真的是最优解吗?其实,消费者们并不“傻”,当评论区满是好评,他们转投“问大家”模块。许多消费者也开始更注重看中评、差评,打好评所带来的效果在不断被削弱。于商家而言,与其通过“旁门左道”制造好评,不如将力气花在提升服务品质和商品质量上。成也评论,败也评论,唯有诚信经营,才是长久发展的最优解。

但是不是消费者勇于拒绝“好评返现”,坚持理性消费、客观评价,商家专注于自身产品与服务质量,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保障,电商消费市场就能回归风清气正了呢?

并不是。

催生“好评返现”机制的,并非仅是商家间的恶性竞争,电商平台不合理的评价系统和监管机制才应是问题的根源。以某平台为例,其店铺评价系统为:好评加分,中评不加分,差评扣分,根据分数衡量店铺排名和评分。但“刷单”之下,各店铺的好评量趋于饱和,从而导致中评、差评对排名权重的影响被持续放大。而用户鱼龙混杂,部分评价具有主观性,稍有不慎,便是差评奉上。当店铺越做越大,店铺的评分下降速度反而会越来越快,维护评分的难度则会不断提高。商家无法操控中差评,此时若是不靠“特殊手段”维护评分,很难生存下来。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对用户举报商家“好评返现”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对其监管仍处于放任之中,这更是造成了“好评返现”现象的泛滥。

平台“逼迫”商家,商家诱导消费者,消费者自食其果,死循环之下,各方都被困在了评价系统里。广东消委会对各大电商平台的约谈也为市场敲响了警钟。平台若是能从商家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采用合理的评价系统和监管机制,才能避免商家舍本求“好评”,从而**台走得更稳、更远。

大众对求好评现象已经产生倦怠,这场大型的“好评游戏”,该休矣!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电商平台,电商链条中的一环一扣都应拧紧螺丝、稳扎稳打,如此才能还市场以清正之风。

文/冯平(东北师范大学)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好评   消费者   平台   评价   机制